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多了鳥事還少么_鳥人鳥事
發(fā)布時間:2020-03-24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觀鳥活動最早在英國和北歐國家興起,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作為一項時尚的戶外運動在西方國家十分流行,即使是普通家庭主婦,可能也會隨時拿出望遠鏡,透過廚房的窗子望望鳥兒。而在我國,觀鳥的普及時間還不到十年,熱衷于觀鳥的人數(shù)僅數(shù)千個。許多時候,他們反而是被人圍觀的對象。但這仍然不減他們對這項活動的癡迷和享受,而“鳥人”的隊伍也在這幾年中越來越壯大。
一個剪影,一聲鳴叫,就知道是哪種鳥
當許多鳥人第一次通過望遠鏡,看見那灰撲撲的小鳥綻放出生動的細節(jié)之美時,那種“觸電”的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最漂亮的永遠是下一只
廣州鳥友樂偉強回憶起他六年前第一次在市郊的小谷圍參加觀鳥活動,在鳥友的指點下,他發(fā)現(xiàn)那條看來再普通不過的馬路,兩旁居然隱藏著那么多美麗的生靈,這讓他興奮異常。觀鳥不僅要仔細觀察,還要細心聆聽。通過觀鳥,人的所有感官都會被調動起來,對于周圍也敏感了許多。你會比常人看到和聽到更多的東西,世界也豐富了許多。因此,越是遠離自然的都市人,越會珍惜這樣一種感受。
“觀鳥時間長了,反而挺羨慕那些菜鳥! 資深鳥人Ptarmigan感嘆道:“因為一只很普通的鳥兒都足以令他們興奮雀躍,而以后看得多了,難免有些‘審美疲勞’。這時就要給自己設個目標,比如列個清單,讓自己盡可能記錄下更多的鳥種。”
我國約有一千四百多種鳥類,許多鳥人便把收集這一千多種鳥類當成挑戰(zhàn),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記錄,他們也被戲謔為“推車族”,即英文的“Twitcher”――瘋狂追求鳥種數(shù)目的觀鳥癡迷者。問他們心目中最漂亮的是哪一只鳥,他們總會回答:“下一只!”
由于地域和氣候的不同,我國不同季節(jié)在不同地方出現(xiàn)的鳥種都不一樣!巴栖囎鍌儭背嗽谒〉氐闹苓咗B區(qū)頻繁出沒,也總會借著旅游或出差機會跑遍大江南北,搜尋各地的鳥兒。樂偉強在每次旅行前,都會做好功課,查清當?shù)爻鰶]的鳥種和辨認方式,有時還會列個重點觀察的“頭號通緝犯”。上回去四川,他收獲了54種從沒見過的鳥,非常滿意。他笑稱,如今去旅游如果沒看到鳥,就覺得人家好像欠了他錢似的,白去旅行了。
聲名遠播的民間觀鳥記錄網(wǎng)站
望遠鏡是鳥人們的必備器材,它能讓他們在不打擾鳥兒的情況下,盡情地近距離欣賞它們的美麗。鳥人Ptarmigan已經(jīng)有十年的“鳥齡”了,他的器材仍和當初一樣,只是一部望遠鏡。在他看來,用望遠鏡不僅可以享受直接欣賞的樂趣,也有利于他提高觀鳥水平:“當發(fā)現(xiàn)一只鳥時,有相機的話我會想著先把它拍下來,回家再慢慢認。這樣容易形成依賴,較難鍛煉識別能力!睘榱颂岣咦约旱乃,他和許多鳥友一樣,家中堆著許多百科圖鑒等工具書,平時沒事就翻一翻!案咚降镍B人,積累的知識足夠豐富,只憑一只鳥兒飛過的剪影,或一聲短促的叫聲,就能分辨出它的種類!
