北朝歷史

        發(fā)布時間:2017-01-19 來源: 歷史回眸 點擊:

        北朝歷史篇一:南北朝歷史人物 1

        陳武帝陳霸先 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503-559)

        陳霸先(公元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曾幫助王僧辯平定侯景之亂;敗北齊,奪梁政權(quán),建立陳朝;于太平二年(557年)廢梁敬帝,自立為帝,是為陳武帝。陳霸先在位期間又平王僧辯余部、平蕭勃、平王琳。559年,陳霸先病逝,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于萬安陵。

        陸令萱

        陸令萱(504年-576年),別名大姬、郡君,北齊女官,鮮卑族人。高緯昏懦荒淫,奸臣弄權(quán),作為高緯的乳母,陸令萱操縱國柄整整八年,使北齊朝中奸邪之臣都聚集在她的手下,禍國殃民,最終使北齊走向滅亡。公元576年,北周大舉進攻北齊,齊軍節(jié)節(jié)潰敗,陸令萱-拔劍自刎,時年72歲。

        北齊齊安帝高緯 北齊第五位皇帝 (556~577)

        高緯(556年-577年),別名高仁綱、齊敬宗、齊安帝,北齊第五位皇帝,也是一位-之君。高緯在位期間佞幸小人,殘害忠良,朝綱紊亂、民力凋盡、徭役繁重、國力空殫;但國難當(dāng)頭高緯卻縱情聲色,禪位長子自稱太上皇。周武帝借口高緯父子想和北齊殘余亂黨謀叛,把高緯、高恒等全部殺死。

        齊文宣帝高洋 北齊政權(quán)的開國皇帝 (529~559)

        高洋(529年-559年),別名高子進、晉陽樂,南北朝時期北齊政權(quán)的開國皇帝。公元550年,高洋迫東魏孝靜帝禪位,登基稱帝,年號天保,國號齊;在位初期建立北齊,征伐四方;大破柔然、契丹、高句麗等北方民族;治宏中原,使北齊國力居于最強;厲行改革,整頓吏治,制定北齊律;但后期暴虐無道,好酒成性。高洋于天保十年(559)十月暴亡,時年31歲,葬于武寧陵,廟號顯祖,謚文宣。

        北齊孝昭帝高演 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三位皇帝 (535~561)

        孝昭帝高演(535年-561年11月23日),字延安,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三位皇帝,是神武帝高歡第六子。高演繼位后,文治武功兼盛,頗留心于政事,積極尋求及任用賢能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皇建二年(561年),十一月,高演詔令長廣王高湛繼承皇位,溘然長逝,終年27歲,葬于文靖陵,謚號“孝昭皇帝”,廟號肅宗。

        祖沖之 (429~500)

        祖沖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國杰出的數(shù)學(xué)家,科學(xué)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xué)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xué)省,從事學(xué)術(shù)活動。一生先后任過南徐州(今鎮(zhèn)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shù)學(xué)、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shù)第七位,他提出的“祖率”對數(shù)學(xué)的研究有重大貢獻。

        陳文帝陳蒨 南北朝時期陳朝第二位皇帝 (552~566)

        陳文帝陳蒨(522—566年),又名曇蒨、荃菺,字子華,陳武帝陳霸先之侄,始興昭烈王陳道譚長子 ,陳宣帝陳頊長兄,南北朝時期陳朝第二位皇帝,559年―566年在位。 早年深受叔父陳霸先的賞識與栽培,更令其總理軍政。太平二年(557年),封為臨川郡王。永定三年(559年8月17日),陳霸先去世,陳蒨即位,是為陳文帝。天康元年(566年)去世,時年四十五歲,謚號文皇帝,廟號世祖,葬于永寧陵。

        王僧辯 十七史百將傳 (?~555)

