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上海名店大遷京]1950年代上海遷京
發(fā)布時間:2020-02-18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中國照相館”、“紅都”、“四聯(lián)”、“美味齋”、“浦五房”、“老正興”、“普蘭德”……幾十年來,這些老字號已成為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已忽略或忘記,它們并非北京土生土長,而是半世紀前響應“繁榮首都服務業(yè)”的號召,從上海大舉遷徙而來。
■當年北京竟做不好一套西服
1956年初春的一天,外交部收到印度駐華大使小尼赫魯?shù)囊环鈦硇拧P胖,小尼赫魯表示了對北京制衣業(yè)的不滿。原來,他在北京做了一套西服,連改21次仍不合身。而這已經(jīng)不是外交部第一次接到類似的“抗議”了,很多西方外交官對北京的服務業(yè)都很有意見。為了挽回影響,外交部派專人陪同小尼赫魯?shù)缴虾8闹莆鞣◤那寮螒c年間起,上海就有專門的西服店。當時,國人將外國人稱為“紅毛”,為“紅毛”縫制衣服的裁縫就被稱為“紅幫裁縫”)。這次,上海市政府特意找到有“西服圣手”之稱的“紅幫裁縫”余元芳為小尼赫魯改衣。余師傅不負眾望只花了兩天時間,就把西服改好了。小尼赫魯穿上后非常滿意,當場要余元芳再做一套,并且為他的妻子、兒子、兄弟、岳父也都各做一套。
后來,小尼赫魯又給外交部寫了一封表揚信,信中說他到過很多國家,也買過很多西服,但從來沒有這么漂亮、舒適、挺括的。
長久以來,這個故事一直在上海制衣業(yè)老師傅中流傳,也成就了一個“紅幫裁縫”的神話。但偌大的北京城竟做不好一套西服,這引起了中央的關注。
解放初期,當老輩兒北京人還沉浸在“頭頂馬聚源,腳踩內(nèi)聯(lián)升,身穿瑞蚨祥,腰纏四大恒”的過往繁華中時,現(xiàn)實的北京服務業(yè)可以用“全無行業(yè)”來形容。全市服務業(yè)僅有兩萬多家,其中一半是飲食業(yè),雞毛小店、通鋪大炕、食品擔子、剃頭挑子以及提籃叫賣的串街小販,支撐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上海卻早已是另一番天地。由于開埠早,且租界云集,上世紀二十年代,上海就有“東方小巴黎”之稱,時裝、發(fā)型和各種商品的潮流都與歐洲同步。
上海南京路上先后成立了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貨公司。它們不但裝潢考究、櫥窗爭奇斗艷,而且聚集了全世界幾千種商品,號稱沒有顧客買不到的東西。在歐風美雨下浸潤的上海,比遺老遺少聚集的北京時尚得多。
當時,很多喜歡西洋范兒的北平人還特意到上海做衣服。直到解放初期,這種狀況還沒有發(fā)生變化。為了改變北京服務業(yè)落后的面貌,適應日益頻繁的外交活動,更好地服務中央和北京市民,1956年周總理提出“繁榮首都服務行業(yè)”的號召,在這樣的背景下,遂有大批服裝、照相、美發(fā)、洗染、餐飲業(yè)的上海名店陸續(xù)遷京之舉。
■把最好的店遷到北京
接到總理指示后,北京市政府馬上責成北京市第二商業(yè)局與上海市第一商業(yè)局接洽,研究把上海知名服裝店遷往北京事宜。經(jīng)過考察,北京方面確定了包括“鴻霞”、“造寸”、“萬國”、“波緯”、“雷蒙”、“藍天”等在內(nèi)的21家服裝店,支援北京。很快,第一批上海店鋪遷京工作開始了。第一批一百多人浩浩蕩蕩坐著火車離開了上海。4月13日,第二批上海服裝業(yè)人員也來到北京。當日,《北京日報》以“適應首都人民改進服裝的需要上海二十家著名服裝店遷到北京”為題寫了一篇報道。
服裝業(yè)遷京后,理發(fā)、照相、洗染、餐飲等服務業(yè)的遷京工作也陸續(xù)展開:照相業(yè)遷“中國”、“國泰”兩家;洗染業(yè)遷“普蘭德”、“中央”兩家;理發(fā)業(yè)遷“華新”、“紫羅蘭”、“云裳”和“湘銘”四家。?
