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漢語橋和日本的漢語潮:2018外國人漢語大會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以柔力催化   中外互惠的“酵母”      繼去年在北京召開首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之后,5月10日~11日,在日本京都這座擁有多處世界遺產(chǎn)的名城又舉行了首屆世界孔子學院論壇,2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5所院校(其中有51家孔子學院)參加了此次論壇。
          主辦此次論壇的為立命館孔子學院,被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lǐng)導小組評價為全球最佳單位之一的該院,不僅派生出了九州的立命館亞太大學孔子學院,還把學堂推向東京和大阪,開設(shè)了品種、特色多樣的科目,其中“克服弱點講座”、“漢語水平應(yīng)考講座”和“文化講座”尤受歡迎。此外還舉辦專題研討會、系列講座(如“中國經(jīng)濟與法律”)等,拓展了服務(wù)范圍和合作伙伴。筆者作為該院副院長參與了論壇的籌備,主持了交流經(jīng)驗的全體會議,在此做一剪影。
          論壇上各國同行披露的實踐活動表明,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的因地制宜辦學,造成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優(yōu)勢。特別是在培養(yǎng)商務(wù)人員等高精尖項目,以及展覽、演出、夏令營等形式的文化體驗交流中,不乏使與會者受啟發(fā)的事例。
          孔子學院的迅猛發(fā)展也讓人喜憂參半,以致近來出現(xiàn)“軟著陸”的呼吁。孔子學院是借鑒德國歌德學院之路而設(shè)立的,歌德學院花了半個世紀才設(shè)立120余所海外分支機構(gòu)的創(chuàng)品牌功夫值得借鑒,孔子學院也不妨穩(wěn)扎穩(wěn)走,以免走向大轟大嗡、泡沫破滅。國家漢辦主任許琳在本屆論壇就宣布∶總部今后方針為“穩(wěn)步發(fā)展,保證質(zhì)量”。
          近來有媒體指出,有人把孔子學院當搖錢樹或政績項目。然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歌德遺言“讓更多的光進來”,和于丹教授在本次論壇傳道的《論語》中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啟示我們應(yīng)放手廣結(jié)人緣、善用業(yè)緣以促進語緣。論壇代表對漢語的感情和運用力普遍很高,一些“老外”取了中國名字(如澳大利亞的Groot先生和南非的Corkin女士分別自稱“顧佐羅”、“晶晶”)。
          我院正、副院長都是中國公民,參會的海外院校中近半數(shù)派來了華人。“海外兵團”在“走出去”的國際形象工程中發(fā)揮著骨干作用,改革開放的總設(shè)計師鄧小平將3000萬華僑視為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而在近百個國家的2300余所大學教漢語的無數(shù)(僅日本就好幾千人)母語使用者,就成為以柔力催化中外互惠的“酵母”。
          
