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何時國際化】

        發(fā)布時間:2020-03-13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今天,我們的論壇請來了幾位國際經濟和國際金融方面的專家,想就人民幣的國際化問題討論一下。近來我國的人民幣在周邊一些國家很受歡迎,可以直接兌換成當地貨幣或是美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國際社會也都預期中國可能實行人民幣自由兌換政策。特別是近來美國和日本經濟不景氣,美日輿論都在說人民幣定值過低,這里面有壓人民幣升值的意味。于是大家都很關心:人民幣何時可以自由兌換?人民幣如果自由兌換,將面臨升值壓力還是貶值壓力?人民幣是否有可能發(fā)展成為國際貨幣?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和國際化問題,不僅是關系到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民眾用匯的經濟問題,而且還關系著許多政治問題。例如,東亞經濟區(qū)域化是否也需要一個地區(qū)貨幣,人民幣自由兌換對建立東亞地區(qū)貨幣的影響是什么,與東亞地區(qū)貿易自由化是什么關系。今天請專家來就想探討一下人民幣的前景。
          ――閻學通 
          
          要不要國際化
         
           
          鄂志寰:不是所有國家都愿本幣國際化
          我們先要澄清兩個概念:貨幣境外流通與國際化。最近有報道說,僅蒙古就有3億元人民幣流通,越南、新加坡也都有。1996年時,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一個規(guī)定,允許出境人員攜帶6000元人民幣,此規(guī)定現在沒有變化,但實際上海關很少檢查。然而,只能是將人民幣現鈔帶出去,不能在境外存起來。這點很重要。如果境外銀行可以吸收人民幣存款,并對其進行資金運用的話,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可就不是目前的現鈔流通問題了,F在允許人民幣出去,出去后自生自滅,有的流入地下渠道,有的用來買我們的貨物。而講到貨幣的國際化,則是一個更大的概念,它要在國際貿易中承擔一定的結算貨幣職能,還要在國際資本流動中承擔一定的職能。
          美國在美元國際化中取得了巨大收益(如鑄幣稅收益)。日本前兩年也大力推進日元國際化,但最后也不了了之。新加坡不鼓勵自己的貨幣――新加坡元國際化,在這方面管得很嚴。新加坡?lián),自己的經濟?guī)模狹小,新元被別人掌握后,會影響其金融市場穩(wěn)定。所以,本幣國際化,有人愿做,有人不愿做。一個貨幣國際化,在帶來好處的同時,也的確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如果人民幣國際化,那么它帶來的正負影響各有多大,就必須做具體分析研究了。所以,目前我還不能回答人民幣要不要國際化的問題。
          但是,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前奏――完全可自由兌換,盡管沒有時間表,卻有迫切性。完全可自由兌換需要這么幾個條件:宏觀經濟穩(wěn)定、外貿基本平衡、匯率有彈性,等等。但從我們1994年開放經常賬戶的經驗來看,所有必要條件都不是絕對的,事情并非萬事俱備了才去做。當然,資本賬戶的開放比經常賬戶的開放要復雜得多,而且,一些國家資本賬戶開放很可能是迫于無奈――經常賬戶開放后,資本賬戶管理必然面臨資本外逃等一系列管理上的麻煩,管也管不住了,索性放開資本賬戶。這也正是很多國家開放資本賬戶的考慮之一。因此,這里面變數很多,是我們現在做理論分析所看不到的。我估計,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可能不會超過十年。
           
