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在哪里]阿里公司在哪里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到了阿里,就像離開人世,去往鴻蒙初開的別的什么星球。那兒既無歷史,也無時間……那種無背景的靜,是真靜!   作家馬麗華在《西行阿里》一書中,提到一位叫摩薩的詩人。這位詩人在評價阿里時曾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這讓無數(shù)人好奇,阿里,到底充溢著怎樣的神秘?
          其實,真正到達阿里,方才知道,這里既有歷史,也有時間。只是,那彼時的歷史更像是帶有謎團的傳說,而當下的時間,要么不為人所知,要么被世俗的繁華遮蔽……
          彼時那里 ●
          
          一個貴族去世了。
          人們?yōu)樗裨。給他戴上一幅面具,上面雕有精致的圖案。
          面具是純金的。
          這里不缺金子,河道里就能淘出來。當?shù)厝死L制壁畫時,鑲嵌會用到金絲;寫經(jīng)文時,墨水就是金粉。
          墓葬地在藏西札達。這里左依阿伊拉山脈,右靠喜馬拉雅。
          這個下葬的場景出現(xiàn)在2700年前。那是一個叫做象雄的年代。
          象雄,原意為“大鵬鳥的地方”。這只“大鵬鳥”在最強悍的時期,曾經(jīng)北抵今天的新疆,西至今克什米爾,幾乎遍及整個青藏高原。
          它至少曾建立過一個浩大的都城,叫穹隆銀城。
          那是個壯觀的城堡。它建在山頂上,建筑隨山形起伏,殿堂、祭廟、居所層層疊疊。建筑之間有暗道連接,有的暗道從山下直通到山頂。
          這里就像一座古老的城鎮(zhèn),居者眾多,人們使用夾砂的紅褐陶器,使用磨石、石臼,也使用鐵甲。他們甚至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文字和語言,那就是神秘的象雄文字。
          原始的人們有著各種祭祀的習俗,寺院里香火不斷。一尊造型奇特的雙面青銅神像為人們尊崇。神像上身赤裸,兩乳突出,跪坐,一手扶膝,一手向上舉持器物,其頭部前后兩面均有面孔,面容猙獰。
          這與一種原始的宗教有關。那就是源于本地的苯教。后來,這個宗教的命運被辛饒彌沃所改變。此人正是象雄的王子。聰明的他使苯教成為融藏醫(yī)、天文、地理、占卦等一體的系統(tǒng)化宗教――雍仲苯教。
          從此,象雄與雍仲苯教,一起成為那個時代以阿里地區(qū)為中心的藏區(qū)的代名詞。
          一直到了七世紀,盛唐在內(nèi)地興起。631年,象雄向唐朝遣使朝貢。10年后,藏地東部新興的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
          此時,象雄與吐蕃并存藏區(qū)。二者起初的關系,采取了與唐朝同樣的處理手法――和親。松贊干布將王妹賽瑪噶嫁與象雄王,象雄之妃則嫁與松贊干布為妻。但這場和親,既沒能“親”,也沒能“和”。
          賽瑪噶送出的一包綠松石,掀起了雙方的連年征戰(zhàn),也徹底抹殺了象雄文明……
          
          當下這里 ●
          
          采訪車在河谷中顛簸。位置是阿里嘎爾縣門士鄉(xiāng)。
          河谷水美草豐。當?shù)卮迕裾趯⑺蜣r(nóng)田,路面上不時積起或大或小的水洼,倒映出鮮艷的藍天白云和連綿的山脈。
          在阿里這樣“世界屋脊的屋脊”,也有這樣綠油油的農(nóng)牧場景,讓我一下子明白,為什么在幾千年前,這里能夠雄起一個偉大的象雄文明。
          河谷一側的山溝里,深藏著一個小小的寺院,那是著名的古如甲寺――阿里現(xiàn)存的唯一的苯教寺院。
          一位僧人帶著驕傲的眼神指了指身后的山坡,“那里就是象雄國王住的地方,穹隆銀城!”山坡上有些小的殿宇,甚至還有不少修行的洞窟。彩幡纏繞,轉經(jīng)筒反射著炫目的陽光。
          僧人帶我來到大殿,指著殿內(nèi)的三行字符念給我聽。他說,第一行就是象雄文字,第二行是對應的發(fā)音,第三行是藏文,大意是對這座寺院的贊頌,“藏文的母體就是象雄文字”,F(xiàn)在只有極少數(shù)專業(yè)研究者才能看懂這種神秘的文字了。
          僧人說,寺院在“文革”中被破壞了,大殿也成了羊圈,F(xiàn)在,不僅建筑重新修繕,周邊的墓葬等文物也得到陸續(xù)發(fā)掘。
          金面具就出土自鄰近札達縣的墓葬。2009年被百姓發(fā)現(xiàn)。阿里地區(qū)文化局副局長、文物局局長李興國初次見到金面具即為之“震撼”。
          但由于象雄文化的久遠以及突然中斷,至今,金面具的考古報告沒有公布,但令李興國欣慰的是,經(jīng)過這幾年的文物普查,阿里人終于知道象雄的大致概念了,也就從此知道了“自己是誰”、“阿里從哪里來”。
          阿里人愿意將阿里文化與象雄關聯(lián)起來。不消說,這是極好的旅游資源。
          2011年8月,阿里就要迎來第三屆象雄文化節(jié)。此前于5月份印制的《阿里地區(qū)基本情況》冊子里,下了這樣的定論:“象雄是吐蕃贊普后裔吉德尼瑪袞來到此地之前,阿里地區(qū)的泛稱!
          
