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逢祥:從北大國學門到清華國學研究院——對現(xiàn)代高校學術機構體制與功能的一項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0-06-03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中國現(xiàn)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陳以愛著,臺灣政治大學1999年版,另有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清華國學研究院紀事》孫敦恒著,載《清華漢學研究》第一輯
在近年學術界頗為趨熱的二十世紀學術史回顧與研究中,有關現(xiàn)代高校人文學術研究機構、尤其是北大國學門和清華國學研究院的討論,始終是人們比較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一方面固然與兩校在現(xiàn)代教育史上的特殊地位有關,但更主要的,顯然是因其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制度創(chuàng)建過程中確起有某種開風氣、示規(guī)模的作用之故。
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是中國現(xiàn)代最早建立并成功運作的人文學術研究機構。它創(chuàng)建于1921年底,全盛期雖僅四五年的時間,卻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關于國學門的詳情,原先因材料分散,一般人對其了解并不太多,自臺灣學者陳以愛的《中國現(xiàn)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出版后,情況大為改觀。該書從發(fā)掘第一手檔案資料入手,并廣泛采集各種私人回憶錄、日記書信、文集、報刊雜志和有關研究論著,不僅對國學門的創(chuàng)設和活動始末作了翔實系統(tǒng)的考察,還對其運作理念、與“整理國故”運動的關系,以及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史上的地位等,作了頗為深入的理論探討,無論在史料運用還是問題切入的視角方法上,都給治現(xiàn)代學術史者以有益的啟示。
作者自謂:“本書之撰寫,雖未能就現(xiàn)代學術研究機構出現(xiàn)之原委、特質及影響作全面探討,卻愿以北大國學門的創(chuàng)建與早期發(fā)展為重心,就下列問題展開初步討論:現(xiàn)代學術研究機構在中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它具有那些特質?當學術研究被納入現(xiàn)代學術體制后,其發(fā)展面貌將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轉變?簡而言之,本書希望通過對國學門發(fā)展歷程所作的論述,能讓我們了解到外在學術環(huán)境之變遷對學者及其學術工作所帶來的影響為何。[1]而從內容看,該書撰述的重點明顯落在國學門的“整理國故”實踐及其對中國學術現(xiàn)代化的影響方面,相比之下,對于機構自身體制和功能的論述,則顯得展開不多。
其實,在國內大學建立學術研究機構的設想,可以追溯到晚清京師大學堂時期。光緒二十八年(1902)頒布的《欽定學堂章程》即提出,在大學堂之上設立大學院,“大學院為學問極則,主研究,不主講授,不立課程”。翌年,又改大學院為通儒院,召大學堂畢業(yè)生入內深造,作為“研究各科學精深義蘊,以備著書制器之所”。其院生不上堂,不計時刻,“但在齋舍研究,隨時請業(yè)請益,無講堂功課”,五年畢業(yè)。而民國初年發(fā)布的《教育部公布大學規(guī)程》亦規(guī)定:“大學院為大學教授與學生極深研究之所”,院內“不設講座.由導師分任各類,于每學期之始提出條目. 令學生分條研究,定期講演討論”。院生學習“不立年限”,如“自認研究完畢,欲受學位者,得就其研究事項提出論文,請求院長及導師審定,由教授會議決,遵照學位令授以學位”。[2]其規(guī)制基本上己無異于后來的研究生院,惟因當時條件所限,未能真正付諸實施。1917年蔡元培出長北大后,為實現(xiàn)這一構想,曾在校內設立文、理、法三科研究所。然行之三年,結果大不如人意,乃復思改組,于是國學門遂應運而生。
