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合并抑郁癥之病位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8-06-24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摘要:眾多醫(yī)家皆推崇消渴病病位可分為上、中、下三消,以肺脾腎三臟的病變?yōu)橹,然消渴病病因病機復雜,可并發(fā)多種疾病,其病位也就各有不同。祖國醫(yī)學認為,消渴病所并發(fā)的抑郁癥可歸屬“臟躁”的范疇,而歷代醫(yī)家對“臟躁”之“臟”究竟意指何臟各有不同的理解。因而當消渴合并抑郁癥時,對其病位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消渴;抑郁癥;臟躁;病位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8)02-0009-02
消渴病合并抑郁癥是指在消渴的基礎上出現抑郁癥狀,臨床表現主要為情緒低落、內心痛苦、悲傷、苦悶、易失望和精神不振,乏力,睡眠障礙,嚴重者有自殺傾向。由于消渴病不能完全治愈,很多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加上來自生活、工作的壓力增大,社會老齡化嚴重,筆者發(fā)現消渴病合并抑郁癥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加?v觀古今,消渴病位在上、中、下三消是眾多醫(yī)家所推崇的,而抑郁癥,在祖國醫(yī)學中可歸屬于臟躁的范疇,但對于消渴病合并抑郁癥的病因病機、病性病位等認識后世醫(yī)家卻各有不同,筆者才疏學淺,就其病位略述管見,以求正于同道。
1 消渴病病位
《太平圣惠方》首先提出“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腎”。劉完素在此基礎上于《儒門事親》中作了專門論述,認為“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饑,小便數而漸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1]。而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提出了“三消的臟腑定位,消渴屬心,消中屬脾,消腎屬下焦”。此外,張從正也提出“上甚不已,則消及于肺,中甚不已,則消及于脾,下甚而不及于肝腎,外甚而不已,則消及于筋骨。四臟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矣。”
夫上消者,《素問·氣厥論》言“心移熱于肺,傳為鬲消。”正如王冰所說“心熱入肺,久久傳化,內為鬲熱,消渴而多飲也!比粚ι舷睦斫獠⒉荒軆H僅局限于口渴一癥,因肺熱熾盛,肺津虧耗,未能布津滋養(yǎng)臟腑器官,因而感到口渴欲飲。而肺主治節(jié),主通調水道,肺熱熾盛,內熱于里,治節(jié)失調,也可導致多尿的癥狀。
夫中消者,皆因脾失運化,升清降濁功能失常,津液輸布異常所致。而消渴本屬氣陰兩虛之證,胃熱熾盛,癥亦可見多食易饑。“消渴”病名最早見于《素問·奇病論篇》,“脾癉者,數食 甘美而多肥也,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由此可知消渴病病因是嗜食肥甘厚味,病位在脾!鹅`樞·本藏篇》“脾脆… …善病消渴!币仓赋銎⒌墓δ苁д{是消渴病的發(fā)病關鍵[2]。
夫下消者,腎之陰陽失調,腎不納氣,膀胱開合失司,可見多尿,更有甚者,“飲一溲二”,丟失大量精微物質,無以滋養(yǎng)肌肉骨骼,加之陰虛內熾,消灼津液,癥見日益消瘦。
葉天士云:“三消之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已!币虼撕笫乐T多醫(yī)家從肺、脾、腎三臟論治消渴的基礎上,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結合各家所長,各有發(fā)揮,皆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2 臟躁病位
臟躁病首見于《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篇》:“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甘麥大棗湯方: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3]。從原文可知,仲景描述了臟躁病患者皆有“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的癥狀,從現代醫(yī)學看來,抑郁癥的癥狀與臟躁相似,可歸屬于臟躁的范疇。然臟躁之“臟”,究竟何解呢?《內經》中雖無“臟躁”之說,但關于情志致病早有記載。《靈樞·本神》云:“心,休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愧亂,四肢不舉……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由此可見,五臟皆藏神,任何一臟失調均可引發(fā)情志失調,神亂不安,而五臟雖皆可為病,但其病位主要在心肺脾三臟。
《靈樞·衛(wèi)氣》言:“神生于五臟,舍于五臟,主導于心!毙恼,君主之官,心是人體精神活動的主宰,心神是人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中樞,五臟雖各有藏神,但主要是由心統馭!鹅`樞·本神》言:“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且《素問·調經論》中有“神有余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心的氣血陰陽充沛協調,才能使心有所養(yǎng),各臟腑功能才能協調統一,才能維持正常的情志活動。反之,如若氣滯、血瘀、食積等病理產物使心不藏神,引起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紊亂,而導致機體臟腑功能的失調,可發(fā)為情志內傷,以憂郁傷神、心神惑亂為主要病機,以精神憂郁、煩躁不寧、悲憂善哭、喜怒無常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臟躁[4]。故《景岳全書·郁證》言:“志若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類經也言:“情志之傷,雖五臟各有所屬,然求其所由,則無不從心而發(fā)!