          王建:現在國際化,等于給自己找上吊繩
          
          我們討論資本項目開放時,很大程度上是沖著引資去的。現在美國金融市場動蕩,股市跌了,歐洲、日本股市也沒見漲。同時,歐元、日元升值時,日本資產、歐洲資產價格沒有漲,這說明資金并沒有進到這兩個地區(qū)。美國、日本、歐洲都呆不住,資金可不可能到中國來?我最近接觸美國、歐洲一些做基金的朋友,他們很想到中國來投資,但他們提出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另外,入世后,人民幣國際化的壓力來自那些國外大公司:要求外國公司在中國A股市場上市,而且錢還要向外匯出。這個前提就是要開放資本市場;而開放資本市場的前提,又是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是從資本市場這條線上來的壓力。
          開放經濟條件下,貨幣穩(wěn)定是宏觀經濟政策非常重要的目標。我們的人民幣現在是釘住美元,但人家制定政策時決不會考慮我們的情況,美國人不會把美元當成公共產品。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緊縮還是擴張,完全是從美國經濟的需要出發(fā)。結果是,釘住美元的國家,必然要因人家的變動而倒霉。阿根廷、巴西危機都是這么來的,亞洲金融危機也與此相關。所以,釘住大國貨幣不得好。80年代以來,發(fā)展中國家搞經濟自由化,開放金融,雖然經歷了一段發(fā)展,但最后還是深受其害。
          70年代后,國際資本主義進入到虛擬資本主義的階段,國際資本市場上,大量虛擬資本存在。德國人統(tǒng)計,現在全球貨幣存量相當于物質財富的60倍,全球一年的GDP不足40萬億美元,而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則有200~300萬億,如此不成比例。現在匯率的決定因素,已經遠不是國際貿易、宏觀經濟,而是大規(guī)模的國際資本流動。在上述情況下,很多經濟運行規(guī)律都改變了。搞外匯儲備,原本是出于外貿的需要,為了穩(wěn)定經濟,但現在我們的儲備早已超過外貿的需求;日本儲備不可謂不多,但經濟仍然垮到今天這樣的地步;美國那么多逆差,可美元依然堅挺;等等。這些都是為什么?所以,按過去的理論套今天,來設計我們的貨幣開放,將使自己深受其害。美國現在是金融泡沫,國際金融體系也正醞釀著巨大的金融風暴,這時貨幣開放,等于給自己找上吊繩。
          
          侯若石:“貨幣將從黃金變成空氣”,流動性會越來越強
           
          
          對人民幣國際化的研究,要從幾個角度區(qū)分開。
          第一,將中短期管理與長期趨勢區(qū)分開。OECD(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最近的一個研究報告說,貨幣將電子化,它從黃金變成空氣是個歷史過程,流動性也越來越強,這是長期趨勢,人民幣也不例外。作為大國貨幣,人民幣自然要國際化。但從中短期來看,需要進行管理。特別是周邊國家,有相當數量的人民幣在流通,同中國經濟聯(lián)系越來越強。怎么管理,要想辦法。
          第二,將政府的政策行為與市場行為區(qū)分開。由政府進行的金融體制改革方向是一個問題,但市場經濟行為本身又是一個問題,不一定受到政府政策的左右,而且會推動政策的調整。過去,我們沒想到周邊國家大量持有人民幣,這是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結果。將來,市場經濟行為還將推動政府政策調整。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很重要部分,就是要在個人收入中保留一部分作為未來消費使用――教育、住房、退休金。這部分會變成資本,規(guī)模將越來越大。這么大規(guī)模的資本,必然要給它一個空間。你可以說不要人民幣國際化,但老百姓的行為是另一回事。民間的力量,不管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都將迫使政府改革。如果是非理性的(如資本外逃),我們就要加強管理;如果是理性的,就會推動改革,改晚了不行。
          第三,事前管理還是事后管理區(qū)分開。這里有一個政策設計和制度設計的問題。要搞事前管理,就要事先設計人民幣國際化,否則,就要滯后于市場經濟行為,風險也就不好防范了。人民幣在周邊國家流通,是因為中國制成品的競爭力強,進入了這些國家的市場。因此,研究人民幣國際化,首先就要研究中國國際貿易競爭力的變化。中國的國際貿易究竟發(fā)展到什么程度,競爭力有多強,中國產品多大程度上被接受,這是決定人民幣未來國際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考慮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提?傊嗣駧艊H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要為此做好準備,而增強國際競爭力是關鍵。
          