1956年7月6日,上海理發(fā)、照相、洗染業(yè)的師傅們,帶著家伙什兒,坐著同一列火車開赴北京。
■“阿拉上海銀”初到京城
初到京城,上海師傅們都很興奮。趁著新店還沒開張的空隙,他們游覽了心儀已久的故宮、北海、頤和園,體會到跟十里洋場截然不同的悠游、閑適的老北京風情。但興奮過后,許多現(xiàn)實問題擺在眼前,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是吃不慣、天氣太冷。不過,中央和北京市領導的關懷卻使他們倍感鼓舞。剛到北京不久,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和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在北京飯店設宴款待了部分上海遷京人員。面對領導的關心和群眾的期望,新店的籌備工作很快開始。從上海來的20多家服裝店被合并為七家開張!敖鹛、“鴻霞”開在東四,“藍天”開在王府井,“雷蒙”開在八面槽,“造寸”開在西四,“波緯”開在前門,“萬國”開在東交民巷。這些地點不是核心商業(yè)區(qū),就是挨著外國人經(jīng)常出入的使館區(qū)。中國照相館、普蘭德洗染也被安排在王府井大街上!叭A新”、“紫羅蘭”、“云裳”、“湘銘”這4個遷京的理發(fā)館,最初的計劃是在東城、西城、崇文、海淀各開一家?墒,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地點。大家一商量干脆四家聯(lián)合開一家大理發(fā)館,名字就叫“四聯(lián)”,取四家聯(lián)合之義。直到“文革”前,“四聯(lián)”的牌匾上除了“四聯(lián)理發(fā)館”5個字外,還有一行小字寫著“華新、紫羅蘭、云裳、湘銘四家聯(lián)合”,地點就選在金魚胡同33號。
■上海師傅手藝就是好
上海遷京店鋪開張以后,在北京市民中掀起了不小的轟動。
當時,去“四聯(lián)”理發(fā)可是件奢侈的事兒!霸凇穆(lián)’理個發(fā)要八毛錢,其他理發(fā)館才兩三毛,剃頭挑子就更便宜了!1956年已在公安局工作的王銘珍受命承擔一場國際會議的保衛(wèi)工作,第一次擔任這么重要的工作,王銘珍決定到“四聯(lián)”理個發(fā),精神精神。那時候,他可真是乍著膽子去的,在他印象里,在“四聯(lián)”理發(fā)的不是教授就是官員。一進門,理發(fā)員就笑容可掬地迎了上來,“說話都是上?谝,跟侯寶林的相聲似的,洗頭都說,‘打一打好吧?’”王銘珍笑著回憶!啊穆(lián)’從上海帶來10把美國進口的大椅子,坐著倍兒舒服。還有每人8條毛巾,上海師傅活兒好,服務也好,讓你花了錢心里也高興!
從云裳理發(fā)店遷來的康邦章記得“四聯(lián)”剛剛開業(yè)的時候,每天早上開門之前門口都會排起大隊。有一年臨近春節(jié)他們更是早上五點鐘就營業(yè)。一直忙到夜里兩點才下班。夜深了,師傅們也回不了家,只好到附近的“清華池”忍一宿?墒牵瑒偺上聸]半個小時,就被叫起來了。原來,“四聯(lián)”門口的隊伍已經(jīng)排到米市大街了。后來,他們才知道,原來北京人有正月里不剪頭的習俗。康師傅笑著說:“那個月我掙了120多塊錢,都超過處長了!
