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生的詩句
發(fā)布時間:2017-01-1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關于人生的詩句篇一:關于人生的古詩文名句
關于人生的古詩文名句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獫h樂府古辭《長歌行》
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n愈《進學解》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对鰪V賢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乾?象》
5、志不強者智不達!赌?修身》
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盾髯?勸學》
7、志當存高遠!T葛亮《誡外生書》
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苤病顿洶遵R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逗鬂h書?耿列傳》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登鸛雀樓》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Α锻馈
1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13、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睹献?告子下》
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秴问洗呵?誠廉》
1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逗鬂h書?光武十王列傳》
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K軾《晁錯論》
19、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2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懹巍恫∑稹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恫肪印
2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軐W《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2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陡裱月(lián)璧?處事》
25、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T葛亮《出師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懹
2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訓俗遺規(guī)》
29、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毒毐鴮嵓o?剛復害》
3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病栋遵R篇》
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櫻孜
32、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33、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U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謩t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坤《呻吟語?應務》
36、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肚f子?漁夫》
37、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38、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横
39、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T葛亮
關于人生的詩句篇二:人生哲理的古詩詞
人生哲理的古詩詞
1、【題目】題西林壁(蘇軾)
【詩詞原文】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2、【題目】觀祈雨(唐 李約)
【詩詞原文】 桑條無葉土生煙,蕭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耽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3、濰縣署中畫竹(清 鄭燮)
【詩詞原文】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哲理】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但是人們對同一客觀事物進行思考,卻往往會形成不同的認識和結論。從人的主觀因素來說,主要是由于人們的立場不同,世界觀不同,知識構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詩中描述的祈雨場面就非常鮮明的告訴我們,在階級社會中,由于人們分屬于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階級立場,因而,他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徑庭。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事物,首先必須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去看問題。
二、聯(lián)系地、發(fā)展地看問題
4、【題目】琴詩(宋 蘇軾)
【詩詞原文】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lián)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lián)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lián)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jù),后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5、【題目】戲為六絕句(之一) (唐 杜甫)
【詩詞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哲理】(1)從事物普遍聯(lián)系的觀點看,任何事物都是一個前后相繼的發(fā)展過程,離開了對歷史聯(lián)系的分析,我們不僅無法正確認識昨天的歷史,也無法正確認識今天的是未。割斷歷史、否認聯(lián)系,盲目的嗤笑傳統(tǒng)、否定前人,必然導致民族虛無主義。
(2)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就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斷歷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對前人要采取歷史主義的態(tài)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標準去看待和衡量過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的觀點看問題,一方面,要正確分析和區(qū)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與非、功與過、精華與糟粕等;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6、【題目】八陣圖 (唐 杜甫)
【詩詞原文】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減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體和部分(全局和局部),兩者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首先,整體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某種條件下,關鍵的部分甚至能夠對全局和整體起決定性作用。諸葛亮多年苦心經營,巧妙布置八陣圖,都是為了一個全局性的戰(zhàn)略目標——“吞吳”,而劉備的報仇之舉則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標。辦事情只有從整體著眼,統(tǒng)籌全局,才能選
擇最佳方案,以求實現(xiàn)最有目標。劉備意氣用事,僅從局部著眼,貿然發(fā)動進攻,結果不僅局部遭到失敗,而且還從根本上破壞了諸葛亮苦心籌劃的戰(zhàn)略大局,使“吞吳”大計泡影。這首詩以生動鮮明的歷史事實昭示后人:樹立全局觀念,局部服從全局是多么重要。
7、【題目】觀書有感 (宋 朱熹)
【詩詞原文】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yǎng)。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fā)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fā)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8、【題目】擬古 (明 錢宰)
【詩詞原文】長江東流去,來者方不息。白日沒西山,晨光還奕奕。春花瘁復榮。秋草黃已碧。造化無停機,循環(huán)豈終極?人生天壤間,少壯須努力!