          能不能國際化
          
          
          畢吉耀:我們還沒有走到可完全開放的地步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的討論時間很長了,時冷時熱,說明這一問題的復雜性。這個問題涉及面很廣,我說兩點看法。
          第一,從提出這個事情十幾年來的變化看,這個事很難。貨幣從不可兌換走向可兌換,要求的條件還是很多的。首先,要求資本項目開放和貨幣的自由流動,要求金融市場的發(fā)展與市場經濟相一致。同時,中央銀行和監(jiān)管當局有足夠能力來控制資本流動和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眼下,我們金融改革相對滯后,金融市場發(fā)展、監(jiān)管等都需要很長時間來完善。所以,目前來看,人民幣走向完全可自由兌換,走向國際化,國內銀行和金融體制以及各種金融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不健全。其次,與一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程度相關。人民幣實現完全可兌換,首先面臨的是要求用人民幣兌換硬通貨的需求激增,而不是人家拿硬通貨來換你的人民幣。這至少意味著,我們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要有足夠的強大出口產業(yè)與創(chuàng)匯能力,有足夠的資本流入。這些年,盡管我們的外貿出口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用于生產出口產品的機器設備和關鍵零部件主要依賴進口,同時加工貿易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我們的出口很大程度上還是在進口基礎上的出口。你只有成為真正的貿易出口大國,你的貨幣才能逐漸走向國際社會,被人家接受,同時才有更多硬通貨來滿足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要求。我們在這方面的問題,制約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事實上,一種貨幣要成為可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首先就要成為國際貿易中可接受計價貨幣和結算貨幣,成為可接受的國際支付貨幣,并在此基礎上逐漸發(fā)展成國際金融交易和投資貨幣以及國際儲備貨幣。
          第二,1994年以來,我們在推進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上,還是取得了很大成績的。1994年進行外匯體制改革時,我們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但這是有條件的可兌換,是在實行銀行結售匯制度以及外貿經營權和其他經常項目下用匯實行審批制度下的可兌換。盡管這幾年我國外匯儲備增長很快,人民幣匯率保持穩(wěn)定,外匯市場供求關系似乎也比較平衡,但這是在并沒有真正實現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條件下的市場表現,事實上仍有很多潛在的進口需求和外匯需求,并未在外匯市場表現出來上。盡管目前我們還說不清這個潛在需要有多大,但也不能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我們現在外匯充裕、人民幣堅挺,即使放開了,人民幣也不會貶值,甚至還會升值。這簡直是癡人說夢。目前來看,只要放開,對外匯的需求肯定是大于對人民幣的需求,保持匯率穩(wěn)定難度是很大的。我們還沒有走到可完全開放的地步。普遍看法是,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應是個漸進過程,急不得,只能隨著機制、體制的完善,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對外開放度的增加,逐步向前推進。
          
          鄂志寰:大國經濟與小國心態(tài)
          
          我們客觀上有能力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嗎?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的經濟規(guī)模能否支持一個國際化的貨幣。這里有一種矛盾的狀態(tài):一方面我們有一種大國心態(tài)――亞洲金融危機時,人民幣發(fā)揮了大作用;另一方面,我們的GDP不足美國的1/10,具體執(zhí)行政策時,又體現出一種小國心態(tài),如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的緊密聯(lián)系。理論上來說,釘住(聯(lián)系)匯率制度有一個前提――小規(guī)模開放經濟,香港最典型。所以,我們在具體制定匯率政策時,又在向小規(guī)模經濟靠攏。人民幣本身具備國際化的能力嗎?現在國際化的貨幣有美元、歐元等,但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主導作用非常明顯。我們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也沒什么可借鑒的經驗。對貨幣本身來說,其一,它的使用程度――方便使用嗎?人家愿用你嗎?在貿易與投資中便利嗎?其二,有很強的信譽嗎?匯率穩(wěn)定嗎?會不會帶來突發(fā)的損失?是否具備價值貯藏功能?這些都是人民幣國際化要考慮的前提。再說我們的貨幣管理制度,F在境外人持有人民幣,最大的擔心是我們外匯政策的不穩(wěn)。我們的匯率形成、外匯管理制度都有待繼續(xù)完善。所以,從經濟規(guī)模、貨幣本身來看,人民幣國際化都是一個漫長的進程,不是十年八年,可能更遙遠。
          
