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之后_日本大地震
發(fā)布時間:2020-02-2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北京時間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fā)生日本迄今震級最高地震――里氏9.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發(fā)了高達10米的海嘯,整個日本東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嘯襲擊。東京有強烈震感,仙臺大部分地區(qū)被海嘯淹沒。據日本警察廳證實,截至3月28日,日本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28550人遇難或失蹤。其中,10901人已被證實遇難,登記在冊的失蹤者為17649人。
除重大人員及財產損失外,在地震和海嘯中受損的福島核電站發(fā)生爆炸,令核危機成為日本民眾和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此外,大地震還撼動全球金融、資本和商品市場,造成股市下跌,國債上漲,原油價格滑落,令復蘇中的全球經濟充滿變數。
日本核輻射會影響中國嗎?
現在,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已經不可小覷。那么,目前的泄露水平意味著什么?如果事態(tài)繼續(xù)惡化又將發(fā)生什么?中國會不會受到核輻射的影響?
為什么說核泄漏對我國暫無影響
日本核電站接二連三傳出泄露事件。作為距離日本最近的國家之一,我們不免會擔心核擴散波及中國。國家氣象局發(fā)表由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界氣象組織北京區(qū)域環(huán)境響應中心會商分析結果,認為目前泄露的放射性物質對我國暫無影響。那么這些機構是什么機構,又通過什么樣的分析得出了“暫無影響”的結論,這個“暫”又有多么短暫?
全球有8個區(qū)域環(huán)境緊急響應中心
1986年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事故以后,世界氣象組織在全球陸續(xù)認定了8個區(qū)域環(huán)境緊急響應中心,目的是為了最快地對核泄漏作出應急。北京區(qū)域環(huán)境緊急響應中心設在國家氣象局氣象中心。平時該中心定期與其他7個區(qū)域環(huán)境緊急響應中心協同進行核應急演習,利用不同的放射性污染物擴散數值模式對同一事件進行模擬然后統計處理各個模式成員的結果,預報放射性物質在大氣中的傳播范圍。3月12日,日本核電站一發(fā)生泄露,各核應急響應區(qū)域中心即啟動作出模擬預報。這是目前最為快速和權威的模擬預報技術。
至少目前暫無影響
污染物在大氣中的傳播和擴散狀況主要是受環(huán)境風場和大氣狀態(tài)決定。大氣狀態(tài)決定了污染物在大氣中擴散的高度范圍。如果大氣穩(wěn)定,污染物突破不了穩(wěn)定層,只能在底層聚集由底層氣流傳播擴散;如果大氣不穩(wěn)定,污染物會上升到高空被高空強風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另外,下雨下雪也會迅速地將污染物沉降到地面,空氣中的污染物質會減少。所以當氣象條件發(fā)生變化,尤其是風場發(fā)生調整時,污染物的傳播也會相應改變。
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近日權威發(fā)布:繼3月26、27日在黑龍江省東北部監(jiān)測點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之后,29日又在我國東南沿海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部分地區(qū)的監(jiān)測點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濃度均在10-4貝克/立方米的量級及以下。由于檢測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帶來的附加輻射劑量極其微弱,小于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仍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漲落范圍之內,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防護行動。
