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商業(yè)道德與商業(yè)信譽

        發(fā)布時間:2020-04-10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商業(yè)道德與商業(yè)信譽

          時間:2001年12月30日上午9;
        30

          地點:百年紀念大講堂

          主講人:北大光華副院長張維迎教授

          主辦:北大團委學術實踐部香港鳳凰衛(wèi)視

          開講之前,主持人阿憶與張維迎教授談了很多有關張教授成長歷程的話題,張教授的童年是在陜北度過的,后來考上西北大學,進入西安,再后來又到了北京,然后到牛津留學,回國后一直在北大工作。張教授的幼年生活是不算富裕的那種,在他認為,農村的孩子考上大學后的智商一般要高,因為農村錄取比例低,所以能考上的一般都是很優(yōu)秀的,阿憶反駁到,農村的孩子由于沒有什么娛樂,所以只好鉆心學習。張教授很不以為然,是的,農村的孩子沒有娛樂,但他們要做很多農活,所以也不是說就一心學習。最后,主持人開玩笑地說:“那樣城市的孩子都去干農活,這樣就會有好成績了。”

          結束了上述的調侃,張教授馬上開始了講座。

          在談商業(yè)信譽前,張教授用了一個故事。你在你家下面的小雜貨店買東西,當你付款要走后,店主突然說,你還沒給錢呢?這時你怎么辦呢?去告他,法律對此是無能為力,這時我們就會想到商業(yè)信譽,小雜貨店是固定的,如果他這次欺騙了你,你下次就不會再買他的東西,而且你過會告訴鄰居,說某人不講信用,這時雜貨店只好選擇關門了。

          中國曾經是非常講仁義禮智信的,但現在好像變成了一個不是很講信譽的國家,在陜北時沒錢買東西,到了北京不放心買東西,到英國買東西才感到比較放心,因為人家比我們講信譽。

          人們什么時候才會講信譽呢?首先必須對生命有一個較長的預期,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你明天就要死了,那么你今天可以去做任何犯法的事,因為法律不可能來處置你了。信譽就是為了長遠利益放棄眼前利益,正因為對生命有一個較長的預期,所以講信譽才成為每個人的最優(yōu)選擇,否則最終受害的是自己,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你了,信譽對信息的要求是極少的,法律就不同,法律是需要強制執(zhí)行。

          信譽是不同于道德,信譽是市場秩序的基礎,同時它也需要一定的制度做支持,如何形成信譽呢?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做點解釋:

          一、完善產權和制度

          我講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國有企業(yè)的,因為國企產權不明。國企的廠長經理一般都是今天在這里,明天就不知在何方,所以他們都追求短期行為,不可能形成長遠的預期,并且企業(yè)家都是政府官員,他們的目標一般與利潤無關,不追求長遠利益是他們共同的特征。所有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產權不明,因為產權不為他們所有,干得好也只是給別人好處。從這個意義上說產權是信譽的基礎,只有產權明確了,你才可能為企業(yè)的長遠利益著想,才可能有一個長久的預期,才有可能有更好的信譽,反過來如果產權不明確,政府干預過多,那么人們的預期就越不穩(wěn)定,就越沒有人講信譽。

          二、規(guī)范市場首先一定要規(guī)范政府。

          如果政府有權在任何時候宣布合法、非法,那么人們就沒有了一個穩(wěn)定預期,導致追求短期利益,有一點好處就撈一點。再者政策透明越低政府權力就越多,這時政府就越想干涉,政府擁有創(chuàng)造權力的權力。當政府認為市場不規(guī)范時就想通過管制來規(guī)范市場,但是政府越管制人們就越不放心,反過來導致市場更不規(guī)范。所以我主張要像戒毒一樣戒除政府管制。老百姓與政府之間是一個博弈,舉個例子,當初整個生產隊一起種樹;
        可是樹卻總是長不大,因為人們認為樹不是屬于自己的,所以毫不客氣地砍掉自己用,這時生產以決定把樹承包給個人種,但結果樹還是長不大,這時生產隊又決定把樹收走由生產隊集體種,為什么樹歸自己所有了還要砍呢?因為百姓預期你會收走,所以就砍掉,結果政府果然收去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管,等到一天他自己后悔了就不會再做傻事了。也只有這樣才可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所以不要給政府太大權力也不要給政府太多責任。任何隨意擾亂人們預期的政策都會破壞產權,沒有政府的規(guī)范就不可能有市場的規(guī)范。

          三、信息傳輸

          全社會都因關注那些不講信譽的企業(yè),將他們曝于公眾,讓不講信譽的企業(yè)、個人無法立足,一個英文單詞很好地概括了這點,gossip。媒體、報紙首先應該承擔起這一責任,如果媒體都不講信譽,那么這個社會就很難稱得上講信譽了。

          四、法律

          還是回到當初,信譽和法律對于市場秩序的建立是互補的,在中國規(guī)范法律執(zhí)行對信譽的建立更有效一些,在中國法律的供給和執(zhí)行不成比例。政府不光是法律供給者,而且干預法律執(zhí)行。說到法律執(zhí)行,那么法官也應該非常講信譽,法官是公正的化身。而在中國法官由政府任命,他對自己都無法有長期預期,那他還講什么信譽。相反,美國的法官就相當有威望。

          五、盡量減少政府部門的交易

          政府是花別人的錢給別人買東西,所以他不會心疼。政府交易不同于個人交易的地方在于企業(yè)把東西買給政府,它只需搞好與政府官員關系就可以賣出商品,而這樣的商品的質量往往是比較次的,這一方面促進了腐敗,另一方面有損信譽。

          說了這么多壞話,我本人對信譽制度的建立還是比較有信念的,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講信譽的民族。

        相關熱詞搜索:信譽 商業(yè)道德 商業(yè) 張維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