          要不要采取措施,推動這一進程
          
          
          畢吉輝:有一個間接渠道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在地區(qū)經濟中的作用已越來越大了。中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增長、人民幣匯率的持續(xù)穩(wěn)定,以及進口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使得中國越來越成為帶動東亞地區(qū)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艱難,美、日、歐三大經濟體仍未真正實現復蘇,中國市場對拉動東亞地區(qū)經濟復蘇的作用越來越大。中國要在東亞地區(qū)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那我們的貨幣能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呢?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問題。人民幣――一個大經濟區(qū)的貨幣,不能總與其他貨幣掛在一起,讓自己的貨幣政策總受美元匯率和利率的牽制。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必然會使人民幣擴展到周邊去。中國參與地區(qū)經濟合作,以及入世后的變化,使人民幣國際化的緊迫性加強了。
          那么,人民幣怎樣走出去呢?要讓人民幣先走向地區(qū),讓人民幣成為周邊國家愿意持有的一個支付手段。靠什么做到呢?就是中國市場的開放。可以采取鼓勵政策,有步驟地擴大人民幣在境外流通,允許境外人民幣作為購買中國出口產品的支付手段,允許用境外人民幣到國內進行直接投資,但不允許兌換中國的外匯,逐步擴大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影響。這樣,既可進一步加強我們同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逐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又可暫時避免開放資本項目和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可能造成的沖擊,并為今后資本項目的開放和最終實現人民幣的完全自由兌換創(chuàng)造條件。
          
          王建:利用貨幣來整合區(qū)域經濟
          
          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一大趨勢就是區(qū)域化。日、港、臺、韓與中國大陸這一大塊,90年代的出口增加了2萬億美元,其中1萬億是在這五家間進行的。最近區(qū)域整合的速度又加快了。歐洲區(qū)內貿易量較高,歐洲人用貨幣――歐元來整合自己的經濟。亞洲經濟正在發(fā)生類似的變化。目前,韓、日、臺對美歐貿易都是負增長,但對中國內地的出口速度上升很快。再過幾年,我們的區(qū)內貿易也可以到達像歐洲那樣的60%(現在40%)所以,要考慮用貨幣來整合的問題,以使中國聯(lián)合其他亞洲國家,共同對付北美、歐洲。此外,中國與周邊國家擴展貿易的結果,會使大量結算用的人民幣在當地沉淀下來,就像歐洲形成美元市場一樣。如果不管,就會發(fā)生很多問題。由此而言,人民幣走向區(qū)域化是首先需要考慮的。
          
          人民幣匯率
          
          
          鄂志寰:匯率調整不能只考慮外貿因素
          目前,對人民幣匯率影響最大的,還是市場供求。但這又是怎樣的一個市場供求呢?實際上,我們的匯率決定是同外匯分配制度攪在一起的,目前,人民幣的匯率形成受到外匯分配制度的很大影響。最早是全額結售匯,其必然結果就是,中國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求主要體現貿易收支的狀況。而且,外貿企業(yè)、外資企業(yè)進不到市場里,只能是外匯指定銀行或被特許的市場參與者在那里活動。這種外匯市場供求的代表面是很小的。在這樣的市場上,匯率構成基本上看不到購買力平價的影子。
          從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變化來看,購買力平價的影響力也是日漸衰微。全球外匯市場上,最高時每天大約有1.5萬億美元在流動,其中絕大部分與國際貿易無關,更多的是虛擬資金的流動,排除了實體經濟的背景。所以,匯率波動必然脫離貨幣實際購買力,有可能完全不考慮購買力平價。
          至于人民幣的匯率調整,更多地是考慮出口因素,圍繞出口來調整匯率,這幾年,也加進了其他因素。人民幣的匯率制度改革是必須的,長期釘住美元的確不是辦法,即使我們內部沒有改的動力,外界也來了要我們改的壓力。人民幣也有被外界要求升值的壓力。IMF希望我們釘住一攬子貨幣,而不只是美元。當然,匯率調整要糾正過去不規(guī)范的做法,而且要考慮資本流動這一塊,不能只考慮外貿。相對于貿易來說,中國利用外資產生的資本流動規(guī)模有限,但兩者之間的相對差距在縮小。隨著入世,金融市場開放已是箭在弦上,大進大出、大流通局面將來臨。這時的匯率決定如果只考慮外貿因素肯定不行,一定要將資本流動、金融機構因素考慮進去,做一個全面調整。
          