          彼時那里 ●●
          
          講到吉德尼瑪袞,還要回到那包由賽瑪噶送出的綠松石。
          賽瑪噶嫁與象雄王后,受到冷落,便用頭巾包了一包綠松石寄給王兄松贊干布。她的意思是,如果王兄能征服象雄,即可頭飾綠松石彰顯男子漢氣概。
          松贊干布豈能示弱,于是發(fā)兵一舉將象雄王擊斃,統(tǒng)一了青藏高原。
          在兩個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的影響下,松贊干布皈依了佛教,并派16位大臣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jīng)。到了八世紀,蓮花生由印度入藏,佛教得到空前弘揚。
          藏區(qū)原是雍仲苯教的天下,佛教的擴張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雙方激烈矛盾,后來干脆成為吐蕃內(nèi)部爭權奪利的斗爭工具。
          于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這個一直在弘揚佛教的吐蕃王朝,在公元846年,贊普朗達瑪竟然宣布全面禁佛。這既是佛教史上遭受的沉重打擊,也是阿里乃至西藏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隨后,極端化的事件接連發(fā)生:先是有佛教信徒以叩見為名刺死朗達瑪;然后王后與王妃各挾幼子和寵臣進行自相殘殺;最后吐蕃末代贊普后裔白廓贊也被起義軍所殺。
          白廓贊之子,即吉德尼瑪袞。之后的歷史表明,這個人物正是“阿里”概念的真正締造者。
          當時,在吉德尼瑪袞的面前,是一片亂世。在老臣的輔佐下,他選擇了西行。歷史竟是如此的吊詭。其西行求生之處,就是前輩們曾蕩平的象雄之地。
          靠著他的貴族身份,吉德尼瑪袞很快成為當?shù)赝踝宓呐觯⒅饾u擴張勢力,統(tǒng)一了西部藏區(qū),漸而成為一個頗有勢力的王國。
          目睹了前輩自相殘殺的慘狀,待到他的三位兒子長大成人,吉德尼瑪袞便進行了分封:大兒子選擇了雪山環(huán)繞的普蘭;二兒子選擇了巖石環(huán)繞的古格;三兒子選擇了湖泊環(huán)繞的拉達克。
          九世紀中葉以后,有古籍開始稱呼此地為“封地”,藏語即“阿里”。
          就像一個孩子,阿里終于有了可以上戶口的正式姓名。
          不過,如果吉德尼瑪袞能夠長生不老,他一定會為接下來看到一幕幕重演的悲劇而慟哭不已……
          當下這里 ●●
          
          采訪車在湖灘上行駛。位置是阿里日土縣班公湖。
          最早讓我對阿里的湖泊產(chǎn)生興趣的正是班公湖。它不是闊大的那種,而是狹長、富有變化,像一根繩子,長達150多公里,最寬處才15公里,最窄處僅5米。
          實地走一遭,車子繞來繞去,讓我明白了1000多年前,吉德尼瑪袞的三兒子選擇的這塊封地為什么稱作“湖泊環(huán)繞”。
          “繞也就是圍,所以阿里人都知道有個阿里‘三圍’,也就是吉德尼瑪袞三個兒子選擇的三個地方。”阿里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加央次仁說,現(xiàn)在,“三圍”是阿里地區(qū)的三個旅游重點。按照2010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此偏遠的阿里,全年接待游客已超6萬人。
          神山岡仁波齊是普蘭的最大旅游熱點,它被佛教、印度教、苯教等同時視為世界中心,山頂奇特形如金字塔,山坡上還有一巨大冰槽。
          當?shù)厝酥v,這冰槽的形成還與佛苯之爭有關。
          相傳佛苯各有一位大師,一個叫米拉日巴,一個叫那如本穹。在佛苯之爭的年代,兩位大師斗法,比試誰先到達山頂。比賽日子一到,那如本穹便騎鼓向雪山飛去,此時米拉日巴還在睡大覺。但就在那如本穹快到山頂時,第一縷陽光噴薄而出,米拉日巴乘光線瞬間抵達山巔。那如本穹一看驚呆了,作為坐騎的鼓順山勢一下溜到山腳,砸出一個大冰槽來。從此,佛教香火便發(fā)達起來,苯教就只能委曲求全了。
          類似的傳說,可以從普蘭一路聽到札達。札達是“三圍”中“巖石環(huán)繞”的地方,其最“高”境界是古格王朝遺址。登上城堡的最高處壇城殿,遙視遠方層層疊疊的喜馬拉雅雪山,我只能感嘆,古格文明,那是一種怎樣的逝去的恢宏?
          
