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珍重三十年來的“基本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0-06-05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最近,在傳統(tǒng)文化熱的氛圍中,常常聽到對于當今社會“價值空缺”的感慨與焦慮。這是一種警醒和提示,反映出部分社會真實。但如果就此認為當下的社會真的沒有價值支撐,卻也顯得偏頗。果真如此,我們今天怎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比過去繁榮得多的中國?

          我以為,改革開放近30年帶來了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賦予了我們一種新的價值觀。那就是一個新的“中國夢”,一個通過每一個個體發(fā)揮自己的最大能量,在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命運的同時,也改變社會和國家命運的基本觀念。也就是說,從上世紀70年代末至今,這個社會其實已經(jīng)建立起了一種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的“基本價值”,一種注重個體能力發(fā)揮的新的文化性格。

          我們發(fā)現(xiàn),當每一個個體都發(fā)揮自己的最大力量,社會就有了我們難以想象的進步。中國近30年來的發(fā)展,正是建立在這種價值觀的基礎上的。它是近30年來的發(fā)展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支持我們走向未來的動力。

          當然,我們要在競爭中不忘分享和關懷,在前行中相互慰藉和守望;
        在個人奮斗時牢記社會的責任,在追求自我成功的同時關愛他人和社群;
        我們的價值觀也需要來自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但這一切仍是基于改革開放30年來的這種價值觀。無論我們怎樣進步和發(fā)展,不可能也不應該對此輕率否定。

          前不久,人們紀念高考30年。這其實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變遷的真切肯定,也是嘗試重新認識和發(fā)掘改革開放以來新的價值觀的努力。雖然,這方面的努力還比較朦朧,有很多感性色彩,但畢竟是一個社會對自己走過的道路的珍重。沒有這種珍重,我們就不可能更好地向前走。

          作家王蒙上世紀80年代初有一篇小說《風箏飄帶》,它的結尾讓我一直記憶猶新。里面兩個年輕的戀人在艱窘的生活中依然保持著奮斗的勇氣,保持著對于未來的信心。最后的那段對話今天看來雖然天真,卻還有力量:“再見,明天不見了,我們還得用功。我們要一個又一個地考上研究生!薄澳呛苡锌赡。而且我們總歸會有房子,什么都有。”“祝你好夢!”“夢見什么呢?”“夢見一個――風箏!

          這個關于風箏的夢,也就是我們的“中國夢”,是對國家和個人充滿信心和力量的夢。我們還需要用這樣的夢激勵年輕人向前。

          

         。ㄗ髡邚堫U武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相關熱詞搜索:珍重 十年來 價值 張頤武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