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共識是什么意思【馬英九:兩岸關系想得分】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主觀上早有“大中華情結”;客觀上“經濟損失政治補”,在兩岸關系上做文章。      兩岸兩會臺北會談的舉行及空運直航等四項協(xié)議的簽署事關重大,有助于延續(xù)兩岸關系的良好勢頭以及進一步的改善和發(fā)展。近期兩岸關系持續(xù)改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大陸在“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chuàng)雙贏”的原則下積極發(fā)展兩岸關系,同時馬英九在其中也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馬英九上任后之所以積極推動兩岸關系的改善和發(fā)展,一則是受家庭影響具有大中華情結,并繼承了國民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認同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理念,同時也是因為上任后受各種因素影響,執(zhí)政狀況不佳,迫切希望在兩岸問題上得分,從而緩解執(zhí)政壓力。
          
          受經濟拖累
          
          
          馬英九贏得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后,特意組成財經色彩濃厚、形象好、學歷高、以資深技術官僚為主、輔以新人的執(zhí)政團隊,企圖能在較短時間內穩(wěn)定政局、改善經濟、鞏固執(zhí)政。盡管馬的高層人事布局被綠營抨擊為“老爺拼裝車”、“舊瓶裝舊酒”,但島內民眾總體上仍表示肯定,并對馬團隊改變陳水扁執(zhí)政八年的亂象寄予極大期待。
          不過,事情遠不如期待的那般順利。馬英九上臺執(zhí)政后,施政績效差強人意,讓指望“馬上就好”的民眾極為失望、不滿。
          首先是經濟不佳,民眾生活未有改善。陳水扁執(zhí)政八年,島內經濟本已積重難返,但“屋漏偏逢連陰雨”,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島內經濟不但未能改善,反倒是油價大漲、股市縮水、企業(yè)倒閉、失業(yè)率上升、物價居高不下,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經濟是第一要務,經濟的好壞與個人、家庭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經濟遲遲不見好轉,成為民眾不滿馬執(zhí)政的最大原因。
          與此同時,馬英九的執(zhí)政能力和風格也受到外界質疑。盡管馬執(zhí)政后的表現證實了他的確是一個“誠懇、有守有為的政治人物,道德操守和政治企圖無可懷疑”,但也被外界認為“缺乏堅定的執(zhí)政理念、足夠的抗壓力和循序漸進的做事方法”,其執(zhí)政團隊盡管形象清新、學歷較高,但被批評為只是一群“眼高手低、缺乏施政能力的好人”,有的媒體甚至極端地認為是“走了個壞蛋(指陳水扁),來了個笨蛋(指馬英九)”。
          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由于民眾對馬團隊寄予期望太高,加上民進黨極力唱衰、刻意在社會上營造“批馬”氛圍,因此馬執(zhí)政績效不佳不但綠營民眾不滿,中間甚至藍營民眾也感到失望。一時間,“批馬”在島內儼然成為一種“時尚”。幾個月來,馬英九的民調支持度迅速下滑,從上任初始的七成一直降到三成上下,面臨的執(zhí)政壓力越來越大。
          