          彼時那里 ●●●
          
          吉德尼瑪袞三個兒子中,數(shù)老二最有能耐;趾甑墓鸥裎拿鳎褪撬皇执蛟斓。
          時光似乎可以回到象雄時代,那座穹隆銀城的盛景得以再現(xiàn)。一切都很相似,城堡、寺院、民宅、宮殿,以及暗道等等。只是它的名字改作了古格,地點換作了札達,還有,它的規(guī)模更大,居10萬人之多。時間也更長久,從10世紀一直延續(xù)到17世紀。
          這個時間里,內(nèi)地已歷經(jīng)多次王朝變更,從唐朝到五代十國,再到宋、元、明、清。
          期間,古格吸取了吐蕃朗達瑪滅佛的教訓,復興佛教。這就不得不提及11世紀時的一個重要人物――古格國王益西沃。
          益西沃繼承王位不久,就主動讓位于其弟,潛心修佛。為了籌措黃金迎請印度高僧阿底峽前來傳教,他親率士兵攻打西北方的穆斯林國家噶洛,但不幸被俘。噶洛國王見益西沃也是好漢一個,不忍殺掉,便勸其改信伊斯蘭教,被益西沃斷然拒絕。噶洛國王又說,用等身重量的黃金贖身,亦可免一死。益西沃仍舊不從。
          此事傳回古格,舉國上下籌措贖身黃金。但益西沃說:我已年邁,黃金就用作迎請高僧吧。爾后引頸受戮。阿底峽深受感動,隨后來到古格。此時是公元1042年。
          從此,古格大地上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佛教復興。阿里這片封地之國,也一時成為西藏地區(qū)的宗教中心。
          接下來,幾個世紀的繁盛過后,那應當令吉德尼瑪袞慟哭的一幕上演了。
          由于佛教勢力過于強大,引起古格王的擔憂。恰在1624年,天主教神父葡萄牙人安德拉德等人來到古格,試圖說服古格皈依天主教。此前40年前,利瑪竇已先于他在中國廣東傳教。
          靠幾個人的嘴皮子,就能讓一個具有千年宗教傳統(tǒng)的王國改變信仰,這看起來真是不可思議,甚至滑稽不堪。
          但史實有時比小說還要戲劇,當時的古格王真的就接受了神父的建議。他的目的很明確,借新興天主教削弱傳統(tǒng)佛教勢力。
          于是,古格山下有了天主教堂,古格山頂也有了巨大的十字架。于是,佛教寺院的僧侶們暴動起義。再于是,接到僧侶求援的鄰國拉達克,趁古格內(nèi)亂發(fā)起進攻。
          拉達克與古格同屬吉德尼瑪袞的后代封地,這下他們又自相殘殺了。
          時間是1630年。戰(zhàn)斗十分激烈。有人說拉達克人使用古格戰(zhàn)俘在城下壘起了高臺,有人說古格戰(zhàn)士在酷夏中要背送大量防御石塊,磨爛了背部?傊,戰(zhàn)爭的殘酷讓古格王不忍目睹。最后,古格王投降了,也有人說他自殺了。總之,古格,這個一度耀眼的文明,像象雄一樣,永遠消失了。
          歷史的相似點如此之多。吐蕃的覆滅,也與古格一樣,都以政教矛盾起源,并終于同胞間的殺戮。
          在阿里這塊高原上,吉德尼瑪袞幾百年前苦心設計的封地式王國,最終還是沒能逃過歷史的嘲弄。
          接下來,阿里的命運,將不再完全由自己區(qū)域內(nèi)的力量消長所決定。其實,神父安德拉德的到來,已經(jīng)暗示了一種結局――隨著西方文明的擴張,中國將無法再獨善其身,而作為邊境之地的阿里,其進程將不可避免地被外界所打擾……
          順便提一句,那個神父,安德拉德,在古格被摧毀之前,見勢不妙,已先行逃之。
          
