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烈:太虛與中國近代佛教
發(fā)布時間:2020-06-04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中國近代佛教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受西方文化猛烈沖擊,以及歐洲學術界對佛教研究相當熱門的環(huán)境下展開和振興起來的。它在清末民初思想界中曾發(fā)生過相當大的影響,如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一書中說:“晚清所謂新學家者,殆無一不與佛學有關系!笨梢哉f,不了解中國近代佛教的情況,是不可能正確把握中國近代哲學思想的全貌及其特征的。佛學在近代中國思想界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微妙的,它一方面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而被強調(diào)要繼承發(fā)揚(如梁啟超說:“我們國學的第二源泉就佛教”《治國的兩條大路》),一方面又被作為接受西學的某種聯(lián)接點而加以提倡(如譚嗣同說:“故嘗謂西學皆源于佛學,亦惟有西學而佛學乃復明于世”(《仁學》);
又如李石岑說:“佛學的提倡,不特于科學毫無抵觸之處,而且能使科學的方法上加上一層精密、科學的分類上加上一層正確,科學的效用上加上一層保證!保ā斗饘W與人生》)。由于時代的變遷,中國近代佛教在相當程度上也受到了西學各方面的影響(特別是研究方法上的影響),因而它不可能再是古代佛教的簡單延續(xù)了,而必須在各個方面作適應時代的調(diào)整和改革。
在近代中國佛教改革的潮流中,太虛大師(1890——1947)是一位杰出的高僧,佛門的龍象。他一生為振興佛教、建設新的佛教文化而獻身,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乃至今日,在廣大佛門四眾中,太虛大師為振興佛教、建設新佛教文化而獻身的精神,仍有著深刻的影響,起著楷模和鼓舞的作用。太虛大師是一位學識廣博、思想深邃的佛學理論家。他融通內(nèi)學外學、舊學新學、唯識中觀、法性法相,在佛學理論上提出了不少精彩的見解。太虛大師又是一位佛教改革的實踐家,他創(chuàng)辦佛學院,組織居士林,出版書報雜志,在培養(yǎng)新僧人材,團結各界信眾,宣傳佛教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績。他對于佛教改革的某些主張和意見,在今天也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此,在研究中國近代佛教史時,太虛大師的歷史作用和地位是不容忽視的。
太虛大師十七歲出家,受具足戒于天童寄禪(敬安)和尚。青年時,他由讀康有為《大同書》、梁啟超《新民說》、譚嗣同《仁學》、嚴復譯《天演論》、章太炎《告佛子書》等著作,深受當時革命思想的影響。于是,他“陡然激發(fā)以佛學入世救人救世的弘愿熱心”,“遂急轉直下的改迴真向俗的途徑”。以后他又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鄒容的《革命軍》等,認為“中國政治革命后,中國的佛學,亦須經(jīng)過革命”。(《太虛自傳》)這些都為他以后積極從事佛教的革新運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礎。
太虛大師對于佛教改革的倡議和實踐是多方面的,但集中地體現(xiàn)在兩大方面,也就是他在《志行之自述》中所歸納的:“志在整興佛教僧會(分別指出家的住持僧和在家的正信會),行在瑜伽菩薩戒本”。對此,大師自述云:“斯志斯行,余蓋決定于民四(一九一五年)之冬,而迄今(民三十,一九二四年)持之弗渝者也!辈⑶遥恕爸拘兄凇,是他“將奉之以盡此一報身,而為長劫修菩薩道之資糧者。”所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來探討太虛大師對近代佛教發(fā)展的貢獻,是最為恰當?shù)摹?/p>
