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慈善觀]佛教慈善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佛教并沒有一個與“慈善”直接對應(yīng)的概念,但有一個類似的核心概念。就是慈悲。慈就是給予眾生快樂。悲則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慈悲相連,包含了人生所需要的“與樂”和“拔苦”兩個向度。
一
慈悲是佛教基本教義,被稱為是佛道的門戶,諸佛的心念,萬善的基本,眾德的伏藏。被看作是獲得最終覺悟的途徑,是智慧之母,是一切功德的基礎(chǔ)。
按照佛教的說法,慈悲能夠?qū)χ巍叭尽?即危害眾生脫離苦海的三種根本因素)之一的“嗔”。所謂“嗔”,就是對違背自己意愿的東西生起憎惡之情,這種憎惡會干擾心靈的平靜安詳,最終成為解脫的障礙。所以,慈悲具有雙重的意義:一方面可以使對象得到利益,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心靈得以提升。
佛教將慈悲分為三種:一是生緣慈悲,“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這是世俗慈善中的最高境界,但在佛教中僅是“小悲”。二是法緣慈悲,即開悟諸法、明了“無我”的佛教真理后升起的慈悲,這是“中悲”。三是無緣慈悲,即從“無分別心”而生起的絕對平等的慈悲,這是佛獨具的“大悲”。
為什么有這樣的分類呢?按照佛教的理解,是眾生的苦痛引發(fā)了我們的慈悲心。從而使我們想要消除他們的痛苦(悲),或者是使他們得到快樂(慈)。這時,我們的慈悲心有各自獨立的現(xiàn)實對象,局限在某一個或者巢一類人與事上。盡管佛教贊同“生綠慈悲”,但如果只停留在這個狀態(tài)之中,就必然帶有自我的目的性,無法超越功利性目的。而眾生之所以總是在輪回之中,就是因為對自我的執(zhí)著,產(chǎn)生煩惱而造業(yè)。
后兩種慈悲,是對第一種的深化!胺ňG慈悲”是在覺悟眾生“無我”的真理之后。生起慈悲心;而最高深的“無緣慈悲”,則是完全了解到一切如幻如化,并沒有真實的眾生與法而生起慈悲心。這時,般若(智慧)與慈悲二者合而為一,即“同體大悲”,這是佛教理想中的慈悲。
由此可見,佛教慈善的根本精神是平等、無差別、無心(即完全不求回報)的慈苦。它是一種提升心靈的方法。通過慈善活動,可以消除自己對世界的憎惡、不平。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平靜、升華,而這是佛教解脫的關(guān)鍵之一。它必須與智慧相結(jié)合,即“悲智一如”、“慈智平等”。在智慧指導下的慈善,才是真正的慈善。由于佛教智慧的關(guān)鍵就是“無我”,所以,慈善應(yīng)該是“無我”的。只有這樣,才會超越功利性的心態(tài)。對慈善對象來說,必須是平等、無差別慈善,不能從自我立場或利益出發(fā)。而且,動機不同,會形成意義完全不同的慈善行為。
二
佛教有很多關(guān)于慈善具體實踐的思想,其中之一是“修福田”。
福田是一個比喻,意思是能夠生起福德之田。只要撒播布施、供養(yǎng)的種子,就能結(jié)福德的果實。修福田的目的是為解脫成佛積累功德。
佛教中一般好福田分為三種:佛、佛弟子、修行者等必受尊敬者,稱為“敬田”;父母及師長等必受報恩者。稱為“恩田”;受憐憫之貧者、病者等,稱為“悲田”?偡Q為“三福田”。
表面上看來,第三類福田的價值取向,與公益事業(yè)密切相關(guān),似乎最能代表我們平常所說的慈善。但是按照佛教義理,這三類福田都應(yīng)該歸入到慈善之中。它們包含著佛教慈善觀的特殊含義。
因為行善應(yīng)該考慮到效率的最大化,所謂的“敬田”,實際上是對最能解救眾生痛苦的人進行的慈善活動。比如說,慈善不僅僅是簡單地對貧苦人群進行救助,更應(yīng)該對有利于從整體上改變貧苦人群生活的項目進行資助。很多時候,資助一項脫貧計劃,比簡單地向貧困人群發(fā)放食品。對于慈善物的利用效率更高。
