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發(fā)射器【“富豪榜”不是慈善信號發(fā)射器】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兩會”業(yè)已結束,但再度回味,依然可以品出些許特別的味道。就拿慈善來說,曾連續(xù)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代表說:“我不在乎富豪榜,但想進入慈善榜和納稅榜。”浙江廣廈控股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樓忠福代表也說,作為人大代表,我們首先要自問的不是自己的財富增長了多少,而是我們能為廣大人民群眾做什么?言語間,體現出了一些企業(yè)家的某種自覺意識。
在很多人眼里,中國富豪對慈善事業(yè)不夠敏感。他們雖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手,但在貧困、饑餓、疾病、災難面前,他們卻還缺乏更多的責任感,因此也導致社會輿論的批評――這些正義感十足的話語雖在極力維持社會的基本道義,但也越來越模糊掉一個相當重要的事實,即富豪與慈善之間到底具有怎樣的關系,富豪天生負有救助的神圣義務嗎?
曾經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甲落在遠離海岸的深水中,正有被淹死之虞。乙則在附近泛舟,他沒有給予援救,而是劃舟遠去了。也許有人會說,乙并沒有對甲造成傷害,因為即便乙不在場,甲也會淹死。具有極端道義感的人會說,乙傷害了甲,因為假如他不蕩舟遠去的話,甲就不會被淹死。后一種看法顯然更能博得人們的贊許,但是它卻以最為徹底的方式掩蓋掉事實,即乙可能經過深思熟慮,覺得甲不該救,而這正是乙并沒有對甲造成傷害的原因。
這當然不是要提倡見死不救,也不是鼓勵人們貪生怕死,而是說一個被社會廣泛譴責的事情背后會存在各種復雜的原因。長期以來,富人不捐錢就似乎罪該萬死,但是一個富人可能會考慮到值不值得捐,捐的社會作用大不大,能不能救其性命,而作出不被社會贊許的判斷。這種判斷表現了富人的某種主觀認識,而不是人家說有慈善義務,我就有捐助的壓迫行為,這透露出對義務的懷疑和謹慎,而不是盲目。
那么,富人對窮人到底有沒有義務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們要從本質上來看。富人與窮人共同使用社會的資源,富人因為各種便利條件得以積累財富,而窮人因為條件缺失而陷入貧困,這種兩極分化的經濟核心是對資源的不平衡占用。富人對窮人負有因過分占據資源的補償義務,富而不捐的真正問題在于富人群體補償意識的缺乏,而不是道德意識的缺乏。
人們當然可以把眼光緊盯著富豪,甚至可以把慈善寄托在他們身上,但我們應該允許他們有自我選擇的權利,正如文中故事一樣,捐與不捐,救與不救,是一種必須得到承認的權利。社會永遠需要富人關注慈善的自覺意識。但錢多了之后就不再屬于個人,而應該進入社會分配領域,被正義地瓜分的道理顯然是應該質疑的。
。3月16日《青年報》)
相關熱詞搜索:發(fā)射器 慈善 富豪榜 “富豪榜”不是慈善信號發(fā)射器 中國富豪慈善排行榜 2016中國慈善富豪榜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