          當下這里 ●●●
          
          采訪車在土林里穿行。位置是阿里地區(qū)札達縣札布讓區(qū)托林鄉(xiāng)。
          這是我在阿里期間高原反應最為強烈的半天。“都是阿里通航惹的禍”,阿里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加央次仁是個幽默的人,他“幸!钡貫槲业姆磻鲋偨Y。他說,去年阿里通航之前,從拉薩坐車到阿里要兩天路程,現(xiàn)在只需一個半小時。再往前推幾年,不通柏油路的時候,就得五六天,“慢悠悠地從公路晃上來,你就能適應海拔了”。
          盤山路上不停的急轉彎,讓我的頭腦暈暈沉沉。更頭疼的是,古格,除了古城遺址,我到哪里能夠尋到它在現(xiàn)實中的印跡?
          前一天的晚上,我就此請教地區(qū)文物局局長李興國。他同樣是眉頭緊鎖,“古格仍舊是個謎!王國可以被攻克,但文明怎么一下子就消失了呢? 當年10萬人口之眾,現(xiàn)在卻找不到它的后代,蒸發(fā)了不成?”
          直到看到札達縣的一份統(tǒng)計材料,我才明白10萬是個什么概念。去年,這個坐落在原古格區(qū)域上的小縣,全縣人口才7179人。
          除了古城遺址,大家公認的能夠真切反映那個時代歷史的,就是托林寺了。寺院在札達縣城邊上。當年益西沃獻身求佛感動了高僧阿底峽,阿底峽就是在這里向藏區(qū)傳教的。從一定意義上講,托林寺就是當時藏區(qū)的宗教中心。
          一位年長的僧侶為我們打開了一間又黑又小的殿堂。殿堂的角落里擺放著鎮(zhèn)寺之寶――一只鹿角,“這鹿角有一千年了,是古格一個王妃騎過的鹿”。
          殿外的一堵墻上,保留著鮮艷的壁畫:天藍的底色,祥云朵朵,一個貴族裝扮的女人身披紅衣,安詳?shù)仳T在鹿身上,那只鹿鹿角突出,眼睛似乎在微笑,顯得幸福閑適。
          夕陽中,整個札達縣城籠罩在金光之中,圍繞縣城的土林,整個變成了金山。
          遠處,也就是喜馬拉雅的山頭,或者可以叫做天邊,感覺紅云從地上沖了起來,壯觀,詭異。讓人隱約感知,那里藏著一個又一個秘密。
          
          彼時那里 ●●●●
          
          拉達克攻克了古格。它的鐵騎沒有停下腳步,進一步占據(jù)了阿里“三圍”的大部地區(qū),并有繼續(xù)東擴意圖。
          有必要交代的是,此前的13世紀,元朝就統(tǒng)一了中國,而且把阿里地區(qū)及前后藏地區(qū)納進自己的版圖;到明清時期,該地也都有明確的管轄機構。
          拉達克勢力的持續(xù)擴張是不能被允許的。五世達賴時期,甘丹才旺統(tǒng)率蒙藏騎兵,陸續(xù)收復失地,將拉達克驅回了老巢。
          甘丹才旺是阿里人眼中的英雄。他原本是出家僧人,為了趕走拉達克,便出山還了俗。最終由于戰(zhàn)功顯赫,殺人如麻,便于戰(zhàn)后在普蘭縣建了一座賢柏林寺以贖罪。
          從1683年開始,拉達克就年年向西藏進貢。之后,拉達克王由駐藏大臣“節(jié)制”。
          十七世紀末葉,阿里“三圍”正式納入西藏噶爾本地方政府統(tǒng)轄之下,被劃分為四宗六本。四宗即四縣,包括日土、普蘭,札布讓和達巴(后合并成札達)。
          之后,晚清中國處于西方列強侵擾之下,阿里邊境也被迫經(jīng)歷了與克什米爾、道格拉人、英國東印度公司等方面的紛爭甚至是戰(zhàn)爭。
          到了1949年,新中國宣布成立。第二年8月1日,一支由136人組成的先遣連,從新疆橫跨昆侖山,戰(zhàn)勝了缺氧、饑餓、荒涼,最終成功抵達藏北阿里高原。這在戰(zhàn)略上配合了后來的昌都戰(zhàn)役,促進了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5月23日,“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簽署。8月3日,阿里全境解放。1959年3月,達賴叛亂,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4月,阿里地區(qū)成立軍管會。至此,統(tǒng)治阿里地區(qū)長達270余年的噶爾本政府告別歷史舞臺。
          1970年至1979年,阿里地區(qū)曾有10年歸屬新疆管轄。接下來,阿里的軌跡與整個中國實現(xiàn)了同步:改革開放,經(jīng)濟發(fā)展,交通改善,教育醫(yī)療等生活條件提高……
          至此,歷史與現(xiàn)實已經(jīng)咬合在一起。歷史就是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變成字體,就已經(jīng)成為歷史。
          