          畢吉耀:匯率穩(wěn)定必然是政策取向
          
          1994年匯率并軌后,人民幣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基本上以釘住美元為主。這不僅是因為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是最主要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國際金融交易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具有最廣泛的可接受性,而且也因為美國是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元是我國企業(yè)最廣泛使用的貿易結算貨幣,包括同歐洲、亞洲、拉美等地區(qū)的貿易往來也都采用美元結算。因此,人民幣匯率釘住美元、保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穩(wěn)定,不僅有助于企業(yè)進行成本核算和降低匯率波動風險,而且也有助于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營造更加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從而有助于促進中國對外經貿關系的發(fā)展。此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也有助于東亞地區(qū)經濟金融形勢的穩(wěn)定,這也是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對東亞經濟恢復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當然,我們也要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范圍,增加靈活性,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雖然人民幣匯率以釘住美元為主確實存在風險,但在現行的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下,實行人民幣釘住一攬子貨幣的做法實際上是行不通的。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國際貨幣都是獨立浮動的貨幣,與美元的匯率關系往往出現較大的波動,并且變動的方向和幅度也不盡相同,釘住一攬子貨幣可能反而造成人民幣匯率的扭曲和不穩(wěn)定。從中長期看,保持人民幣匯率穩(wěn)定不僅是我國匯率政策的基本取向,而且也是可以做到的。中國經濟的持續(xù)高速增長、對外貿易和吸收外資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wěn)定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香港的作用
          
          
          王建:將企業(yè)推到香港上市,對香港、內地都有利
          我剛才談到中期內不考慮人民幣國際化問題,就是要回避這中間的風險。但引資問題怎么解決呢?可以利用香港,圈世界的錢。改革開放20多年,我們利用香港作為融資途徑,取得了很大成功。香港是世界第六大資本市場,90%的上市公司都對中國內地做投資,形成中國概念股,在香港很被看好。美國市場如果崩潰的話,資金就要外逃,日本、歐洲都不行,外資就會往中國看。做FDI的是小資金,而做間接投資的是大基金,產業(yè)投資與資本市場投資是兩回事。要讓大的基金來,只有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由香港的上市公司將錢拿來對內地做投資。我最近對外國基金管理人談到這個辦法,他們認為可行。而且,他們不相信內地對金融市場的管理,認為假賬厲害,而香港法制環(huán)境好。
          
          畢吉耀:僅有香港是不夠的
          
          到目前為止,我國利用外資仍以直接投資為主,其中又主要集中于以制造業(yè)為核心的第二產業(yè)。入世后,中國在擴大利用外資方面面臨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不僅國際著名大跨國公司進一步看好中國,在當前世界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紛紛增加對中國的投資,而且各種形式的投資基金也期待著到中國來投資。從我們自身來講,不僅繼續(xù)大力鼓勵跨國公司增加對中國投資,包括設立生產基地、研發(fā)中心、采購中心,甚至地區(qū)總部,同時也在探索采取收購、兼并、海外上市,以及證券投資等多種方式擴大吸收外資。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要求我們加快資本項目開放和人民幣可兌換的步伐。隨著入世后市場開放的擴大,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大企業(yè)到中國投資,甚至設立研發(fā)中心、財務中心和地區(qū)總部,他們對方便資金往來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大跨國公司,既然將生產基地甚至研發(fā)中心放到你中國來,那么就希望像在其他地區(qū)一樣,有方便的資金流動。所以,即使在利用直接投資方面,如果要想上層次,在外匯管理和資本流動方面沒有相應的改革,提供不了相應條件,就必然會滯緩這一進程。另外,與資金流動相伴的就是匯率、利率波動會帶來風險,人家就要利用一些金融工具來避險。所以,不管是擴大產業(yè)投資,還是證券投資,都面臨資金的流出流入,對金融市場改革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逼迫我們資本項目開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一步一步向前走。中國經濟的規(guī)模很大,需要資金量很大,層面也多,不可能僅盯著一個香港。假若有一天,香港上市公司都以內地公司為主的話,那么為什么不將這個市場移到內地來呢?
          
