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城.那人.那情】歐美城人情郊區(qū)

        發(fā)布時間:2020-02-16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三年前的5月12日,以最震撼的一種方式,永留國人心頭。   那一天地動山搖,川蜀嗚咽,我們難忘飄蕩在都江堰城內(nèi)的哭聲,難忘震中映秀那些堅強勇敢的人兒,難忘北川給我們帶來的悲傷和悸動。
          何處招魂,何地安眠,何人傷懷,何以解憂,何日重建,從那日起,許許多多問號開始浮現(xiàn)。時光在慢慢解答著這些謎題,直到三年后的今天。
          我們重新拜訪都江堰,重新探望映秀人,重新在肅穆與傷懷中,咀嚼北川的情愫。我們重溫歷史,不是為了沉浸悲傷,而為尋找那一直存在的感動和希望。
          
          都江堰的黃昏、清晨和午后
          
          一
          
          黃昏時分,劇烈的搖動從地底傳來,商鋪內(nèi)的貨架轟然作響。顧客們晃了一下,但站穩(wěn)后,繼續(xù)挑選商品,恍若什么都沒發(fā)生。
          這一天是2011年5月6日,距大地震三周年紀念日還有6天。都江堰和汶川交界處再次發(fā)生4.1級余震,仿佛在向人們提醒,大地震并未遠離。
          但都江堰人早已不把余震當回事,他們算不清地震后發(fā)生過多少次余震。余震歸余震,生活歸生活。
          商鋪旁的飯店內(nèi),一家人正在擺酒宴,慶祝喬遷新居。飯店門口,幾個男賓正準備燃放鞭炮。余震讓負責點火的小伙子慌神跑開,但很快又跑回鞭炮前。閃著微弱紅光的煙頭湊了上去,鞭炮聲噼啪響起。
          煙火氣從飯店門口彌漫開來,飄過街道,彌漫在街區(qū)上空,讓城市平添許多生氣。晚風吹來,煙霧散去,都江堰的城市輪廓清晰起來。街上的景觀水車轉動依舊,水聲潺潺,氣氛寧靜溫馨。
          3年前,這里曾被喚做傷城。這座因青城山和都江堰而聞名天下的小城,80%以上的房屋化作危房,數(shù)十萬人流離失所。失去親人的悲傷,離別家園的惘然籠罩著城市。
          都江堰市一直有“成都后花園”的美譽,3年前,媒體大多用痛惜的眼光打量都江堰,如同打量一件不小心摔落的瓷器。重現(xiàn)往日的美麗,成為奮斗的目標。
          3年后的今天,這個目標變得觸手可及。在這個5月的傍晚,小城內(nèi)的街道上,私家車川流不息,街兩邊燈籠低垂,國旗飄揚。連綿成片酒肆茶坊內(nèi),喧囂聲不絕于耳。
          在都江堰市景觀路旁,曾有一個大型的居民安置點,名叫幸福家園。安置點內(nèi),板房星羅棋布,如同一個微縮的小鎮(zhèn)。地震后,每逢紀念日和重要節(jié)日,總有記者前來探訪。安置點內(nèi)的群眾不厭其煩地講述地震經(jīng)歷。講的多了,便不愿再講,常推說忘了。
          其實沒人會忘記,只是希望這段生活早點結束。
          結束的日子很快到來。2011年3月30日,“幸福家園”板房區(qū)徹底清空,謝幕告別。這個曾擁有2585間板房,庇護了6701人的大型安置點,在5?12地震三周年來臨之前,消失在歷史舞臺。
          幸福家園在進城的必經(jīng)之路旁,以往帶著好奇來到都江堰的人,總會聽到的哥這樣介紹,“看見沒,那就是板房區(qū),大地震剛過的時候,這里……”。安置點成為特殊的地標,也成為一段傷疼的紀念。
          5月6日的傍晚,幸福家園的原址,圍墻仍在,只是不見了“幸福家園”的標識。大門的位置,已被水泥砌死。通過圍墻上細小的空隙,可見一片蕭索的空地。
          “都搬走了!崩罱ㄈA略帶惋惜地說。他是附近小區(qū)住戶,幾年來已經(jīng)習慣了聽到從幸福家園飄來的喧囂聲。不過,他知道搬離是好事,“安置點就像塊紗布,揭開就說明傷好了”。
          的哥廖建華同樣提到了傷愈。他說地震的傷痛已經(jīng)過去。一切正越來越好。因為重建后城區(qū)擴大,原來乘客打車要多付七八塊,現(xiàn)在則是十幾塊錢。這樣下來,他每個月的收入從3000多漲到了5000多。
          5?12地震的時候,廖建華帶著老婆和兒子逃離都江堰,一路上都是狼藉的景象。就在他們剛跑出都江堰,又餓又渴又累之際,迎面開來了一輛軍車。車上滿載著解放軍戰(zhàn)士。
          廖建華一邊揮手一邊朝車上的解放軍們喊:我們要水,要水。
          軍車停下,戰(zhàn)士們跳下車,對廖建華說,“不但有水,還有饅頭,還有車,我?guī)銈冸x開這里!
          這句話讓廖建華溫暖了3年。他總是習慣向外地乘客念叨這件事。
          他記不清3年前的太多細節(jié),只說3年時間改變了他的人生態(tài)度:不要輕易絕望,要享受生活“再干兩年就退休,每個月拿3000多的養(yǎng)老保險,天天去耍麻將!”
          
