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學知識易錯點歸納總結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摘 要:從教學過程中學生經(jīng)常容易出錯的概念和慣性思維習慣入手,總結了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知識方面的一些概念易錯點、思維易錯點和重難點模型的易錯點,以供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參考使用。
關鍵詞:符號;力;臨界;問題;關系
一、直線運動
1.減速問題:一定注意是否反向(剎車問題一定要先求停止時間).
2.追及相遇問題:注意臨界情況分析(找速度關系和位移關系).
3.選正方向,防止“+”“-”號運用混亂.
4.■=■的適用條件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切忌亂用公式.
5.區(qū)別中間時刻速度和中點速度.
6.勻減速速度減到零的運動:注意應用逆向思維.
二、相互作用
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體上.
2.桿既可產生拉力,也可產生推力,彈力的方向可沿著桿,也可不沿桿.
3.有關摩擦力問題:摩擦力阻礙的是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不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不一定靜止,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不一定運動;算摩擦力時,一定要看清是滑動摩擦力還是靜摩擦力;f=μN中的N不一定等于重力G.
4.區(qū)別結點與滑輪、可轉動桿與不可轉動桿(跨過滑輪的繩子拉力處處相等).
5.平衡問題:三角函數(shù)要看準;臨界問題,要抓住“剛好”“恰好”等關鍵詞,找準臨界條件.
三、牛頓運動定律
1.瞬時加速度:區(qū)別輕彈簧與輕繩(桿),變化瞬間彈簧彈力不變,繩(桿)的彈力可突變.
2.兩類動力學問題:注意正方向,特別是減速運動;多過程運動,注意分析摩擦力是否變化(大小和方向).
3.傳送帶問題:①區(qū)別對地與相對運動;②v=v傳時運動發(fā)生轉折;③區(qū)分幾個概念:對地位移、相對位移、相對路程、劃痕.
4.臨界問題:①關鍵詞:恰好、至少、最大(最小)、范圍、分離、相對滑動 ②臨界條件:A.恰好分離時:N=0,且a相同;B.剛好相對滑動:f=fm,且a相同(整體法隔離法).
5.彈簧問題:①特殊位置:原長、平衡位置、最高、最低點;②分析初末狀態(tài),彈簧是伸長還是壓縮;③分析運動過程;④找準形變量與位移的關系.(注意輕彈簧無論處于什么狀態(tài)彈力處處相等)
6.滑板滑塊問題:①滑板滑塊達到共速時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發(fā)生變化,運動發(fā)生轉折;
②注意分析滑板和滑塊兩者達到共速之后的運動情況(兩者相對靜止還是仍然會相對滑動);
、刍搴突瑝K兩者有初速度且方向相反的相對滑動,計算共速時注意分析共速的方向和選定正方向以確保計算的準確性;
、堋盎瑝K剛好不掉下滑板”的臨界條件:達共速且板長等于相對位移(同時滿足速度關系和位移關系).
7.數(shù)列問題:①先找1、2、3項,再推n項;②結合運動過程分析.
四、曲線運動
1.關聯(lián)速度問題:繩(桿)連接,兩端物體沿繩(桿)的分速度等大.(注意將合運動沿繩和垂直于繩分解,不要畫力的分解圖).
2.平拋運動:臨界問題,類平拋運動(坐標系的靈活選擇);分析計算時畫平拋的運動示意圖輔助分析.
3.勻速圓周運動:共軸轉動(角速度相同);皮帶傳動(線速度相同);運動的多解問題;動力學的臨界問題:靜摩擦類(剛好相對滑動)、彈力類(剛好脫離;繩子剛好伸直;繩子剛好斷).
4.豎直面內圓周運動:注意區(qū)分輕繩內軌模型和輕桿雙軌模型(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及彈力方向);有電場力參與的圓周運動,注意等效方法及與機械能守恒、動能定理相結合;注意看清是豎直平面和水平面內的圓周.
五、萬有引力
1.衛(wèi)星的發(fā)射、運行和變軌(離心還是近心)問題:注意區(qū)分發(fā)射速度和運行速度.
2.注意區(qū)分近地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和赤道上隨地球自轉的物體三種勻速圓周運動.
3.區(qū)別R、r、h(r=R+h).
4.對字母結果,要檢查字母結果是否都是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
5.雙星問題:注意區(qū)分引力距離與軌道半徑(不等).
6.黃金代換式GM=gR2 要注意:R為星球半徑,g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7.記住常用數(shù)據(jù)
、偃齻距離:地球半徑6.4×103km,月地距離3.8×108m,日地距離1.5×1011m
、趦蓚質量:地球質量5.98×1024kg,太陽質量2.0×1030kg
、弁叫l(wèi)星四個參量:距地高度約為3.6×107m(約等于地球半徑的6倍);距地心距離約為4.24×107m;運行速度約為3.1km/s;運行周期1天=24小時=86400s
、芙匦l(wèi)星四個參量:公轉半徑約等于地球半徑6.4×103km(軌道半徑最小),運行速度約為7.9km/s(最大,約等于第一宇宙速度),運行周期85分鐘(最。,運行的向心加速度為9.8m/s2.
六、機械能
1.做功正負的判斷:任何性質的力既可做正功,也可做負功,還可不做功.
2.注意理解瞬時功率P=F·V和平均功率■=F·VP=F·■,切忌亂套公式.
3.注意理清各種功能關系.(如動能定理:外力做的總功與動能的變化;重力做功:重力勢能的變化;彈簧彈力做功:彈性勢能的變化;電場力做功:電勢能的變化;除重力、彈力外的其他外力做功:機械能的變化;一對相互作用的滑動摩擦力做功:摩擦生熱;電磁感應中導體棒克服安培力做功:回路產生的總電能)
4.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的計算式w=f·s與系統(tǒng)克服摩擦力做功而損失的機械能ΔE=f·Δs中注意s與Δs的區(qū)別.
參考文獻:
徐有全.論高中物理力學的學習技巧探究[J].教育,2017(3).
。空S編輯 郭小琴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