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感悟
發(fā)布時間:2017-01-28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狂人日記感悟篇一:魯迅狂人日記讀后感
魯迅《狂人日記》讀后感
魯迅的作品一直是課本上常出現(xiàn)的,也是老師要求必讀的課外讀物。我讀過一些魯迅先生的文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白話文小說,是《吶喊》的初篇,也是現(xiàn)代中國文學的一篇杰出的作品——《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中所謂的狂人,其實就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他語無倫次,意識也模糊不清,常常說一些奇怪的話,然而卻點出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吃人。雖說文章是虛構(gòu)的,可也微微泛出點點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讀上去會感到壓抑,基調(diào)十分灰暗,細細品味,又會發(fā)現(xiàn)別樣的憂愁。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fā)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我怕得有理!
這是小說的開篇,人物的意識首先登場了。為什么“今天”的月光格外好呢?為什么以前的三十多年見到的“全是發(fā)昏”的呢?“我”的精神因月光格外的爽快,可是“我”覺得還是要小心,因為“趙家的狗”不知為何,“今天”看了我兩眼。其實主人公意識的登場,先生就預示著他的意識與常人的并不相同,否則“狂人”二字又從何而來呢?
狂人“瘋言瘋語”可所說的卻未必不是真話。那本寫滿“吃人”的日記,是社會的真實寫照。恐怖的封建壓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條條靈魂;在仁義道德的面具下掩蓋的是吃人的本質(zhì)?袢苏f:“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在那樣的吃人社會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當一個吃人者,在哪里還有純白的靈魂?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狂呼。任一個被壓迫,被禮教呀得喘不過氣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發(fā)出這樣的吶喊?墒,最為可悲的是,在封建禮教的壓迫與束縛下,人們卻沒有勇氣發(fā)出這樣的吶喊!狂人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瘋,使他擺脫了封建禮教的對心靈的摧殘和壓迫,也只有瘋子才有權(quán)利擁有純凈的靈魂,希望這社會都是瘋子!
“狂人”所看到的“仁義道德”,是封建禮教下的道德,而他已經(jīng)覺醒的民主意識讓他看到這封建思想中極力提倡極力追捧與膜拜的道德,其實是活生生的“吃人”二字!在“狂人”臆想的世界里,他看到的是在封建禮教地束縛下,一個 人與人之間互相殘害的,人吃人的可怖的世界,他認識到,原來幾千年來的封建文化,教給人們的實質(zhì),其實就是“吃人”二字。他感到親情的缺失、人情的淡薄,他感到孤立于世間的艱險與悲戚,人吃人的殘酷迫害正在趨近于他,其實是封建思想的魔爪正在伸向他!翱袢恕辈“Y只是把封建殘余對人身心的侵害變得更加具體和生動了,然而卻沒有人能明白他的恐懼,沒有人明白他的狂與不狂, 沒有人能看到自己內(nèi)心比“迫害癥”更加可怕的病癥。在這樣的情況下,真正的“狂人”被看作普通人,而覺醒的人卻被看作“狂人”形單影只地艱難而忐忑地在亂世中掙扎度日。 現(xiàn)在看來,“狂人”其實說的并不只是主人公本身,而是生活在那個黑暗的世界里,在封建思想的壓迫下,人性逐漸泯滅的全體國民。
“救救孩子??”