          二
          
          清晨,江風從岷江上浩蕩吹來。離堆公園門前的廣場上,來自各地的旅游大巴車魚貫駛入。游客們等待進園,準備去看寶瓶口、看二王廟、看千古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離堆公園內(nèi)藏著都江堰人的圖騰。都江堰古稱灌口,因李冰父子鑿山治水,造福川蜀,川人特意修了二王廟,年年祭祀,以求平安。李冰父子,已化身神明,成為都江堰人的精神寄托。
          大地震發(fā)生后,二王廟部分震塌受損。這一度曾讓都江堰人難以接受。
          然而隨著重建工作展開,離堆公園恢復了生機。大地震給公園帶來了更大名氣,游客們都在好奇,經(jīng)歷大地震的景區(qū)究竟如何模樣。
          導游楊濤帶領著游客團一路向二王廟前進。路上,他習慣用喇叭介紹古跡的來由,只是在介紹中時常出現(xiàn)汶川地震的字樣。新解說詞是地震后完成的,“四川本地游客,一般來這里看災后情況和祈福,而外省游客,至少有一半是沖著地震來的”。
          然而,有關地震的記憶也多停留在解說詞中。園內(nèi)的圍欄石椅,涼亭索橋幾乎看不到地震的痕跡。僅有的幾個金屬支撐桿,成為游客圍觀的對象。
          荷蘭夫婦Bas Dilver和Eva Kopee一樣在尋找著地震痕跡。他們來中國已經(jīng)一月有余,此前去了上海、南京和西安。來到都江堰,主要是想看看大地震后的景象。
          他倆有點失望,公園內(nèi)寧靜美麗,飛檐畫棟、江水如帶,怎樣也找不到地震的影子,“走了一圈了,我們都懷疑來錯了地方”。
          3年前,大地震發(fā)生后,Bas Dilver在Facebook上看到有人組織給四川捐款,他馬上打了5歐元過去,“看到電視上的慘狀, 我和妻子都很難受”。
          3年后,來到曾牽動情腸的都江堰,Bas Dilver卻有些茫然。他說,中國人的重建速度讓他驚詫。
          在玉壘山腳下,Bas Dilver終于找到了一點痕跡。山腳下設有一個照片欄。照片之上,記錄著難以抹滅的傷痛:痛哭的兒童,罹難的民眾,倒塌的房屋……身材高大的荷蘭人,站在照片欄前,久久無語。
          在山頂,修復一新的二王廟開門迎客。道觀主持鄒理慧向游客微笑致意。二王廟剛剛重開不到一個月。大地震后,二王廟關閉重修。2011年初修繕完畢,4月21日方重新開放。
          鄒理慧曾擔心香客會比地震前減少,然而重開后每日接待量反而增加了。五一假期,進香的人群擠滿了道觀。話題依舊離不開地震,人們向李冰父子跪拜,祭奠逝者,為活著的人祈福。
          一切仿佛并未改變!叭绻堑谝淮蝸淼挠慰停床怀鋈魏畏謩e” ,鄒理慧指著一座石像說,石像曾攔腰折斷,修復后石像背后安了金屬桿,這算是僅存的地震痕跡。
          修繕一新的廟宇,讓鄒理慧心愿達成。二王廟的香火延續(xù),城市精神也隨之傳承。
          離堆公園門口,是都江堰著名的夜啤長廊。長廊沿岷江兩岸修建,里面多是河鮮排擋。以往,都江堰人喜歡在這里吹著江風,暢飲啤酒。
          地震后,這里曾遍布帳篷。啤酒也喝,但喝下去的是苦悶和憂傷。3年后,夜啤長廊已恢復了節(jié)奏。賣花的女孩、背著音箱的歌手、推銷小吃的師傅,穿梭于一家家排擋之間。少有人提地震,問起來也不過一笑,“過去了,記不得了”。
          長廊內(nèi),有客人喝多了,搶過歌手的麥克風,開始唱一首首革命歌曲。沒人嘲笑他跑調(diào),歌聲沿著江面飄出去很遠。
          