而對另一些鳥人來講,相機則是他們的必備之物。就如廣東最資深“鳥人”廖曉東所說:“每次觀鳥歸來,上網(wǎng)與各地觀鳥者們交流,卻感到僅靠笨拙的文字描述,很難充分表述新目擊鳥種的精彩,無法與大家盡情地分享觀鳥的快樂。因此我為望遠鏡配上一部數(shù)碼相機,開始嘗試拍攝野生鳥類。”
拍鳥比起單純用望遠鏡看鳥需要更大的耐心,為了等到一個好的時機,抓拍一張好的照片,許多鳥人往往會原地守候上好幾個小時。有些旁觀者理解不了:這么久一動不動的,不無聊嗎?“專注于拍鳥時是不會覺得悶的。鳥兒其實一直都在那里,飛走了還會回來。它是自然界最杰出的模特,你只要有耐心,就能得到滿意的成果!边@道理其實跟釣魚差不多。
每當拍到難識別的鳥,鳥友們便可對照鳥類圖譜和手冊細細推敲,或通過網(wǎng)絡與其他鳥人一起討論研究。一張清晰完整的野鳥照片,特別是罕見品種,還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2002年12月,由廖曉東與朋友策劃推出的“中國觀鳥記錄中心”,已經(jīng)成了全國乃至世界鳥人圈知名的民間觀鳥記錄網(wǎng)站。它完全靠鳥人中的技術人才建立維護,任何鳥人都可以提交自己的記錄和圖片資料,在里面自動分類歸檔。如今它已收錄了17564篇觀鳥記錄,觀鳥者目擊到1181個鳥種,約占全國鳥種總數(shù)的80%。
今年底,網(wǎng)站的錄音記錄上傳功能將會開通,而鳥友阿Lool等人則正積極地進行鳥類動態(tài)錄像資料上傳的申請。
“我們國家是全球野生動植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我們甚至都沒有一部能獲得國際獎項的自然類紀錄片。難道真的要等外國人來拍中國人與鳥類自然的紀錄片?”她曾在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
至今,Lool已協(xié)助拍攝有關鳥類的專題和新聞片達數(shù)十次,參與制作的環(huán)保教育紀錄片―《濕地,候鳥的天堂》也已在電視上播出。她正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建立一個可檢索的《中國鳥類視頻》界面,內容進行系統(tǒng)分類,可按鳥種、拍攝時間、地點等檢索到相關的視頻。
科研人員問鳥人要數(shù)據(jù)
用廖曉東的話說,“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觀鳥愛鳥者,看他比劃鳥大小的手勢就知道了。把手圍成一個圓圈的,比劃的是拔了毛剝了皮的鳥;攤開雙手比劃頭尾長度的,那才是鳥人。”
廖曉東,大家都稱他為“Birdman”。一直從事生物學研究,因而很早就開始了專業(yè)觀鳥。但在1997年參加的香港觀鳥大賽,對他來說是個轉折點。他被香港人鳥和諧的情景深深打動了,也第一次感受到,觀鳥不應只是項科研活動,它作為一種樂趣無窮而且高雅的休閑活動,應該在大眾之中普及開來。
從那以后,他開始積極地帶動周圍的各種人一起觀鳥。剛開始時,圍觀他們的人往往比鳥還多!澳隳弥h鏡在干嗎呢?”“鳥有什么好看的?它好吃嗎?”是他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慢慢地,跟隨他而加入觀鳥隊伍的人越來越多。2002年,他們克服了籌集資金、組織參賽隊伍等一系列困難,與洞庭湖保護區(qū)和國家林業(yè)局野生動物保護司合作,舉辦了首屆全國觀鳥大賽,這是全國性觀鳥活動開始的一個里程碑。從那以后,觀鳥大賽每年都順利舉行,成了國內鳥人們的一件盛事。如今,廖老師有這么一個愿望:“我希望能培養(yǎng)一萬個觀鳥人,同時也希望觀鳥在中國大陸不再是個新聞。”
在廖老師看來,如今國內的觀鳥者有著很明顯的共同點。首先他們都比較年輕,以大學生居多,也有不少中年成功人士―他們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能負擔購買設備和外出旅行的費用,而且有一定的休閑時間;其次,他們的文化水平非常高,全都受過高等教育。
觀鳥活動的興起,跟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也是密切相關的。借助了各種論壇和數(shù)據(jù)庫,鳥友們的信息得以快捷廣泛地交流,因此,他們的網(wǎng)絡和電腦技能也很發(fā)達。這跟國外觀鳥全民化,不分年齡層次的現(xiàn)象是很不同的。
由于業(yè)余觀鳥者的器材配備往往比科研人員的更加先進,而且人數(shù)更多,所以他們提供的資料已經(jīng)成為了鳥類研究的重要材料。
