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感悟人生
發(fā)布時間:2017-01-19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電影感悟人生篇一:電影《人生不能從來》觀后感
電影《人生不能重來》觀后感
兒? 王靜春 2015年11月26日晚,我院組織全院干部職工,集中觀看了廉政電影《人生不能重來》。該片是一部撼人心靈的反腐新作品,它以落馬貪官帶給家庭的傷痛為主線,真實、生動地敘述了腐敗分子擁有“一時風光”,卻親手毀掉了自己的一生,用短暫的一生破壞了自己幸福的家庭,揭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各級領導干部保持自身廉潔、反對腐化墮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影片內容全部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中所產生的真實案例。在當前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本片能夠引起黨員干部強烈的深思和感悟,從懲防并舉、預防為主的角度上看,此片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教育意義。
這部電影給我上了一次深刻的廉政教育課,對我進行了真誠有效的警醒與勸誡,使我深刻認識到因個人腐敗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我不斷反省自己要以劇中的案例為鑒,吸取教訓,防微杜漸,警鐘長鳴,自覺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牢固樹立廉政為公、勤政為民的思想。下面是我觀看后的感想:
一、要認真履行職責,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作為醫(yī)院兒?瓶崎L和兒科臨床醫(yī)生,這種權力是醫(yī)院和同事賦予我的崇高使命,是用來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的,絕不是用來謀取個人私利。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做一個清清白白、
坦坦誠誠的人。在行使權力時如出現(xiàn)公與私的碰撞時,要認真思考,是否損害了黨和國家的利益、是否損害了醫(yī)院的形象、是否損害了他人的利益、是否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等等。時刻警醒自己“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用制度、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堅決做到遵紀守法,廉潔從醫(yī)。
二、要引以為戒,自重自省。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里,受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影響,各種誘惑的浮現(xiàn),時刻考驗著我們,是否經得起考驗,守得住底線,是否能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是否做到不該拿的堅決不拿,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影片中這個貪官的下場,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反思自己的言行,時刻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謹小慎微,牢記宗旨,努力做一名組織放心、病人滿意的清白醫(yī)務工作者。
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我作為一名兒科醫(yī)生和一名母親,一定要給科室同事、給女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笔紫,引導科室人員和家人要有正確的權力觀和金錢觀,讓他們認識到權力是把雙刃劍,用不好就會危害自己和親人。為他們營造廉潔工作、生活的氛圍。其次,教育女兒從小要努力學習、勤儉節(jié)約、熱愛勞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懂得勞動創(chuàng)造財富光榮,學會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創(chuàng)造輝煌的人生,而不是靠父母的權力去換取地位和金錢。第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以良好的道德、品行去
