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新年習俗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父親是客家人,母親是廣府人,我們家就是客家文化與廣府文化交融的家庭,風俗習慣也不可能單純是哪個地方的,只能根據父母的喜好各有取舍,形成別具一格的風俗習慣。
我家的春節(jié)通常從年二十八開始,都說“年二十八洗邋遢”,母親發(fā)動兩個姐姐開始忙活了,把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掃得干干凈凈。衛(wèi)生搞好了,父親和二姐就開始貼對聯。父親負責安排各個門的揮春,然后涂上糨糊。身材瘦小的二姐身輕如燕,一下子躍上竹梯,循著往年的痕跡對齊粘上,用手掌從上往下按壓牢固。貼好門對后,父親再把大蒜、大蔥、帶根生菜、紅包捆在一塊掛在屋檐下大門上,稱為“掛門楣”。
年二十八至年三十花市開張。花市擺賣著年花、揮春、燈籠、汽球、風車、各式小吃和兒童玩具。年花有各種高度和大小的年桔,也有菊花、一品紅、茶花、水仙、萬年青等應節(jié)花卉。我家總是在年二十八晚上“行花街”;ń秩松饺撕、熙熙攘攘。我騎在爸爸的肩膀上,眼睛總往吃的方向瞧。“雞公欖,有辣有吾辣”“藍乳花生啵啵脆”……叫賣聲聲聲入耳,此時我饞得口水直流,便會纏著父親買一袋雞公欖和一紙角藍乳花生。父親總會在花市捧回一盆年桔擺在家門口,掛上幾個紅包(利事),意為“大吉大利”。
年二十九我家通常炸油角。母親一大早便把一大盆粘米粉揉搓成一大團,然后用木桿碾平為薄薄的一層,用杯沿蓋成一小片一小片。這涉及一個技術性問題,皮厚了油角不酥,皮薄了會漏餡。母親備了一大盆餡料,有芝麻、花生、椰絲、白砂糖等。兩個姐姐負責包角仔,她倆左手拿起皮,右手用湯匙舀了一點餡料放在皮的中間,然后包成半月形,用右手掐成花紋。掐花紋也有講究,既要緊致也要均勻好看。此時,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也會學著包角仔,但純屬添亂的節(jié)奏,總被兩個姐姐攆走。在她倆包角仔的當兒,母親已架起了油鍋,把包好的角仔陸續(xù)扔進油鍋里,一圈油泡把角仔包圍起來,發(fā)出“吱吱吱”的聲音。母親迅速用長筷子逐個夾起角仔翻轉起來,角仔在油鍋里上下撲騰,直到角仔由白色變?yōu)榻瘘S色并浮在油面上,便從油鍋中撈起來。我一直在旁邊咽著口水候著,待油角稍微放涼,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起一個塞進嘴里,頓覺香酥爽脆,齒頰留香。最后,母親會把剩下的粉搓成圓球,扔進油鍋炸成“煎堆”,意為“煎堆碌碌,金銀滿屋。”
大年三十是我家最忙碌的一天。天剛亮,母親便奔赴市場采購,回家時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肩上扛著一大包。剛回到家就趕忙燒一鍋開水,水開后倒進桶里。母親拍著雞和鴨,說了句“背脊向天人所食,有怪莫怪”,便在雞鴨的頸脖子處拔下幾根毛,用刀一劃,把血滴在盛有水的碗里。接著把放了血的雞鴨放進開水桶里燙,拔毛。母親再把雞、五花肉燙熟,盛在盤中。此時,父親橫放桌子準備祭祖,把燙熟的雞放在桌子中央,雞頭昂起,嘴銜紅紙,再配上年糕、油角、煎堆、蘋果、年桔等,點上香燭?图胰俗灾性鴣,一直保留著族譜,就為了牢記祖宗,可以說祭祖是我家逢年過節(jié)的大事。
年夜飯是年三十的重頭戲。上桌的全是意頭菜(寓意好兆頭),有蠔豉墨魚豬肉湯、白切雞、燉全鴨、豬手燜花生、香煎咸鯪魚、豬肉燜蓮藕慈姑、蠔油生菜等。慈姑是水鄉(xiāng)特有的一種食物,渾圓的身子拖著一條長尾巴,活像小男孩的生殖器,煮菜時務必留著這條尾巴,寓意人丁興旺,家族繁衍。
父親最在意的是那鍋洗澡水。在太陽下山前,他到室外轉一圈,從路邊果樹上摘下黃皮葉、柚子葉、蕃石榴葉、桔子葉、柏樹葉,把這些葉子燒成一鍋又一鍋水給全家洗澡,洗去往年的晦氣。
大年三十晚守歲到凌晨,初一外出轉運并吃齋菜,初二開年祭祖并回娘家,初一初二家里都不掃地,掃了垃圾就相當于把財也掃了;初三赤口(容易生口角是非)一般不拜年,初四以后就回歸自由了。過了十五元宵,年就過了,我又期待著下一個新年。
多年以后,三姐妹依次成家,兩個姐姐更是遠涉重洋,回到過去的年,仿佛隔了千山萬水,隔了舊春新秋,怕是回不去了。
選自《羊城晚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