綜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qū)域環(huán)境緊急響應中心、國家海洋局、環(huán)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監(jiān)測分析認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未對我國環(huán)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核輻射如何危害人體
人體受到核輻射會產生3種結果:1.細胞受損壞掉,被人體分解、吸收、重新利用,不會造成很大傷害;2.影響生殖細胞,改變了染色體上DNA(基因)的結構,導致生育的后代是“怪胎”;3.影響體細胞,體細胞DNA發(fā)生變化,如果這種變化不能修復且細胞仍然存活,就有可能出現細胞不受控制地復制的情況,就成了癌細胞?傊,人體總在接受輻射,輻射未必會產生危害,更多的輻射會增加危害的概率。
如何應對核輻射
日常的核輻射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概率太小,可以忽略。如果遇到核電站泄漏這種非常規(guī)情況,也要看泄露出來的劑量大小,人體受輻射大于100毫希弗才有風險。對于泄露出來的放射性元素,我們要盡量把它們隔絕在皮膚外,衣服沾上了就把衣服換掉。如果皮膚也粘上了,就洗澡洗掉。當然更要防止吸入或吃入體內。核電站泄漏后,防治“主力軍”之一就是碘。怎樣服用碘呢?方舟子給出了意見:在吸入放射性碘數小時前服用碘片可起到100%保護作用,在吸入的同時服用也基本可以保護,所以沒必要提前服用。碘片劑量(100毫克)遠遠超出碘的每日限量(一天1.1毫克),沒事不要亂吃。
萬一出現最壞情況呢
萬一出現最壞情況,各機組的核燃料都泄露,會是什么局面呢?我們可以拿切爾諾貝利事故作類比。切爾諾貝利事故至少有兩個方面比福島糟得多,第一是控制棒沒能插入反應堆,所以核裂變沒有停止;第二是沒有安全殼,爆炸后核燃料完全暴露了。而福島完全暴露的是核廢料,反應堆中的核燃料應該不會全都沖破安全殼,且都是裂變停止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福島情況再壞也要比切爾諾貝利好很多。所以即便是福島出現最壞情況,給中國間接造成嚴重危害的可能性也很小。
天災過后盡謠言
無論您關心或者不關心日本地震,這些天都肯定聽說過不少有關日本地震的“小道消息”。
比如,日本軍人沖進核反應堆、核電站爆炸……
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在中國,這類謠言從未間斷。
實際上,“天災過后盡謠言”是人類社會長期存在的現象,個別謠言雖有相當的殺傷力,但也不必過分恐慌。
震后謠言粉碎機
1.核電站相關謠言
謠言1:日本核電站剛剛爆炸了,在進行人工降溫,也就是人直接進入反應堆核心進行手工操作。這些人出來后活不到20分鐘就會死。
謠言2:據傳,日本核電站爆炸導致整個日本不適合人類居!甚至會波及中國!
粉碎:首先,截至目前,日本核電站事故依舊在可控制范圍內,并無顯著風險。其次,核電站不會像核彈一樣“爆炸”。而且,日本共同社、讀賣新聞、產經新聞等權威媒體,美聯社、路透等歐美媒體都未見這些消息。稍微有一些核物理常識的人應該立刻能辨別出這都是100%的謠言。
2.核輻射謠言
謠言:吃鹽可以防輻射
粉碎:中國衛(wèi)生部專家表示,食鹽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而且食鹽中的碘不同于碘片里的碘化鉀,市民就算吃很多鹽,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輻射效果。
3.XXX死了
謠言:日本女演員波多野結衣、新垣結衣在地震中失蹤(或葬身海嘯);日本著名漫畫家年會賓館被震垮,鳥山明(《七龍珠》作者)、岸本齊史(《火影忍者》作者)、尾田榮一郎(《海賊王》作者)、青山剛昌(《柯南》作者)等集體葬身火!
粉碎:截至目前,未有任何媒體證實上述人員的死訊。相反,倒是有不少演員和漫畫家(如尾田榮一郎等)通過個人網站或媒體渠道證實了自身的安全。
4.捐款類謠言
謠言1:《海賊王》的作者尾田榮一郎先生捐款15億日元(約合1.2億人民幣)。
謠言2:日本民主黨干事長岡田克也,曾在2008年四川地震的時候,私人捐了1億日元,F在我們也應該幫助日本人。
粉碎:有關尾田榮一郎捐款屬假新聞,日方已辟謠。至于“岡田克也捐款”的真實情況是――2008年岡田克也的父親岡田卓也代表所在公司捐了1000萬日元。無論當事人、錢款來源,還是數目都錯了。
5.其他謠言
謠言1:宮城縣發(fā)現200多具尸體,慘不忍睹。
粉碎:這是2004年的印尼海嘯的遇難者新聞圖片,與此次日本地震沒有關系。
謠言2:據NHK報道:韓國救援隊派了5人2狗去日本,結果2條狗在東京走丟,5名救援隊員正在找狗中。
粉碎:這是一條日本網絡的傳聞,目前尚未得到證實。
謠言3:日本很可能把那些被海嘯淹沒的汽車、電器等加以噴漆、翻新,冒充新品向中國出口。這些東西已經沾染了核輻射物,極其危險!