感染子女,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真正把自己的崇高的精神財富和思想財富留給子女,那才是最可觀的、最可靠的財富。謹記林則徐家訓:“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逼湓⒁饩褪歉油ㄋ字庇^地告訴我們林文忠公所講的這個道理:無論子孫有才無才,留給他們金錢物質,絕不是明智的選擇。 人生不能重來。人生也無法預知長短,但我們可以控制的,是人生的內容,是人生的質量,是生命的品質,是生命的寬度;人生不能重來。字寫錯了可以重寫,畫錯了可以重畫,路走錯了還可以重新走過,但是人生之路,卻永遠不能重新來過。
電影感悟人生篇二:淺談電影《活著》所蘊含的人生觀
淺談電影《活著》所蘊含的人生觀
摘要:電影《活著》是張藝謀根據(jù)余華的同名小說進行改編的,片名雖然題為“活著”,卻以各種死亡來突出要堅強的活下去,從親人的死詮釋出主人公——福貴活著的意義!盎钪谖覀冎袊恼Z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顯示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平庸和無聊”,余華在小說中如是說。 關鍵詞:《活著》;張藝謀;人生觀
張藝謀是一位優(yōu)秀的導演,拍過不少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都體現(xiàn)出他獨到的見解與在電影創(chuàng)作方面的造詣。作為一名影視巨匠,他的作品大多數(shù)都遵循現(xiàn)實主義方式的發(fā)展,通過對一個普通人的描寫,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在那個時代的精神或者追求。而《活著》就是以福貴為形象,影射出在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時期之間百姓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這部作品是我國大多數(shù)地主或是農民都曾經歷過的縮影。這部電影以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引發(fā)觀眾深思、感悟,因此獲得一致好評,也贏得了不少贊譽。
一、電影《活著》的劇情介紹
主人公福貴本是出身于地主人家的少爺,卻不思進取,整日只顧賭博,是當時典型的紈绔子弟形象。其妻家珍苦口婆心的規(guī)勸福貴多次無果后,帶著鳳霞,拖著自己帶有身孕的身子離開。而福貴也最終自家的所有家產全部輸給了皮影班主龍二,父親在為他償還賭債后,舉起拐杖說要打死兒子,卻始終沒能真正打到兒子,卻后來自己翻到在地,撒手西去。父親的死對這個家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使得福貴從此必須到街頭做買賣,但是,這并不足以養(yǎng)活他與年邁多病的母親。后來,家珍帶著鳳霞與兒子有慶回來找到福貴,福貴也深知必須要養(yǎng)家糊口,便整日出去唱皮影戲掙錢。但是,一日突如其來的刺刀讓他不得已遠離家鄉(xiāng),被帶到國民黨軍隊里當壯丁,幾年后成為共產黨的俘虜才得以回到家鄉(xiāng)與家人團聚。但是,母親卻已經離世,女兒鳳霞也因為幾天的高燒不退變成啞巴。由于當時正值土改時期,龍二被劃分為地主而遭到槍斃,而福貴成分為城鎮(zhèn)貧農而活著。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家從此可以過上平靜的日子。唯一的兒子被區(qū)長無意撞死,然而,這位區(qū)長就是福貴當年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春生。鳳霞在村長的介紹下,與工人階級組織頭頭萬二喜結為夫妻,但是,苦難仍然沒有放過福貴一家,鳳霞因為大出血難產而死。在影片的最后,福貴,家珍,二喜與饅頭活下來了,這對中國人提倡的親情和家庭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二、電源《活著》與小說《活著》