多么微弱,無奈,又悲壯的吶喊,救救孩子、救救下一代吧,被侵蝕的頭腦、被腐化的思想,到你們就停止吧,讓封建社會的假仁義假道德侵害到你們這一代就停止吧,別讓下一代的孩子們還像你們一樣,在這種可怕的、人情淡漠的年代里、在“吃人”與被吃中終其一生。
《狂人日記》是一種自由的流露,一次正義的爆發(fā).魯迅先生的聲音在那個充滿惡臭、血腥味的封建社會,喚起了沉睡的人,沉睡的真的人,喚醒了整個世界。
狂人日記感悟篇二:讀狂人日記有感
讀《狂人日記》有感
作為文人,魯迅站在歷史的拐點,他的文學作品都有獨特的個性。讀了一些魯迅的作品之后,覺得魯迅真有反抗精神和批判傳統(tǒng)的意識。近日,我又重讀了他的白話文小說的開山之作《狂人日記》。作品通過一位瘋子的日記,意在揭露封建家族和封建禮教統(tǒng)治的社會是吃人的社會。
這篇小說是魯迅白話文小說開篇之作,可是在小說正文之前,卻用文言文作了一個小序,我讀后第一感覺就有點不倫不類。再往下讀小說正文,更覺得是瘋?cè)苏f瘋話,有點不走正道。如果一般人寫出這樣的文章,至少我會覺得作者是個不健康的人,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但是越往下讀,越覺得語言的真誠,直逼你的內(nèi)心。所有正常人的言行都經(jīng)過了思想的過濾,唯有瘋子是不會作假的,因為他不會控制自己的思想,如果會,就不是瘋子。所以他的語言是內(nèi)心的真誠流露。如果能理解瘋子的這個特點,就能感悟到魯迅選用瘋子作小說主人的妙處。小說就是用一個瘋子的言行描寫社會和人心,瘋子是不會繞彎子的,只知道實話實說。別的小說寫舊社會的罪惡用各種方法鋪墊,最終使人物在封建制度的壓迫下,不得不就范,最后得出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是吃人的制度。而魯迅的《狂人日記》是直接的、赤裸裸地指出當時社會是吃人的社會,因為是瘋子的日記,就毫不掩飾。并且,一開始我們就會發(fā)覺狂人發(fā)瘋的原因是當時的環(huán)境逼的。由于是瘋言瘋語,作者就故意一會兒讓狂人說真話,一會兒又說瘋話,在我看來這就大大的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魯迅的小說也并非每個字都包含著是深不可測的思想。嚴肅的思想一定用中規(guī)中距的方式表現(xiàn)?為了讓讀者愿意讀下去,為什么不可以設(shè)置一些玄念(并非用錯字),要知道魯迅本身是很幽默的。比如第一章節(jié)“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fā)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我怕得有理!薄拔也灰娝彼钦l?為什么見了會精神分外爽快。我讀到這里感覺沒頭沒腦,讀完全文也沒找到。為什么特意說趙家的狗看“我”,“我”我就怕?是怎樣的人會對一只普通的狗怕得有理。這些都是正常人不應(yīng)該有的舉動,第一感覺是魯迅在忽悠讀者。東一榔頭,西一錘,讓人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讀到后來,忽然感覺,第一節(jié)表現(xiàn)的是一個瘋子剛發(fā)病的時候的思維。瘋子發(fā)病也應(yīng)該有一個由輕到重過程吧!讀完整篇小說,又發(fā)現(xiàn)小說各章
節(jié)的篇幅呈棱形分布,兩頭字數(shù)少,中間字數(shù)多。這是不是從形式上反映出瘋子發(fā)病的過程:開始發(fā)病,瘋子說話不多,慢慢病發(fā)足了,見到誰都有一肚話滔滔不絕地訴說,發(fā)病結(jié)束時,話語自然又少了。然而瘋病是不穩(wěn)定的,所以中間六、九兩章字數(shù)很少。這樣看來,小說《狂人日記》不正是記錄了一個間接性精神分裂癥一次完整的發(fā)病過程嗎?看來魯迅也是會玩結(jié)構(gòu)的。
讀這篇小說的另一個感覺就是魯迅的學識非常淵博,一篇不足五千字的小說用了古今中外的歷史典故不下十個,而且都是信手拈來舉重若輕,都為小說中心服務(wù)。這些典故恰到好處的使用,有力的支持了狂人古怪的想法,讓人覺得他的想法雖然古怪,卻又可信。這不值得深思嗎?
整篇小說寫了種種吃人的例子、方法、人物,讀著讀著,感覺我的心好像被人捉住,有點緊張,有些害怕,有點壓抑。雖然沒有直接描寫某個人吃人的場面,但小說間接地透露了許多人吃人事情,讓人感覺人吃人的事情就在身邊。讀完了我想,魯迅用一個瘋子的眼光,用古怪的語言揭露那個社會,當時的社會真的是這樣的嗎?