所謂的“恩田”,其實是對慈善的一種提升。因為慈善應(yīng)該包含“感恩”和“同情”兩個內(nèi)涵,后者是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前者是對自己的一種悅納。進行慈善活動的人,如果沒有感恩心理,很難產(chǎn)生真正的同情。而會演變?yōu)橐环N變質(zhì)的憐憫和施舍。對于受施者,這是不公平的;對于施者,這會損害自己的心靈。
而“悲田”,大致與現(xiàn)在的公益事業(yè)相同。佛教列出了“七福田”,即:“興立佛圖、僧房、堂閣;園果浴池,樹木清涼;常施醫(yī)藥,療救眾病;作牢堅船,濟渡人民;安設(shè)橋梁,過渡贏弱;近道作井,渴乏得飲;造作圊廁,施便利處!彼鼈冎校谝环N盡管帶有宗教意味,但從世俗意義上來說,也就是做文化事業(yè)。后面的六種福田則都屬于現(xiàn)在所說的慈善事業(yè)。至于救濟窮人等等,更是佛經(jīng)中經(jīng)常要求的。
佛教將福田如此分類,并非不注重“悲田”。例如《像法決疑經(jīng)》中說:“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田,悲田最勝。”將悲田建立,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畢竟眾生需要的是一種直接的救助,但是佛教對三種福田的提出,是希望理性、完滿地進行慈善事業(yè)。
三
佛教關(guān)于慈善的具體實踐的思想,還有一個是“布施”: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懾己惠人曰之為施。在佛教中。布施是最重要的實踐方法。大乘佛教的菩薩行中的“六度”(即六種從生死大海的此岸,度到涅?究竟的彼岸的方法)中,布施排在第一。
布施的具體內(nèi)容,佛教中有不同的表述,有二施、三施、七施、八施、十施、三十七施等多種說法。布施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財布施,就是用物質(zhì)財富救濟貧窮的人;二是法布施,指以正確的道理指導人生。佛教認為,法布施的功德最大,因為它對別人的幫助最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用正確的道理去指導人生,才能使人生真正免除痛苦。
佛家把布施作為修行的重要內(nèi)容,因為布施可以治三毒之一的“貪”。在佛教看來,資財是無常的,最終都會離散,貪(包括吝嗇)只會增長自己的煩惱。應(yīng)當把資財看作暫存在自己這里而已,隨時慷慨地給予他人,這樣既利益了別人,也減少了自己的煩惱,而且積累的功德,感得以后別人幫助自己。另外。布施是擴展慈悲心的重要方式。
布施特別強調(diào)動機。如果布施的動機不純。例如為了得到好名聲或者回報,那實質(zhì)就是“乞討”――乞討某種功德。布施也不能有驕慢心、攀比心。這些對于心靈的提升都是沒有意義的。
佛教要求在布施中“三輪體空”,即:施者(行善者)是空,受施者(接受者)是空,所施物(慈善物品)也是空。這是建立在“空”的智慧基礎(chǔ)之上的。在這個時候,沒有施者的自得,甚至連“慈善”這個念頭都不存在于意識之中:在對待接受者時,將他們視為平等。沒有差別,沒有對受施者的遠近親疏之分,完全是用“無差別”的態(tài)度來進行慈善;對待所施之物,也不會吝惜。這樣就在整個慈善的行動中,根本揚棄了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的分別。
慈善的前提是完美的心靈:只有擁有完美的心靈(智慧),才會有正確的慈善。
慈善的結(jié)果是互利:幫助別人,就是幫助了自己。但不要為了幫助自己而去幫助別人。
相關(guān)熱詞搜索:佛教 慈善 佛教的慈善觀 中華佛教慈善協(xié)會 佛教與公益慈善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