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講話為何很干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講話
發(fā)布時間:2020-03-17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長期以來,我始終有個疑惑:為什么近代一些官員,在各種場合講起話來都是那么干澀,通篇都是套話或者就是帶上一些數(shù)字,予人官腔官調之感,看不到詞藻的雍容,也很少境界上的高度。
這種干澀的官腔官調是怎么造成的?是不是官腔官調就代表平穩(wěn),不會出任何給人逮到辮子的差錯?或者平平穩(wěn)穩(wěn)的風格已成了一種官場文化,沒有人愿意在講話里練智慧及表現(xiàn)心胸氣度?我會有這樣的疑惑,其實是反映了我的期望,我真的很希望看到,在某些大場合時,可以聽到一些官員能開金口、吐玉音,講出格局完全不同的話,甚至帶動得讓人民的境界也提高。
而中國古代可不是這樣的。我常喜歡翻讀明代黃維及楊士奇編纂的《歷代名臣奏議》,它收了許多名臣奏折和君臣對話,有許多動人的篇章及充滿智慧的話語,縱使今日讀來,也動人肺腑。
再例如,宋哲宗元祜8年(1093)。蘇東坡、呂希哲等名臣進奏,希望哲宗能去讀唐朝宰相陸贄的文集。陸贄乃是唐代德宗皇帝的翰林學士,常奉命代擬詔書,他下筆有真性情,會出現(xiàn)“然以長于深宮之中,暗于經國之務,積習易溺,屢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恤征戍之勞苦……朕實不君,人則何罪”這樣的字句。陸贄的特殊,在于他把以前的君民和官民關系,變成了以仁為本的家人關系。這或許才是蘇東坡等人愿意上奏,推崇陸贄的文集《翰苑集》為必讀之要籍的原因。
古代中國那種重視語言文字,藉以顯露智慧胸襟和境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近代中國,或因時代的變化,大官講話已變得愈來愈無文采,也愈無真性情,有如白開水一樣的乏味。而講話是種文化習慣,當大家都不在講話上努力,語言上就會愈來愈退化,大家都努力地求四平八穩(wěn),政治語言及它所含有的智慧及境界要素就會愈來愈荒廢。
近年來,我對世界各國的演講集收羅很多。在此絕無崇洋媚外之意,但還是要承認,外國政治人物的經典講話或稱“黃金演說”的確前后相望,從未斷絕。
而人家政治人物的講話不同,并非西方文化有多優(yōu)越,他們也是苦練出來的。就以肯尼迪總統(tǒng)而論,他要就職了,就職演說要說些什么,還一點譜也沒有。他的好友幕僚就勸他不要太緊張,每天只要去讀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去體會偉大演說的氣氛,而他也真的有所體會,終于有了很不錯的就職演說?夏岬系难菡f可是練出來的。
除了練演說練講話外,西方還有“政治布道”(politicalsermon)的傳統(tǒng)。而這種傳統(tǒng)其實脫胎于“神學之父”圣奧古斯丁的布道理念,他認為神父牧師講話,要說服別人之前必須先說服自己,想要感動和振奮別人之前,則必先讓自己感動振奮。于是古典的修辭術遂在布道演說里被發(fā)揚,并延伸成“政治布道”。當這種傳統(tǒng)成為政治習慣,說起話來當然就會不同。政治人物的講話是一種苦練修行,由此可看出它的確必須很努力。
而除了這些之外,更重要的乃是政治人物必須自己有覺悟。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過自己的故事,她當首相之后,各種場合都要講話,有時一天要講上四五次之多,官腔官調的話講多了,自己都覺得煩,于是她決定“用詩來拯救語言的貧乏”,她每天讀詩背詩,在場合適當時,就會在貧乏的演說里加上詩句,于是講話變活了,自己的心也活了。她的講話與偉大不偉大無關,但透過這種改變,至少講話演說不再那么乏味痛苦。
政治人物的講話演說非常重要,精彩偉大的演說足堪移風易俗,感動人們及提升一個時代的境界。中焉者也有讓人如沐春風的快慰之感。套語太多,內容太少,不耐咀嚼的講話演說,則是糟蹋了那場合。在中國崛起的這個時刻,中國有許多新價值必須確立,有許多新風格必須形成。而政治人物講出有營養(yǎng)的話,無疑至關重要。我希望看到這種形態(tài)的政治人物能夠層出不窮!
相關熱詞搜索:干澀 政治人物 講話 政治人物講話為何很干澀? 政治人物講話為何 政治人物的說話修養(yǎng)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