          將改善兩岸關系作為突破口
          
          馬英九很清楚,當前世界金融風暴可以稱作是“幾十年一遇”,臺灣經濟要想躲過風暴的沖擊已是很不容易,若還想要在這樣的情況下短期內改善經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相反,兩岸關系則可以作為制造政績、緩解執(zhí)政壓力的突破口。這是因為:國民黨承認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兩岸關系的改善和發(fā)展具有政治互信基礎;大陸方面認為應抓住國民黨上臺的難得機遇,大力推進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兩岸直接“三通”的實現、兩岸經貿關系的加強有助于提振臺灣經濟;民眾希望兩岸和平、遠離戰(zhàn)爭,兩岸關系的改善具有強大的島內民意基礎;國民黨主控“立法院”,推出的兩岸政策可得到“立法院”支持,等等。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馬英九上任以來,一再向大陸發(fā)出改善、發(fā)展兩岸關系的積極信號。他在多種場合多次表示,“改善兩岸關系是任內最大目標”,“5.20”就職講話中也稱,“由衷盼望兩岸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榮之道”。
          兩岸定位是兩岸關系中最核心、最復雜、最敏感的問題。針對陳水扁執(zhí)政時期“一邊一國”不斷挑釁大陸的“臺獨”立場,馬英九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國兩區(qū)”為兩岸定位,主張在“一中憲法”和“不統(tǒng)、不獨、不武”的政策下改善兩岸關系。馬接受墨西哥《太陽報》的專訪時明確指出,“兩岸關系既不是兩個中國,也不是國與國的關系,而是兩岸特殊關系”。從而為兩岸關系的改善奠定了政治基礎。
          展開協(xié)商談判是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必由之路。馬英九上臺后,大力推動兩岸兩會復談,其當選次日即舉行記者會表示,會以“九二共識”原則來推動兩岸談判。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擱置多年的兩會協(xié)商于6月12日成功復談,并就兩岸周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臺旅游事宜簽署協(xié)議。11月,馬又頂住綠營的巨大壓力,邀請大陸海協(xié)會會長陳云林如期訪臺、與;鶗麻L江丙坤舉行二次會談,并就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食品安全達成四項協(xié)議。
          此外,馬英九還逐步對民進黨執(zhí)政八年推行的“去中國化”、“臺灣正名”等“臺獨”分裂活動進行撥亂反正。“5.20”就職當天,臺“總統(tǒng)府”網站就由“中華民國(臺灣)總統(tǒng)府”改回“中華民國總統(tǒng)府”。在正式新聞稿提到大陸時,當局也不再沿用民進黨時代“一邊一國”思維下的“中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稱謂,而改稱“中國大陸”或“大陸”。
          在臺灣對外關系上,馬英九當局提出兩岸“外交休兵”,主張設法將兩岸的政治和解逐步擴大到國際社會,讓兩岸不需要在國際間沖突對立,創(chuàng)造臺灣、大陸與國際社會的三贏。在“國防”戰(zhàn)略上,馬主張“盡量減少臺灣海峽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性”,實行“固若磐石”的“守勢國防”,宣稱“兩岸未來四年沒有戰(zhàn)爭”。
          
          兩岸政策初見成效
          
          馬英九在改善兩岸關系方面的努力沒有白費,執(zhí)政半年來,在兩岸共同努力下,臺海關系發(fā)生明顯積極的變化,受到大多數民眾和輿論的肯定,也成為其執(zhí)政的最大亮點,并對緩解執(zhí)政壓力、恢復民眾的信心起到了較大作用。
          首先是兩岸關系的改善滿足了島內民眾對兩岸和平的渴望。馬英九拋棄陳水扁“臺獨路線”,推行溫和務實、和平雙贏的兩岸政策,使以往烏云飛渡、危機四伏的兩岸關系大大改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總司令基廷曾樂觀地指出,從當前形勢看,臺灣海峽“非常、非常、非常不可能發(fā)生軍事沖突”。6月兩岸兩會往來與協(xié)商談判的恢復,以及兩項協(xié)議的簽署,“修補了李登輝時代后期斷開的兩岸關系”,標志著兩岸制度性協(xié)商管道的重新建立,意味著兩岸關系重新走上良性互動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軌道。而11月兩會臺北會談的成功舉行及四項協(xié)議的簽署,對兩會協(xié)商的進一步制度化、兩岸“大三通”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兩岸的和平發(fā)展具有了更好的制度保障。
          6月19日臺灣全面開放“小三通”,6月30日人民幣在島內正式流通,7月4日周末包機直航、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實現等,對消除兩岸經貿、人員、文化交流中的障礙,實現兩岸雙向、全面、直接交流,以及對兩岸民眾在交往中增進了解、減少誤解、消除敵意、促進融合,從而保障未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方向,具有極為積極的意義。
          馬英九的兩岸開放政策對拉抬島內經濟也帶來了希望,并有助于提高臺灣經濟抵御金融風暴的能力,臺灣多數民眾均能不同程度地從中受益,企業(yè)界更是表示歡迎和肯定。
          而且,馬英九“外交休兵”的做法不但讓臺“邦交國”未有減少,而且連戰(zhàn)代表馬英九出席11月在秘魯召開的APEC會議,被外界認為是兩岸關系改善在臺“外交”領域的體現。
          馬英九勇于在兩岸關系上松綁、開放的魄力和能力,贏得了民眾的掌聲,被輿論認為是“做了前幾任‘總統(tǒng)’都做不到或不愿做的事,對臺灣的前途與兩岸的和平做出了重大貢獻”。他10月底接受臺“中央社”專訪時也自豪地稱:“和緩兩岸關系我們做到了!”諸多民調顯示,馬的多數兩岸政策得到五到七成民眾的肯定,民調指出,60%的民眾對馬處理兩岸關系的表現表示滿意。國際輿論對馬的兩岸政策也多持正面評價,認為有助于臺海、亞太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

        相關熱詞搜索:兩岸關系 想得 馬英九 馬英九:兩岸關系想得分 馬英九在立法會 馬英九談兩岸統(tǒng)一視頻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