五臟之志,在肺為悲,在腎為恐。五臟之聲,在肺為哭。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肺,在聲為哭… …在志為憂”,《素問·宣明五氣》中言:“精氣,并于肺則悲……”,悲憂皆為肺志,由肺精、肺氣所化生,是肺精、肺氣生理功能的表現形式。當肺精、肺氣虛衰,或肺氣宣發(fā)、肅降功能失調時,機體對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和調節(jié)能力下降,則易產生悲哀憂愁的情緒。
《金匱發(fā)微》曰:“師但言婦人藏燥而不言何臟,然病情方治可知也。肺主悲,亦主哭,悲傷欲哭,病當在肺。凡人倦則欠伸,精神強固則否。所以數欠伸也,脾陽不振而中氣怠也。凡人飲食入胃,由脾氣散津,上輸于肺,脾精不能運輸,則肺臟燥,肺陰虛,則主氣之臟窒塞,故悲傷欲哭。方后別出亦補脾氣四字,可知病機非專屬肺臟矣。方用甘麥大棗,專取甘味之藥,脾精上輸于肺,肺陰既充,則下足以貫注百脈,外足以輸精皮毛,內外調達,氣機舒暢,略無抑郁不和之氣,悲傷欲哭之證乃可不作。曰如有神靈者,甚言不能自主也”[5]。
而從仲景遣方用藥來看,甘麥大棗湯更是進一步佐證了臟燥之病位在心肺脾三臟。小麥在甘麥大棗湯中用量最重,黃元御在《長沙藥解》中言“小麥,味甘、微苦,《素問》: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小麥是手太陰藥。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手太陰肺經。潤辛金之枯燥,通壬水之淋澀,能清煩渴,善止悲傷。以厥陰風木之氣,最耗精血,風動而傷肺津,金燥則悲傷欲哭。甘草,味甘性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杜文燮曰:“甘草,能補上中下三焦元氣”;甘緩,調紊亂之氣機。陳士鐸《本草新編》中“大棗,味甘,氣溫,無毒,陽也,降也。入五臟。通九竅,和百藥,養(yǎng)肺胃,益氣,潤心肺,生津,助諸經,補五臟”[6]。由此可知,仲景所選的三味藥,均為甘藥,意在甘補,補正氣之不足。
3 小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消渴病本屬氣陰兩虛之證,當因個體差異,外界因素等影響下,繼發(fā)合并抑郁癥,即臟躁時,理應從其根本出發(fā),病位仍以肺脾腎三臟為主,心為輔。而且由于消渴病合并抑郁癥時,其病因病機已經有所變化,因此在治療時除了益氣養(yǎng)陰清熱,還應加入適量甘緩之藥,補益正氣。然消渴病病因病機較為復雜,臨床中除了合并抑郁癥,還多伴有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血管疾病,因而更需要本著《黃帝內經》所言,“治病必求于本”,在遣方用藥之時,還應對患者行進一步的辨證論治,以期達到最佳療效。
參考文獻:
[1]王改仙,高顏華,周銘.劉完素《三消論》淺識[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7(8):6.
[2]韓玉.淺議消渴病位[J].內蒙古中醫(yī)藥,2007,(4):46.
[3]何任.金匱要略校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0:218.
[4]葉瑩.《金醫(yī)要略》臟躁名稱及證治源流考辨[C].全國第二十次仲景學說學術年會論文集,202-204.
[5]何任.《金匱》名方甘麥大棗湯[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報,2011,35(3):305-306.
[6]石璞硯,鐵成.論“臟 躁”之“躁”[J].江蘇中醫(yī)藥,2010,42(2):65-66.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