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紅:全球化語言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最近澳洲主流社會的《悉尼晨鋒報》上登了一篇奇文,奇文共賞析。有個名叫 NERRIERE的法國人正在發(fā)明一種他稱之為GLOBISH的全球化語言,和世界語不同,這種全球化語言起源于英語,說白了,全球化語言還是英語,只不過是簡化了的英語。
早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英國評論家I.A.RICHARDS就歸納總結出了一套基本英語,只用了八百五十個基本英語字詞,最初是用來教中國人學英語的。從這件事不難看出,日常生活中,人們只需要用為數(shù)不多的常見字、高頻字就可以進行交流,也由此可見,一種語言要在全球范圍內廣泛使用,首先要簡單易行便于掌握。
NERRIERE在八十年代末作為美國IBM的高層人員,曾被派去東京和漢城搞市場推銷,他是個講英語的法國人,走到哪里都總是努力地用帶有濃重口音的英語去和當?shù)厝私徽,最后他發(fā)現(xiàn)與日本人、南韓人之間的交流比起和那些英國人、美國人之間的交流要容易多了,這是因為日本人南韓人這些非英語國家的人總是用最簡單的英語來對話。
我想中國人也是一樣,生活在講英語的國家,最常用來交流的英語總是那么些老生常談,重復率極高。記得我們翻譯班的老師曾經(jīng)說過,在澳洲這個眾多移民的社會,人人都會講英語,只是有的人講好英語,有的人講壞英語,好壞之間的差別講話的人都心知肚明。
嚴格說來,非英語國家的人講的英語都是不夠規(guī)范的,NERRIERE發(fā)明這種全球化語言的動機是為增強全球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并使全球化語言成為非英語國家及國際間交流的一種工具,這樣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很有積極性。NERRIERE把這種全球化語言描繪成是一種不熱衷英語的人聚在一起為交流而使用的語言,不是英語但又近似英語,可以用于所有非英語國家地區(qū),以及非英語背景人之間的交流。
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新的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在英國文化和美國文化的懸崖邊徘徊,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語言的變化突破了傳統(tǒng)的框框條條,在語言、文化、法律、文學以及體育各界均有非英語或是美語式的表達。全球化語言總有一天會變成一種趨勢,現(xiàn)在世界上就有近百分之八十的網(wǎng)站的首頁用英語,盡管用的英語也許不夠地道、不夠規(guī)范,但還是英語。
其實語言是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的,不規(guī)范的語言在當今發(fā)達的網(wǎng)絡上或是當代的小說中隨處可見,就連2006年圖書獎獲得者的書因為用了不規(guī)范的語言也被拒之于英國傳統(tǒng)文學范疇外,可見語言隨時代隨潮流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NERRIERE預言,全球化語言將是第三個千禧年世界通用的一種方言,或許某一天會被歐盟國家或是聯(lián)合國接受并作為一種備用的語言。
當然如果有朝一日全球化語言真地流行起來,傳統(tǒng)的英語也不可能退出歷史的舞臺,因為一個人如果真想讀莎士比亞的著作或是《哈利波特》之類的書籍,還非得學習正規(guī)的英語不可,但如果只是想在不講英語的國家地區(qū)經(jīng)商做生意走親訪友,那么學學全球化語言就足夠了。
我的澳洲朋友對NERRIERE的設想和預測不以為然,因為對他們這些從小到大天天講英語用英語的人來說,根本不相信傳統(tǒng)的英語會被簡化以至改頭換面成另一種全球廣泛應用的語言。而我則認為,一旦非英語背景的人發(fā)現(xiàn)簡化的英語也能交流便會慢慢接受以至推廣開來,那么全球化語言就會找到它應有的位置,相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英語會變得越來越口語化,這種變化現(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開始,就會在人們的不經(jīng)意中發(fā)展成長,只等著水到渠成的那一天讓普天下說著不同語言的人輕松地應用隨意地交流了。
原發(fā)《大洋時報》,作者授權天益發(fā)布。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