        王僧辯(?—555年10月26日),南朝梁將領(lǐng)。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王僧辯初為湘東王蕭繹中兵參軍,后任平南將軍、左衛(wèi)將軍、驃騎大將軍、尚書令等職。他智勇兼?zhèn),所?jīng)戰(zhàn)陣,多獲勝利。梁大寶二年 (551),蕭繹以他為大都督,領(lǐng)軍討伐興兵作亂的原東魏大將侯景,獲勝。王僧辯因功任征東將軍、江州刺史。承圣元年 (552),他與東揚州刺史陳霸先會師,水陸并進,攻破石頭城(今南京城西),大敗侯景。四年,在北齊的威逼利誘下,迎立北齊扶植的梁貞陽侯蕭淵明為帝,遭陳霸先反對,被其縊殺。

        北周文帝宇文泰 北周皇帝 (505~556)

        宇文泰 (505~556) 北周的實際創(chuàng)建者。小字黑獺(一作黑泰)。其先出于匈奴,自后燕歸魏,徙居武川(今內(nèi)蒙古武川西)。泰子宇文覺稱帝后,追尊為太祖,謚文帝。北魏末年六鎮(zhèn)起義中,宇文泰參加鮮于修禮和葛榮的起義軍。爾朱榮鎮(zhèn)壓葛榮后,宇文泰隨例遷晉陽,隸爾朱榮部將賀拔岳麾下。永安三年(530)爾朱天光、賀拔岳入關(guān)中鎮(zhèn)壓萬俟丑奴起義,宇文泰從賀拔岳平定關(guān)隴。爾朱氏失敗后,高歡命賀拔岳為關(guān)西大行臺,宇文泰是他的有力輔佐。永熙三年(534)黨于高歡的侯莫陳悅在平?jīng)?今屬甘肅平?jīng)鑫髂?殺死賀拔岳,宇文泰繼統(tǒng)其軍眾,擊敗侯莫陳悅,東進據(jù)長安。魏孝武帝與高歡不睦,入關(guān)就宇文泰, 任命其為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次年, 宇文泰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文帝),改元大統(tǒng),是為西魏,政權(quán)實際掌握在宇文泰手中。宇文泰善于謀略和指揮。在軍事上主要依靠來自北鎮(zhèn)尤其是武川的鎮(zhèn)人,他們以后又成為西魏、北周政治上的支柱。宇文泰與東魏多次作戰(zhàn),互有勝負。大統(tǒng)三年(537)春,東魏攻潼關(guān),宇文泰率精銳出潼關(guān)左面的小關(guān),攻其不備,大敗東魏軍,東魏大將竇泰自殺。秋間,東魏十萬人進至沙苑(今陜西大荔南),宇文泰以不滿萬人的弱勢兵力,乘東魏軍輕敵不為行列,親自鳴鼓奮戰(zhàn),獲得大勝,俘虜七萬人。西魏軍曾兩次進到洛陽。九年邙山之戰(zhàn),宇文泰率軍黑夜登山進擊,高歡僅而獲免。次日再戰(zhàn),宇文泰軍不利退還。西魏財力兵力都不如東魏,軍事上以守勢為主,如玉壁城(今山西稷山西南)曾多次抵抗東魏來攻。西魏的東境,大體與東魏以黃河為界。

        北齊廢帝高殷 朝時期北齊第二任皇帝 (545~561)

        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二任皇帝,文宣帝高洋長子,年號乾明。為了防止篡位之事發(fā)生,高洋臨死前詔令尚書令楊愔、黃門侍郎鄭子默等人輔佐高殷。560年八月初三,太皇太后下令廢高殷為濟南王,高演即位為帝。561年,孝昭帝高演密令高歸彥去將高殷殺害,時年十七歲,葬于武寧,謚號閔悼王,廟號恭宗。

        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皇帝 (543~578)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字禰羅突,鮮卑族,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代表作有《象經(jīng)》。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宇文護立17歲的宇文邕為帝;宇文邕在位期間誅殺權(quán)臣宇文護,滅北齊;整頓吏治,改革圖強;發(fā)明北周象戲等。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在親征突厥的途中病倒,在回到洛陽當(dāng)天就病逝了,時年三十六歲,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于孝陵。

        任昉 竟陵八友 (460~508)

