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勛:吁請法大力挽蕭瀚老師并就楊帆事件公告天下

        發(fā)布時間:2020-06-06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凌晨兩點,驚悉蕭瀚老師因楊帆事件昨日發(fā)表辭職聲明,我深感痛惜!這不僅因為蕭瀚是我的同事和朋友,更因為擔心其所倡導和踐行的教師倫理和大學精神將離法大而去。讀完蕭瀚的“致歉與聲明”,我徹夜難眠,深感自己有言說的責任。在此,我以中國政法大學一個普通教員的身份,吁請學校力挽蕭瀚老師,并就楊帆事件發(fā)表公開聲明,以維護中國政法大學的聲譽,使大學的真精神在這里生根發(fā)芽。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蕭瀚是一位學識廣博、具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是一位人品甚佳、為人師表的優(yōu)秀教師。我與蕭瀚相識已十年有余,對其治學、為人和教書多多少少了解一些。至今依然記得,初次見到蕭瀚是在北大法學院賀衛(wèi)方老師的課堂上,那時他正手捧《古拉格群島》課間苦讀。有一次,賀先生還讓他在課上講述了自己的讀后感。后來,我們多有接觸,常常一起在未名湖畔指點江山,激昂文字。其文史功底、人文關懷,以及對法治之不懈追求,給我印象極深。

          再后來,我去美國讀書,而蕭瀚則積極投身于推動法治進程的洪流中。2003年后,法律界掀起一股維護權利、捍衛(wèi)正義、弘揚法治的大潮。以正義為己任的蕭瀚毅然投入其中。無論是“孫志剛事件”,還是“薩斯事件”,無論是“黃靜案”,還是“佘祥林案”,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其評論一針見血、條分縷析,篇篇滲透著正義的精神,句句閃爍著法治的光輝。法律學子們愛不釋手,不時鬧得洛陽紙貴。

          2006年春,我打算回國教書,得知蕭瀚就職于中國政法大學,加速了我來此校的決定。當時,竊以為法大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兼容并包”之精神,因為這里有“只向真理低頭”的江平先生,有“在體制內(nèi)拒絕主流”的方流芳先生,有力倡大學精神的鄭永流先生,有為正義而吶喊的蕭瀚先生,有為民請命的滕彪先生,等等。大學之靈魂,莫過于有這樣一批學識廣博且為人師表的教授;
        法治之昌明,莫過于有這樣一批富有正義感且身體力行的法律家。念及此,我毅然選擇了法大。當然,能來這里,也承蒙校院諸多領導和老師的厚愛。

          自來到法大后,我便能經(jīng)常見到蕭瀚,因為他常常在昌平講課結束后約我聊天。看得出來,他每次講完課后都幾乎筋疲力盡,因為他極其賣力,生怕誤人子弟。他提及,講課的前一天晚上,他常常備課至深夜,但仍然誠惶誠恐,以致難以入眠。同時,蕭瀚的課深受學生歡迎,這一點我的同事何兵教授已經(jīng)撰文指出,不必啰嗦。這里只想補充一點。有一次,我私下里問幾位學生對他們影響最大的老師是誰,得到的答案是蕭瀚。

          至此,我懇請中國政法大學竭盡全力挽留住蕭瀚老師,因為他是一位以學術為業(yè)的知識分子,因為他是一位受莘莘學子歡迎的優(yōu)秀教師,因為他將對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和法治事業(yè)貢獻力量。

          第二,過去一周來,楊帆事件在整個社會上產(chǎn)生了巨大的反響,教師倫理、師生關系等問題引起了各界的廣泛討論,人們正期待著中國政法大學對此事件的公開反應。自楊帆與學生的肢體沖突在網(wǎng)絡和媒體上傳播后,它已成為了一個公共事件,無數(shù)的民眾關注著這一事件的最終處理結果。為了維護中國政法大學的聲譽,為了保護受到傷害的學生和老師,校方應盡快調(diào)查處理此事,并向全社會發(fā)表公開聲明。

          如果學校尚未開始調(diào)查這一事件,建議立即成立特別調(diào)查委員會,盡快展開對這一事件的詳盡、全面的調(diào)查。從網(wǎng)絡和媒體公布的材料看,對這一事件的調(diào)查至少應當包括:楊帆教授與學生的肢體沖突、楊帆教授的“粗口”、楊帆教授要求學生買書和光盤的做法、楊帆教授的遲到現(xiàn)象、學生的表現(xiàn)等。對這一事件真相的調(diào)查并不困難,網(wǎng)絡和媒體上存在大量的文字和視頻證據(jù),許多學生也是這一事件的目擊者和見證人。

          調(diào)查結束后,學校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將處理結果及其理由公之于眾,以正視聽。這一事件的調(diào)查程序和處理結果對于中國政法大學意義重大,因為無數(shù)雙眼睛在注視著這所大學的姿態(tài)和立場。也許,這一姿態(tài)和立場可以折射出大學的精神來。

          第三,無論楊帆事件的處理結果如何,我們都不能停止對這一事件的深層次反思。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教授與學生之間的沖突,實際上它反映的是大學教育制度的危機,甚至是整個教育制度的危機。看看中國的大學教育,恐怕我們無法回避這些問題:今天的大學是如何治理的?誰在治理這些大學?在大學治理中,教授的角色如何?學生的角色又如何?誰在對教授作出評價?評價的標準是如何制定的?學生與教授的關系遵循何種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是誰制定的?進一步,大學與教育行政機關的關系如何?大學的運作遵循著一種怎樣的邏輯?再追問一句,大學到底是干什么的?!

          這樣的追問,對我這個在大學里呆了十六年半的人來說,簡直是釜底抽薪。大學的興起在西方已有幾百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大學對西方文明的繁榮和傳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清末民初,大學傳入中國,曾一度對文化的傳承和社會的變革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二十世紀后半期以來,中國的大學就幾乎只剩下空殼了,大學的靈魂似乎已不復存焉,大學遠離了“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盡管不少有識之士早已呼吁教育制度改革,但是眾多的高校依然在忙于建立所謂的“世界一流大學”。殊不知,只有首先成為一所真正的大學,才有可能成為什么“一流大學”。實際上,一個接一個的漂亮口號不過是烏托邦式的神話罷了,而它們足以摧毀大學的精神。

          

          2008年1月12日

        相關熱詞搜索:吁請 并就 老師 事件 公告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