距離“四聯(lián)”不遠的中國照相館同樣非;鸨。每天早上四五點就有人在門口排隊,即使下午三點就停止發(fā)號,生意依然會持續(xù)到晚上十點。那時候標準像、全家福、禮服照、婚紗照,“中國照相”全都有。比起北京的照相館,“中國照相”的禮服更時髦,布景更漂亮,用光也更加講究。當時,人們都以有一張印有“中國照相”字樣的照片為風尚。
一位70多歲的老顧客回憶,當年他去部隊報到路過北京,特意趕到這里照了平生第一張照片。為了這張照片,他排了兩個小時的隊,差點沒趕上火車。
上海名店不但帶來了高超的手藝,還帶來了很多上海獨有的經(jīng)營理念。北京史地民俗協(xié)會的常華記得,那時所有遷京店鋪牌匾的顯著位置都會寫著“上海遷京”4個字,中國照相館還會把印有自己名號和價目表的小卡片放在店中,任顧客隨意取閱。“當時他們的廣告意識已經(jīng)很強了!
■“周總理來了!”
1956年10月的一天,在中國照相館暗房工作的徐松延正準備出門,迎面進來幾個人,為首的一個看著非常眼熟,還向他微微點了點頭。等這幾個人走進去后,徐松延才反應過來,“這不是周總理嗎!”
這一年,周總理應越南、柬埔寨等7國邀請組團出訪。出訪前,被訪7國通過外交部索要總理的簡歷和標準像。但周總理對于建國后照的照片都不滿意,標準像遲遲定不下來。這時,總理在報紙上看到上海遷京中國照相館對外營業(yè)的廣告,便對工作人員說:“咱們抽空到中國照相館照個相,上海的設備和技術比北京要好!
這天下午,總理有外事活動,工作人員建議他見外賓前可以先去中國照相館照個相。當時擔任周總理衛(wèi)士長的成元功回憶,總理只有兩點指示:第一不要興師動眾,第二不要影響照相館的正常營業(yè)。
周總理到照相館后直接上了二樓,當時中國照相館經(jīng)理姚經(jīng)才和同事張孔嘉正準備給一位解放軍同志照相。解放軍同志看到總理不期而至,馬上站起身請總理先照?偫韰s說:“按秩序嘛,誰先來誰先照。”輪到總理時,見姚經(jīng)才他們有些緊張,總理溫和地說:“你們是第一次給我拍照吧?熟悉就好了。你們是專家,我相信你們一定能照好。”姚經(jīng)才一口氣給總理拍了16張全身和半身像。總理非常滿意,直到現(xiàn)在周總理那張經(jīng)典的標準像還擺在中國照相館的櫥窗里。
比起中國照相館,“雷蒙”、“波緯”等服裝店接觸國家領導人的機會就更多了。當時,“波緯”、“藍天”、“雷蒙”等服裝店都屬于北京市友聯(lián)服裝廠旗下。位于東交民巷的“波緯”經(jīng)常接待各國使節(jié),而八面槽的“雷蒙”更多的是接待中央領導和出國使團。
鄭祖芳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957年周總理到“雷蒙”做衣服的情景?偫硪贿M門便與在場的工作人員一一握手,并詢問他們在北京生活習慣不習慣。總理說:“我知道你們愛吃大米飯,如果米不好買跟我說,我跟北京市委打招呼。”后來,北京市果然對上海遷京人員放開了大米供應。鄭祖芳現(xiàn)在還堅信,這一定是周總理關照的。
20多年中,在鄭祖芳的記憶里,周恩來做的新衣服屈指可數(shù),而他拿來翻新、織補的舊衣服卻很多。他記得,總理有一件深灰色的舍味呢中山裝,兩臂和胸口經(jīng)常接觸桌面的部分已經(jīng)磨得發(fā)亮了,但總理堅持不做新的,而是讓工作人員拿到店里翻新。經(jīng)過師傅們精心改制后,衣服像新的一樣,總理看到還特意詢問,不會是重新做了一件吧?
