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水平?jīng)Q定孩子人生質(zhì)量
發(fā)布時間:2018-07-0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家庭教育在發(fā)達國家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領域,并成為有廣闊社會需求的教育事業(yè)和產(chǎn)業(yè),其功效是為每一個家庭成員認知家庭、構(gòu)建幸福家庭生活提供必要的知識與技能,其內(nèi)涵包括親職教育(如何做好父母與長輩)、子職教育(如何做好孩子與晚輩)、婚姻教育、倫理教育、家政教育、家庭資源建設,等等。
具備相同文憑與學校經(jīng)歷的一群人為何若干年后在社會上表現(xiàn)差異巨大,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每個人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與家庭教育,“家文化”差異巨大。在信息化的時代與民主、平等的價值觀深入人心的今天,“一言堂”式的家庭教育已無力全面規(guī)范孩子的所有行為。一個沒有學習動力的家長,一個室無書香的家庭,幾乎難以引導孩子的正確成長。所以說,沒有家長與孩子同步提高的家庭文化活動注定是低效的,作為針對為人父母者及其長輩的親職教育(家長教育)成為家庭教育各種職能中最為重要的職能,這個職能的高低決定了后代的發(fā)展水平和家族的生命質(zhì)量!凹椅幕苯ㄔO正是有效的親職教育、親子共成長的基礎工程。
今年初,我為齊齊哈爾市王連科老先生一本名為《要讓孩子好,家長先做對》的書作序。王老八十年人生的感悟與經(jīng)驗,四個子女的成長、成才之路,讀后一個重要的人生命題躍然我面前:人生的幸福指數(shù)以家庭建設質(zhì)量與社會尊崇度為標尺來衡量。一個夫妻關系惡化、親子關系對立的人,既使位高財巨也難言是幸福的人生。一個人的社會角色是多變或短暫的,但一個人的家庭角色是終生的。生兒育女后,一個人就要承擔起子女成長的養(yǎng)、育之責。把一個自然人變成社會人,后代的社會化水平,與長輩的教育準備密切相關。縱觀古今,一個家族后代的生命質(zhì)量決定了一個家族的社會地位和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孩子的發(fā)展是一個人人生質(zhì)量的具體體現(xiàn)。我國社會從封閉走向開放,既是中國國際形象與實力提升的30年,也是中國家庭走向富裕和多元化的30年。這個變化使很多家長為追求財富與社會地位而奔波,為了票子誤了孩子。許多先富甚至巨富的家庭,因子女疏于管教而難承家業(yè),有的甚至出了一批驕奢淫逸的不肖子孫。家庭問題不僅是家族的問題,更是民族的問題、國家的問題。好家長既是家庭生活的供養(yǎng)者和管理者,更是優(yōu)化家庭成員與子女成長的研究者。
中國曾是一個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社會,男耕女織,男外女內(nèi),似乎成為一種生活形態(tài)與生產(chǎn)模式。但把養(yǎng)、育混為一體,把教育孩子也歸為女性的責任,男性疏于孩子管教,這是一個民族的積習和陋習。父親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世與情商素質(zhì)影響巨大,孩子在成長中如果缺乏父性元素,其人生必定缺少無以彌補的精神動力與人生智慧。我曾訪問過以色列,猶太教典上有這樣的訓誡:父親是上帝送給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一個對孩子教育失職的父親會受到上帝的懲罰。猶太人失去家園二千余年,所到之地多受歧視甚至迫害,公共教育設施大多不向它們開放。但猶太人重視家庭教育,男性承擔主要教育子女之責。這個民族不僅沒有消失,而且愈發(fā)強大,今天成了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大國”。全世界的猶太人千余萬,占世界總?cè)丝诩s0.25%,但卻拿走了近1/4的諾貝爾各類獎項。猶太人成為智慧與財富的代名詞。如前所言,成功的男性也應該是一個引導子女成人、成才并走向成功的好父親。
檢驗中國人的家庭教育質(zhì)量標準,民間有一句話概括了: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古時以父為家中之尊,以此表父母雙親之義。這句話形象地反映兩了兩代人的質(zhì)量互動。家風優(yōu)良、教子有術的家庭和家族實際上分享著世代優(yōu)秀子孫成功帶來的榮光。這一點,大儒曾國藩看得尤其透徹。他說過為官之家多凡不過一代,為商之家富不過三代,耕讀人家世世代代。注重家族后代生命質(zhì)量的打造才是家庭建設的重中之重。因此曾國藩對后人留有立身處世的四句遺囑,成為教子的精華,曾家后代沒出一個敗家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