國學門的體制,從組織結構看,包括三室五會,“三室”謂登錄室、研究室和編輯室,“五會”即歌謠研究會、明清史料整理會、考古學會、風俗調查會和方言研究會。就其工作性質與目標而論,陳以愛認為,此乃一種“兼具今日大學研究所與專門研究機構這兩種性質的機構”。[3]而在我看來,國學門作為學術機構的功能至少包括三大方面:首先是為文科高級研究人才的培養(yǎng)進修提供條件,具有類似今日研究生院的功能。其《研究規(guī)則》稱:“凡本校畢業(yè)生有專門研究之志愿及能力者,又未畢業(yè)及校外學者,曾作特別研究己有成績者,皆可隨時到本學門登錄室報名”,經(jīng)審查合格后入所研究。而“研究生遇必要時,可要求本學門主任與有關系之各學系教授會,代請本校教員及國內外專門學者指導研究”。其次是專業(yè)研究機構的功能。事實上,申請入所的,不僅有研究生,也可以是本校教師和校外學者,或為教師和研究生共同組成的課題組,[4]而由國學門提供一定經(jīng)費,其《組織大綱》規(guī)定:“本所各門設獎學金額若干名,每年給予國幣若干元!盵5]研究人員的科研成果,則由編輯室負責編輯出版。第三是組織學術社團開展日;顒拥墓δ堋鴮W門的五會,不僅是研究室,同時又大多兼具社會學術團體常設機構的作用。其中歌謠研究會原先就是一個學術社團,并入國學門后,會員一度遍布全國十多個省;
1923年和1924年相繼成立的風俗調查會和方言調查會(后改名方言研究會)也都向校內外公開征求會員,并允許不在北京的人可作為“通訊會員”加入;
考古學會的情況與此相類,只是專業(yè)性更強,成員不及前兩者面廣罷了。
國學門之所以采取這種多功能的體制,自有它實際的考慮。清末民初以來,新學人士要求在國內建立此類機構的設想或呼吁,大多不出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和法蘭西學院(L`Institut\" de France)兩種模式。前者最初由一些民間學會組合而成,獲英國皇家特許后,盡管得到政府的某些支持,但仍屬獨立的自治性社團,其制定章程、任命會員,皆無須任何形式的政府批準。在體制上,它并未建立自己的科研實體,而是通過指定研究項目、資助研究、制訂計劃,以及會員與外界聯(lián)系和開展研討會等方式,來實現(xiàn)其基本工作目標的。1923年陳訓慈在《中國之史學運動與地學運動》中強調的學會組織,體制便近似此類。后者為法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下分五個學院,從事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等研究.為具有固定編制的實體性機構。民國初年馬相伯等人倡議設置的函夏考文苑,即仿此制而來。兩種模式,實各有所長,國學門的體制,應是在比較其間的利弊后作出的選擇。蔡元培即認為:“清季的教育制度,于大學堂以上設通儒院,可以算是一種研究學術的機關。但這是法國法蘭西學院、英國皇家學院的成例,專備少數(shù)宿學極深研究,不是多數(shù)學者所能加入的。外國大學,每一科學,必有一研究所;
研究所里面,有實驗的儀器,參考的圖書,陳列的標本,指導的范圍,練習的課程,發(fā)行的雜志。”[6]他的觀點,顯然比較傾向于仿效西方大學研究所的制度。從當時北京大學財力有限,而學生及社會學術資源卻相對豐富的實際出發(fā),國學門采取研究所與學會結合的體制,以少數(shù)專家引導分散于社會的相關學術力量加入新國學運動的做法,對于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工作能量和迅速擴大社會影響,應當說是十分有利的。
國學門成立后,高舉“以科學方法整理國故”的大旗,借“五四”新文化運動之聲威,迅速在學術界崛起,以致國內一些高校紛紛起而效之。1923年4月,東南大學國文系議決設立國學院,并制定了系統(tǒng)整理國學的計劃書。1925年底,廈門大學也開始籌建國學研究院,并于次年,在原北大國學門成員沈兼士、林語堂、周樹人、顧頡剛等人的加盟下,按照國學門的模式,制定了廈大國學院《研究院章程》和《辦事細則》,設立了考古學會和風俗調查會等機構。而1928年1月正式成立的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不但主事者中顧頡剛、商承祚、容肇祖等多出自國學門,在組織體制上,其所設之考古、語言、歷史、民俗四學會,亦多仿國學門而來。
但與此同時,自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起,高校也出現(xiàn)了另一類學術機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清華國學研究院。該院創(chuàng)建于1925年,至1929年6月停辦,先后延續(xù)四年,對其始末,孫敦恒在《清華國學研究院紀事》中,匯集相關檔案資料和文獻,作了較系統(tǒng)的記載。
從體制和功能看,清華國學研究院沒有北大國學門那樣復雜的建制和多功能特征,而純粹是一個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教育機構。其《章程》明確規(guī)定:“本院以研究高深學術,選成專門人才為宗旨……其目的專在養(yǎng)成下列兩項人才:(一)以著述為畢生事業(yè)者;