【哲理】世界上萬事萬物在永不停息地運動、變化著。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因此,在少壯時,就必須努力拼搏,奮發(fā)進取。
9、【題目】論詩 (清 趙翼)
【詩詞原文】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哲理】說明事物是不斷發(fā)展的,每個時代都應創(chuàng)新、進步,不能因襲古人,不求進取。
10、【題目】草 (唐 白居易)
【詩詞原文】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哲理】說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fā)展的,而這種運動、變化和發(fā)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規(guī)律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fā)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戰(zhàn)勝舊事物。這首詩常被用來比喻新事物的強大啊生命力。盡管有嚴寒相逼,有野火摧殘,舊事物的威力可謂橫肆暴虐,卻無法改變客觀規(guī)律。新事物在春風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機。
三、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1、【題目】寄興 (宋 戴復古)
【詩詞原文】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內部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要如實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全面地看問題。我們對人、對事、對己,都要一分為二,如果責備求全,就是一點論,就會犯片面性、絕對化的錯誤。
12、【題目】雪梅 (宋 盧梅坡)
【詩詞原文】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許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在于她們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實這種特殊的矛盾規(guī)定了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詩中深刻地說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如果離開了對于矛盾特殊性的具體分析,人們就無法區(qū)分是未,也就更談不上正確地認識事物。
13、【題目】惠崇春江曉景 (宋 蘇軾)
【詩詞原文】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 欲上時。
【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總是存在于個別(個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過個別表現(xiàn)出來。春天的到來,正是通過這一件件特殊的、個別的事物而表現(xiàn)出來。離開了這一個個的美妙畫面,春光也就無從談起了。
四、正確認識事物發(fā)展的原因、狀態(tài)和趨勢
14、【詩詞原文】冬青樹上掛凌宵,歲晏花凋樹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
【哲理】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據(jù)。
15、【題目】感懷 (明 楊基)
【詩詞原文】驊騮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無造父能,乃與凡馬同。
【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在事物發(fā)展中,內因與外因同時存在,缺一不可。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據(jù),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這首詩雖然突出地強調了外因對于人才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但沒有否定內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對于他人來說處于外因位置的人們,應當善于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使用人才,積極為人才的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另一方面,它還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經取得成就的人們,不可忘記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績歸于自己。
16、【題目】赤壁 (唐 杜牧)
【詩詞原文】折戟沉沙鐵圍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哲理】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據(jù),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外因在一定條件下,對事物的發(fā)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沒有一定的條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無法成功的。
17、【題目】蟻 (唐 元稹)
【詩詞原文】時術功雖細,年深禍亦成。功穿漏江海,蠶食困蛟鯨。敢憚榱梁蠹,深藏柱石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
【哲理】這首詩通過小小螞蟻造成的巨大危害,說明了量的積累可以引起質的餓變化,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道理,告誡人們切莫輕視小的變化,以至釀成大禍。
18、【題目】讀《陳蕃傳》 (宋 楊萬里)
【詩詞原文】仲舉高談亦壯哉,白頭狼狽只堪哀。枉教一室塵如積,天下何曾掃得來?
【哲理】從矛盾分析的方法來看,陳蕃不懂得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決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質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質的方法去解決,企圖用一個模式去解決不同的矛盾,硬拼蠻干是注定要失敗的,陳蕃方正有余,而計謀不足,以至事敗垂成。
從量變與質變相互關系來看,陳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發(fā)展必須首先從量變開始的道理。遠大理想、崇高目標必須同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結合起來,才可能實現(xiàn)。陳蕃一室不掃,哪能談得上“掃天下”的雄心壯志?