關于整興佛教僧會
這里所講的佛教僧會,分別指出家的住持僧(僧伽集團)和在家佛徒的正信會。太虛大師認為,在家信眾與出家僧眾是相輔相行的,要振興佛教,使佛教在社會上得到支持和普及,則必需“都攝乎正信佛教之在俗士女而后圓滿。”(《佛教正信會緣起》)他提出,要以佛教的五戒十善作為在家信眾學佛的根本,俾使佛教道德深入社會人心,而有益于社會風尚的改善。所以他積極支持和協(xié)助各地信眾組織佛教正信會,為廣大信眾講經(jīng)說法,并著《佛教人乘正法論》一文,專門為在家信眾講解如何依照佛教戒律來培養(yǎng)善美的人倫道德的問題。然而,出家僧眾乃是“住持三寶之本”,因此,與建設佛教正信會相比較而言,整興僧伽制度對于佛教的革新則更為重要和更加根本。
一九一三年二月,太虛在寄禪和尚追悼大會上,針對當時佛教叢林存在的積弊,首先提出了“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產(chǎn)革命”的佛教三革命。所謂“教理革命”,其中心是在于革除舊佛教中那些愚弄世人的鬼神迷信,以及厭棄世事的消極主義等,而積極倡導以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以五戒十善為人生的基本道德準則,去改善國家社會,增進人類的互助互愛,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相,指導人類的向上發(fā)展而更加進步。所謂“教制革命”,也就是改革僧伽制度,即通過對僧眾生活、組織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適應時代的需要、真正能主持佛法的僧團。所謂“教產(chǎn)革命”,其主張是反對把寺廟佛教財產(chǎn)變?yōu)樯贁?shù)住持的私產(chǎn),廢除按法派繼承遺產(chǎn)的制度,而要使佛教財產(chǎn)成為十方僧眾所公有,以為供養(yǎng)有德長老,培養(yǎng)青年僧伽,興辦各種佛教事業(yè)之用。在這三大革命中,自然以“教制革命”最為根本。因為,只有培養(yǎng)出合格的僧伽,建立起嚴格的組織制度,“教理革命”和“教產(chǎn)革命”才有可靠的保證。
關于“教制革命”,太虛大師在一九一五年著《整理僧伽制度論》,作了專門的論述。在這篇《論》中,太虛大師以全國八十萬僧伽為準(此據(jù)清乾隆年間的統(tǒng)計數(shù)。以后他根據(jù)實際情況,在《僧制今論》中改為二十萬,而到《建設現(xiàn)代中國僧制大綱》中又改為四萬),描繪了一幅僧制的藍圖。按照他的設想:全國設立一個“佛法僧園”,它是“中國本部佛法僧全體機關,包羅宏富,該攝僧俗”;
各省設立一“持教院”,是為一省的佛教團體機關;
省下設“道區(qū)”一級,按八宗(清涼宗、天臺宗、嘉祥宗、慈恩宗、廬山宗、開元宗、少室宗、南山宗)建各宗宗寺,為八宗之專修學處;
每縣則設“行教院”(縣佛教團體機關〕一,“法苑”(專修經(jīng)懺法事)一,“尼寺”(專住苾芻尼)一,“蓮社”(通攝一縣善士信女共修念佛三昧)一,“宣教院”(宣講于鄉(xiāng)鎮(zhèn)者)四。此外,還將建立各種教團組織,如“佛教正信會”、“佛學研究社”、“佛教救世慈濟團”、“佛教通俗宣講團”,以及“醫(yī)病院”、“仁嬰院”等等。應當說,這是一套相當完整,并很有啟發(fā)性的理想僧制,但由于離當時僧伽集團的實際太遠了,很難付諸實施。
此后,太虛大師雖仍以此為他改革僧伽制度的根本理想(如上述一九二四年的《志行之自述》中仍保留了這一構想),但在實踐中則從加強僧伽教育,培養(yǎng)新的僧伽人才著手。由大師親自倡導并主持、講學過的佛學院有:“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柏林教理院”、“漢藏教理院”等,而在大師僧教育思想和實踐影響下創(chuàng)辦的佛學院則為數(shù)更多。這些佛學院為中國近代培養(yǎng)了一大批、好幾代優(yōu)秀的佛教弘法和研究人材,流澤且惠及于今,大師之功德偉矣!