          三
          
          午后,青城山后山的泰安古鎮(zhèn),游人如織。小鎮(zhèn)旁的青城山,白云繚繞,滿眼翠綠。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是都江堰的城市口號,也是他們的最大驕傲。5?12地震中,半壁青城毀于泥石流和坍陷,這一度讓都江堰旅游前景黯淡。
          泰安古鎮(zhèn)曾是地震的重災區(qū),這里的村民多開農(nóng)家樂和旅館。地震毀滅了家園,也斷掉了財路。3年前,許多村民告訴媒體記者,他們準備離開故土,另謀出路。
          3年后,小鎮(zhèn)的繁華依舊,已經(jīng)沒人記得當年的惶恐。
          當?shù)卮迕裎簜髦艺f,是政府在震后的各類舉措,讓小鎮(zhèn)重現(xiàn)繁榮。
          震前,魏傳忠開了兩家酒樓,占地約兩千平方米。地震后,政府不但幫他辦了80萬元的低息貸款,又從四川大學請來了經(jīng)營專業(yè)的老師,給他講課,并對酒樓員工進行培訓。
          思路開拓后,魏傳忠賣掉一座酒樓,集中資金,將剩下的酒樓二次裝潢。政府幫忙從北京請來設計師,幫助他按古風重新設計,進行特色經(jīng)營。
          2010年重新營業(yè)之后,這一座酒樓的收入就比原來的兩座酒樓收入總和還要高出50%。
          事實上,小鎮(zhèn)如今已形成了統(tǒng)一的古建筑風格,古鎮(zhèn)的韻味吸引來更多游客。
          他戲稱,如果有一天唐宋古風玩不轉了,他就換成“江南水鄉(xiāng)格調(diào)”,生意會更好。
          和許許多多都江堰人一樣,魏傳忠說,他們都在等著更好的明天到來。
          
          糾結的映秀人
          
          一
          核桃大的石塊被封進玻璃球中。透過玻璃,石塊上的青色紋理隱約可見。玻璃球的底座上刻著字――5?12大地震震源石。
          24歲的寧曉慧恨這些石頭。3年前那個下午,這些石頭伴隨著巨響,從地底噴射而出,埋葬了她的家園,也毀了她的生活。
          她家在映秀鎮(zhèn)牛圈溝張家坪村,那里是5?12地震震源點,所有的悲劇都是從那里蔓延開來。石塊噴出地面后,大半個村落被毀。她的父親,就是被石頭砸死。
          地震后,農(nóng)田被毀,加之寧曉慧懷孕,她的丈夫只得外出打工,但全家仍入不敷出。這時,有成都的老板找上門,號召張家坪村的村民去震源點背石頭。一筐小石子能換100元。
          當時,余震不斷,石塊經(jīng)常從山頂滾落。寧曉慧冒險去了幾次,但很快小石子都被撿光了。
          成都老板告訴她,這些石頭將會運到廣東,加工和包裝后做成工藝品。他鼓動寧曉慧擺攤賣石頭,一個石頭工藝品進價80元,擺攤后就可以賣到108元。
          寧曉慧不愿意,她想起了父親,想起了村里那些再也見不到的面孔。她不想販賣傷痛。
          然而,艱難的生活擺在面前,她難以逃避。地震一周年后,她支起了攤,開始販賣地震石。
          一開始,她推銷得并不熟練,石頭什么材質,來自地下多少米,有多珍貴,全說不清。慢慢她就習慣了,可以在游客面前熟練地說出一組數(shù)據(jù),說明石頭的珍貴。
          但總有游客問她地震的慘狀,問她家人的情況。她開始不愿說,但發(fā)現(xiàn)每次說完后,總會勾起游客的同情心,石頭會賣得更好。于是,悲傷的故事一次又一次被提及,最后形成一套細節(jié)充分,敘述流暢的說辭。
          她麻木地說著,仿佛主人公并不是自己。
          生活開始這樣延續(xù)。她平均每天能賣出1塊石頭,幾張照片,掙30多元。只是晚上回家后,她總要抱著孩子大哭一場。然后第二天繼續(xù)支起石頭攤。
          她賣石頭的地方,位于映秀鎮(zhèn)的老鎮(zhèn)口處。以往,這里是都江堰來映秀的必經(jīng)路口。高速公路修好后,老鎮(zhèn)口漸漸冷寂。只有慕名尋找震源的游客,才會專程趕到這里。
          蔡中玉是寧曉慧的同行。她也在老鎮(zhèn)口擺起石頭攤。“我恨死這些石頭,可是生活還要靠它”。她指著地震后出生的孩子說,映秀人不愿靠捐助和憐憫過日子,總要尋找出路。
          
