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我的電影我做主:賈樟柯電影風格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賈樟柯的電影在內(nèi)地沒有大賣過,可他也從來不愁錢。他有穩(wěn)定的投資人和銷售渠道,這個藝術片導演從一開始就遵循商業(yè)規(guī)則。 賈樟柯沒有給自己的新電影《在清朝》投資,而在以往的電影中,他總會投上三分之一!拔覀円惨嶅X啊!因為我的電影都賺錢,為什么要讓別人賺錢呢?”他對《中國周刊》記者說。
三分之一的原則
《在清朝》的主要投資方是香港寰亞的林建岳,資金早在2006年就準備好了,一直等著忙碌的賈樟柯抽出時間拍攝。
在以往的電影中,賈樟柯并不只是導演,也會做自己電影的投資人,而且都是占總投資的三分之一!对谇宄匪麤]有參與投資是個例外,因為他必須要還給香港寰亞的老板林建岳一個人情。林建岳從四年前一直等到現(xiàn)在,要他幫助拍一部電影,始終初衷不改!敖窈髴摬惶珪霈F(xiàn)這種情況!彼a充說明。
“錢從來就不是問題,我要拍電影,資金從來都是充裕的!闭f到錢,賈樟柯的表情總是很輕松。
2010年初啟動的“添翼計劃”,正是因為找上門來的投資實在太多,他把用不完的錢,轉而投資給其他有才華的導演。這個計劃的啟動資金是一億元,主要用于培養(yǎng)青年導演,支持他們把好的電影劇本拍出來。
從去年開始,一直不缺錢的賈樟柯,也有些被突然找上門來的大筆資金嚇到了,差不多十幾億資金! “對電影感興趣的各色人等突然多了起來,挖煤的,做鋼材的,搞房地產(chǎn)的……他們都看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成長,都想加入”。
賈樟柯是山西人,家鄉(xiāng)的煤老板幾次來找他,討論投資電影的事情。其中一個自稱資本最“小”的,身價也有3個億。盡管,他們之前對于電影一無所知,但已經(jīng)打定主意要在電影行業(yè)謀一席之地。
賈樟柯沒有來者不拒。他說:“我對資本是有要求的。”他并不喜歡錢越多越好,他希望的是用最合適的錢來拍電影,而且投資人最好是懂電影的人。
“添翼計劃”中由青年導演韓杰執(zhí)導的《Hello!樹先生》即將完成。這個片子的投資并不大,賈樟柯自己一個人也完全可以承擔,但他自己只投了三分之一。保利博納投三分之一,上影集團投三分之一。
這個投資比例自有道理――保利博納有聯(lián)合院線,它的加入保證了終端發(fā)行;上影是國有企業(yè),可以為整個影片的立項、送審保駕護航;賈樟柯則是對片子的質(zhì)量進行把關。
賈樟柯要的投資就是要這樣能互補的組合資源!皩σ粋不太缺錢的計劃和公司來說,錢不是最主要的,錢背后的資源是最主要的。”他說。
才華換投資
“添翼計劃”已經(jīng)投資了三部電影:《樹先生》、《因父之名》、《陌生》,無一例外都是青年導演的處女作。
“真正有才華的導演,他的才華一定可以通過片子呈現(xiàn),也肯定是有市場的!辟Z樟柯并不想成為一個恩賜者。同時,他當然知道,對一個導演而言,第一部電影的投資也是最難找的。
1994年冬天,還是北京電影學院大二學生的賈樟柯,籌拍《小山回家》。一個50分鐘的短片,反映一個在北京某餐館打工的民工被老板辭退后,尋找昔日伙伴一道回家的故事。
拍攝用了2萬塊錢,一部分來自他當槍手寫劇本攢的錢,一部分是朋友同學的贊助。錢主要用于租攝像器材和購買膠片,小山就是由他同班同學王宏偉出演,其他角色也都是同學、朋友友情客串。
就是這個極低成本的學生習作,為賈樟柯開始展示自己的才華。1996年,《小山回家》去參加香港國際影片展的短片競賽,不但片子獲得了最佳故事片獎,他還認識了周強――他導演生涯最重要的拍檔之一。從那以后,周強成了他的制片人。
出生香港的周強當時剛從美國留學回來,成立一個名為“胡同”的制作公司,致力于推進獨立影片的創(chuàng)作。賈樟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長片《小武》就這樣拿到了第一筆投資,這也是他導演生涯開始的第一筆投資。來自香港的“胡同”。
“胡同”給的資金并不足以啟動《小武》的前期拍攝。賈樟柯一個在山西開廣告公司的朋友,以私人的名義又給了一筆錢,這樣,賈樟柯才湊齊了《小武》的前拍攝所需要的20萬。這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投資組合:一筆錢靠商業(yè),一筆錢靠人情。
加上后期制作費用,《小武》一共用了38萬。38萬還是主要用在攝像機、膠片等硬件設施的租用和購買上。人工都是打折的,每個人都只是拿津貼。攝影師工資本來是兩萬塊錢,就先給2000,還有1.8萬等回收再說。