周總理逝世時,鄧穎超專門派人到店請給總理做過衣服的師傅參加追悼會。“鄧大姐把我們安排在了家屬的隊伍里”說到這里,已經(jīng)80高齡的張永福哽咽了。
■帶動北京服務業(yè)提高
上海遷京店鋪開業(yè)以后,受到北京市民的熱烈歡迎。北京的同業(yè)可坐不住了。不過,面對真才實學,北京的同行們挑起了大拇指。
開業(yè)以后,中國照相館把精美的樣片擺在櫥窗里,引來許多同行前來觀摩。由于要求來店學習的人太多了,中國照相館沒有那么多力量接待,便索性開辦了學習班,專門培養(yǎng)北京各區(qū)和全國各地的學員。是對工藝、質(zhì)量的一絲不茍,成就了中國照相館在同行心中的地位。
不僅是照相業(yè),上海遷京老店在美發(fā)、服裝等各個行業(yè)都成了北京的標桿。就在這樣一來一往之間,京滬兩地的師傅們交流著技術,北京的服務業(yè)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改名改出世界名牌
轉(zhuǎn)眼間,“文革”開始了。跟全國所有行業(yè)一樣,服務業(yè)也受到了影響。在那個瘋狂的年代,人們做出了許多啼笑皆非的事。為了表明“左”,理發(fā)館不給理向右分的發(fā)型,燙頭也被取締了,就連理發(fā)用的大鏡子也被糊上了紙。全國上下都梳一樣的發(fā)型,“四聯(lián)”師傅的手藝沒了用武之地。中國照相館的櫥窗里,婚紗照沒了,禮服照也沒了,卻多了不少拿著“紅寶書”跳“忠字舞”的相片。
不久,好些老店鋪的名字也都改了。東安市場改成了東風市場,鶴年堂藥店改成了菜市口藥店,“美味齋”改成了上海餐廳……?
位于東交民巷的波緯服裝店坐不住了,他們琢磨是不是也應該改個名字?那時候,東交民巷已經(jīng)改名叫“反帝路”了,有人提出,干脆叫“反帝服裝店”吧!胺吹鄯b店”的名字剛貼出去幾天,外交部有意見了,他們說:“來店的外賓很多,不少是友好國家的,叫‘反帝服裝店’不太妥當,能否把店名改一改?”
為了給門店起名,那時已經(jīng)從“雷蒙”調(diào)來的鄭祖芳騎車轉(zhuǎn)了好多條大街,他看到街上的店,不是叫“衛(wèi)東”、“紅衛(wèi)”,就是“首都”、“人民”。靈機一動,取“紅色首都”之意,叫“紅都”如何?回到店里,他把這個想法跟大家一說,一致通過。后來他又請自己的一個擅寫書法的親戚,模仿毛體寫了“紅都”兩個字。
沒想到,這個名字竟然一鳴驚人,成了世界名牌。
當時,由于純手工制作,做一套西裝要四天時間,很難滿足市場的需要。有時候,一批訂單要三四個月才能交工。為了滿足外事活動的需要,店方規(guī)定只有外賓和持有省部級以上介紹信的,“紅都”才給做衣服。那時候誰要是有一套紅都西服,可是身份的象征。常華記得,有一年他的五哥跟隨醫(yī)療隊援助坦桑尼亞,做了一身紅都西裝。臨行前,五哥特意穿著西服來辭行,那精神樣兒讓常華羨慕不已。
1988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喬治?布什訪華。一下飛機,布什就撩開西服,用標準的漢語,對前來迎接的中國官員說:“紅都,紅都!”“紅都”的師傅們通過電視看到這個新任美國總統(tǒng)的時候都認出來,這不是當年那個美國駐華聯(lián)絡處主任嗎?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作為美國駐華聯(lián)絡處主任的布什,經(jīng)常和妻子騎著自行車光顧“紅都”。而他的前任布魯斯更鐘情于“紅都”,在任期間一共在“紅都”做了六七十套衣服。
■改革初年開風氣之先
1976年,“四人幫”粉碎了。老字號們紛紛改回了原來的名字,而老手藝是不是也能恢復呢?人們心里沒譜。
