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財政性支出績效評價的文獻綜述
發(fā)布時間:2019-08-10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摘要]高等教育作為一種典型的“準公共品”,被認為既能夠給受教育者帶來收益,又具有強大的正外部性,能夠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進步,是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下,如何監(jiān)督和管理高等教育財政經費,合理規(guī)劃和控制對高等教育支出的財政資金,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財政資源,提高教育質量,成為財政性高等教育支出績效評價體系的核心。通過從高等教育屬性、高等教育財政性支出效率與公平、高等教育財政性支出績效評價內涵、高等教育財政性支出績效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高等教育財政性支出績效評價方法等多個角度,對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評述,以期為相關理論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財政性支出;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F812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4-0155-04
一、關于高等教育產品屬性的研究
斯蒂格利茨[1]、哈維·羅森[2]、范里安[3]等學者堅持高等教育是私人產品。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高等教育是公共產品,應該由政府出面買單,如張保慶[4]、姜毅超[5]等。但是薩繆爾森[6]、王善邁[7]卻認為高等教育是準公共產品(quasi-public goods),具有多樣并巨大的外部性。這一觀點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Vaizey[8]; Eckaus[9];Blaug[10];Levin[11])達成共識,成為政府進行高等教育財政支出的重要經濟學基礎。布魯斯從成本分擔的視角分析高等教育的成本可以由政府或納稅人、家長、學生、捐贈個人和機構四部分共同承擔,進而確定高等教育的準公共產品屬性[12]。韓宏從教育的受益者分析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準公共屬性,受益者包括政府和個人(家庭),其辦學的經費可以由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和個人共同提供,對教育的投資可以取得相當于市場平均利率的回報[13]。鄭備軍認為高等教育是一種典型的準公共產品,它同時具有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屬性,即具有排他性、競爭性和正外部效應[14]。因此,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為高等教育應該由政府和市場來共同負擔。
二、財政性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的公平與效率相關研究
關于如何處公平和效率的關系,福利經濟學大致有三種觀點:效率優(yōu)先、公平優(yōu)先、公平與效率兼顧。效率優(yōu)先論的代表人物有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等人,他們強調經濟增長中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重要作用,反對政府干預收入再分配[15]。羅爾斯在對待公平與效率關系上堅持“公平優(yōu)先于效率”。他指出:公平正義是優(yōu)先于效率的,效率原則從屬于公平正義原則,如果能提高社會最貧窮的人的利益,即使犧牲某些效率也是應該的[16]。阿德爾曼和莫里斯也曾提出教育機會的社會公平原則,認為教育機會應公平地提供給各階層或個體人們[17]。公平與效率兼顧觀點的學者凱恩斯[18]、阿瑟·奧肯[19]認為,公平與效率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不存在誰絕對優(yōu)先于誰,二者都同樣重要。高等教育財政支出的績效目標也就是實現(xiàn)高等教育財政資金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的統(tǒng)一[20]。
高等教育的供給一般會存在不足的現(xiàn)象,從而引起社會效率的損失[21]。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和大眾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當前乃至今后較長一段時間高等教育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著巨大矛盾,我國高等教育財政中公平與效率的矛盾還將非常突出[22]。不少學者關注財政性高等教育經費支出政策促進教育公平和效率這一領域。財政性高等教育經費投入的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實現(xiàn)經濟效率,而是為了實現(xiàn)公平[23]。
三、財政性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績效評價的內涵研究
績效評價在高等教育的應用是在西方國家開始興起的。對高等教育的績效評價除了可以實現(xiàn)地區(qū)間高等教育質量、辦學效益和效率的對比,還能實現(xiàn)國際間的對比[24]。以績效評價為基礎的財政性高等教育經費支出機制旨在改善公共服務供給,提高教育的責任和服務意識,實現(xiàn)高等教育的市場、信譽與責任的平衡。于是,績效評價上升為影響政府管理部門及高校的有力工具。
對財政教育支出績效評價內涵的不同理解主要源于對績效的不同認知。關于績效(performance)學者們有很多不同的描述。如Campell認為,績效是在個體控制之下的與目標相關的動作,而不是行動的后果或結果[25]。OECD指出績效是有效性,既包括實施該活動的經濟性、效力和效率,還包括活動實施主體對該活動過程的遵從程度及社會公眾滿意度[26]。Premchand指出績效含有節(jié)約、效益和效率的含義,體現(xiàn)了效率、產品與服務質量及數(shù)量、機構所作的貢獻與質量[27]。
四、財政性高等教育經費支出績效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相關研究
。ㄒ唬﹪庋芯砍晒
1965年,美國學者Stufflebeam在反思泰勒行為目標模型的基礎上提出CIPP評價模式,即按照背景、輸入、過程、產出四類評價指標對一些學校進行評價[28],成為美國政府要求各州采用的教育評價方法。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B)使用的評價指標分為輸入指標、過程指標和輸出指標三類。
1985年,英國的Jarratt Report將績效指標分為能夠反映學校特征的內部指標、反映學校學科設置對社會經濟適應情況的外部指標和反映學校資源利用效率的運行指標。較為全面的高?冃гu價體系是《英國大學管理統(tǒng)計和績效指標體系》,將績效評價分為輸入指標、過程指標和輸出指標三類。
另外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英國績效小組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包括經濟性指標、效率性指標和有效性指標在內的“3E”標準體系,將績效評價指標分為經濟指標、效率指標和效益指標。經濟指標可以反映投入的情況,而效率指標可以反映教育活動的過程,效益指標則反映教育活動的產出情況,這三類指標涉及到教育投入、過程、產出的各個方面,比較全面,這種績效評價指標是目前比較常用的。
從近些年的文獻來看,西方國家對于財政性高等教育支出的績效評價的總體思想主要還是源于以前的研究成果,結合研究對象的特征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