1998年初,賈樟柯把片子的錄像帶寄往柏林電影節(jié)!缎∥洹钒亓蛛娪肮(jié)播放并獲獎之后,賈樟柯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很熱門起來”,很多制片公司都在“搶”他,要給他投資拍片。有一次,他到法國和制片公司談合作,要回國了還沒談完,好幾家制片公司的負責人,干脆就跟著他從法國一塊飛到北京,繼續(xù)談。
《小武》也讓日本的大導演北野武找到了賈樟柯。兩人很快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友,從那之后,北野武的制作公司T-MAKET成為賈樟柯接下來的《站臺》、《任逍遙》、《世界》等片子的重要投資者。
柏林電影節(jié)之后的半年,《小武》通過法國一個全球發(fā)行營銷公司,發(fā)行到十幾個國家。賈樟柯口袋里一下子很多錢,最多的時候,他手里有400多萬。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到現(xiàn)在,賈樟柯拍片不再為找錢發(fā)愁。
賈樟柯模式
1990年,畫家劉小東的作品《心亂的男孩》讓賈樟柯深有感觸。他覺得,自己就是畫中那個坐在桌前發(fā)呆的小男孩。那時,賈樟柯還在學畫,準備報考美院,自己的未來是什么,他思緒紛亂。
四年后,依然是大學生的他,再也不是心亂的男孩。
對于使他受到影壇第一次認可的《小山回家》,他認為這不算是一個正式投資的作品,“所有人都開綠燈,工作人員都不收錢”。
那時,他就認為:“贊助型的投資不合理,即使兩萬塊,也應該回收回來!
他在香港國際影展得到的一筆獎金,首先就想到回報“贊助投資人”。《小武》也是這樣,一旦回收了資金,他第一件事就是還錢;貓笸晖顿Y之后,接下來回收的錢再作為利潤分紅。
“從我們進電影學院學習電影制作,上的第一堂課就告訴了我們――電影是藝術的所有門類中最花錢的,有很強的工業(yè)屬性!辟Z樟柯說。
“如果你的電影賺不到錢,沒有人再給你投資,你的創(chuàng)作也就中斷了。”如果一個導演說自己不懂藝術和創(chuàng)作之外的事情,賈樟柯覺得:“那是他的知識不夠全面,能力也是有欠缺的。”
在電影學院讀書的時候,賈樟柯就要求自己必須去學習哪怕簡單的工業(yè)知識,金融知識,要求自己必須對金融,對產(chǎn)業(yè),對整個經(jīng)濟領域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因為這是從事電影行業(yè)的一個前提。
1998年,賈樟柯還不到三十歲,只拍過《小武》一部長片,但他已經(jīng)顯示出令人嘆服的成熟。當時找他談《小武》國際版權的公司有很多家,他選中的是法國的一家全球代理公司。這家公司在全球都有營銷網(wǎng)絡,差不多三四十個國家。
法國的公司買下《小武》的國際版權之后,具體在哪個國家發(fā)行,就是他們?nèi)フ劻?賈樟柯除了收版權定金,還有票房分紅。
《站臺》的投資有賈樟柯自己的400萬――這是他從《小武》中得到的收入,也有北野武的制作公司T-MAKET投入的500萬,另外還有法國外交部提供的70萬美元的基金。選擇這兩個地區(qū)的錢,就是出于電影投資回報的考慮。
北野武的制作公司在亞洲有絕對的影響力,選擇它就能進入到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日本。在日本,賈樟柯和北野武的電影一直都是同一家發(fā)行公司。美國有三四家獨立電影公司,也總是買他的影片來放映,因為他們自己就有專門的藝術片院線,來放映高品質(zhì)的藝術片。
現(xiàn)在,法國MK2公司是賈樟柯新的全球的銷售代理。這是法國第三大的院線,他們有覆蓋全球的發(fā)行網(wǎng)絡,甚至可以賣到非洲和南美洲。
盡管每一部片子每次發(fā)行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法國、美國、加拿大、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是賈樟柯最忠誠的市場。
賈樟柯并不認為這是自己獨有的模式。“這是國際電影工業(yè)成熟規(guī)范的渠道,進入了這個渠道,一切都按規(guī)矩來就可以。”
在他看來,目前國內(nèi)也只有王小帥、婁燁和他一樣,每一部片子都擁有國際市場,都能進入國際發(fā)行渠道。另外還有張藝謀和陳凱歌也具有國際號召力。張藝謀的電影在北美和歐洲有著基本的發(fā)行網(wǎng)絡,陳凱歌也有。
“應該崇拜的是利潤率”
今年夏天,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取得6.5億的票房。面對這個灼人的數(shù)字,賈樟柯不動聲色地說:“應該崇拜的不是數(shù)字,應該崇拜的是利潤率!
