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凱:撒一把文化的種子】撒種子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雖說我們是一所以理工為主的大學,可是我們需要有一個靈魂,那就是人文。就是說,學理工的人同時也應該對文化修養(yǎng)有一定的積累,社會需要的是人文關懷。 香港城市大學的地理位置很特別,在一個名叫“九龍?zhí)痢钡陌肷街,有趣的是,在這所大學的正門口,居然有一個極為現(xiàn)代化、多功能的高級商場――“又一城”。乍一看,這里怎么也不像一所培養(yǎng)學術人才的高等學府,但確確實實,這所只有23年歷史的大學,常常被各種機構、媒體評為“中國最著名高校之一”。最為奇特的是,在以工、商兩科聞名的這里,居然還有一個“中國文化中心”!而來城市大學讀書的每一位年輕學子,無論所學是何專業(yè),在校期間都必須根據(jù)規(guī)定,接受該中心制定的各類《中國文化》課程教育。
一走進位于康樂樓的“中國文化中心”,頓時令人感覺走進了一戶最最傳統(tǒng)的中國人家。楠木門上貼著門神年畫,門框上的匾額則是香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題寫的。跨入門廊,寬敞的接待室被布置成一個精美的客廳,明式幾案,清代古琴,壁上還掛著臺灣著名書法家董陽孜的真跡……有書架,有茶案頭,置身其間,很難辨別這究竟是一所學院,還是某位大學者的書齋……“又見面了!彪S著一聲爽朗的笑聲,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著名學者鄭培凱教授風風火火地迎了出來,熱情地握著記者的手,“上一次見面,還是去年蘇州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的時候吧!”健談的鄭教授又一次笑了起來。去年,作為香港學者代表,鄭教授帶頭“開炮”,堅決反對某些地方制定的所謂對昆曲藝術“先創(chuàng)新,再傳承”的規(guī)劃,一時間成為媒體焦點!翱上业奶嶙h到今天還沒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币唤z苦笑浮過他的臉上。
祖籍山東的鄭培凱有著頗為光鮮的學歷與頭銜: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yè),美國夏威夷大學歷史學碩士,耶魯大學歷史學、哲學博士。先后曾任教于美國耶魯大學、佩斯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等名校。他是香港《明報》的專欄作家,更兼臺灣《當代》月刊編輯委員,還是“香港藝術發(fā)展局”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榮譽顧問……1998年,聲名遠播、著作等身的他放棄了美國高校的教授頭銜,來到香港城市大學,參與籌建“中國文化中心”并擔任主任一職,原本想“做個3年就回去”的他,沒想到一辦就是10年……在“中國文化中心”寬敞明亮的會客室,一身正裝的鄭教授向《新民周刊》記者詳細介紹了自己參與創(chuàng)辦“中國文化中心”的來龍去脈。
壓力之下的辦學
《新民周刊》:鄭教授,在香港能夠辦成“中國文化中心”,在內地看來的確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您能否介紹一下當初創(chuàng)辦該學院的原因?
鄭培凱:1996年的時候,張信剛先生來到城市大學擔任校長。他本人對于中國文化很有興趣,尤其對歷史更是鉆研。初來乍到,張校長接觸了一些同事、學生,就問他們:喜歡中國的詩詞嗎?同學們都說:喜歡啊,唐詩。他說:那你背一首我聽,第一位就背了“床前明月光”,背完了。第二位,又是“床前明月光”……二十位都只會背“床前明月光”!這讓他大吃一驚,于是產生了一個很深的感觸:他覺得香港人對于中國文化的了解,雖然說是“挺有興趣”,但實際上底子很弱!這個現(xiàn)象暴露了許多的問題。聯(lián)系到香港將來的發(fā)展趨勢,尤其是一年后就要回歸祖國了,作為一個中國人,假如對于中國的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乃至風俗習慣等等,都有很隔膜很陌生的感覺的話,這是不利于同學長遠的發(fā)展的。雖說我們是一所以理工為主的大學,可是我們需要有一個靈魂,那就是人文。就是說,學理工的人同時也應該對文化修養(yǎng)有一定的積累,社會需要的是人文關懷。因此,張校長毅然決定,開設“中國文化”課程,并且要求所有的在校本科生都要學習。
《新民周刊》:您是如何參與到“中國文化中心”的創(chuàng)立、建設中來的呢?
