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轉(zhuǎn)摘抄

        發(fā)布時間:2017-01-22 來源: 美文摘抄 點(diǎn)擊:

        蘇軾轉(zhuǎn)摘抄篇一:蘇軾筆下的起承轉(zhuǎn)合

        蘇軾筆下的起承轉(zhuǎn)合

        ——分析《前赤壁賦》景、情、理是如何有機(jī)地結(jié)合在一起

        起,寫于美景。七月既望,蘇子同友人一道,泛舟于赤壁秋波之上。晚風(fēng)攜著秋日所獨(dú)有的清涼氣息,微微拂起衣袂,撩起發(fā)尾,船首劃開那緩緩流淌的江水,船尾漾起漣漪。不一會兒,皎潔的明月緩緩地從東山升起,與那閃爍的的星辰交相輝映,為夜空們蒙上了一層寧靜而又迷人的面紗。此般良辰美景,令人嘆矣。

        承,將情與景相融合。見此良辰美景,不由心生曠達(dá)。至于這小小一葉扁舟,便隨它去吧,只要是在江水溫柔的懷抱,只要是在清輝溫婉的照耀,只要是在暗與光交織纏繞的迷人的夜里,又有何妨?因而蘇軾心中更加快樂,放聲高歌。在這里既承接了上段中單純的景物描寫,又與歡樂的心情融合地恰到好處,呈現(xiàn)出一派祥和之境,但同時也為后來的轉(zhuǎn)變做了鋪墊。

        轉(zhuǎn),轉(zhuǎn)于心情。洞簫聲的加入打破了這一份美好。似哀怨的哭訴,如思慕的絮語,飄蕩在茫茫江面上。洞簫聲這一景物的加入,使得本來歡樂的氣氛急轉(zhuǎn)直下,變得悲傷起來。這是第一次的轉(zhuǎn)變,由樂到悲。第三、四段是寫又由悲轉(zhuǎn)為喜的具體變化過程。其中,第三段是假借客之口提出疑問,抒發(fā)了悲的心情。這里引入了曹操這個歷史人物,與蘇軾自己形成類比,在“不得賢”與“不得志”,“困于周郎”與“貶于黃州”,“曾勢如破竹”與“曾頗受賞識”方面均有共同之處,表現(xiàn)了人生短暫、不受賞識的悲。第四段中,蘇軾巧妙地回答了客的問題,從身邊景物水與月寫起,闡明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道理,因而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恒的,就沒有什么好羨慕的了。因此,心情又發(fā)生轉(zhuǎn)變,由悲傷轉(zhuǎn)為內(nèi)心豁然開朗的喜悅。

        合,合于景、情、理。作者將道理融于自己心情的變化中,通過解答客的悲展開議論。首先,作者從變與不變的角度來看待身邊的景物,由此突出了“物與我無盡也”的道理。然后,作者寫既然萬物都是永恒的,這江上的清風(fēng)與山間的明月就是大自然給予你我的饋贈,是你和我可以共享的。這層層道理的闡述,也使得原來覺得人生短暫的悲變得豁然開朗了。使得身邊景物與心情與道理結(jié)合在了一起。最終客與蘇軾“喜而笑”,一起在船上互相枕著靠著,不知道天已經(jīng)亮了。

        蘇軾轉(zhuǎn)摘抄篇二:蘇軾詩詞集

        蘇軾詩詞集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宋任宗嘉祐二年中進(jìn)士, 宋神宗時,王安石實行變法,他持不同政見,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東諸城縣)、徐州、湖州等 地作地方官。后被新黨中部分人羅織文字獄,興起“烏臺詩案”,下獄史獄,經(jīng)救援出獄,貶為黃州(今 湖北省黃岡縣)團(tuán)練副使。舊黨執(zhí)政后,被招還,任翰林學(xué)士、禮部尚書。但又與舊黨意見分歧,遭排擠 出任杭州、穎州等地地方官。當(dāng)變了質(zhì)的新黨再度上臺,蘇軾又被貶到惠州(今廣東惠州)、儋州(今海 南島儋縣)等地,徽宗即位時遇赦北還,死于常州。 蘇軾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shù)家,他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各個藝術(shù)領(lǐng)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它的詩歌題材廣泛,敢于反映現(xiàn)實生活。他的詞,開拓了詞的境界,其風(fēng)格豪放婉約兼而有之。他的散文 揮灑自如,隨物賦行,寫景抒情,十分自然。由《東坡全集》。

        七絕·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亭聲細(xì)細(xì),秋千院落夜沉沉.

        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七絕·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繞建章,仙風(fēng)吹下御爐香。

        侍臣鵠立通明殿,一朵紅云捧玉皇。

        七絕·花影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五絕·守歲詩

        兒童強(qiáng)不食,相守應(yīng)歡嘩。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

        七律·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七律·儋耳

        霹靂收威暮雨開,獨(dú)憑欄檻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fēng)海上來。

        蘇軾轉(zhuǎn)摘抄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

        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參橫斗轉(zhuǎn)欲三更,苦雨終風(fēng)也解晴。

        云散月明誰點(diǎn)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七絕·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七絕·中秋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七絕·飲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七絕·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詞·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dú)往來?

        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詞·采桑子

        多情多感仍多病。

        多景樓中,尊酒相逢,

        樂事回頭一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

        細(xì)捻輕擾,醉臉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紅。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陽召我魂[1]。

        杳杳天低鵲沒處,青山一發(fā)是中原。

        詞·定風(fēng)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dú)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詞·定風(fēng)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

        天應(yīng)乞與點(diǎn)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

        風(fēng)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詞·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diǎn)明月窺人,

        人未寢,倚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

        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繩低轉(zhuǎn)。

        但屈指西風(fēng)幾時來?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詞·洞仙歌

        江南臘盡,

        早梅花開后,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xì)腰肢自有入格風(fēng)流,

        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

        盡日無人,

        誰見金絲弄晴畫?