(二)各種學校之國學教師!睂熈簡⒊惨辉賹W生說:“設研究院之本意,非欲諸君在此一年中即研究出莫大之成果也,目的乃專欲諸君在此得若干治學方法耳!”并稱“研究院的目的,是在養(yǎng)成大學者,但是大學者不是很快很短的時間所能養(yǎng)成的!毖芯可趯W習期間,應首先培養(yǎng)做學問的能力和良好習慣,“如果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并且要得精深結論,必須有相當?shù)臅r間,并受種種磨煉,使其治學方法與治學興趣都經(jīng)種種的訓練陶冶,才可以使學問有所成就”。圍繞著這一目標,在學生的招收、學習和畢業(yè)等環(huán)節(jié)上,它都制定了一套相當規(guī)范的操作制度。
首先,學生入學須經(jīng)嚴格的考試,“投考手續(xù)約分二步:第一步報名,聽憑審查資格,合格者由本院發(fā)給準考證一紙。第二步持此證應考?碱}分三部:第一部,經(jīng)史小學,注重普通學識,解答問題;
第二部,作論文一篇;
第三部專門學科,分經(jīng)學、中國史、小學、中國文學、中國哲學、外國語(英文,或德文,或法文)、自然科學(物理學,或化學,或生物學)、普通語言學入門。考生于其中任擇三門,作出答案,即為完卷!笨忌趫罂紩r,應根據(jù)自己選定的專業(yè)方向,按照《清華學校研究院選考科目表》正確填報應考門類,每個專業(yè)方向均須考六門(六份卷子),內容涉及三至六個學科。
其次,對學生的管理也相當嚴格。在學期間,學員“須按期到院,常川住宿,屏絕外務,潛心研究”。其研究采用個人自修和專任教授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學員一旦根據(jù)興趣與志向擇定導師(如研究課題需要,也可確定同時兼受幾位教授指導)后,“不得更換,以免紛亂”。同時規(guī)定,教授除承擔指導學生從事專題研究外,還須定期進行普通講演,“所講或為國學根柢之經(jīng)史小學,或治學方法,或本人專門研究之心得。此種普通講演,凡本院學員,均須到場聽受”。為了促使學生潛心研究,在國學院第二次教務會議上,還特地作出了暫不刊發(fā)雜志的決定,理由是:“1、雜志按期出版,內容材料難得精粹,若以照片祝詞等充塞敷衍,于本院名聲有損無益;
2、學生研究期限暫定一年,研究時間已苦無多,若再分心于雜志之著作及編輯,必荒學業(yè);
3、佳作可刊入?yún)矔,短篇可于周刊及學報中分別刊登。而編印叢書,由教授指導學生為之!边@一點,與北大國學門一開始就汲汲于學術期刊發(fā)布的做法也是不同的。
第三,學生畢業(yè),發(fā)給正規(guī)的學歷證書。凡“學員研究期滿,其成績經(jīng)教授考核,認為合格者,由本院給予證書,其上載明該學員研究期限及題目,并由清華學校校長及教授簽字!盵7]
這些都表明.清華國學研究院實施的是一種相當正規(guī)的研究生學歷教育。
反觀北大國學門,雖也兼具研究生教育的某些功能,但基本著眼點則在學術研究本身,而非通過高層次的學歷教育來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其《組織大綱》第一條即強調,研究所之設,目的在為大學畢業(yè)生提供“繼續(xù)研究專門學術之所”,[8]也即造成一種學術研究的新機制。國學門的整個運轉大多圍繞著入所人員的資格審核、研究項目的制定和組織實施、成果的審查和出版發(fā)布等環(huán)節(jié)展開。至于研究生,主要是作為一種科研力量,通過項目備案、聯(lián)系指導教師、發(fā)放獎學金和成果認定等環(huán)節(jié)。甚至不住校而在外以“通訊研究”的方式,納入國學門整個研究工作程序之中。而1925年6月蔡元培在談到國學門三年多的工作時,強調的也是其在搜集、整理、發(fā)表研究成果方面的成就,稱“若能廣籌經(jīng)費,多延同志,來此共同研究,將來學術上的貢獻,一定可以增進”。[9]并不涉及研究生培養(yǎng)之情況,可見其關注重心之所在。
從以上比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北大國學門作為科研本位式的學術機構和清華國學研究院作為研究生教育機構之間的差異。這兩種體制,一度并行于我國高校系統(tǒng),應當說是各有所長。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紀二十年代后期起,我國高校研究院所如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1928-1932)、北平大學女子師范學院研究所(1930-1931)、北平師范大學研究所(1931-1932),輔仁大學研究院(1933- )等,其建構與實際運作越來越多地趨向選擇清華國學研究院的模式,其間原因,實頗堪玩味。