          當下這里 ●●●●
          
          采訪車在牧場里穿行。位置是阿里日土縣熱幫鄉(xiāng)。
          陽光給灘涂的牧草增添了很多飽和度,羊群、馬群、牛群,都成了生動的點睛之筆。老漢其美平措的新家就在這樣的山溝美景里。當天,他剛剛轉場到這里,一頂帳篷就是他大半輩子習慣的家。
          他今年77歲。健康得很。不是給我倒酥油茶,就是給我遞風干肉,一團忙活。
          政府出資補貼,讓游牧家庭都能住上安居房,但他顧不上住,非要跟著羊群跑!耙郧稗r(nóng)奴時候,人不平等,現(xiàn)在只要你肯干,就有好日子過”,這是他閑不住的理由。
          他全家養(yǎng)了近600只山羊,這是日土縣特有的羊。由于緊鄰克什米爾,從這種羊身上抓取的羊絨被稱作克什米爾羊絨,也就是著名的開司米羊絨。這種羊絨細長,富有彈力和光澤,號稱世界之最,被喻為“軟黃金”。
          近些年,日土縣一直引導牧民養(yǎng)殖絨羊,這也成了阿里農(nóng)牧業(yè)的一個符號。在日土縣,農(nóng)牧家庭收入的七成要靠羊絨。
          2003年,一個叫馮俊海的人出現(xiàn)在了阿里。本來他在東南亞、非洲做生意,當時日土縣的領導找到他,決定利用阿里的優(yōu)質羊絨搞一個羊絨衫公司。馮接下了這活,也就成了后來金哈達羊絨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如此一來,阿里的羊絨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也使阿里絨羊養(yǎng)殖戶多了一種市場依托。
          只是后來,為了方便出口等原因,金哈達公司搬到了拉薩。馮俊海說,不管走到哪里,阿里永遠是金哈達的老家,我們的根在阿里。
          可,阿里的根在哪里?
          站在獅泉河畔,不遠處就是阿里地委大院,雪水在河道里流淌,陽光映在水中仍那么晃眼。
          那些過往都已隨河水而逝:久遠的象雄,失蹤的古格,難以解密的金面具,縹緲的穹隆銀城,驕傲的古如甲寺,老態(tài)龍鐘的托林寺……聰明的象雄王子辛饒彌沃,被刺殺的贊普朗達瑪,開啟阿里正史的吉德尼瑪袞,獻身求佛的益西沃,狡猾的神父安德拉德,無奈的古格王,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先遣連……
          還有,“惹禍”的阿里昆莎機場,讓人眩暈的盤山道,形狀怪異的云團,連綿不斷的雪峰,冷冰冰的界碑,云一樣的牧場羊群,忽隱忽現(xiàn)的神山岡仁波齊,神奇得讓人停止呼吸的圣湖瑪旁雍錯,還有鬼湖拉昂錯……
          我一時不知該怎樣將他們拼合在一起,他們?nèi)绱藦碗s,又如此跨越,就像阿里的天空,似乎伸手可及,可真的伸出手去,又什么也觸摸不到。
          只有這些天見到的阿里人,還算清晰而生動――
          加央次仁,阿里地委宣傳部副部長,他的孩子去了福建讀內(nèi)地的西藏中學,越來越多阿里的孩子有了更好的讀書環(huán)境;
          李興國,阿里地區(qū)文化局副局長、文物局局長,正在研究那個又老又難又有意思的課題――象雄、古格到哪里去了;
          馮師傅,阿里的一位司機,曾經(jīng)搬起一塊塊石頭在阿里筑起血汗路,現(xiàn)在他每天心情舒暢地在柏油路上飛馳;
          馮俊海,金哈達羊絨的創(chuàng)始人,仍處于創(chuàng)業(yè)的興奮期,他正在籌劃如何將產(chǎn)品打進北京市場;
          其美平措,日土牧場里的游牧老人,今年的羊絨已全部收完,不過還沒有出售,他要等個頂好的價錢……

        相關熱詞搜索:阿里 阿里在哪里 阿里在西藏哪里 杭州阿里在哪里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