粉碎:實在不值得辯駁,只能說發(fā)言者的想象力太豐富了。
災難與謠言常!跋喟槎
地震“史祭”:日本大屠殺、希臘大逃難
1923年關東大地震后,一些不負責任的日本報紙發(fā)布“富士火山將大噴發(fā)”“東京地區(qū)正在沉入海底”等不實消息,讓剛從廢墟中爬出來的幸存者更加驚恐。一些別有用心者散布謠言說:“朝鮮人觸犯神靈,地震是天神的懲罰”;軍警當局還誣指社會主義者和旅日朝鮮僑民縱火、投毒,授意右翼團體自警團恣意刑訊、屠殺,被殺害的朝僑達2000多人,旅日華僑也有近百人失蹤。
1978年5月23日,希臘的塞薩洛尼基市遠郊發(fā)生了5.8級地震;6月20日,該市近郊發(fā)生6.4級地震,47人死亡;7月4日,在靠近市中心的地方,又發(fā)生了5.0級地震,1人死亡。連續(xù)3次地震,震中越來越靠近市中心,再加上前兩次地震都是接近月圓之時,謠言就產生了:“下一個接近月圓的1978年7月20日,塞薩洛尼基市中心將發(fā)生大地震,城市因此毀滅,市民紛紛逃亡!
在中國,災難后亦常有謠言的魅影
1976年,地震之后的唐山一度滋生大批謠言,諸如“大地震的發(fā)生是因為觸怒了××神靈”“地震以后要發(fā)大水,唐山市要下陷或成為汪洋大!敝。
在四川汶川發(fā)生7.8級大地震后2個小時,謠言卻率先從距震中千里之遙的北京傳播開來。當天,北京盛傳當晚10時~12時京西地區(qū)可能有6級地震,有市民已經打算“逃離”北京。同時,湖北黃石市發(fā)生6.3級地震,浙江嘉興等地發(fā)生5.7級地震……
為何“天災過后盡謠言”?
恐慌下,人們對信息有高度渴求
面對災難,單獨個體往往會感到無能為力,會缺乏安全感,人心思危。即使社會各類組織開始實施救援行動,但由于各種原因,民眾內心的困惑并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災難謠言正是抓住了能夠滿足民眾急于了解不明朗的情況、填補信息缺乏的心理需求而產生的。
在這種情況下,面對謠言,很多人有“我知道它八成是假的,可是,萬一它是真的怎么辦”這樣的“寧信心理”,這是使得突發(fā)(災難)事件后謠言得以肆意傳播的一種心理機制。
謠言往往能“說到人心坎上”
謠言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能夠讓民眾在傳播謠言的過程中宣泄情感。
任何人對信息都是有選擇的,多數人更傾向于選擇和傳播對自己有利的信息,或者傾向于選擇和傳播符合自己心理期望的信息,而不管這種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比如,在汶川地震后,將有代表性的40條謠言統計后,可以發(fā)現謠言信息最多的指向為政府和官員,而富人可以排到第三。這完全符合社會上“不相信公權力”“仇富”的思潮。
再比如,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化工廠爆炸,污染了水源,成都市要斷水”的謠言在成都瘋傳,由于大家相信“官方不靠譜,萬事靠自己”,所以就連一些事業(yè)單位都加入了“搶水”大軍,全城人瘋狂搶購所有可見的飲用液體。
如何對付謠言
很難在法治國家的刑法里找到“傳播謠言”的罪名!爸{言”作為一種言論,不能因其內容“不符合事實”就入罪。憲法保障公民的言論自由,并沒有把內容“符合事實”作為受保護的先決條件,因為法律不可能對人要求做不到的事情。
以美國為例,為防止設立審查制度后人們不敢發(fā)表言論,只有在言論可能引起“迫在眉睫”的“清楚和現實的危險”時,法律才加以干預。
如果想要盡可能減少不真實的謠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營造一個信息暢通的環(huán)境,尤其是政府機構有責任及時公告真實情況。因為在不明真相的狀態(tài)下,能夠相信的就只能是謠言。
日本怎樣與災難共存
