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活水來wei幾聲 為有源頭活水來
發(fā)布時間:2020-03-1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香港的母語教學政策失敗了,教育當局宣布:不再對中英文雙語教學“一刀切”,而是自由放任,喜歡用什么語言上課,由校方自選,擾攘10年的“母語教學”,告一段落。香港自稱“亞洲國際都會”,市場也好,“霸權”也罷,英語就是國際語言,但1997年回歸后香港的英國語文水平急速衰退,有人也許認為:這是求仁得仁,完全不必惋惜,是正常不過的結果。
英語在香港的沒落原因何在?除了香港特區(qū)政府頭腦發(fā)熱以外,遠在殖民地時代,英文教育長期僵化,也是重要原因。
英國人從來沒有心思在香港推行全面的英語教育,因為香港只是一個做生意的中介港。香港的英語教育,目的向來只限于買辦貿易的“實用英語”已經足夠。香港人100多年來只要求能用英語對外通商,跟國際買家用英語談價格,看得懂英文的合同,對英語的文學藝術文化、英語的歷史內涵沒有興趣。對此英國人洞若觀火,在殖民地的版圖上,只要比較一下五六十年代香港和印度加爾各答的中學英語課程,就明白為什么今天的英語世界,許多印度人成為暢銷頂尖的英文小說家,而稱為“華洋雜處”的香港,一度天天跟英文打交道,華人英文作家一個也無?
香港的英語教育,從小太過強調文法。小學二三年級開始。就要天天跟英文的grammar(語法)搏斗。文法學習當然重要,但本地的英文教師只懂照本宣科,生硬地向學童灌輸一大堆形同垃圾的文法名詞。少年兒童的教育,本來應該以趣味為主,美國的《芝麻街》片集、迪斯尼制作的兒童英語影音教材,都運用卡通人物、影像、歌謠、童話,先以生動的內容吸引兒童,以跡近洗腦的方式,把英語隨同許多少年兒童能認同的價值觀打鑿進腦海。
但香港的英文教育卻干澀枯燥。對于七八歲的學童,什么past participle(過去分詞)、subjunctive(虛擬語氣)、present prefect tense(現在完成式)一類文法詞匯,有什么意義?什么叫preposition(介詞)和conjunction(連詞)?抽象的詞匯,不利于兒童教育,因為兒童吸收知識,最早從形象開始。學習實物,遠比抽象的觀念容易,譬如兒童沒有“過去式”的觀念,只有“昨天”的感覺。
香港的英語教育,一向是規(guī)條先行,只令學生記誦一大堆文法的死規(guī)則,在生活中缺乏自由運用交流的環(huán)境。學會英語,就像養(yǎng)好一群雞,讓雞自然生蛋最好,因為英語是活潑生動的,但香港式的英語教育,拼命只教小孩怎樣編織雞籠,不教怎樣養(yǎng)雞,學生也不懂得母雞怎樣會下蛋。最后,學生手中一個個拿著編織得蹩腳的雞籠當作家居的裝飾,雞一只也沒有,雞蛋自然也沒有嘗過一只。
真正的劍術家,是人劍合一,而不是只會背誦劍譜,沒有練過幾天劍。香港的英國語文教育,又向學生灌輸一大套model answer(標準答案)的八股:寫求職信,必以“With reference to”什么什么開始;寫通告,必以“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告終,段落間又穿插以大量的“however”。即使文法完全無誤,這樣的香港公函式英文,見諸政府部門和大廈電梯,一看就知道是范本規(guī)條式的英文。以缺乏想象力的腦袋,規(guī)行矩步的思想,與中文傳媒流行的什么“打造經濟平臺”、“設立溝通機制”之類的天造地設,倒也十分配襯。
第一流的英文,作者一定忘記了文法,正如劍術家完全渾忘了劍譜,但又招式流利,身手圓融。優(yōu)秀的英文不止淺白,而且調皮含蓄,優(yōu)雅中暗藏刻薄,幽默多姿,能罵人不帶臟字,見血封喉于無形。無論喁喁談情,還是滔滔激辯,橫嶺側峰,云雨相間。語言是思想的血液,思想是語言的養(yǎng)分,一個英文好手,一定不止英文好,還必須創(chuàng)意豐盈,反應迅捷,思考和胸襟都第一流,感性和理性并高。
英語運用得好,行文說話,必定機鋒無限,其人的性格必定棱角分明,他不是一團螞蟻的其中一只,他對世間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把觀點和創(chuàng)見以生動的語文來表達。優(yōu)秀的英文,從馬丁?路德?金的演詞,到《達文西密碼》的文筆,無非是這樣一回事。這就超越了語文的范疇,涉及歷史文化的高層次。
連中文落在一個人手里,若都變成一副思想的鐐銬,又怎可以奢望他能以英語“與國際接軌”?讓一個僵化、干澀、功利而現實、追求一致、人云亦云的社會,盡是糟蹋他們自己的“母語”好了。世上多了一類Chinglish,妙趣橫生;英文有容乃大,少了一類港式英語,對于國際社會,也許不是什么損失吧?
相關熱詞搜索:源頭活水 為有 為有源頭活水來 為有源頭活水來讀音 為有源頭活水來哲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