1976年底,“四聯(lián)”開始偷偷地恢復燙發(fā)了。那時候,店方規(guī)定燙發(fā)必須持文藝團體介紹信。即便是燙發(fā),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做大波浪,只能燙點兒小花再給扎起來。就算這樣,托關系、走后門燙發(fā)的人還是絡繹不絕,甚至連外地的人也趕來“四聯(lián)”燙發(fā)。1978年9月,“四聯(lián)”蓋起了二層小樓,新店開張,樓上樓下擠了好多人,都是來燙發(fā)的。店里新置的四臺電燙機忙得不亦樂乎。趕巧兒,一個外國電視臺的記者路過此地,不知道聚著這么多人是干什么呢?走近了一瞧才知道,敢情這是排隊燙發(fā)呢!外國記者趕快扛來攝像機,里里外外一通拍。一撥外國記者走了,又來了一撥……當時,“四聯(lián)”師傅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后來才知道,原來人家發(fā)現(xiàn)了新聞:中國人可以燙發(fā)了,這說明中國真的開始開放了。
趁著這股東風,中國照相館也放開了。1979年,消失了十多年的婚紗照又出現(xiàn)了。當時已在中國照相館工作的姚建忠記得,那時候一套婚紗可不像現(xiàn)在那么花哨,既沒有造型,也沒有化妝,就是新娘穿上婚紗,新郎穿上西服,規(guī)規(guī)矩矩地往那一站。一套照片只有四張,還是黑白的。不過,價錢卻不菲,照一套要三十多塊錢!爱敃r,那可是普通職工半個多月的工資啊!”
可就算這樣,新人們也紛紛趕來拍照。每天一大早開始排號,一天能照300多對兒,其中還有不少人是專程從外地趕來的。改革開放初期,上海遷京的老字號們又一次走在了全北京服務業(yè)的前面,開風氣之先,引領了時尚潮流的轉(zhuǎn)變。
■“小上海”變成“老北京”
2006年12月22日,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的“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位攝影人歡聚一堂。會上,10位曾為新中國攝影事業(yè)作出過杰出貢獻的攝影家被賦予中國攝影大師稱號。中國照相館攝影師姚經(jīng)才,是這十個攝影大師中唯一一名在照相館工作的入選人。這時,姚經(jīng)才已經(jīng)去世多年了。
現(xiàn)在已經(jīng)人到中年的姚建忠在中國照相館外拍部工作,與父親一樣他經(jīng)常會為國家領導人拍照。在給溫家寶總理照完相后,有人向溫總理介紹,這就是當年給周總理照過相的姚經(jīng)才的兒子。溫總理十分高興,說:“子承父業(yè),好好干!”姚建忠感到了作為大師之子的壓力,但這壓力中更多的是人們對于中國照相館這個老字號的期望。
如今,王府井大街上,中國照相館的門臉并不顯眼,時常有路過的游客會在櫥窗前駐足觀看。那里擺放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的標準像,如油畫般精致。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地說:“原來,這張照片是這里照的!彪m然今天市場上新興的藝術攝影、婚紗攝影、兒童攝影比比皆是,但是北京乃至全國各地的人還是會光顧中國照相館。
它左近的四聯(lián)美發(fā),抵抗著“韓流”“日流”的沖擊,依然固守著自己的獨特風格。雖然一樓店鋪坐著的大都是些懷舊的中年人,但美發(fā)廳三樓新辟的“新概念工作室”卻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
坐落在東交民巷的“紅都”,現(xiàn)在早已不是出國人員的專用服裝店。它以一種更加平民化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今天的服裝市場中,“紅都”還是精致與講究的代名詞。
潮流在變,人們的生活方越來越多元化,F(xiàn)在的上海遷京老字號們已經(jīng)很難再現(xiàn)當年盛況,但幾十年來它們?yōu)榉睒s北京服務業(yè)、豐富北京人生活而作出的貢獻,已作為全國人民支援首都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永遠銘刻在北京的記憶里。
(摘自1月8日《北京日報》,作者為該報記者)
相關熱詞搜索:上海 名店 年前 50年前上海名店大遷京 五十年前上海名店大遷京 憶上海名店進北京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