面對日本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地震,日本社會應對災難的鎮(zhèn)定和高效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了,除了機制
社會:抗災教育無處不在
日本氣象廳的統計表明,近年來,每年平均有800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光顧日本列島。但是,近年在日本發(fā)生的里氏6級~7級地震中,人員傷亡相對都比較輕微?梢哉f,日本政府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和國民豐富的應急知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防災系統嚴格縝密
早在1978年,日本便制定了《大規(guī)模地震對策特別措施法》,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政府建立了中央防災指揮系統。各都、道、府、縣的警察本部都設有緊急援助隊,電力、通信、煤氣、運輸等部門也都有防災體制,既能各自為戰(zhàn),又可統一行動。
防災教育中心面向社會培訓
日本地方政府有專門為居民和參觀者建立的防災教育中心。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用各種圖片、文字、影像介紹的日常防災知識,可以進行包括地震、泥石流和消防的模擬體驗。中心還開設有面向公眾的各種防、減災培訓課程,既有面向單位開設的消防員培訓班――培訓內容包括防火管理的一般知識、防災人員的責任、設備的使用、綜合防災操作訓練等,也有面向廣大市民開設的外科醫(yī)護急救培訓――包括人工呼吸、心臟的基礎知識及止血的方法等。
每個小區(qū)都有“避難所”
據了解,在城市建設規(guī)劃之時,日本就十分重視對城市防災避難功能的設計。這種“避難所”備有充足的飲水、各種食品,還有住宿房間,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專為臨時受災者服務。1981年后,日本所有高層建筑都要求能防范7~8級地震。此外,日本住戶各個家庭陽臺相通,以備意外時互相支持或避難。
另外,公園的避難作用也特別大,東京很多小公園只有幾百平方米,但均設有救災倉庫。
以公司為單位,定期培訓演習
日本各企業(yè)機構都相應制定了地震發(fā)生時職員疏散與救助方案。在公司里,平均1年內會舉辦2次地震演習,屆時所有人都需要在同一時間帶著統一發(fā)放的安全帽進行地震演習。大家聚集到了一個場地,會有人說現在是關東大地震達到了幾級,需要大家如何做好逃難準備。
居家:注重安全預備
在日本,家里的高柜子都會安裝固定裝置以防止倒塌和砸傷人,書柜和衣柜一般在頂端都有將其固定在墻上的設施,并且家里的家具在安排擺放時,也會注意有沒有會從高處掉下來的東西;絕對不在床頭放重的東西;隨時看好家里哪些是容易出現三角地帶的地方,大地震到來時,這些地方可以臨時躲避;在超市里人們可以買到防災套餐,里面包括壓縮餅干、手套、簡易廁所、裝水的袋子,以及一瓶水,以備應對突然到來的災難;依托社會和公司建立的系統,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的安全狀態(tài)通知事先設定的聯系人。
防震教育從娃娃抓起
日本人從幼兒園起就開始接受防災常識及應急避險訓練,有關自然災害的教育是中小學的必修課。平時,中小學生同樣會進行防震訓練,時間由學校確定,如果邀請家長參加,訓練內容就會深一些、多一些。幼兒園也常有防震演習。
大眾文化:以災難為重要元素
原爆文學,日本特有的文學種類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臨近結束時,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這固然加速了戰(zhàn)爭的結束,卻給廣大無辜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也觸發(fā)了原爆文學的誕生。這一日本特有的文學樣式傳遞了人們對這場災難的痛苦呻吟和理性反思。