《活著》是張藝謀根據(jù)余華小說改編而成,兩者雖然不是相同的藝術手法,但是都體現(xiàn)出了福貴對悲劇的承受能力,使得觀眾更能感受到作品所蘊含的人生觀。都是通過一個故事展現(xiàn)出那個時代的風貌,但是小說與電影帶給我們的確是不同的心靈感受。小說運用第三人稱進行創(chuàng)作,是一種冷漠的旁觀者,在整個故事中完全是淡然和同情充斥著小說的結構框架。在余華的筆下,這個社會顯得更加麻木不仁,在張藝謀的電影中,是主人公自己的經歷與感受,觀眾能夠真切、直觀的感受到主人公的體驗,從在觀看電影的同時將自己置身于沉浮的人生與波濤的社會。電影始終堅持了張藝謀的現(xiàn)實主義手法,以主觀的感受傳遞到每一位觀眾心中。
小說給讀者的感觸是更多的苦難與折磨,把福貴的命運描寫的及其悲慘:父親母親先后去世、有慶抽血過度致死、家珍患病也辭世、鳳霞難產而死、二喜被水泥板夾死、外孫意外被一碗豆子撐死,福貴的親人相繼離世。小說最后進剩下福貴與家中的老牛存活于世,在電影中對原著過多的死亡做出修改,給觀眾是一種不再壓抑和沉重的氣氛。但是電影中的死亡顯得意外卻又巧合,有慶因為四五天沒睡好覺,困得不行,家珍心疼他,都舍不得叫他起來吃飯,但是后來因為老師讓去學校煉鋼鐵,福貴因為不想讓自家孩子落后而背著有慶到學校。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有慶卻被當初患難與共的老朋友開車撞死。鳳霞生產時由于當時正是文
化大革命時期,很多老教授被批斗,醫(yī)院里全是些年輕的護士,家珍不放心,便讓二喜請來王教授,誰知王教授卻被7個饅頭給噎著,根本救不了鳳霞。
余華在小說中多次描寫死亡好像有些遠離現(xiàn)實,張藝謀對死亡的把握就顯得客觀而理性,既渲染了福貴悲劇性的一生,也把死亡的色彩進行淡化。張藝謀對小說的改編并不阻礙觀眾對那一時期的反思與影片中蘊含的人生觀的理解,因此受到人們的贊譽和欣賞。
三、張藝謀在電影中蘊含的人生觀
在影片中,皮影戲始終巧妙貫穿于電影之中。皮影的第一次出場是以賭場為背景,當時福貴都沒有出場,也暗指了主人公的“人生如戲”。福貴在當晚運氣不好,就到屏幕后面唱了幾句,但那時卻是一個十足富家子弟的形象,盡是娛樂與消遣。后來家道中落,他從龍二手中借來皮影箱,從此皮影在劇中就處于“戲中戲”的成分,反復在銀幕上交相出現(xiàn)。皮影的出現(xiàn)并不單純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想突出表現(xiàn)福貴就如同皮影一樣受人控制,對自己的人生根本無可奈何。皮影以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形式,向人們揭示了那一時代的生活氣息和歷史滄桑。皮影在陪伴福貴經歷了大半輩子之后,卻在文革時期淪為“四舊”,一心想留住皮影的福貴在最后只得將之燒毀。皮影在火盆中被無情地燃燒著,福貴心里自然惆悵,整個畫面給人一種震撼,一種傷痛。
影片中的福貴將人物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無論是紈绔子弟,還是街頭買賣,亦或是平凡的農民,都表現(xiàn)得十分到位而具體。將那個時代的代表人物通過熒屏出現(xiàn)在觀眾眼前!痘钪愤@一部影片,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具有堅韌的生命力的市井小民,他沒有因為親人的相繼離開而選擇死亡,而是“活著”,對生活存有希望的活著。從影片最后福貴對饅頭的話就可以看出他對未來是充滿信心的,他相信日子會過得越來越好,他仍然在希望中活著。正是由于他的希望,讓他具有堅韌的生命力,不受痛苦的打壓而頑強的活著。
四、結束語
《活著》這部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廣受好評的作品,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也應該樹立這樣一種堅韌的人生觀,不管什么事情發(fā)生千萬不要輕易言棄。而且,從電影中,我們也都達成了一個共識:人是為活著本身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參考文獻:
[1]賈燕軍.從電影與小說的雙重視閾解讀《活著》[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06:107-108.
[2]魏家文,楚亞萍.從《活著》看余華小說的生命意識[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10:82-85.
[3]李鳳.電影《活著》中的生死感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12:353-354.
