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個路人】路人王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鄧恩《John Dunn,1572~1631)在《祈禱文集》第十七篇中寫道:“無論誰死了/都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后來海明威在小說《喪鐘為誰而鳴》的扉頁上引用了鄧恩的這段詩句。所以,在大家痛悼小悅悅的時候,請別問我為誰而哭,我是在為你我而哭。
十九個路人,并不是個個都生有慈悲心。但是,第十九個路人陳賢妹――一個以撿拾垃圾為生的弱小婦女,她肯定生有慈悲心。她與前面十八個路人看到的景象一樣:仆倒在血泊中的小悅悅,帶著血跡的四道轍痕……只有她向小悅悅伸出了援手,那是因為只有她的心中生起了慈悲。如果不能感同身受別人的痛楚,則慈悲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生起來的。因為有慈悲,不論是親屬或朋友,甚或是小動物,當見到他們的苦痛時,我們便會想要消除他們的痛苦,或者是使他們得到快樂。遺憾的是前面的十八個路人沒有,絕大多數(shù)媒體都以“冷漠”來簡單地概述,但我覺得還有讓人深思的必要。
首先是心靈“麻木”,失去了引發(fā)悲傷的心智,失去了對所見所聞同心同感的能力。刺激這些人的只有地下的一攤血污,他們覺得惡心,因此有人以“暈血”為自己辯解(至少還知道該怎么做,只是沒有做);引發(fā)這些人的只有心驚肉跳,覺得出事故了,“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焉可等閑視之”,孔圣人都如是說,千萬別遭受了牽連,遇上“南京彭宇案”豈不更冤;帶給他們的還有自身器官上的變化――立馬眼睛失明、耳朵失聰、雙腿羅圈繞道走,表面上看是不知道面前發(fā)生了什么,其實是內(nèi)心里實在感受不到除“自我”以外的任何喜怒哀樂。
但是,更多的華夏子孫猶然記得2400年前孟子的古訓:“老人之老以及吾之老,幼人之幼以及吾之幼”,血泊中的可是剛剛才兩歲的小悅悅呀,她可就是我們自己的孩子呀!孩子之痛,孩子的父母之痛,孩子的親人之痛,你有感受到嗎?有句話說“悲止害覺”,當你同感其苦時,你就會憐憫其人,你才會走出自我的膽怯與顧慮,所以你就會付諸行動施以援手。第十九個路人陳賢妹只有1.4米的個頭,比前面的任何人都要單薄瘦弱,是因為悲憫情懷給予了她力量,而這些人所缺的正是這種悲憫情懷。
其次是缺少“愛心”,不懂得愛人,也不懂得愛物;不懂得給予,也不懂得包容。助人為樂、與人以樂是慈愛之根本,也是社會和諧之根本,但是,為什么小悅悅的遭遇卻是如此的凄涼呢?十八個路人的“慈愛”都到哪里去了7大家知道,廣東是中國最先富起來的地區(qū)之一,因為那里匯集了其他地區(qū)所沒有的優(yōu)惠政策,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投資、高端人才等等社會資本。但是生活在佛山的人們是否懂得,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講,得到的這些都是“愛心”,都是整個社會所給予他們的“慈愛”。然而恰恰相反,從十八個路人來看,是因為對“金錢利益”的追求,使人們迷失了作為人本應(yīng)具有的慈愛的本性;是因為在欲念影響下“驅(qū)利避害”的習慣,使人們忘卻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善良天性。缺少愛心,害怕失去,所以他們東躲西藏,遮遮掩掩,眼前就是幼小生命的苦難卻視而不見。觀不到他人苦,就感不到他人痛,也就更別說拔苦為樂了。
但是,我們不妨來設(shè)想一下第十九個路人陳賢妹的生活,她人到中年依然撿拾垃圾為生,難道可以說得到的愛要比別人多一些嗎?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設(shè)想,她因為衣衫破舊、形象卑微,在撿拾垃圾的路上也曾遭受別人的鄙視甚至是驅(qū)趕。然而就在這里――“廣佛五金城”,卻只有陳賢妹救起了小悅悅,那是因為她沒有泯滅愛心,面對他人的傷痛,是她的良心讓她拋開了一切顧慮,包括擔憂、抱怨與利益。有句話說“慈息貪欲”,人有了慈愛之心,就會想到應(yīng)該給予旁人快樂,也就不會太多地顧及自己的利益,甚至情急之下還會舍身代苦,“雷鋒精神”說的正是這種“慈愛之人”。所以后來有人給陳賢妹金錢,讓她生活過得好一點,但她卻分文未取。這并不是說明她認識有多高遠,而是因為從頭開始,救人就不是為了金錢。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侮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一塊泥土被海水卷走,歐州就會失去一角/女口同一個海岬,也如同你和你的朋友。”這還是約翰?鄧恩的詩,讓我們以天國里的天使小悅悅為始點吧,就像佛山市民宣誓的那樣,“絕不做冷漠的佛山人”,讓我們一起來做“慈悲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