日本原爆文學中不僅有大量刻畫這一人類空前浩劫的地獄般圖景的紀實性作品,如原民喜的小說《夏之花》等,還有不少凸顯心靈創(chuàng)傷、反思核時代人類命運的佳作,井伏鱒二的小說《黑雨》和大江健三郎的隨筆《廣島札記》被稱為原爆文學的“頂點之作”。
石黑耀被稱作“描寫日本未來災害第一人”,早在2002年他就憑借描寫火山噴發(fā)恐怖景象的處女作《死都日本》,摘得日本第26屆梅菲斯特獎,從而確立了自己以縝密的科學知識揭示未來災難的風格。
在日本災難文學中,最具影響力的恐怕非《日本沉沒》莫屬。作品虛構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日本列島沉沒,流離失所的日本人開始了歷史性的流浪生活……《日本沉沒》在1973年一經出版,就創(chuàng)下了上下集400萬冊的銷售記錄,成為日本戰(zhàn)后第一暢銷書。
災難片:思考災難后果
日本與美國都盛產災難片,但美國災難片大多洋溢著一種樂觀情緒,一般都以人類戰(zhàn)勝了自然災害和宇宙威脅作為結尾。而日本的災難片則將災難視為不可抗拒的,極少有人定勝天的樂觀。
1973年,根據《日本沉沒》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得了約40億日元的票房收入,觀眾累計達880萬人次,在日本掀起了一股危機意識的狂潮。2006年推出的《日本沉沒第二部》,著重描繪日本人在“失去國土”后的命運,書籍發(fā)售1周后,重拍的《日本沉沒》電影版上映,該片號稱動用了日本電影史上最多的人員和資金。
影視和游戲業(yè)也涉及災難題材
地震為題材的影視和游戲作品在日本層出不窮。作為擁有任天堂和索尼等游戲業(yè)界巨頭的電子游戲大國,在游戲中表達對災難的思慮當然不足為怪,其代表作如Irem Software公司的《絕體絕命都市》。這個誕生于2002年的系列游戲品牌目前已經推出4部作品,日本本土銷量達數百萬份。該游戲每一部作品都將主角放在發(fā)生巨大自然災害的危機四伏的城市中,主題涉及地震、洪水、嚴寒,以動作冒險的形式為玩家展現了一場從大災難中逃出生天的艱難旅程,并讓人從游戲中獲得應對災難的常識。
被災難塑造的文化和性情
“悲觀的民族”
由于災難不斷,日本人對未知世界有著深深的敬畏,以及深重的悲觀主義色彩,與中國人看戲喜歡喜劇和大團圓結局不同,日本人無論是看書還是看戲,大都喜歡看悲劇,例如百十年來熱映不衰的演繹日本古代“47浪人”為主的復仇悲情劇《忠臣藏》,以及風靡一時的小說及根據小說改編的悲情劇《失樂園》。這些小說、戲劇、電影都蘊含著人生短暫世事難料,美好的東西必將付之流水的悲情意識。
正因如此,日本文化中對轉瞬即逝的美好有深切的感情,中國人崇尚月圓、完美、和諧,日本人則崇尚枯山水、不平衡、不對稱。這一切就像日本人耳熟能詳的戰(zhàn)國英豪織田信長的詩:人生五十年/莫非熙熙攘攘/浮生幻夢。
宗教信仰發(fā)達
災難和痛苦使人相信宗教,日本的宗教信仰人數在全世界無出其右,據日本文化廳宗教事務科統計,截至2002年12月31日,日本的神道教信徒為10600萬人,佛教信徒為9600萬人,僅此兩種宗教信徒的總數就約為人口總數的2倍。
而基督教徒在日本只有不到200萬人,遠遠低于其在東亞的韓國、中國等國家所占的比例,除了中東國家之外,幾乎再難有比這更低的比例,文化學家認為一大原因是基督教的熱烈情緒、其改造世界的樂觀,都與日本的悲觀文化格格不入。
在大多數日本人心目中,認為災難隨時可能發(fā)生,只有做好了充分準備,心里才能踏實安穩(wěn)!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熱詞搜索:日本 大地震 日本大地震之后 日本大地震視頻 日本大地震死了多少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