        斷腸是飛絮時,

        綠葉成陰,

        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fēng)逐君來,

        便吹散眉間一點(diǎn)春皺。

        詞·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zhuǎn)午,

        晚涼新浴。

        手弄生綃白團(tuán)扇,

        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熟。

        簾外誰來推繡戶?

        枉教人夢斷瑤臺曲。

        又卻是,

        風(fēng)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

        伴君幽獨(dú)。

        秾艷一枝細(xì)看取,

        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風(fēng)驚綠。

        若待得君來向此,

        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

        兩簌簌。

        詞·浣溪沙

        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 隔籬嬌語絡(luò)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買麨軟饑腸。 問言豆葉幾時黃。

        詞·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詞·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1]: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2],松風(fēng)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3],坐聽荒城長短更。

        詞·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詞·江城子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fēng)余如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蘇軾轉(zhuǎn)摘抄篇三:蘇東坡傳 讀書筆記

        《蘇東坡傳》 讀書筆記

        我讀的《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寫的傳記。全書按照蘇東坡的人生經(jīng)歷分成四卷:童年與青年、壯年、老練與流放歲月。作者對蘇東坡的生平逸事及所作辭賦進(jìn)行解讀,從而分析蘇東坡的心理性格。

        縱觀蘇東坡一生,只能對其才智贊嘆不已:而其言行、詩詞、幽默,無一不是其才智的體現(xiàn)。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xué)”時,引用《詩經(jīng)》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奔词乖诒毁H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參寥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fù)?dān)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其余不必說,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保瑢ζ渫銎藜囊郧樗,與其“大江東去”風(fēng)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dá)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后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無數(shù),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guān)愛有加。盡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蘇東坡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fēng)。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作者曾經(jīng)也這樣描述過:“一個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條藝術(shù)手法:那就是要多說話,但內(nèi)容必須空洞!边@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存在不會對那些帶頭人物有所威脅,那你就不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案呙鞯墓賳T永遠(yuǎn)不說出什么,但只要否認(rèn)。高明的官員必須深有休養(yǎng),長于說‘無可奉告’‘閣下聽說,誠然不錯!’這樣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條,他必須討好朋友。第三條,當(dāng)特別提防開罪他人。守口如瓶,低聲而斯文,使人高興的竊竊私語,早晚會積勞成疾,因公殉職!弊髡哒f這就是朋黨之爭時政治之中的規(guī)則。顯然,蘇東坡已一一犯規(guī)了,但這并不是他不明白這些“秘訣”,實是因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更何況這些本性是值得歌頌的。蘇東坡就是要做到說話做事都要對得起天地良心。當(dāng)朝云產(chǎn)下一個男嬰之時,蘇東坡也曾寫到:“惟愿我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币苍S他知道,這許許多多的災(zāi)禍,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這更是因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實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滅呀!

        雖然后世美譽(yù)甚多,但是蘇東坡留給我的印象,仍然是多面的,豐富的,有血有肉的。他不是神,他不是完美的,他也曾經(jīng)想要自殺,他也曾經(jīng)在文字獄中承認(rèn)莫須有的罪名,他也因為高調(diào)而得罪了不少人,這些政敵們出于利益和妒忌對他進(jìn)行了無情的迫害。但他,絕對是一個健康的人。他不偏激,儒釋道在他的身上有著完美的融合。他有儒家的進(jìn)取,正義,也有佛道的灑脫出世。他即追求長生不老,健康長壽,也不放過品嘗美味的機(jī)會。他有文人的優(yōu)點(diǎn),卻沒有文人的酸腐和清高之氣,反而和勞動人民打成一片,更在黃州這個苦寒之地親自開墾,做一個躬耕的農(nóng)夫。

        前面提到了的都是我對蘇東坡的整體感受,全書共分為四卷,而卷三“老練”在我看來就是他內(nèi)心真正的平靜。蘇東坡在寫詩做賦、當(dāng)官之余,修行瑜伽、佛教、道教等,與其弟子由交流,頗有心得。然而,他留有自己的見解,把各家思想融合并用于自身。

        一般的,一個人需要有信仰來支持他的靈魂,有追求來引導(dǎo)自己的道路,有理論來化解自己的憂愁,有動力來使自己奮斗。對于東坡這一個兩遭貶謫遠(yuǎn)遷的人,這些使他思想境界更高的理論更為完備吧。

        年輕時,他繼承了父親蘇洵的狂放不羈。他寫諷刺詩、寫訴狀、寫奏章勸皇帝改變觀念,因而遭受打擊。在被貶謫后,在向南的漫漫長路上,在南方的蠻荒之地,在一個個不眠之夜,他參悟了生命的真諦。

        “出輿入輦,蹶痿之機(jī)。洞房清宮,寒熱之媒。

        皓齒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濃,腐腸之藥!

        這三十二字警告,是他寫給自己晝夜觀看的!笆ト碎g美好東西的人,才感覺得到人間的幸福。”在一次次的頓悟中,“他諷刺的奇酷,筆鋒的尖銳,以及緊張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xiàn)的,則是一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和的詼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

        除去對蘇東坡的生平記述,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也極其富有文學(xué)韻味: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fā)現(xiàn)其生活上復(fù)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xiàn)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dāng)?shù)責(zé)o醫(y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shù)人喪生于醫(y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yè)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tài)。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fù)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蘇軾 轉(zhuǎn)摘 關(guān)與蘇軾的摘抄 摘抄蘇軾的作文素材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