        任昉(460-508年),字彥升,小字阿堆,樂安郡博昌(今山東省壽光市)人 。南朝著名文學(xué)家,地理學(xué)家,藏書家,“竟陵八友”之一。幼而聰敏,早稱神悟。初為奉朝請,舉兗州秀才,拜太學(xué)博士。永明初,衛(wèi)將軍王儉引為丹陽主簿。梁武帝踐阼,歷黃門侍郎、吏部郎

        中,除御史中丞,轉(zhuǎn)秘書監(jiān),出為義興太守。為政清省,吏民便之。梁武帝天監(jiān)七年(408年),卒于官,年四十九歲。追贈太常,謚號為敬。

        謝靈運 南北朝時期詩人、山水詩奠基者 (385~433)

        謝靈運(385年—433年),原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人稱謝客,世稱謝靈運,南北朝時期杰出的詩人、文學(xué)家,也是一位旅行家。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生于會稽始寧(今紹興市上虞區(qū)謝塘鎮(zhèn))。東晉名將謝玄之孫,謝瑍之子,生母劉氏。世襲為康樂公,世稱謝康樂。謝靈運的創(chuàng)作活動主要集中在劉宋時代,并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山水詩派,代表作有《山居賦》。謝靈運還兼通史學(xué),工于書法,翻譯佛經(jīng),曾奉詔撰《晉書》!端鍟そ(jīng)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集》等14種。

        陳宣帝陳頊 南北朝時期陳朝第四位皇帝 (530~582)

        陳頊(530年—582年),字紹世,小字師利,陳武帝陳霸先之侄,始興昭烈王陳道譚次子 ,陳文帝陳蒨之弟,南北朝時期陳朝第四位皇帝,569年—582年在位。

        永定元年(557年),襲封始興郡王。天康元年(566年),其兄陳文帝去世,陳文帝之子陳伯宗即位,陳頊成為輔佐大臣。光大二年(568年),陳頊廢陳伯宗,自立為帝,改年號為太建。太建十四年(582年),陳頊去世,終年五十三歲,謚號孝宣皇帝,廟號高宗,葬于顯寧陵。

        齊高帝蕭道成 南北朝時期南齊開國皇帝 (427~482)

        蕭道成(427年-482年),別名紹伯、斗將,西漢丞相蕭何二十四世孫。祖籍東?ぬm陵縣(今屬山東省蘭陵縣),南北朝時期南齊開國皇帝,479年—482年在位。少年時拜名士雷次宗學(xué)習(xí)儒家文化。公元443年(元嘉二十年),蕭道成開始了軍旅生涯;公元479年,蕭道成在建康南郊登基稱帝,國號齊,改元建元,史稱南齊。公元482年,蕭道成重病在臨光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于泰安陵。

        謝方明 (380~426)

        謝方明(380—426),陳郡陽夏人,東晉官員,家在會稽,謝方明病歸,除黃門侍郎,不就。著作佐郎,擔(dān)任司徒王謐府主簿、從事中郎、左將軍劉道憐長史、中軍將軍長史、晉陵太守、驃騎將軍長史、南郡相、宋臺尚書吏部郎、侍中、丹陽尹、會稽太守。元嘉三年,死于任,年四十七。

        顏之推 (529~595)

        顏之推(529—595年),字介,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北齊文學(xué)家。出身于官僚世家,學(xué)有家傳。其父顏協(xié)、兄顏之儀并為知名文學(xué)家,有詩文傳世。所著《顏氏家訓(xùn)》一書,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齊書》本傳所載《觀我生賦》,亦為賦作名篇。