          二
          41歲的映秀人姚先舉,同樣在販賣傷痛。她在映秀鎮(zhèn)山上的公墓門口,搭起了涼棚,主要出售香燭、菊花和映秀的地震照片。
          臨近5?12三周年,上山拜祭的游客絡繹不絕,攤位的生意很好。姚先舉忙的團團轉。她一條腿在地震中骨折,雖然治療很成功,但腿上的肌肉已經(jīng)萎縮。以前有記者采訪她后,建議她見人就說她是殘疾人,這樣生意會更好。但姚先舉不愿說,她覺得那是在欺騙善良的人。
          攤位的主打商品是照片。這些映秀不同時期的照片被拼接塑封后,冠以不同的名目。單張10元,成套60元。姚先舉每次都對游客說,“山下那些人不厚道,賣100元一套,我只賣60元,掙你10元錢,還附送一張光盤”。
          地震中她的母親和大姐過世,但她已不想再怨恨地震。她說,地震改變了她的生活,讓她收獲了更多。3年前,她從廢墟內(nèi)被救出后,被志愿者輾轉送到廣州治療。平生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去大城市,自言眼界大開。
          在醫(yī)院時她身無分文,是靠廣州市民的捐款維持開銷。志愿者還送來了一部舊的摩托羅拉手機,讓她和親人通上電話。
          回到映秀后,那部手機成為她最看重的物品。一次上廁所時,手機放在擋板上丟失了;丶液螅罂抟粓。家人不理解,“不就是部舊手機么?”但姚先舉想不開,總是念念不忘志愿者的好。
          后來,來映秀的志愿者越來越多。她的女兒也收到一部老手機。生活改善后,女兒買了新手機,老手機丟在一邊,姚先舉像寶貝一樣拿著,“不能揮霍別人的愛心”。
          一次一個廣東游客和她聊天,聽完地震經(jīng)歷后,扔下500元轉身就走。她追上去,堅持塞給那人一摞照片,“我這是生意,不能白要你的錢”。
          她說地震后,映秀人的心態(tài)已經(jīng)轉變很多。以前覺得拿捐助應該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自力更生,更樂觀地面對生活。
          離她攤位不遠處,是漁子溪村村民韓偉的新家。新家是鎮(zhèn)里統(tǒng)一修建的二層民族風情小樓。
          新房還沒通水電,但嶄新的沙發(fā)、電視已經(jīng)安置好。電視上面掛著一個老式電子表。那是韓偉從廢墟中挖出的,也是有關過去生活的唯一記憶。
          地震中,他11歲的兒子遇難。韓偉一度對生活絕望,偶爾也會在生死間糾結。好在女兒在2009年出生,解開了他的心結。韓偉給女兒起名韓思晨!八肌笔侵杆寄罡绺纾俺俊笔侵冈绯砍錾硐M。談話間,韓偉翻出兒子的相片。相片落滿灰塵。他說,他已經(jīng)很久不拿出來看了。
          該塵封的塵封,生活總要繼續(xù)。
          
