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梯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8-07-01 來源: 美文摘抄 點擊:


          【關鍵詞】 數學教學;階梯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1—0074—01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對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不僅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還根據學生的個性情況、學習能力進行階梯式的分級,并根據分級情況調整備課內容,分層進行課堂教學,分層對學生進行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自信。分層對學生進行教學,也就是本文中將要進行闡述的階梯教學。實踐證明,采用階梯教學法,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和自信心的建立。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階梯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談些自己的做法。
          一、劃分學習小組,制訂起點
          每個學校每個班級的學生學習能力都有所不同,知識基礎和興趣愛好也各不一樣,教師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會導致“優(yōu)等生”“吃不飽”,“進步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現象發(fā)生。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筆者認為運用階梯教學法是個很好的策略。筆者認為,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需要正確面對,并通過劃分階梯來幫助學生學習,縮小成績差異,讓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筆者根據學生成績,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成績較好的學生組成拓展組,成績普通的學生組成的趕超組,成績較差的學生組成完成組。同時設置兩組題目,是以基本內容為主的題目以及拔高難度的題目。完成組的學生完成課堂內容后要完成基本內容為主的題目,做到對課堂基本內容牢固掌握;趕超組學生完成基本內容為主的題目和拔高難度的題目,努力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拓展組學生完成拔高難度并進行應用拓展,將課堂內容延伸出去。組內先完成的組員要幫助正在完成的組員,保證組內所有組員齊頭并進。
          二、階梯式授課
          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剖析教材,抓住知識內容本質,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知識產生、發(fā)展、形成的過程,以促使學習認知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將學習內容按照難易程度劃分階梯,形象具體、可以直接記憶的內容為第一階段,只要學生接觸記憶就可以運用;抽象的、需要獨立思考的知識內容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拓展性、應用性的內容為第三階段,通過學習這一階段的知識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傳授知識,力求每一個知識點都能讓學生理解透徹、掌握牢固,并能靈活應用。
          例如,教學“正數與負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引出生活中應用負數的實例,讓學生對負數產生感性認識,再將負數概念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初步了解正數、負數、零、數軸這些相關知識。因為負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而且這一知識點比較抽象,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教師要以具體事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關于數軸的聯想。比如,以學校為零點,學生A的家在學校西邊,學生B的家在學校東邊,B的作業(yè)忘在了A家中,B從家里出發(fā)前往A家取作業(yè),最后回到自己家中,這是一個從正數到零點到負數,再回到零點,再回到正數的過程。當然,正數、負數的概念可以表示很多東西,比如溫度、距離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情逐漸滲透,逐漸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階梯式評價
          在初中階段,學生進入人生重要的階段,不僅在學習上要有所建樹,在個性上也要不斷成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讓學生不斷獲得學習中的成就感,不斷增強學習信心。筆者是這樣做的:對不同等級的學生設定不同的目標,只要他們達到所設定的目標就要及時給予表揚。比如,完成組的學生經常被人們稱為學困生,面對這組學生,教師要不斷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習題難度設置得當,讓他們在練習中提升學習能力和信心;對于趕超組的學生,教師要細心觀察,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成績未能得到突破的原因;對于拓展組的學生,要用富有創(chuàng)建性的、難度較大的試題進行練習,讓他們感受挑戰(zhàn)的樂趣。實踐證明,采用階梯式的評價,能激勵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謝穎麗

        相關熱詞搜索:教學法 階梯 初中數學 教學中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