19、【題目】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毛澤東)
【詩詞原文】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哲理】詩中引用了楚霸王項羽當年本可憑借優(yōu)勢兵力消滅劉邦,但他卻害怕背上“不義”之名而多次喪失時機,最后反被劉邦攻擊的歷史悲劇,告誡熱鬧們“宜將剩勇追窮寇”的道理。從哲學角度來說,就是當量的積累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應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和發(fā)展,促成質變。如果猶豫不決,就會痛失良機!疤烊粲星樘煲嗬希碎g正道是滄!,更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說明“世界總是這樣以新的代替舊的,綜合司這樣新陳代謝、除舊布新或推陳出新!睖嫔,指滄海變?yōu)樯L,這里比喻革命性的發(fā)展變化。“人間正道”是指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袄稀笔侵敢驓鈶、痛苦而變得衰老。這兩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話,看到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黑暗殘酷,也會氣憤不已,變得衰老;人類社會的除舊布新,滄桑變化,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人間正道)。
20、【題目】小松 (唐 杜荀鶴)
【詩詞原文】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篙。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這首小詩借松寫人,寓意深長。小松剛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以至被埋沒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漸成長,是那些小草所無法比擬的。人們往往忽視、不認識小松將長成凌云大樹的遠大發(fā)展前途,等到松樹真的凌云參天之時,才去稱贊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實時,再來稱贊它們高大,并不說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時,如能識別,預見到它必將凌云的發(fā)展前途和趨勢,而陪加培養(yǎng)和愛護,為它的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那才是有見識、有意義的。許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誡人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識別人才,對有發(fā)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給以重視、關心和培養(yǎng),使之早日成才。
從哲學角度來說,小松的成長也可比喻為新事物成長的過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長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它最初出現(xiàn)時總是比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備和充分顯示其優(yōu)勢,甚至常常是貌不驚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觀規(guī)律,代替了事物的發(fā)展方向,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fā)展前途!扒巴臼枪饷鞯,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發(fā)展的途徑。我們應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它,預見到它的遠大發(fā)展前途,積極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長和壯大。
21、【題目】游園不值 (宋 葉紹翁)
【詩詞原文】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無論如何也禁閉不住的。
五、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
22、【題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詩詞原文】朝真暮偽何人辯,古往今來底事無。但愛臧生能詐圣,可知寧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哲理】詩中提出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世事變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來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們對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難辯的事物,必須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辨別其真?zhèn)危徊⒁苑N種貼切的比喻說明,人們通過分析比較,是可以辨別真?zhèn),認識事物的本質的。
23、【題目】論詩絕句之二 (清 趙翼)
【詩詞原文】只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哲理】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評論詩詞的好壞優(yōu)劣,應當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哪個,而不能像文壇藝苑中的某些人一樣,心口雌黃。馬克思哲學認為,要做到獨具慧眼,深刻地認識、把握事物的本質,一是必須在實踐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須善于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和發(fā)展。
六、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24、【題目】詠史 (唐 高適)
【詩詞原文】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
【哲理】詩的前兩句,肯定了須賈的憐寒念舊之情,后兩句借題發(fā)揮,諷刺須賈僅有憐寒之意而無識才之眼。也是對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種諷刺。
現(xiàn)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聯(lián)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質則是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質,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維去把握。認識的根本任務在于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正因為須賈的認識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和餓程度,因而不可能給以重視和委以重任。對萬事萬物的認識都是這樣的。