        顏之推少遭喪亂,苦辛備至。19歲時,仕梁湘東王府,為右常侍,以軍功加鎮(zhèn)西墨曹參軍。同年,發(fā)生侯景之亂。坐鎮(zhèn)荊州的湘東王蕭繹殘忍、自私,京都被侯景攻陷,他坐觀待變,企圖在侯景殺掉其父梁武帝、兄蕭綱之后,謀奪帝位。后迫于輿論,派出年僅15歲的兒子蕭方諸以中撫軍銜,領(lǐng)郢州刺史,率1萬人出鎮(zhèn)郢州,對京都建康表示聲援。顏之推被任命為中撫軍府外兵參軍,掌書記。侯景攻陷郢州,與蕭方諸同時被俘,依例當(dāng)處死,為侯景行臺郎中王則所救,獲免。從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至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顏之推在建康度過了3年的囚虜生活。元帝即位,顏之推至江陵,被任命為散騎侍郎、奏事舍人,倍受信用。承圣三年(554年),顏之推25歲時,西魏大舉入侵,攻占梁都江陵,元

        帝被殺,顏氏一家便成為西魏的俘虜,被驅(qū)入關(guān)中。在聽說梁元帝之子蕭方智在建康稱帝,他便冒死率妻子逃離長安,企圖轉(zhuǎn)道北齊重返故國。途中又聽說梁將陳霜先已代梁自立,謀返故國無望,滯留于北齊。

        在北齊,顏之推受到齊文宣帝高洋的禮遇,即除奉朝請,引于內(nèi)館,侍從左右,而之推抱-之痛,只是殘喘茍生而已。后待詔文林館,除司徒隸事參軍,遷通直散騎常侍,領(lǐng)中書舍人,恩寵有加。出為平原太守,逢北齊敗亡,又再次淪為-之人。失國喪家,輾轉(zhuǎn)流離,事梁梁滅,事齊齊亡,如焚林鎩翮之鳥,奪水暴鱗之魚,痛定思痛,寫了《觀我生賦》,傾訴自己的苦難經(jīng)歷及屈仕北朝、有國難奔的痛苦心情。由于時代和階級局限,賦中不少可瑕庇之處,如對自身某些錯誤的辯解,以及宣揚“茍全性命于亂世”的思想等,但賦中自始至終洋溢著身世故國之情,極為凄惻動人。

        北周宣帝宇文赟 北周第四位皇帝 (559~580)

        北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別名宇文乾伯,鮮卑族人,南北朝時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周武帝宇文邕長子。宇文赟即位之后,沉湎酒色,最后甚至五位皇后并立,大肆裝飾宮殿,且濫施刑罰,北周國勢日漸衰落。大成元年(579年),宇文贇下詔傳位于長子宇文衍,大象二年在天德殿病逝,時年二十二歲,謚號宣皇帝,廟號元宗,葬于定陵。

        宋武帝劉裕 南朝劉宋開國皇帝 (363~422)

        宋武帝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別名劉德輿、劉下邳、奇奴、寄奴,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統(tǒng)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后因功高震主,篡晉自立,建立南朝宋政權(quán)。劉裕先后消滅劉毅、孫恩、盧循、桓楚、譙蜀、司馬休之等0割據(jù)勢力,使南方出現(xiàn)百年未有的統(tǒng)一局面。永初三年(422年),劉裕患病,于五月癸亥日(6月26日)去世,享年六十歲,廟號高祖,謚為武皇帝,葬在初寧陵。

        陳后主陳叔寶 中國古代十大昏君,南朝陳皇帝 (553~604)

        陳后主陳叔寶(553年-604年),字元秀,是南北朝時期陳朝最后一位皇帝。陳叔寶深居高閣,整日花天酒地,制作艷詞,著有《玉樹后庭花

        北朝歷史

        》;自恃長江天險,不以為然,至國家、百姓于不顧。禎明三年(589年),隋軍攻入建康,陳叔寶被俘;陳叔寶投降隋朝的16年后(604年),在洛陽城病死,終年52歲,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謚號煬,葬于北邙山。

        陳廢帝陳伯宗 南朝陳皇帝 (554~570)

        陳廢帝陳伯宗(554年—570年),字奉業(yè),小字藥王,陳文帝陳蒨的嫡長子 ,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北朝時期陳朝第三位皇帝,566年-568年在位。永定三年(559年),被立為皇太子。天康元年(566年),陳文帝去世,皇太子陳伯宗即位。陳伯宗年少即位,其叔父陳頊專擅朝政,光大二年(568年)以皇太后名義下令廢陳伯宗為臨?ね。太建元年(569年),陳伯宗去世,年僅十九歲,葬于陳廢帝陵(臨海王墓)。