事實上,當北大國學門成立之時,我國現(xiàn)代大學教育制度尚處于初建階段,不但大學數(shù)量極少,高校畢業(yè)生也十分有限,其所采取的研究生入所方法當系據(jù)此現(xiàn)實而制定。但到上世紀二十年代后期,國內大學教育己有了相當發(fā)展,據(jù)有關統(tǒng)計,1916年全國公私立大學僅北京大學、北洋大學、中國大學、山西大學、朝陽大學、大同學院、復旦公學等七所。(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至1927年,國立大學增至十七所,省立大學增至九所,經(jīng)政府承認的私立大學亦達十所,總計十年之內,其數(shù)增至五倍以上。隨著大學畢業(yè)生的增多,要求在畢業(yè)后繼續(xù)進行專業(yè)深造的人數(shù)也逐年上升,這就為研究生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定基礎。由于國學門對研究生的訓練,主要采取了以研究項目管理為目標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吸引校內外有關學術力量參與國學門的工作和研究方面,機制雖較靈活,但組織和管理都顯得比較松散,其所招收的研究生,不少因采取了在校外進行“通訊研究”的方式,最后能完成論文者并不多。據(jù)統(tǒng)計1922至1927年間,經(jīng)國學門審查合格的研究生至少有四十六人,但最后能提交論文的僅十人,成績?yōu)槭姆N,[10]只占了不到22%的比例。相比之下,清華國學研究院由于形成了一套與西方現(xiàn)代教育制度接軌的規(guī)范化研究生教育制度,成效十分顯著,其先后招收的四屆學生共計七十余名,成才者甚眾,其中不少很快成為蜚聲我國文史哲和考古學領域的著名專家和領軍人物,因而備受社會關注,自然也容易成為其他高校研究生教育模效的對象。另外,還應看到,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發(fā)展的上述趨勢和需求,國民政府教育行政當局先于1928年5月召集的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提出建立大學研究院,以為大學畢業(yè)生專事研究之機關,不定肄業(yè)年限。繼于1934年5月公布《大學研究院暫行組織規(guī)程》,對該機構設置要求、功能、研究生的招生和學習年限等作了明確規(guī)定。這一政策取向,與清華國學研究院先前實行的制度正相吻合。于是,一些有實力之大學乃紛紛據(jù)以建立研究院所,以為高級專業(yè)人才學歷和學位教育之機構,連北大國學門幾經(jīng)變故,也于1932年改為研究院文史部,1934年又按《大學研究院暫行組織規(guī)程》改組成了文科研究所。
不僅如此,國學門的多功能組織體制此時也引起了一些學者的反思。其三室五會的建制,雖然顯示出現(xiàn)代學術制度開創(chuàng)者們大刀闊斧、拓展新宇的雄心,但由于工作兼顧面太廣,以當時大學有限的財力和人力資源論,在實際操作中不免有些捉襟見肘。比如設立考古學會,本擬購地從事古跡發(fā)掘,但終因財力有限,不得不先以搜求古器物和調查古跡為主,以待“經(jīng)費稍有余裕,再行組織發(fā)掘團,[11]直到1930年,才在河北易縣對燕下都古城作了發(fā)掘。而歌謠研究會發(fā)動全體會員采集的歌謠諺語二萬余首、故事和風俗調查數(shù)千篇,也“以經(jīng)費不充足的緣故,沒有印出來”。[12]更主要的,由于其主干多系兼職人員,研究工作之外,還承擔著大量的教學任務,遇事劇之時,未免難于專一。對此,傅斯年后來曾檢討說:大學設研究院,雖有學生人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優(yōu)越條件,但其“不及專作研究院機關之便當處甚多。凡一事之需要較大量的設備、大規(guī)模的組織者,在大學各科并立的狀態(tài)之下,頗難得一部分過分發(fā)展;
而在專作研究之機關中,可以較少此樣的限制。又如需要長期在外工作者,不是擔任教科之教授所便于長久負荷的。此等事若依絕對的需要,也很應該在大學中作,因為大學的教師也正需要此等歷練,不過在教書的任務之下,這事總不是可以為常的;若在專事研究的機關中,毫不受此等限制!盵13]傅斯年的這番話,實際上透盡了他對現(xiàn)代學術機構專業(yè)分工日趨細化的一種感受,這也是他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始終堅持實行嚴格的研究人員專任制(一般不許所內研究人員在外兼職)和分工制的原因之一。錢穆在回憶中即提到,傅斯年主持史語所工作,“凡北大歷史系畢業(yè)之成績較優(yōu)者,彼必網(wǎng)羅以去,然監(jiān)督甚嚴。有某生專治明史,極有成績,彼曾告余,孟真不許其上窺元代,下涉清世”。[14]這是因為在他看來,惟有如此專門,才易使研究達到一種精深的地步。
無論如何,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后,不僅北大國學門這一多功能學術組織體制在運行上難以為繼,其他高校也很少采用這樣的制度。實際上,由國學門初建時所兼具的三大功能,至此己在學術界被分解為三類專門的機構或團體,即以中央研究院為代表的專門研究機構、以禹貢學會等為代表的專業(yè)學術社團和以各大學研究院所為主體的研究生教育培養(yǎng)機構。即使是同一學校內設有這三類組織機構,一般也不再將其合為一體來操作。從這個事實看起來,隨著學術現(xiàn)代化進程在國內的推進和各類學術事業(yè)的多樣化發(fā)展,要求單憑一個大學的實力去營建一種包容各類學術職能的機構,可能已相當困難。