25、【題目】詩一首(楊虎城)
【詩詞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兒豈能老故鄉(xiāng)。黃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頭干一場。
【哲理】詩前兩句表達了要干一番大事業(yè)的豪情壯志,后兩句富于哲理,發(fā)人深思,從“黃河后浪推前浪”的現(xiàn)象,上升為社會在發(fā)展、世事在變遷,事物在變化的哲理性認識,蘊涵著“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機遇、珍惜時光,建功立業(yè)的結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是人們在看問題、辦事情時所具有的精神狀態(tài)。詩中所表達的立志、拼搏、進取精神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就是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xiàn)。
26、【題目】古瓦硯 (宋 歐陽修)
【詩詞原文】金非不為寶,玉豈不為堅?用之以發(fā)墨,不如瓦礫頑。
【哲理】價值是指客觀事物對人們需要的滿足,即對人們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價值就越大;反之,價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體而復雜的,不僅表現(xiàn)為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而且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之中。某種物品對于人的意義和價值的大小,又是有條件的、可變的。如詩中所說,如果用來“發(fā)墨”,瓦硯的價值是金玉之貴也無法取代的。一個人對社會有沒有價值,或價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層次的,無論是做工、務農、從軍,還是某方面的專家、學者,都能夠從某一特定的方面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滿足社會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27、【題目】大江歌罷掉頭東 (周恩來)
【詩詞原文】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詩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對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導向作用。正是這種為國為民奮斗不息的價值觀,決定了周恩來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實踐論
28、【題目】《西施》(羅隱)
【詩詞原文】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吳國人都認為吳國滅亡的原因是由于吳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這是一種傳統(tǒng)觀念,是一種對事物表面現(xiàn)象的認識。
【哲理】認識論告訴我們,認識的根本任務在于透過現(xiàn)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不能停留在對事物的現(xiàn)象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方面要占有十分豐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詩人通過深入思考,分析吳國滅亡的本質,得出吳國的滅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應歸咎于西施個人。如果說西施是顛覆吳國的罪魁禍首,那么越王并不寵愛女色,越國的滅亡又該怪罪于誰呢?
29、【題目】《冬夜讀書示子聿》陸游
【詩詞原文】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這首詩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兩條途徑。
從書本中汲取營養(yǎng),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們掌握知識、積累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間接經驗。而直接經驗是獲取知識的另一個重要途徑,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間接經驗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運用、檢驗和發(fā)展。如果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必只讀圣賢書”,不去參加社會實踐,不去接觸廣闊的社會生活,那么他的認識始終“覺淺”;只有通過“躬行”實踐,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fā)揮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實現(xiàn)認識的第二次飛躍。
關于人生的詩句篇三:關于人生感悟的句子
關于人生感悟的句子
1、人生,漫漫長路遠,紛繁誘惑多。人,作為微小而孤獨的個體,在人生的選擇題前,無可避免地徘徊起來。在一個又一個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險象中,人,究竟能選擇什么,該選擇什么?
2、人一生下來,就開始尋找自己的位置。
3、你一旦樹立了目標,你就成了目標的奴隸。
4、謫居(來自:www.zuancaijixie.com 蒲公英文摘:關于人生的詩句)黃城中,把盞臨風,牽黃擎蒼嘆英雄。昔日汴河風光處,履履難重。成敗任西東,此恨無窮,為了豪情誰與同?一蓑煙雨平生任,踏雪飛鴻。
5、楓葉所以往下掉,是因為它紅透了。
6、夢想是自做的繭。
7、大樹緊緊地抓住土地,像人類緊緊地抓住愛情。
8、每一個結局都是自己親手裁縫的。
9、廣告總是放大了,別人才會看得更仔細。
10、初戀是用目光觸摸。
11、女人裝飾自己,是為了把自己握得更緊。
12、我不是重量級人物,是因為我沒經過包裝。
13、向日葵是太陽最忠實的奴仆。
14、許多人奮斗,是為了有穩(wěn)妥的歸屬。
15、我有另類的風格,是因為我沒坐過教室。
16、信念改變思維,思維改變心態(tài),心態(tài)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要改變命運,先確立信念!
17、學會寬恕別人,就是學會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遠讓我們的心靈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寬恕,卻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獲得解放。寬恕別人,可以讓生活更輕松愉快。寬恕別人,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朋友。寬恕別人,就是解放自己,還心靈一份純靜。
18、在溫暖中復得是上天的考驗還是命運中不經意的安排
19、風說:雖然我沒有顏色,但我很自由。
20、要用行動控制情緒,不要讓情緒控制行動;要讓心靈啟迪智慧,不能讓耳朵支配心靈。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主要差在兩耳之間的那塊地方!