          三
          劉秀坐在超市柜臺后,等待游客上門。超市離漩口中學地震遺址不遠,遺址內(nèi),樓宇廢墟無言靜立。廢墟前是巨石雕刻成的破碎表盤。指針永遠停在5?12那個心碎的時刻。
          有游客談笑著從遺址走出,到超市買水。劉秀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仍熱情招待。超市門面位于新房的一層。在二層的臥室內(nèi),放有新買的戴爾電腦。
          劉秀說,地震后,映秀人的觀念已經(jīng)轉變。地震前大家普遍節(jié)省,地震后在花錢問題上,已經(jīng)看開很多。
          地震前,劉秀連著幾年不買新衣服。兒媳買件新衣服,也會被她指指點點。地震后,她想開了,人要活在當下,要懂得享受生活。
          新房的裝修加購買電器,一共花了5萬多。錢不夠,家里還申請了2萬多貸款。劉秀說,錢可以慢慢賺,別委屈自己。她只是有點擔心,如果游客慢慢變少了怎么辦。
          大部分映秀人,都糾結于地震旅游的前景。賣石頭的寧曉慧,認為地震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弱,她總覺得還是種地踏實。姚先舉則直言賣照片不是長久之計,到山下開餐飲才是正途。
          不過,她也擔心,如果外地人對汶川地震不再感覺新鮮,誰會專程跑到映秀吃飯?
          小鎮(zhèn)的人們在尋找更多的出路。映秀人李勇,正在籌劃在映秀辦一個大型影展。影展只是第一步,未來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屬于映秀的節(jié)日。
          這位震后考上四川大學EMBA研究生的年輕人說,映秀不能只打地震牌,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商業(yè)價值。
          在他的計劃書中,影展不光有攝影作品的展示,還有愛心捐贈環(huán)節(jié)。他的團隊正在邀請公益人士,打算設立一個環(huán)節(jié),選出年度最嚴重的災難,并現(xiàn)場捐款。
          “我們準備把活動叫‘光影映秀,感恩中國’”李勇說,映秀的風光、感恩的情緒,以及羌族文化的魅力,或許能成為未來映秀發(fā)展的大方向。
          
          北川情事
          
          一
          張凡坐在大壩上,雙腿懸空,腳下十余米是一條河。河水反射著淡淡的陽光,四周很安靜。
          他就這樣坐著發(fā)呆,經(jīng)常一句話不說。有時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河對岸,是一片殘破的樓房,樓房背后就是大山。地震發(fā)生后,大山被泥石流沖出一道道丑陋的傷痕。3年過去了,草木蔥蘢,大山的傷口早已不見?扇诵牡膫趨s很難愈合。
          這天是5月8日。北川老縣城遺址內(nèi),祭奠者并不多。許多人打算4天后的紀念日再來。畢竟那是與親人永別的日子。但張凡還是來了。因為河對岸埋葬著他的母親。因為這天是母親節(jié)。
          23歲的張凡是北川人,現(xiàn)在綿陽一家軟件公司打工。從綿陽到北川,設有專門的班車,只有不到2小時車程。張凡總是很想來,又總是不敢來。他不知對廢墟下的母親說些什么,所以即便來了,也只有沉默。
          同樣的場景,在母親在世時,已發(fā)生過很多次。他是單親家庭,父母在他很小時就已離婚。母親脾氣暴躁,他也處于成長的叛逆期,每次吵架,兩人也是對坐無言,各想各的心事。
          他曾經(jīng)很想遠離母親,于是18歲時便離開北川,到廣東上學。母親留在北川縣城,在市場開了一個保健品商店,供兒子讀書。兩人沒什么電話,偶爾張凡假期回家,也只是和母親簡單聊幾句。
          3年前的5月11日,也是一個母親節(jié)。同學們都在給媽媽發(fā)短信,好友問張凡發(fā)沒發(fā),他不屑一顧,“我才不發(fā),多無聊”。這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一天后,大地震發(fā)生。張凡瘋了一樣往家趕,汽車、火車、摩托車、步行。地震兩天后,他才趕到家鄉(xiāng)。等待他的是母親的死訊。沒有遺言,沒有遺體,媽媽已永葬廢墟之下。
          他的家在山腳下一棟6層小樓的3層。地震后,小樓整體沉入地下,很難挖掘。加上北川環(huán)境危險,他沒在北川滯留多久,就被轉移到綿陽,“一件遺物都沒有,一個念想都沒有,什么都找不到,一下子就都沒了”。
          留給張凡寄托哀思的,只有河對岸那一片廢墟。地震后的每一個母親節(jié),他都要來,帶上一束菊花,坐在大壩發(fā)呆。他不說話,但望向廢墟的目光,那般溫柔。
          3年的時光,在他眼里只有一瞬。他把自己的悲傷小心包裹,并堅強地繼續(xù)生活。他說,活下來的北川人不需人勸,道理已經(jīng)知道夠多。
          