        鮑照 元嘉三大家 (415~470)

        鮑照(約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字明遠,漢族,東海(今屬江蘇)人。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鮑照被認為是南北朝時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

        智顗 (538~597)

        智顗俗姓:陳生卒:538—597籍貫:潁川(今河南許昌)簡評:天臺宗開山祖師生平簡介智顗,俗姓陳,字德安,常被尊稱為智者大師,也被后人奉為“東土釋迦”。

        劉勰介紹:

        劉勰(約465年—520年),字彥和,生活于南北朝時期的南朝齊和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xué)理論家、文學(xué)批評家。漢族,生于京口(今鎮(zhèn)江),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zhèn)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浮來山創(chuàng)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種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的地位。

        蕭秀 (475~518)

        蕭秀(475-518),南朝梁宗室、文學(xué)家。字彥達,南蘭陵(治今常州西北)人。為人清心寡欲,別無它好,惟嗜典籍,精意求學(xué),搜集經(jīng)記,收藏頗富,曾聘請劉孝標(biāo)等學(xué)者一起編撰大型類書《壽光書苑》和《類苑》,書末完稿,便流行于世。有《安成王集》三十卷,佚。

        張正見 (527~575)

        張正見(527—575年?),字見賾,清河?xùn)|武城(今山東武城縣)人。詩文兼擅,而以五言詩開啟唐律,使其成為南朝陳的一位重要詩人。

        和士開介紹:

        和士開(524年-571年),字彥通,年幼就聰明伶俐,反應(yīng)機敏。和士開最初投靠高湛,深得高湛寵幸,北齊朝政的腐敗是他施展拳腳的好機會。高湛死后,胡太后和和士開的關(guān)系正式公開化,許多大臣不滿,樼鹜醺邇案易鞲覟椋尚母箽⑺懒撕褪块_。

        顏延之 元嘉三大家 (384~456)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南朝宋文壇領(lǐng)袖人物、著名詩人。

        北齊武成帝高湛 北齊第四任皇帝 (537~5691)

        武成帝高湛(537年-569年1月13日),別名步落稽,北齊第四任皇帝,北齊神武帝高歡之子,年號太寧、河清。皇建二年(561年),高演患重病,決定傳位于弟高湛。天統(tǒng)四年十二月初十(569年1月13日),武成帝在鄴宮(位于今河北臨漳鄴南城遺址內(nèi))乾壽堂去世,時年三十二歲,謚號武成皇帝,廟號世祖,葬于永平陵。

        蕭偉 (476~533)

        蕭偉(476-533年),字文達,南蘭陵中都里(今江蘇常州)。南朝梁太祖蕭順之第八子,母為陳太妃。清警好學(xué),起家晉安鎮(zhèn)北法曹行參軍府,遷驃騎將軍,鎮(zhèn)守襄陽。天監(jiān)元年(502年),梁武帝即位,加散騎常侍,封建安郡王,改封南平郡王,遷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lǐng)太子太傅,遷中書令、大司馬。中大通五年薨,時年五十八,贈侍中、太宰,謚曰元襄。

        蕭琛 竟陵八友 (478~529)

        蕭。478―529),一作蕭璨,字彥瑜,蘭陵人,南朝梁學(xué)者、-。蕭琛生于宋順帝升明

        北朝歷史篇二:南北朝歷史地圖

        宋 魏時期全圖

        齊 魏時期全圖

        梁 東魏 西魏時期全圖

        陳 齊 周時期全圖

        南朝齊 揚州 南徐州 豫州 南豫州 南兗州 北兗州 北徐州 青州 冀州

        南朝齊 江州

        南朝齊 廣州 越州

        南朝齊 交州

        北朝歷史篇三:歷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

        《第21課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教案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北朝 歷史 有聲北朝歷史 北朝歷史簡介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