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豆瓣【貧民窟里沒有百萬富翁】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貧富分化嚴重,富人真富,窮人真窮!這是我來到棉蘭后最大的感觸。   棉蘭是印度尼西亞的第四大城市,整體感覺比較破舊。即使在市中心,也常常一個拐彎就又是一片破舊的小平房。但就在這里,卻停滿了私家車,而且多數比較大,極少看到千里馬、奇瑞QQ這種小身段的。詢問朋友,原來當地人通常至少有3個孩子,加上保姆(有時還是兩個)和司機,小車很難塞進去。
          但同樣在市中心,就在這些富人區(qū)和商業(yè)區(qū)旁邊,卻有著絕對的貧民窟,還零星點綴著一小片一小片肯定只屬于窮人的破舊低矮的小平房。我曾經爬上一幢漂亮的四層小樓,俯瞰緊鄰的一個貧民窟。這里的房子多數都是用鐵皮搭的,其中一個是由許多塊破鐵皮像補丁一樣橫七豎八地拼湊而成的,一側還有寬大的縫隙,雖然前面伸出一塊鐵皮權做房檐,但如果趕上下雨刮風雨水肯定會飄進家的。這些房屋縱橫交錯,其間是窄窄的土路,還有幾個垃圾堆,五六只瘦雞和三兩只同樣干瘦的流浪貓在上面找著食兒。真不知道在這個離赤道只有3度、一年四季高溫,旱季暴曬、雨季潮濕又經常停水停電的地方,他們生活在鐵皮房子里是什么滋味!幾天后,我再去,剛下過一場大雨,這里有好幾大片地方都積了污水,孩子們匆匆跑過,污水沒過他們的小腿。這幾個孩子穿著校服背著書包,讓我的心稍稍釋然:他們至少還能讀書!但是,印尼中小學校實行半日制,學生只有周一至周五的上午在學校讀書,要想多學些知識,通常要上各類補習班或者請家庭教師。這些,是窮人的孩子很難享受的。所以,窮人的孩子從小就處于劣勢,他們想靠知識走出貧民窟著實不容易。
          那么,他們靠的只能是體力了。年輕女人可以去給人家當保姆(印尼語喚做“嘎”,有時小孩們親切地叫她們“嘎嘎”),不過她們結婚后,往往要留在家中照看自己一個接一個生下的孩子,很難再出來掙錢貼補家用。男人則去當“阿幫”,“阿幫”在印尼語中本意是哥哥,也泛指地位低下、靠體力吃飯的男工,例如公司里的清潔雜工。他們的月薪多數不過幾百塊人民幣,棉蘭的物價又很高(有報道說物價漲得窮人連最便宜的豆腐都快吃不起了),如此收入養(yǎng)活自己、妻子和一大堆孩子,日子之艱辛可想而知。開汽車在窮人中算是技術活兒,收入不錯,日子應該過得好一些。還有一種司機是在街頭開“蹦的”的,類似中國禁止的三輪蹦蹦車,只不過這里是摩托車在右、載人車棚在左,因為印尼的車輛是靠左行駛的。與蹦蹦車一樣成為街頭一道風景的是小食販,他們騎著小車叫賣水果或者湯面之類的小食,經常一邊騎一邊拿根鐵條敲著塊金屬,遠遠就能聽到叮叮當當的聲音。有時也停在路邊,為招攬生意也要弄出點兒動靜,我曾見一個小販賣力氣地用瓷勺敲著瓷碗,看來他們沒有敲碗是在要飯的概念。
          頂著毒日或者冒著大雨在街頭開蹦的、賣小食,確實辛苦。慶幸的是,在印尼,這是合法的,他們至少不用擔心被驅趕、被罰款,不用擔心賴以為生的蹦蹦車或者小食車被沒收。另一種街頭小營生卻是被禁止的,那就是在車流中賣報紙或者兜售塑料喜羊羊之類的小玩意(顯然是從中國弄來的)。但當地人不屑地說:“他們都很窮,不讓賣也得賣。警察一來,全跑了;警察一走,又回來了。時間一長,警察也覺得沒意思,不管了!”