我不是去觀鳥,我已經(jīng)在觀鳥了
Simon Barnes
觀鳥是一種狀態(tài)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活動。觀鳥不依賴于地點、器材、特殊的目的,觀鳥不是困惑,恰恰是靜靜地享受。
我是一個蹩腳的觀鳥者。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講,從享受觀鳥的角度看問題,我又是世界級的觀鳥者。
我不刻意地搜尋鳥類,但是我總是觀察它們。不是為了科學的緣故,也沒懷有做出稀有鳥種驚人發(fā)現(xiàn)的期望,或對鳥的季節(jié)性行為做仔細的研究,我觀察鳥類,僅僅是因為觀看鳥類是人生的最大樂趣之一。
觀鳥是一把鑰匙,如果你選擇了它,它會為你打開通向更多享受生活,更好地理解生命之門。
我們人類傾向于相互排斥而又并存的渴求;結婚與獨身,社交與獨處,冒險旅游與守在家中。觀鳥能夠包含我們天賦的矛盾對立的渴望。觀鳥提高了我們對平常事物的享受,方便且安全。又能為我們帶來高度戲劇化冒險的興奮和滿足。
讓我們留心那些最常見的燕隼和那些毛腳燕吧,觀察它們需要多少技巧?需要多少知識?多少科學訓練的背景呢?不用,一點也不用。毛腳燕們就在那里,它們顯而易見,歡樂悠閑地以鳴聲相互致意,是英格蘭周邊環(huán)境里夏季最容易見到的鳥種之一。每一個人都曾見過它們,即使人們不能正確地叫出它的名字,沒有意識到它那白色臀羽的特征,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它們。
燕隼也不會錯過或認錯,那蘊含力量的深色身軀(我僅僅是依靠它的身體外形而發(fā)現(xiàn)它)。沒有必要辨識鳥種,或知道它的名稱,能目睹它的兇悍和激動人心的表演足矣。任何一位差勁的觀鳥者都將知道它是一種捕食猛禽,任何人也都該知道它是一種令人恐懼的鳥類。知道它的名字是一種奢侈。它之所以令人激動并不因為自身罕見,也不因為我能叫出它的學名Falco subbuteo,更不為我在它的名字下打上已經(jīng)目擊的標記,并以此感到自豪。它之所以令人激動,是因為它在那驚心動魄的瞬間塑造了自己的恐怖形象。
在此,我也來一點詭辯;知道這種鳥叫燕隼只是表面形式上對它的認知。燕隼的行為表現(xiàn)才是對這種鳥的詮釋,是認識它的關鍵所在。它們收攏雙翼成錨狀或ψ形,迅猛扎入盤旋著的毛腳燕群。了解到了這些,對這種鳥的認識到了這個份上,才會令人真正感到滿意。
但是,驚訝和快樂總是在理解之前。作為一名“差”的觀鳥者,首先追求的就是全然平常的喜悅和預料之外的驚喜。
在這種完美的觀鳥時刻,真正涉及到的僅僅是觀察鳥類的欲望,一種觀察事物的習慣,而不是給我們帶來可視景象的具體技巧。
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觀察鳥類的習慣,不管在哪里,每當發(fā)現(xiàn)一只小鳥,我總是仔細地觀察它。這已經(jīng)不再是刻意的決定,而是習慣使然。我可能會在一場關于《婚姻指南》雜志重要性的談話中,眼睛瞟向窗外,透過眼角捕捉一閃而過的小鳥的蹤影,我會不禁地流露出“嘿,鬼東西,麻雀”,或許我會大聲道出,不過那就不是明智的選擇了。
我曾在一本觀鳥雜志里見到一個問卷調查,它這樣問道“你多長時間去觀一次鳥?”我不認同這種提法,觀鳥是一種狀態(tài)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活動。我不是去觀鳥,我已經(jīng)在觀鳥了。觀鳥不依賴于地點、器材、特殊的目的,比方說釣魚。也不似有組織的列車點位測定。觀鳥關乎生命,觀鳥關乎生活。
觀鳥開啟眼睛、耳朵和心靈。觀鳥不是困惑,恰恰是靜靜地享受。一個已婚男士也會看一眼漂亮姑娘,贊美她們的美麗而無需做什么。這恰是一個異性戀男性的觀察習慣,而正是這為生活帶來情趣。
一個車迷會靜靜地,不自主地評價他所見到的所有的車輛,這是他思想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很難意識到自己正在做什么,除非有別的什么東西闖入他的眼簾。習慣不是與做的事情有關,而是與做事的是什么人有關。
作者Simon Barnes(倫敦泰唔士報著名體育專欄主編,皇家出版社鳥類雜志的專欄作家)
摘自《怎樣成為一個“蹩腳”的觀鳥者( How to be a Bad Birdwatcher)》序,有刪改
相關熱詞搜索:鳥人 鳥人鳥事 《鳥大不愁林》草泥攻 鳥大不愁林txt微盤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