          侯若石:不能再零敲碎打了
          
          談這個問題,涉及中國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問題。利用香港,如同我們當年搞經濟特區(qū):從局部開放到全面開放。我們現在的改革要有系統(tǒng)全面的戰(zhàn)略,零敲碎打解決不了問題。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們整體開放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改革開放中有一條教訓,就是不能總是零敲碎打,我們入世后,不得不考慮系統(tǒng)開放問題。例如,金融市場體制改革心須是全面的,首先要統(tǒng)一市場。A、B股分開,B股就不會有人理。如果一個市場是分割的,市場體制不充分,不發(fā)達,人家怎么信得過你?政府操縱市場,人家是不會來的。
          
          鄂志寰:最關鍵的是控制好外債
          
          只所以說利用香港,我們考慮的是開放后的風險問題。其實,對這種風險也要客觀分析。對亞洲金融危機的研究發(fā)現,作為重災國的印尼,危機期間證券市場波動并不大,外資在證券市場上的撤離并不明顯。IMF的研究表明,亞洲金融危機期間,資本流動方面波動最明顯的是“銀行貸款”一項,即各類企業(yè)、居民對外通過正常、非正常途徑獲取的商業(yè)貸款,這部分跑得最快。所以有人說,罪魁禍首是商業(yè)銀行家。這與傳統(tǒng)理解差別很大。
          證券市場開放后的確涉及很多問題:居民的錢怎么出去,非居民的錢怎么進來,說穿了就這兩條。我們的錢會被炒家控制,用本幣打本幣。至于說到因市場不規(guī)范,就不開放,這倒是個古怪的邏輯。從中國經濟看,越保護的產業(yè)倒是越不規(guī)范。證券市場會在開放中逐漸規(guī)范,我們引入國外的監(jiān)管,可加快這一進程。當然,要控制這中間的風險,最要注意的是外債風險,東南亞、拉美危機都提供了反面教材。
          
          關于亞元
          
          
          比吉耀:亞元的可能性不大。
          日元自由兌換早就實現了。80年代日本開始推動日元國際化,那時的日元已經成為硬通貨,在國際貿易、金融中也已占有一定比例,但與美元仍不可比。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經濟連續(xù)十年萎靡不振,而歐元誕生后又進一步導致日元的邊緣化。從目前來看,日元國際化的難度進一步增大。日本是以貿易立國的國家,經濟結構至今仍以出口為主,國內需求不足,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有限,又不愿意承擔穩(wěn)定地區(qū)貨幣金融形勢的責任,因此日元很難成為地區(qū)的主導貨幣,更不用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袊洕l(fā)展不可能像日本那樣長期依賴出口,而是要以擴大內需為主。隨著入世后中國市場的不斷開放和進口的進一步增大,中國經濟增長日益成為帶動周邊經濟體發(fā)展的動力。這樣,人民幣有更多機會(比日元)成為在地區(qū)發(fā)揮重大作用的貨幣。
          亞洲金融危機后,東亞國家和地區(qū)開始嘗試開展貨幣金融合作,通過簽定雙邊貨幣互換協(xié)定來防止再次發(fā)生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那種貨幣競相貶值的局面,但這只能是在短期內解決問題,是應急防范措施。目前也只到這個層面上,很難說是亞洲單一貨幣的雛型。在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地區(qū)經濟合作仍無實質性進展的情況下奢談亞洲單一貨幣,實在是為時太早。貨幣聯(lián)盟和共同貨幣,是地區(qū)經濟合作和一體化的更高形式。歐洲是在實現了商品、勞務、資本和人員自由流動之后才進入貨幣聯(lián)盟階段的。從羅馬條約到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歐洲走過了50年的艱難歷程!

        相關熱詞搜索:國際化 人民幣 人民幣何時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 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