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體企業(yè)本年度經營情況如下_四大政府智囊集體失手本年度經濟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0-03-16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實現(xiàn)了11.1%的增長,這個數字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從最新公布的4月份經濟投資、消費、出口數據來看,經濟增長依然強勁。   如果回頭看2006年底國內各大政府智囊機構發(fā)布的2007年中國經濟預測報告,人們會發(fā)現(xiàn),中國經濟今年的表現(xiàn)已經完全超出了智囊機構的預測,預測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會在2007年回落到10%以下。這些智囊機構包括: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社科院經濟學部“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當前價格走勢與未來趨勢分析”專題課題組等。
          經濟形勢預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現(xiàn)在來總結評價這些機構年前的預測,我們關心的也不只是預測的準確與否。我們認為,經濟預測首先是建立在對中國經濟結構,以及影響經濟內外部因素成熟認識的基礎之上。
          預測失去準星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自身出現(xiàn)了重大變化,或是影響中國經濟成長的內外部因素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以致于這種重大變化蒙蔽了連續(xù)多年跟蹤中國經濟問題的智囊預測機構?
          這是我們試圖去追尋和回答的問題。在回答之前,首先需要從投資、消費、出口、通貨膨脹等多個方面,詳細地分解4家智囊機構在2006年底的預測報告,先尋找智囊機構是在經濟哪個方面的預測失準。
          
          投資――高估調控效果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7%,2006年全年增長速度為24%。今年前4個月,我國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則達到25.5%,投資增長速度依然非?。
          然而對于投資增速的預測,去年底4家智囊機構給出的預測水平,國家信息中心和社科院報告預測為20%,發(fā)改委宏觀院預測為22%,央行研究局認為上半年投資增速不會太高,下半年投資可能反彈。
          綜合來看,我們發(fā)現(xiàn)各機構對投資增速的預測普遍偏低。而原因,是各機構普遍高估了2006年調控政策的影響程度。
          
          比如,發(fā)改委宏觀院稱,“調控政策的堅定性和執(zhí)行力的提高”,有利于投資過熱向“軟著陸”方向發(fā)展;國家信息中心同樣認為,2006年出臺的抑制資產過快增長的措施,將在2007年進一步顯現(xiàn)政策效果;社科院報告表示宏觀調控措施已經初顯成效;央行研究局則稱,2007年上半年在土地、信貸和投資項目清理等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慣性作用下,投資增速不會太高。
          實際上,高估宏觀調整政策的效果已經不是第一次。2006年初,就在人們認為2004年至2005年多項調控政策將遏制經濟過快增長時,貨幣、信貸、投資等一系列經濟指標強力反彈,并引發(fā)了從2006年4月開始的新一輪調控。
          
          消費――低估居民收入增長
          
          在低估投資的同時,各家智囊機構也不約而同地大幅度低估了消費的增長水平。今年前4月全社會消費零售額增長高達15.1%,3月、4月連續(xù)兩月增幅超過15%,均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2006年中國消費增長13.7%,這已經是多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消費也一直是中國經濟中最難以提高的部分。中國的宏觀政策一直致力于啟動內需,拉高消費增長水平。但消費高增長到來的時候,卻已是在智囊機構的預測之外。
          央行研究局預期今年消費繼續(xù)保持13.7%的增長,發(fā)改委宏觀院、社科院均給出了13%的預測,國家信息中心則預期將下降到12.5%。
          消費是突然增長的么?這種增長沒有可循的規(guī)律?社科院、央行研究局的報告均沒有給出低預測的原因,國家信息中心只是稱“受2006年高基數的影響”。
          發(fā)改委宏觀院報告則認為,受出口增長可能顯著放慢的影響,就業(yè)增長將會放慢,再加上投資增長和企業(yè)效益增長的回落,都會減慢居民收入增幅,從而減緩消費增長。但出乎發(fā)改委宏觀院預期的是,投資、出口、企業(yè)效益都沒有出現(xiàn)回落,反而是加速增長。
          從今年經濟運行來看,消費的高增長離不開同時期高增長的居民收入,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長達到了19.5%,扣除物價之后的實際增速也達到了16.6%,這是近年來的較高水平。
          而另一個因素則在所有智囊機構預測之外,中國高增長股市的“財富效應”。近期已經有多方的市場人士將股市與消費的增長聯(lián)系起來,中國央行更是在新發(fā)布的《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指出,“資本市場的繁榮所帶來的‘財富效應’因素有助于增強居民的消費信心!
          實際上,今年前4月消費高增長的均是大額消費領域,比如金銀珠寶類增長30.8%,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31.5%,汽車類增長38.6%,家具類增長53.3%。這些大額消費領域更大程度上與高收入人群聯(lián)系在一起,而參與股市創(chuàng)富的也一般理解為高收入人群。
          
