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 被挫敗的人才能這么成功】馮小剛的臉怎么治好的
發(fā)布時間:2020-03-30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幾年前,《藝術人生》錄制年終回顧節(jié)目《溫暖》,請到了導演馮小剛。那一年他的《手機》上映,所以節(jié)目組送給他的禮物是一個拷貝盒,里面裝了很多票根。編導們都去看了《手機》的午夜場,她們帶回了自己的票根,還在地上撿了不少。馮小剛看到票根時的神情,就是――“我很欣慰”。
此后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打破節(jié)目現(xiàn)場的規(guī)矩,允許每個觀眾開機,同時公布一個臨時號碼,讓大家發(fā)送祝福短信給導演本人。現(xiàn)場的氣氛頓時熱了起來。我趁亂也發(fā)了個短信――“祝愿您一直希望拍攝的《溫故1942》能夠成功拍攝,順利上映”?吹竭@條短信,馮小剛鄭重起來,說這也是他的愿望,說完他還鞠了一躬。
《溫故1942》是作家劉震云的力作,講的是舊中國的一段天災人禍,中原父老如何化作冤鬼餓殍。我曾有機緣讀到劉震云自己改編的文學本,無限拜服,人家著實寫出了“綱常萬古惡作劇,霹靂青天笑煞人”!同時我也想到,這本子很難拍,讓每個環(huán)節(jié)的主事者都相信這片子有意義,不容易。
了解一個導演,要看他拍成的片子,也要看哪些片子是他未遂的心事――謝晉想拍《赤壁大戰(zhàn)》,王家衛(wèi)想拍《北京之夏》,張藝謀想拍《千萬別把我當人》,姜文想拍《紅粉》、《1937年的愛情》和《小女人》,而馮小剛,一直想拍《溫故1942》。
賀歲片之外的馮小剛,也還是可說的。
前一段謝晉去世,一個談話節(jié)目要做這個選題,談到誰算是他老人家的接班人。我倒覺得馮小剛算一個。謝導拍了《高山下的花環(huán)》,馮導拍了《集結號》。無獨有偶,前仆后繼。中國老百姓那點悲慨糾結,也算始終有人努力呈現(xiàn)。在我心目中,這樣的人就算是國民導演了――他的思維未必超前,他的作品未必啟蒙,他和他的觀眾一樣是為國民性所困所誤,但是,有案子說案子,有段子講段子,他始終不愿意轉過臉去背對自己的同胞。
《集結號》不是段子是案子,是一個原告與被告相擁而泣的案子。為什么哭泣?為世間有那么宏偉盛大的事物,還有那么多渺小卑微的生命。盛大的事物恰恰成了生命的磨盤。連長谷子地來到無名烈士墓地,問道:都是爹媽生的孩子,生他們的時候都是有名有姓,怎么最后都成了無名的呢?(大意)
《集結號》的宣傳一直強調戰(zhàn)爭的殘酷性將被劃時代地清晰再現(xiàn),其實,影片中更加清晰地再現(xiàn)的,是比戰(zhàn)爭更殘酷的東西。拍了那么多喜劇的馮小剛,這一次是在認認真真拍悲劇。《集結號》里沒有人性之惡,人性淳厚中盡顯開國氣象,但是,善一樣會沖突,歲歲年年,兩敗俱傷。
還有《夜宴》!兑寡纭肥莻有誠意有情懷的片子,卻沒得到足夠認同,正如更早以前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我是喜歡《夜宴》的,盛和煜和邱剛健兩位編劇的臺詞風格未能統(tǒng)一,偶有高一腳低一腳的反差,個別演員也令人走神,但總體上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悲劇。
難忘的是國君的自戕。到此已經與莎士比亞無關了,陰謀與懸疑已經微不足道,馮小剛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弒君篡位的大惡人,他以為自己一生只有一絲善念,就是愛一個女人并盡量不防范她。這絲善念成了他的破綻,他的阿喀琉斯之踵。造化弄人的邪氣,遠勝于人心蘊藏的那點黑暗。惡人不可以崩潰嗎?惡人不可以尋短見嗎?馮小剛覺得可以,不是因為他天真,而是因為他知道,再有城府的人,也有急求解脫的時刻。說玄乎點,我覺得《夜宴》里國君的結局,有點黑澤明的派頭。劇作家布萊希特說過:“有能力這樣改,就有權力這樣改!