這里,還應指出一點,當我們說清華國學研究院是一個研究生教育機構時,只是就其主要功能和工作目標而言的,實際上,它顯然也是一個研究機構。這不僅因為研究院教師在指導研究生的同時,都在從事高層次的學術研究,即以研究生選定的論文題目而論,也都有相當高的學術含量和研究水準,而研究院對學生的訓練,正是通過這類研究實踐來完成的。如果把清華國學研究院與北大國學門研究作一比較,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一些特點。首先,在研究內容上,與國學門的重心主要落在新材料的發(fā)掘整理(如民間社會歌謠、風俗、方言等資料的征集、古器物的搜羅、明清檔案史料資料的整理等)上不同,清華國學院主要集中在運用現(xiàn)代學術理念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方面。期間雖有李濟主持的西陰村史前遺址發(fā)掘,但這是李濟入清華任職前就與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商定的合作項目,本不屬國學院計劃的常規(guī)工作。其次,在方法上,國學門強調的是建立一種合眾的集體協(xié)作機制,其利用學會會員向全國各地大規(guī)模搜集民謠、民俗資料以及整理明清檔案史料的工作,無不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而清華國學院則比較偏重于個人技能訓練和自主研究,其章程稱:“本院略仿舊日書院及英國大學制度:研究之法,注重個人自修,教授專任指導,其分組不以學科,而以教授個人為主,期使學員與教授關系異常密切,而學員在此短時期中,于國學根柢及治學方法,均能確有所獲。”[15]這種比較傳統(tǒng)的師生間小范圍交流,對于無拘束地自由發(fā)揮思想,特別是從事精深的專題研究,顯然也有其不可忽略的長處。
值得注意的是,國學門和清華國學院的上述不同研究風格,后來都被傅斯年主持的中研院史語所吸收。這不僅表現(xiàn)在其人員構成大多來自此兩大系統(tǒng)(史語所初建時歷史、語言和考古三大組主任陳寅格、趙元任和李濟均出自清華國學研究院,各組成員則多出于北大),在新史料的發(fā)掘和研究方面,也都在相當程度上繼承了兩者的長處。應當說,這種現(xiàn)象,正是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及其制度建設逐步走向成熟的標志。
從北大國學門到清華國學研究院,中國現(xiàn)代高校學術機構的體制建設走過了其最初一段的摸索路程,它對我們在新形勢下建設更為科學合理的學術制度是否具有某種借鑒和參考意義呢?我想是有的。
參考文獻:
[1][3][10]陳以愛,《中國現(xiàn)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2,92,89。
[2]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中),人民教育出版杜,1961:545,572,658—659。
[4]《國立能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研究規(guī)則》,《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74。
[5][8]《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組織大綱》,《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95,494。
[6][9]《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一覽》序,《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41,342。
[7][15]孫敦恒,《清華國學研究院紀事》,《清華漢學研究》(第一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272,285,286,273,289,274,274。
[11]《研究所國學門古跡古物調查會啟事》,《北大日刊》,1923-6-14:1。
[12]顧頡剛,《閩歌甲集》序,《閩歌甲集》,臺北東方文化供應社影印本,1969:2。
[13]傅斯年,《大學研究院設置之討論》,《孟真先生集》(下編甲 時論)臺灣大學出版社,1952:307。
[14]錢穆,《師友雜憶》,三聯(lián)書店,1998:168。
《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10期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