狂人日記感悟篇三:讀《狂人日記》有感
道破黑暗社會的第一人
——讀《魯迅文集》之《狂人日記》有感
專業(yè):漢語言文學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夠又叫起來了!薄蔼{子似的心,兔子似的怯弱,狐貍的狡猾??”相信不少眼尖的人一眼就可以認出這幾句話是出自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那么,你是否真的眼明心快?一眼就看穿魯迅先生的心思?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它奠定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基礎(chǔ),在現(xiàn)代文學史和中國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時代的意義。關(guān)于《狂人日記》的主題,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作者用其鋒利的筆尖向讀者揭示:封建主義吃(來自:www.zuancaijixie.com 蒲公 英文 摘:狂人日記感悟)人!
魯迅先生的小說大都以第三人稱敘述,他將悲憫的目光集中在社會的底層人物,如華老栓,阿Q,祥林嫂,單四嫂這一些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然而,《狂人日記》卻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借狂人的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巧借狂人之嘴道破社會的黑暗,整篇文章幾乎是主人公的內(nèi)心獨白。選擇狂人作為小說的主人公,作者自有意圖?袢艘尚闹車囊磺校哂斜黄群竦木裉卣,認為周圍的人都要吃自己;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葉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的字縫里看出“吃人”的二字;狂人聽見大哥在和別人商討吃人的事??也許,在旁人眼里,狂人的每一句話都是胡言亂語,事實上,這恰是魯迅先生的高明之處,他借狂人之口,赤裸裸地批判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狂人戳破了那層敏感的膜,在那種年代,這種人就是“瘋子”。因此,魯迅先生在小說的結(jié)尾疾呼“救救孩子”,雖然在斗爭的路上很寂寞,但在魯迅先生聲聲呼喚下終于鼓動大家,使文章影響逐漸擴大。正如魯迅先生對下層人們始終抱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tài)度,他希望廣大麻木的中國人民覺悟,希望社會向光明發(fā)展。
那么,狂人是“真狂”還是“假狂”?一方面,從作品里狂人的心理活動、動作、語言都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瘋子,具有多疑、恐懼心理,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并且思維邏輯混亂,這是“真狂”;另一方面,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引人深思,他說出了當時人們不敢說的話,他的思想又是先進的,他是那個時代的覺醒者,這是“假狂”。從某種意義上講,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狂人”。所以,從狂人的“真狂”與“假狂”的雙從性可知魯迅先生的寫作意圖,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勇于向傳統(tǒng)世俗挑戰(zhàn)的覺醒者和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的象征形象,更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以文藝來改造社會和人生的決心。
茅盾評價魯迅時說,當時還沒有第二個同樣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樣成功的第二篇創(chuàng)作小說。由此可見,《狂人日記》能取得不同凡響的成就并非出于偶然。它凝聚了作家的心血,以其
鮮明的獨特特性和創(chuàng)新性獲得成功。首先,魯迅先生嫻熟地運用白話,開啟白話小說的先例。其次,作者采用了象征、暗示等現(xiàn)代主義手段。例如,通過對月光、黑夜的描寫,象征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因此,這也是一部典型的現(xiàn)代主義作品。最重要的是,魯迅先生嫩膚靈活成功地運用多種敘事模式,從而達到理想的藝術(shù)效果。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點是,《狂人日記》新穎格式,它與中國傳統(tǒng)的章回體小說不同,作者采用第一人稱,運用白描的手法,以日記的形式,準確、生動地刻畫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精神對每一個時代都有著不可估計的力量,我們必需大力弘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江澤民主席說過:“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發(fā)展,創(chuàng)新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催化劑,可以讓我們的國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他以筆為器戰(zhàn)斗,被譽為“民族魂”、現(xiàn)代文學旗幟,是中國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澤東評價他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當然,當魯迅先生這顆巨星隕落時,留下的卻是“不要做任何有關(guān)紀念的事”“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的遺言。莎士比亞說:“一個人臨終的遺言,就像深沉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濒斞赶壬倪z言讓更多莫不相識的人們?yōu)樗矶\,也許魯迅先生在天堂會看見他想要的未來??他的遺言是其人格精神的反應(yīng),他為自己的生命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郁達夫有一句名言,沒有偉大人物出現(xiàn)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卻不知擁護愛戴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之邦。確實,試想中國文學史上要是少了魯迅這一偉大人物的出現(xiàn),那將會是一種怎樣的局面?
總之,魯迅先生無可取代,他的文學成就值得后人敬仰與學習。
相關(guān)熱詞搜索:狂人 感悟 日記 狂人日記感悟50 狂人日記閱讀感悟50字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