對于自己所有電影國內(nèi)票房不佳有些甚至慘敗的現(xiàn)實,賈樟柯從來就不回避。
《世界》之前,賈樟柯的電影都不能在國內(nèi)上映。投資1000萬的《世界》在國內(nèi)的票房也只有200萬元。
讓他獲得2006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的《三峽好人》,和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同一天上映,國內(nèi)票房只有100多萬,分到他手里是30萬左右。但他印了70多個拷貝,等于在國內(nèi)賠了40多萬。
但是,按照發(fā)行方公布的數(shù)字,《世界》在北美地區(qū)的版權就高達百萬美元,國際銷售在2004年的華語片中僅次于《十面埋伏》和《2046》。《世界》的全球總收益相當于按票房算是一億兩千萬。
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上,《三峽好人》兩天就賣掉了國際版權,賣到差不多25個國家,票房比《功夫》要高很多。那一年,《三峽好人》作為一個文藝片,在歐洲的票房超過了來自亞洲的所有類型電影。
MK2是從《二十四城記》才和賈樟柯合作的。之所以選擇了MK2,“因為它給的定金更高,翻了倍。基本上在國內(nèi)上映前,電影就已經(jīng)可以盈微利!
賈樟柯已發(fā)行的片子中,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最近的《海上傳奇》雖然比起上一部的《二十四城記》稍微差一點,但也光憑著國際版權的定金,就回收了三分之一的投資!抖某怯洝冯m然是紀錄片,卻是按照有明星的商業(yè)大片的格局進行版權出售的。收入超出了賈樟柯的預測。
因為版權銷售的第一步是定金的收入,定金的收入基本能達到微利,大概兩三年后就會有真正的分紅過來。賈樟柯的電影投資回收周期都比較長,大概有三年回收期。像《海上傳奇》,明年2月才會在法國公映。而國內(nèi)一般其他的片子,最長也就是半年的回收期。
雖然國外版權已經(jīng)保證自己盈利,但對于國內(nèi)市場,賈樟柯仍然不遺余力推進,“要讓想看到這類片子的人可以看到!
賈樟柯對“億元導演俱樂部”一直持一種審慎的態(tài)度。按照中國電影現(xiàn)在的票房分賬規(guī)則,投資一億的電影,票房達三個億都還是賠錢的。必須要超過三億,才能保本才能談及盈利。
對于現(xiàn)在動輒號稱億元投資的所謂“大片”,賈樟柯說:“十幾年來所謂大片的概念深入人心,造成了很多優(yōu)秀電影被遮蔽!
在賈樟柯看來,因為熱錢的大量涌入,中國拍電影越來越像“軍備競賽”,不停膨脹。一定要最多的資金,最強大的演員陣容、制作班底!耙驗槭浅壨顿Y,必然要求超級回報,要求超級票房,于是,電影越拍越安全,越拍越?jīng)]個性,越來越缺乏獨立思考!
對于過度的票房崇拜,賈樟柯說:“其實只要簡單了解人類歷史,簡單了解文化的背景,你會發(fā)現(xiàn)大眾是非?坎蛔〉,大眾口碑是非常嚇人的,在這里,票房是另一種媚俗!
他并不狂熱地追求短暫的票房。甚至,他拍電影賺錢的方式都不僅僅是票房。拍完電影之后,他會全情投入全球的推廣。除了自己的常規(guī)渠道,他還會毫不猶豫地參與很多聯(lián)合的商業(yè)開發(fā)活動。比如,《海上傳奇》的全球首映式,就作為一個活動產(chǎn)品賣了出去,他從中也有很好的回收。
“任何一部電影都是要盈利的,都是商品,如果我們對這個問題還羞羞答答的,那就沒意思了!辟Z樟柯說,但同時,他也堅持,“我的電影我做主”。
相關熱詞搜索:做主 電影 賈樟柯 賈樟柯:我的電影我做主 賈樟柯電影為什么被禁 賈樟柯電影全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