          印尼的摩托車非常便宜,這絕對是窮人的一大福音。交上五六百元人民幣的首付,摩托車就可以騎回家。之后每個月還有限的貸款,一兩年就能夠償清。很多打雜的阿幫都擁有摩托車,即使在貧民窟里也時時駛來一輛。當然,騎摩托車的不僅僅是窮人。印尼的公共交通不怎么發(fā)達,摩托車給沒有私車的人帶來很大的便利。不過也造成許多不便甚至危險,印尼多數馬路最多只在中間有道黃線區(qū)別一下對行車道,所以摩托車總是在汽車中穿行,拐著漂亮也嚇人的S彎,發(fā)出巨大的聲響。
          說到窮人與富人,自然不能不提到印尼本地人與印尼華人的關系。這個話題很敏感,卻不能回避:不少印尼人,尤其是印尼窮人,認為是華人搶了他們的錢,導致他們貧窮。所以,每每遇到社會動蕩,總是把矛頭指向華人。而華人對本地人也心存戒懼,我說想坐坐當地的公交車,華人朋友馬上說:“華人,尤其你這樣連印尼話都不會說的中國人,千萬不要坐公交車,那是給最窮的人坐的。他們都是本地人,不喜歡我們!”
          的確,在印尼,華人基本沒有淪入最底層的,有房有車的很多,有豪宅有名車的也不在少數。黝黑的印尼女人照看著白凈的華人孩子,或者一個華人婦女走在前面后面跟著一個抱著嬰兒的印尼女人,是很常見的景象。
          但是,印尼華人遠遠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都很有錢,都很舒適。在悶熱潮濕的菜市場里也有許多華人小攤販,揮汗如雨地賣著胡蘿卜土豆,以及番石榴木瓜;在大排檔里也有華人小攤主,做飯、擦桌子、收錢,掙著一份辛苦錢。而且,印尼華人多數都是夫妻一起出來打拼,孩子通常也不像印尼窮人那樣多。印尼華人的經濟實力,大多來自海外華人能吃苦、能打拼的傳統(tǒng)。
          而且,印尼華人也在努力改善與當地人的關系。2002年,雅加達北部的紅溪村遭遇洪水,那里破舊的貧民小木棚全部被淹沒在污水之中。臺灣佛教慈善組織慈濟基金會的印尼分會與當地政府通力合作,建起一座占地5公頃的大愛村。將部分災民遷到灰墻紅瓦的新樓里,每家都有客廳、廚房、浴室及兩個臥室,還通了自來水。村子里還設有學校、醫(yī)院、活動中心、養(yǎng)老院、商店、工廠等。村民們都覺得是從地獄搬到了天堂。至于為什么要籌集1000萬美元為印尼窮人修建大愛村,以后每年還要再籌約30萬美元來運營,慈濟會印尼分會負責人的解釋是:印尼原住民認為,華人只是從印尼獲取財富,并沒有為這個國家和人民作出太大貢獻。在社會動蕩時,非常容易被人煽動。他們希望,通過具體行動改變原住民對華人的印象和看法。印尼華人應該手連手、心連心地來幫助印尼貧困人群,真正融入到印尼社會中去。
          今年10月底開始,印尼接連遭遇地震、海嘯與火山噴發(fā)三大天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與人員損失。雖然受災的基本都是印尼原住民,但華人也伸出援手。棉蘭的華人社團早早就開始組織捐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口號印在當地華人報紙《印廣日報》的醒目位置;“蘇北華社各界,對此次突發(fā)災難,給蘇西明達威群島兄弟族群造成的危難,甚為關心和同情”(《棉蘭早報》)的話語讓人感到異常溫馨。棉蘭的華人佛教組織生命協(xié)會還于11月9日舉辦特別法會,為遭遇災害的人們消災超度,并呼吁:“人和空氣造成生命的死亡,包括對大自然的傷害,所以人類必須保護大自然,這也是人類的責任!(《訊報》)確實,無論原住民還是華人,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一塊土地上,保護同一個家園,應該是共同的心愿。
          印尼湯面吃完了,我一手指著空碗、一手舉起錢包,向那個原住民小伙計比畫著結賬。小伙計顯然看出我不會印尼語,于是很認真地向我伸出八個手指頭。我費了半天勁兒,從那堆花花綠綠的日票子里找出三張,湊成8000印尼盾(約6元人民幣),舉起來,用眼神問他對不對。小伙計笑著點點頭。印尼原住民和華人眼就能看出來,印尼原住民普遍皮膚很黑,眼窩更深,眼睛更大,有些很漂亮。小伙計笑得很可愛,我也笑了。看著我們兩人的啞劇表演,華人老板娘端著一碗剛拌好的湯面也笑了,旁邊那幾個客人――有華人也有原住民――也加入了笑的行列……

        相關熱詞搜索:貧民窟 百萬富翁 貧民窟里沒有百萬富翁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影評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百度云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