《夜宴》是對《哈姆雷特》不錯的改編,反例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有人問我《黃金甲》與《雷雨》的區(qū)別,我說,其實也不是很大,反正就是《雷雨》反封建,《黃金甲》反對反封建,《黃金甲》在對專制的模擬中獲得了巨大快感。
馮小剛畢竟是想拍《溫故1942》的人,你讓他去拍《黃金甲》,他會不自在。
由此想到最初的馮小剛,想到他最早與鄭小龍聯(lián)合編劇的《遭遇激情》,導演夏鋼,主演呂麗萍、袁苑。那是一部很單純很煽情的電影,有點《蒲田進行曲》的味道,失戀男子試圖拯救絕癥女子的故事,我在雜志上讀到,感動得做了不少摘抄。
《大撒把》也是個好劇本,導演還是夏鋼,馮小剛仍是編劇,這片子海外的名字很奇怪,叫做《北京癡男怨女》。孤單的人有一搭沒一搭地廝守,最后離散到來,兩人都不掙扎,厚道地目送對方,自己卻沒力氣走開。葛優(yōu)與徐帆的這次合作,其實比《不見不散》那次動人得多,大年夜爆竹喧天,他們落寞仰望,讓人無限共鳴――也許,因為這是在祖國的星空下!恫灰姴簧ⅰ凤h到了大洋彼岸,只能不貧不開牙了。我愛把《大撒把》想成前生,《沒完沒了》當作今世,這樣看,后者就有趣味得多――不成功的貧嘴是因為舊情猶存,成功的貧嘴是兩人都努力想當作什么都沒發(fā)生過。
《天生膽小》是個拿警察煽情、拿男足開涮的本子,野心不大。之后《永失我愛》是馮小剛導演的第一部電影,我能記得的只是美工造詣極高的那座小木屋,以及男主角臨終的一滴淚。其實《永失我愛》本身就是王朔刻意煽情的不成功之作,交到周曉文手里,拿張豐毅、石蘭演繹過一次,馮小剛又拿來考驗郭濤、徐帆的表演功力,都不算成功。沒有誠意的煽情,恰如沒有助跑的跨欄,簡直是對自己的不愛護。直到趙寶剛拍攝《過把癮》,8集的篇幅加上編劇李曉明的功力,助跑終于成功,愛情就此絕唱。
之所以詳述這幾部舊片子,是想勾勒一個更完整的馮小剛,一個還不曾學會賀歲的馮小剛。“說與少年渾不信,老夫曾是少年人”。是的,馮小剛曾經很年輕,年輕的標志就是他會感動自己,他現(xiàn)在不那么年輕了,他寧可不感動自己,也要感動別人。
我們都會理解,在經歷《一地雞毛》、《情殤》、《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爸爸》(盜版碟稱為《冤家父子》)這一切之后,馮小剛就想贏得民意,民意是惟一能讓他繼續(xù)當導演的因素,而其顯示屏就是票房。
時代的焰火與灰燼一并散去,逐年遞增的票房,是馮小剛藝術生涯的真正刻度,他開始賀歲。王朔的一部成功小說《頑主》之后,一部并不成功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出爐,這兩部小說造就了《甲方乙方》。中國老百姓開始有另外一頓年夜飯,比春晚投資小、贏利高,比春晚少內幕、多創(chuàng)意,而且,聽得進別人的意見。
馮氏賀歲喜劇,用一句話來定義,就是一個被挫敗的人,為他那些被挫敗的同胞所拍攝的常勝喜劇。馮小剛對大多數(shù)國人的意義,正如郭敬明、韓寒對于“80后”。韓寒善于逞強,郭敬明善于示弱,而馮小剛懂得何時逞強,何時示弱。
都說馮氏喜劇以調侃見長,其實沒有觀眾會被單純的調侃滿足,要不手機段子早能取代他了。西諺說:“你可以嘲笑一切,但沒法讓宇宙成為一幅漫畫!瘪T小剛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在調侃之外,從沒忘了造夢。造夢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可以撫慰當時,更可以給后世留下見證。就像我一直覺得各個時代的照相館布景最堪研究――一個人站在春夏秋冬四季屏風前,站在毛澤東語錄的標語前,站在一米多高的埃菲爾鐵塔或者兩米高的白金漢宮前,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馮小剛的造夢比他的大多數(shù)同行更為精確,他知道銀幕前的觀眾多么希望被危機考驗之后又被轉機拯救,希望自己比現(xiàn)在更巧言善辯,更能取悅陌生異性,更能讓對方注意到矜持而充滿期盼的內心。馮小剛的發(fā)達之路,是從好夢公司開始,年年歲歲來叩動我們的內心。也可以說,《甲方乙方》是馮氏喜劇的終極承諾,每年的賀歲片不過是該公司的一次次兌現(xiàn)。
叔本華說過:“忍耐意味著進取,而幸福不過是消沉!敝袊烁侵v究百忍成鋼,馮小剛是很能忍的,在所有困苦面前;有時他又忍不住,在某些誘惑面前――安排一個情節(jié)、幾句臺詞,毫無誠意,但能讓眼皮子淺的觀眾潸然淚下,讓他們覺得馮導演在搞笑之外還能這么煽情!都追揭曳健吩诟髀房裣牒,忽然就扯出一個絕癥婦女的故事,于是看似沒心沒肺的葛優(yōu)、劉蓓借出了用于結婚的新房;《沒完沒了》則是葛優(yōu)帶著吳倩蓮去看植物人姐姐……都是影片的結尾,忽然來一段未經鋪陳的揭示,就像從隔壁傳來的鋼琴聲。這種不知疲倦的嘗試,一直持續(xù)到《非誠勿擾》,持續(xù)到那個小白的故事。
我是多么希望回避掉這部最新的電影啊,我知道這部倉促上馬的作品,是馮小剛多么患得患失的嘗試,我只能說他太迷戀某一個點子了,而一個點子并不能支撐整個創(chuàng)作。
周星馳的《功夫》結尾,大惡人火云邪神被主人公擊敗,人家問他的是:“想不想學功夫。课医棠。”邪神只能掩面啜泣,他想學。每次看到那段,我是感動的,我想到周星馳是個多么資深的李小龍迷,而少年周星馳讀著什么樣的小本漫畫,看著什么樣的粵語功夫片長大。而我們,和馮導演一樣,可能來不及徹底相信什么,就已經長大,來不及重新相信什么,就已經變老。想想也沒關系,我們陸續(xù)被挫敗,而他和他的喜劇,總有些安慰帶給我們這些被挫敗的人。
相關熱詞搜索:的人 挫敗 成功 馮小剛 被挫敗的人才能這么成功 成功就是屢遭挫敗 成功的名言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