21、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經拉開,就一定要積極的演出;既然腳步已經跨出,風雨坎坷也不能退步;既然我已把希望播在這里,就一定要堅持到勝利的謝幕。
22、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化,任何優(yōu)勢都是暫時的。當你在占有這個優(yōu)勢時,必須爭取主動,再占據(jù)下一個優(yōu)勢,這需要前瞻的決斷力,需要的是智慧!
23、生命之花,之所以永開不敗,是因為她飽嘗了多少滄桑劇,變經歷了多少生死邊緣。生命之花,沒有血肉只有靈魂。她的靈魂已經在天堂中得到了升華。
24、試著放縱自己,卻總牽絆于過多的束縛,依循著規(guī)律生活的只是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
25、婚姻像家務活一樣,需要常常整理。
26、你看墻上的那幅山水,雖有波瀾,卻不能滋養(yǎng)苗禾。
27、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化解一切仇恨,即使一個人做錯了什么,但假如心是真誠的,我們就應寬容他,寬容是善待他人的最好方式,不苛求不責怨,給別人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化干弋為玉帛,讓愛充滿在自己的周圍。寬容能夠給坐過牢的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寬容能給一個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無限的溫暖;寬容能夠使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有些人,正是由于沒有得到別人的寬容而走不不歸路,寬容的基礎是真誠,只有真誠待人,才會得到寬容。寬容,會給別人溫暖,也會使自己輕松,讓我們共同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吧!
28、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29、世人總是等著別人來做自己的知己,從沒想過要做別人的知己。
30、智慧總是在孤獨中生根。
31、我不做珍珠,所以我不會痛苦。我愿意做一堆泥土,只要有人踏過去,我就成了一條路。
32、每一種人生都是大家建筑的。
33、我想對大家說,人生坎坎坷坷,跌跌撞撞那是在所難免。但是,不論跌了多少次,你都要堅強地再次站起來。任何時候,無論你面臨著生命的何等困惑,抑或經受著多少挫折,無論道路如何的艱難,無論希望變得如何渺茫,請你不要絕望,再試一次,成功一定屬于你!
34、果子熟透了,就蹲下來。還沒熟的,都踮起腳尖。
35、長江后浪推前浪,總能量出水幾丈。萬丈深淵終有底,唯有人心無短長。
36、我不愛文學,我只是有話要說。
37、種子放在水泥地板上會被曬死,種子放在水里會被淹死,種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發(fā)芽結果。選擇決定命運,環(huán)境造就人生!
38、世上的每一條路都是彎的。
39、倔強就是永不放過自己。
40、如夢醒來,暮色已降,豁然開朗,欣然歸家。癡幻也好,感悟也罷,在這青春的飛揚的年華,亦是一份收獲。猶思"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更加燦爛。
41、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默的心,對愛你的人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42、生命是一朵常開不敗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潤花的養(yǎng)分,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沒有滋潤它養(yǎng)分的花遲早也會枯萎。
43、人生之路是自己的,沒有誰能幫我走下去,但,我,用不著回去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生怕影子的黑暗吞沒了太陽明亮的光線,人生之中有那么一次面對朝陽也是榮耀。
44、你一旦有了理想,理想就成了和你糾纏不清的情人。
45、離你最近的人是你自己,你卻總是看不清自己。
46、綠葉是樹的云群。
47、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xiàn)場直播。
48、有什么信念,就選擇什么態(tài)度;有什么態(tài)度,就會有什么行為;有什么行為,就產生什么結果。要想結果變得好,必須選擇好的信念。
49、自己不弄清楚,還說別人欺騙你。
50、一枚貝殼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將無數(shù)的沙粒轉化成一粒并不規(guī)則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綻放剎那的美麗卻要積聚無數(shù)的水汽。如果把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奪目的珍珠和美麗的彩虹。
相關熱詞搜索:詩句 人生 詩句大全 人生哲理 經典詩句 人生感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