          語言不通如隔霧觀花
          
          受語言障礙制約的交往如隔霧觀花,而掌握了共同語言就能入室登堂。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和田中角榮互贈格言“言必信,行必果”和“信為萬事之本”。“言”字符合孔子語“言不順,則事不成”,“信”字的“人+言”和《論語》結(jié)尾的“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也有深意。蒞臨本次論壇的中國駐日大使王毅,就以能言、善解而為“知日”典范。
          安倍晉三2004年作為自民黨干事長訪美,因下屆首相非他莫屬而備受關(guān)注,但首次講演居然由當?shù)刂驹刚邆髯g,鬧出錯漏百出的國際笑話。保守派論客古森義久在其2000年出版的《亡國的日本大使館》中,抨擊日本委任駐外大使多論資排輩而不管對口與否,以致十多年來有三屆駐美大使因語言不過關(guān)、知識不充分而打不開局面。而值得玩味的是他還把矛頭指向幾位“媚中”大使,及在中國接受語言培訓而“移情親華”的歷代眾多外交官。然而日本政府的對華工作又不得不靠這批人,因為外交離開語言就寸步難行。
          1992年日本天皇訪華時有一段表述文化親緣的話,日文原義為∶少年時代讀過為兒童編寫的《三國演義》,其中出現(xiàn)的白帝城,李白曾加以吟詠,以“朝辭白帝彩云間”開頭的這首詩,自己也是在少年時代習得。日方譯文中錯為“三國志……書中引用李白的……”,暴露出了譯者和校閱專家在文法和表現(xiàn)上的不到位(包括疏忽書名號),也不知《三國志》是史書而非天皇所指的那本通俗演義,而《三國演義》中根本無此詩。事后漢學泰斗竹內(nèi)實指錯時建議,應(yīng)刪去“書中引用”以免謬傳。
          美國理財大師吉姆?羅杰斯在日本泡沫經(jīng)濟滑坡時就看好中國,勸告國人把學漢語當作適應(yīng)新世紀的有力投資,并身體力行地雇中國保姆教女兒自幼學漢語。以往美國家長教育孩子吃飯別剩,說要想到發(fā)展中國家兒童還吃不飽;如今督促子女努力學習,則搬出當心讓中國人搶了飯碗為由。
          孔子學院率先在韓國登陸和在華留學生中韓國人躍居第一的事實,刺激了日本靠向漢語橋。韓劇《冬季戀歌》在日本掀起了追捧裴勇俊的狂潮,而和“韓流”并行的“漢風”則更多地集中于關(guān)系切身利益的漢語潮。2005年松下電器公司在中國錄用的新職工超過本國的同期人數(shù),日本最大的綜合貿(mào)易商社――三菱商事也隨形勢變化,規(guī)定新人一律先接受漢語培訓。漢語人才的供不應(yīng)求,使教、學雙方嘗到了甜頭。全球孔子學院日新月異的繁殖超出推廣者的想像,根源就在于中國的超前超常發(fā)展,打造了可驚可喜的“賣方市場”。
          筆者以親身體驗感慨桃李滿天下:學生中不少人在制造、服務(wù)等行業(yè)成為中日交往骨干,也有研究熱門的中國而在短期內(nèi)當上副教授者。通過自費或大學派遣、拿中國政府獎學金去留學者出路最佳,到香港、廣州留學各一年的一男生,癡迷地每天啃記幾個小時辭典,最后如愿以償進了美國金融咨詢公司;另有男生在北大(留學后又預(yù)定入北京語言大學)攻讀同聲傳譯碩士課程,或有望趕上北大造就的精英樣板――日本漢語教育學會會長古川裕教授。
          日本學漢語者愿望和水平的提高,近來是一派超乎期待的強勢。立命館學園的三萬多在校生中學漢語者逾萬,筆者供職的國際關(guān)系系里,選漢語為第二外語的學生中約三成完成必修后,在“副專攻”課目群進行大量多能深造;時常有選學法、德語的同學臨就業(yè)時發(fā)現(xiàn)漢語吃香,而不計學分插班聽講;一女生執(zhí)意要去上海工作、結(jié)婚、定居,猛學漢語之余還四處討教如何能抓住中國男人的心。筆者帶隊到上海短期培訓的學生受高速發(fā)展的震撼,甚至有一個不慎在黑店被狠敲竹杠的男生回國后不久又去中國長期留學。這些都說明人們把學漢語提到了人生設(shè)計的高度。
          
          “零存整取”式的
          精神、物質(zhì)財富
          
          孔子學院作為非學歷型的民間大學校,提供可回爐再鑄、長期打造的機會。而語言教育投資的回報更有無形或間接之功,其影響極為長久。筆者在課上詳介《大紅燈籠高高掛》,一名研究生著迷到把全部臺詞倒背如流,而且為顯示會話能力還特地帶母親去了趟九寨溝,現(xiàn)在她在企業(yè)法律部門兼任涉華事務(wù)。大凡學到中上程度的日本人,不乏這類和漢語“結(jié)婚”并!疤接H”(訪華)者。其不為厭華論調(diào)左右的友好態(tài)度,會反映在工作中并影響周圍,對中國也可以說是一筆可觀的“零存整取”式的精神、物質(zhì)財富。國內(nèi)有議論說資助孔子學院不如先解決國內(nèi)教育普及問題,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孔子學院在加深外界對中國的理解和好感方面有一種外轉(zhuǎn)內(nèi)潤的曲線波及作用。
          國家漢辦2002年起每年舉辦“漢語橋”世界大學生漢語比賽,去年組織了“漢語橋――美國中小學校長訪華之旅”。置重點于青少年的這兩著棋很適用于日本,因為日本學漢語者在高中不過是學生總數(shù)的千分之一,而在超過八成的大學中設(shè)的漢語課多半淺嘗轍止。而立命館附小學生們和溫總理一起背唐詩的感人場面,提示了從娃娃抓起、由文化入手的捷徑。不少大學生選修漢語的契機就是被優(yōu)美的音韻打動,對中國的興趣也往往源于高中教的中國歷史、古典文學等。
          日本右翼刊物攻擊孔子學院是中國“文化帝國主義”擴張的產(chǎn)物,驚呼旅日學者、教師為中國張目的能量已達需監(jiān)控的地步,這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無稽之談。中國政府根據(jù)“立命”由來贈給本校的孟子像,也被居心叵測的人解讀作“軟霸權(quán)”企圖的象征,但孔子學院在爛漫山花叢中笑時,照樣是“俏也不爭春”,“一任群芳妒”。

        相關(guān)熱詞搜索:漢語 日本 全球 全球的漢語橋和日本的漢語潮 漢語橋日本選手 漢語橋2017日本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