鄭培凱:“中國文化中心”成立于1998年。當時,我在美國的高校任教。張信剛校長把我請來,希望我來領頭,設置課程,安排師資。我挺有興趣,于是向學校請了3年的假,來到了香港。一開始,學校規(guī)定每一個學生在本科期間,要在“中國文化中心”修讀6個學分。當時本科畢業(yè)必須修滿90個學分,光《中國文化》就占了將近7%的比重,應該算很高的了。我來到學校之后,詳細制定了課程的安排,并且充分利用城市大學良好的教學條件,規(guī)定:中心主要通過網(wǎng)絡教學提供學習材料,并通過課堂輔導確定學習效果。此外,再通過專題講座把著名學者和藝術家“請進來”,通過實地考察把學生“帶出去”,進行“多元化”教學模式。目前,中心共有20多位教師,課程包括美術史、雕塑、書畫、戲曲、陶瓷、古典文學、古建筑等等,還有專門的教材,邀請了兩岸三地知名學者編寫,并通過課堂實踐不斷完善、提高。
《新民周刊》:可以想象,在當時,規(guī)定性地要求本港學生了解、選修中國文化,一定是頂著巨大的壓力的。
鄭培凱:沒錯。規(guī)定一出臺,學生們很不理解,情緒也很激動。他們覺得這是學校在有目的地進行“愛國精神教育”,還有學生公開在課堂上這樣對我說:“文化是沒有用的。我們能靠它來賺錢么?”可以想象,在香港如此現(xiàn)實的社會里,學生有這樣的疑惑是很正常的。更有甚者,還在學校的墻壁上公開貼出大字報,反對上《中國文化》課,甚至還通知了報社、電視臺,控告我們強行制定學習計劃。
《新民周刊》: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您和校方是否有過妥協(xié)或者讓步?
鄭培凱:沒有。學校本來就有規(guī)定課程的權力。但在當時,學校內部也有過不小的爭議。不少校董會的家長都來施加壓力,認為學校不該給學生學這些“沒用的東西”。好在張校長和我們都堅持住了,并在壓力中不斷完善著教學。一年試驗,兩年推廣,到了第三年,非但反對的聲音消失了,不少學生開始主動地去學習。于是,我放棄了回美國教學的機會,向美國校方提交了辭職報告,一門心思留在香港,辦好“中國文化中心”。
埋下文化的種子
《新民周刊》:這10年來,“中國文化中心”形成了兩大品牌,一個是多媒體教學模式,另一個則是小班化教學。您能具體介紹一下么?
鄭培凱:香港城市大學的教學設備絕對是一流的。在整個校園,網(wǎng)絡是覆蓋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上網(wǎng)。在圖書館,還有著幾百臺最先進的手提電腦可供學生免費借用。因此,發(fā)展網(wǎng)絡教學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環(huán)境下的特殊手段,也是和國際接軌的全新的教學手法。在我們中心的網(wǎng)站上,學生不僅可以看到最具體的課程內容介紹,還可以看到最直觀的圖片、視頻與互動項目。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各自確定了研究方向之后,中心會安排不同的老師進行分組教學,雖然每一個研究方向都會有近百人來學習,但老師都會安排成若干個小組,每小組最多不超過10人,然后圍繞著一個文化主題展開學習。這樣學習有了重點,也有了興趣。
《新民周刊》:除了教學,“中國文化中心”最為著名的恐怕就是高層次的人文學術講座了。在這10年中,黃苗子、白先勇、龍應臺、朱維錚、李澤厚、葉嘉瑩、余秋雨等著名學者和高馬得、計鎮(zhèn)華、汪世瑜、石小梅、茅威濤等著名藝術家都曾經來城市大學舉辦過講座,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您能介紹一下舉辦講座的意義何在么?
鄭培凱:我們的文化講座確實非常有名,每學期都要舉辦60到80場,而且邀請的都是全國各個領域內最頂尖的專家學者。我們規(guī)定,每個在校學生每學期至少要聽2次文化類講座,2次藝術示范類講座,這是最低標準。其實,我的目的卻并不在于通過講座讓學生都懂、都精通,但至少,要讓他們都了解,并有一定的興趣。你可以不喜歡,但絕不允許無知!并且,我希望通過高層次的學術講座,讓學生們感受一下大學者、大藝術家身上所特有的風范,讓他們“熏一熏”,感受一下文化的魅力!缎旅裰芸罚涸谀磥恚瑒(chuàng)辦“中國文化”教育的最大意義是什么?
鄭培凱:我曾經說過,年輕人之所以不愿修習中國文化,是因為他們太年輕,涉世未深,還無法體會,人生充滿了復雜的轉折變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文化的歸屬感一定會越來越強烈。正如我在《中國文化導讀》教材前言中寫的那樣――
“我們創(chuàng)設中國文化科目,不擬大聲疾呼,只想輕輕告訴大家:中國的傳統(tǒng)不但有燦爛輝煌的往昔,有秦時明月漢時關,唐太宗的旌旗,成吉思汗的大纛,還有對自然的觀照,看到池塘生春草,細雨魚兒出,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古道西風瘦馬,杏花春雨江南。更有對人生處境的深刻體會,知道上善若水,否極泰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也懂得旖旎纏綿的情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相關熱詞搜索:種子 文化 鄭培凱 鄭培凱:撒一把文化的種子 撒一把文化的種子 撒一粒傳播美食文化種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