          二
          李小書走累了,坐在路邊,往煙袋鍋里面塞煙葉。在他身邊放著一個紅色的購物袋,袋子里裝滿香燭。
          他是北川縣陳家壩村的村民,今年已經(jīng)86歲。震后這三年,他每個月都會挑幾個天氣好的日子,提著那個紅色購物袋,拄著拐,走進北川老縣城上香。走一路,哭一路。
          遇到每一處墓地,不管認不認識,他都會上香。香是最便宜的那種,八塊錢一大把。他只能買得起這個價位的香, “這里面葬的都是我的鄉(xiāng)親們,給他們上香我高興”。
          在老伴的墓前,老人喜歡坐在一旁,抽會旱煙,和老伴嘮叨一會家事。這已經(jīng)成了老人的習慣。
          每次都是兒子送他過來,但是兒子總不愿在老縣城多待,也很少哭泣。但這一天,兒子哭了,李小書一直在納悶,直到記者告訴他,這天是母親節(jié)。
          她老伴的墓地只是一個小小的牌位。牌位前有水泥澆筑成的香池。墓地四周,傾斜的樓宇,倒塌的房屋,帶著難以言明的肅穆,一切都保持著5?12的原貌。
          風刮亂了香燭的煙霧。四野寂靜。有一種悲傷,仿佛已經(jīng)侵入這些鋼筋和水泥構成的廢墟之中。
          李小書說,3年來縣城基本沒變化,只是路上多添了一些鐵絲網(wǎng),多掛了一些提醒游人安靜的標牌。說話間,有一群游客經(jīng)過。老漢不說話了,再度陷入沉默。
          直到游客走了很久,李小書才重新開口,“我不喜歡他們”。記者問他為什么,他低頭說道 “他們老在笑”。
          
          三
          3年后的北川老縣城遺址,已被改造一處遺址紀念地。游客入城要收13元的門票。
          5月8日那天,老縣城內(nèi)一處眺望觀景臺正在施工。觀景臺設在半山腰,站在那里可以一覽北川全貌。
          觀景臺下,有一位老人正對著滿目瘡痍的老縣城鞠躬。他妹妹葬身于此,卻已經(jīng)找不到具體的遇難地點。他曾試圖沖進廢墟尋找親人,但被工作人員攔下,“只能沖著縣城拜一拜,但妹妹能感覺到”。鞠躬后,他便離去,不再流連。
          3年過去了,更多北川人選擇了簡短的紀念方式。他們越來越沉默,祭奠形式也越來越簡單。不是不再思念,而是思念已經(jīng)扎進心頭。形式并不重要。
          活著的北川人,生活已經(jīng)不再一樣。今年3月,北川新城舉行了開城儀式,北川人有了新家。
          5月8日的下午,北川新城區(qū)街頭,行人稀少,有蝴蝶在馬路上飛翔。路邊,綠化工人正在草地上忙碌。小區(qū)內(nèi)黃白相間的樓宇籠在明媚的陽光中。
          除了名字相同,新北川已無一點老北川的痕跡。
          因為大多數(shù)居民尚未入住,小區(qū)周邊的商鋪大多只有牌匾。一處超市內(nèi),老板在水泥地上臨時擺了兩個紙箱,紙箱內(nèi)放滿飲料,算作“開業(yè)”。
          見記者驚訝,他有些局促,不過很快便笑著說,“你們再來,就什么都有了”。
          新北川的日子,在希望中開始。

        相關熱詞搜索:那人 那城 那人 那情 那人那景那情 那人那事那情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