          進出口――高估升值影響
          
          如果說投資的增速預測雖然偏低,但還可以忍受;消費的預測雖然大幅偏低,但股市的財富效應與股市本身的高增長聯(lián)系在一起,而股市漲幅本身難以預測;但是智囊機構在出口領域的預測,則是讓市場大跌眼鏡。
          今年前4月,我國出口3495.2億美元,同比增長27.5%,前4個月累計貿易順差達到63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8%。
          而對今年出口的預測,國家信息中心和社科院預期增長僅為15%,發(fā)改委宏觀院預期增長則只有10%。
          發(fā)改委宏觀院報告稱,2006年以來出口增長已經存在內在的減速趨勢,這一趨勢將在2007年進一步強化,此外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明顯回調將使出口需求明顯減弱。國家信息中心則稱,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貿易保護主義日益突出,而國內的內部調整和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大等因素都會對進出口產生較大負面影響。社科院報告給出的原因,也是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因素。
          央行研究局的報告沒有給出具體預測數據,只是指出,上半年出口仍然會保持較高的增速,下半年增速會有所回落,全年出口的增速會低于2006年。報告認為,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摩擦加劇,出口退稅率和加工貿易政策的調整,美國經濟有下滑的風險等因素也將影響制約出口增長。
          對于美國經濟以及全球經濟是否將下滑,以至明顯影響中國出口的問題,用目前4個月的數據來描述尚顯得太早,但毫無疑問的是前4月強勁的出口已經超出了幾家智囊機構的預期。
          
          通貨膨脹同樣失準
          
          可以說,四家智囊機構在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方面,預測多失去了準星。同時失準的還有對通貨膨脹的預測。
          今年前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8%,3月和4月更是分別高達3.3%和3%,實際的負利率水平已經招致了央行在3月和5月的兩次加息。幾家智囊機構顯 然沒有預測到今年高增長的通貨膨脹水平,這些機構普遍預期CPI將在2%以下,社科院更是給出了1.1%的超低預測。
          發(fā)改委宏觀院給出的預測是1%~2%,報告甚至強調,CPI增長在輕度的通貨緊縮區(qū)間(-1%至1%)不會對經濟穩(wěn)定增長形成不良影響。社科院和國家信息中心也給出了低增長預測,但均沒有給出更多的解釋。
          央行研究局的報告稱,2007年全年CPI增長為2%,稱部分消費品的產能過剩會帶來價格下降的壓力。
          
          是什么在引領中國經濟高增長?
          
          政府智囊機構發(fā)布經濟預測報告的意義,本來就在于為政府宏觀調控決策服務,同時引導市場經濟預期。但從我們對以上4家政府智囊機構2006年底的經濟預測報告來看,投資、消費、出口、通貨膨脹四大經濟領域的預測普遍失準,如果說央行研究局的報告因為沒有給出更多具體的預測數據而顯得方向上大致正確的話,另外3份智囊報告對于經濟將明顯降溫的預測,與2007年至今明顯趨熱的經濟形勢已經完全背離,如果以這種預測指導宏觀調控,那么其負面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從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已經多年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增長。雖然前述智囊機構預測2007年增速將在10以下,但一季度11.1%的增長顯示,今年再一次超越10%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啟發(fā)我們去追問,是什么在引領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這也是我們在文初就提出的問題。
          我們并不具備更高超的智力水平,但智囊機構普遍預測失準啟發(fā)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勞動生產率。
          顧名思義,勞動生產率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定的勞動力,生產出的商品數量,如果設備改進、技術水平提高,一定時間內一定勞動力的產出水平會得到提高,而這能帶動經濟增長。
          數據顯示的正是如此。國際商業(yè)組織“大企業(yè)聯(lián)合會”(Coherence Board)發(fā)布的報告也顯示,2006年美國勞動生產率僅增長了1.4%,印度增長6.9%,而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非常強勁,達到了9.5%,增速世界第一。國際勞工組織公布數據稱,2000年到2005年間,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了63.4%,這一水平超過了印度的26.9%和東盟的15.5%。
          實際上在國內鮮有關于勞動生產率方面的研究,而勞動生產率在很大程度上是衡量一國經濟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指標,因為勞動生產率與技術進步聯(lián)系非常緊密。
          美國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高速成長,就與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聯(lián)系緊密,甚至可以說過去十幾年支撐美國持續(xù)高速增長的最大功臣,正是美國勞動生產率的高增長。
          實際上勞動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可以解釋投資以及出口的高速增長。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增強了企業(yè)的活力,也增強了企業(yè)對成本的承受能力和企業(yè)的競爭力,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高增長的勞動生產率將維持企業(yè)的競爭力,并維持和促進出口的高增長。

        相關熱詞搜索:智囊 失手 本年度 四大政府智囊集體失手本年度經濟預測 中國政府四大 智囊?guī)?/a> 經濟智囊的重要性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