電影感悟人生篇三:《人生》觀后感
《透過歷史的另一面鏡子
——中國古代典型女性賞析》
局外人的眼光看巧珍與高加林的人生
看完《人生》這部電影之后,對其中的人物高加林以及巧珍的印象最為深刻。巧珍是一個十分真誠用于追求幸福的農村婦女,她癡情的對待高加林,最后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讓人看了有一些傷心。高加林這個人物在我看來是一個悲劇人物,他的悲劇性源于他的性格,他不愿腳踏實地,特別是在他在街頭賣饅頭的場景,我印象很深,包括后來他想要通過黃亞萍到城市去發(fā)展,都深深的注定了他的人生必然是悲劇的。下面我想展開說一下巧珍和高加林這兩個人物。
巧珍是一個“大字不識一斗”的農村女孩,家人多次給他相親,但她心中始終有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高加林。她一直喜歡高加林,但是因為高加林是高中畢業(yè)生,而且還在學校里當老師,所以一直未曾說出來。后來由于高加林的被一個村干部的兒子卻帶失去了工作,回到農村當起了農民,這是巧珍才覺得機會來了,于是她和高加林建立了戀愛關系并且公布于眾,全村人都知道了他們的戀情。他們追求自由戀愛,無可厚非,但是巧珍忘了一個問題,他不知道高加林想要的是什么,她只想要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即便是一輩子當農民,而高加
林心中有一個夢——走出去。巧珍天真的和高加林說:“以后我干活,你在家看書!痹诮裉炜磥韮叭皇且粋女漢子,一肩扛起男人要扛的事。她干得了又臟又累的農活,又會在廚房做飯,絕對是一個好媳婦,如果她一開始就喜歡馬栓,就和馬栓在一起,她就會有一個美滿幸福。但是因為她選擇了高加林這只急于飛出去的好高騖遠的鳥,換來的是痛心與憂傷。不過我覺得巧珍最后還算是幸福的,因為馬栓畢竟喜歡她,承諾會給她幸福,會對她好。這真真切切的現(xiàn)實,要好過高加林那不切實際的未來。有時候人們會說“門當戶對”是舊觀念,但是我覺的婚姻中“門當戶對”是很重要的,在當今社會這不僅是說家庭的的社會地位、財富數(shù)量,更多的是男女雙方的教育狀況、價值觀、人生觀是否差別太大。所以巧珍一開始的選擇就存在了錯誤,但最終她和馬栓結婚,雖然讓人感覺有一絲凄涼,但是有一個愛自己喜歡自己的人愿意娶自己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
,所以我覺得巧珍愛上高加林是她悲劇人生的開始,馬栓的出現(xiàn)終結了她的悲劇人生。但對于高加林來說,他的一生就是一個悲劇。
且不說高加林開始的時候工作被別人取代了,這是官員裙帶關系所害的,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其實這個裙帶關系對高加林這個人物的悲劇人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先說一下高加林當農民時的表現(xiàn),像一個愣頭青一樣拿了一個鋤頭在那使勁掘地,只因心中怨氣。我想說一句話他吃不得苦,特別是他父親讓他到鎮(zhèn)里賣饅頭的時候,他畏首畏尾,怕丟臉,看到畫報里的大城市的場景,就浮想聯(lián)翩,真是一個不腳踏實地的人,用現(xiàn)在的流行語就是不接地氣。我們老家有
一句俗語“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以我覺得高加林的命運是他的性格決定的,也許有人會說時代決定了他的悲劇人生,但是當時已經改革開放,只要勇于闖一闖,一定會有好生活。我敢肯定高加林的叔叔回來當大官的時候高加林一定心里盤算著如何通過這個關系找個好工作,離開農村,或者說從開始高加林就想找一個捷徑離開農村,要不然最后他也不會想要依靠黃亞萍父親的關系到南京工作。說實在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定律,但是為了往上爬不擇手段就是不好的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人告發(fā)高加林的行為,他就回到南京工作,和黃亞萍在一起生活,他會不會一輩子抬不起頭,會不會被黃亞萍父母看不起,畢竟他是依靠關系到南京工作的。高加林最后因為被告發(fā)所以又回到了農村,這時他似乎醒悟了,他拒絕了黃亞萍的愛情,想要追尋巧珍真誠的愛,但是巧珍已經嫁人,所以最后只剩下了遺憾,真心希望高加林能夠改過自新,腳踏實地,那樣成功就離他不遠了。
人生有太多變數(shù),我們要記得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本真,用真誠對待真愛,接地氣的生活,堅持自己的原則,恪守自己的道德,讓人生少一些遺憾,多一些值得回憶的事,不要讓人生有太多不堪回首。
相關熱詞搜索:感悟 人生 電影 人生感悟經典名言 感悟人生的經典句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