怎樣才是一個新僧呢?太虛大師于一九一七年先后發(fā)表了《人工與佛學的新僧化》、《唐代禪宗與現(xiàn)代思潮》等文,認為“務人工以安色身,則貴簡樸;
修佛學以嚴法身,則貴至真”,大力提倡發(fā)揚禪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謀僧人自食其力,自立于社會。太虛認為,“高者隱山靜修,卑者賴佛求活,惟以安受坐享為應分,此我國僧尼數(shù)百年來之弊習,而致佛化不揚,為世詬病之大原因也!彼麌绤柵u說:“累人負己是無業(yè)流氓故,寄生偷活是邪命故,巧取坐收是盜行故!币虼,他強調(diào)說:凡學佛之人,無論在家出家,皆不得以安受坐享為應分,務必隨位隨力,日作其資生利人事業(yè),不得荒廢偷惰!笨傊俺黾艺哂谐黾艺咧覄帐聵I(yè),即所謂‘宏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yè)’”。(以上引自《學佛者應知行之要事》)這也就是他后來在《佛教革新方案》一文中,明確列為“改革”的項目,即所謂:“遯隱改精進修習,化導社會;
度死奉事鬼神,改資生服務人群!倍凇毒壬\動》的演講中,他又進一步歸納了作為一名出家新佛徒的三條主要要求:“一、真修實證以成圣果;
二、獻身利群以勤勝行;
三、博學深究以昌教理!碧摯髱熖岢龅倪@些要求,對養(yǎng)成新型的僧伽集團、改革舊佛教的弊習、使佛教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是十分必要的,有著積極的意義。
太虛大師特別注重僧群品德的培養(yǎng),把養(yǎng)成健全的僧格放在僧教育的首位,他認為,出家僧群是主持佛法的,因此必須有真實的修持,高深的道德,和無間斷地闡揚佛法的精神。如產(chǎn)生和養(yǎng)成僧格呢?大師說:“以三寶之信,產(chǎn)生僧格;
以六度之學,養(yǎng)成僧格!保ā督ㄉ缶V》)大師在許多地方都反復強調(diào)律儀在養(yǎng)成僧格中的重要作用,這也就是六度中的持戒。他認為,離開律儀便無所謂僧,只有嚴守律儀以自制,“乃能使吾人改造身心,變化氣質,以構成僧伽之體格!保ā渡逃ㄔ诼蓛x上》)他指出,僧人“在求學之時,必遵依經(jīng)律,如法修行,聽取本分上的相應。生而應世,能宏法利生,改造社會,方可成為最完全之僧格!保ā渡逃谥肌罚┐髱焽L以“澹、寧、明、敏”四字為漢藏教理院的院訓、學僧修學的準則。他認為,歷代高僧偉人都從這四個字中陶冶成崇高的品格,而這四個字與六度是相通的。他解釋說:“澹,謂澹泊,即澹于欲,在佛法上就是尸波羅波羅密,即所謂持戒”;
“寧,謂寧靜,即寧于心,在佛法上就是禪那波羅密,即所謂修定”;
“明,謂明于理,在佛法上即般若波羅密,即所謂得慧”;
“敏,謂敏于事,即工作敏捷之謂,在佛法上,勤學五明,無量功德!
總之,大師認為,現(xiàn)代僧伽的責任是要“承擔各種濟人利世的事業(yè),改良人群的風格,促進人類的道德,救度人類的災難,消弭人世的禍害”,(《僧教育之宗旨》)因此,“現(xiàn)代學僧所要學的,不是學個講經(jīng)儀式,必須要學能實行佛法,建立佛教,昌明教法,而養(yǎng)成能夠勤苦勞動的體格,和清苦淡泊的生活!保ā冬F(xiàn)代僧教育的危亡與佛教的前途》)要言之,太虛大師所要求的僧格,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持戒,守住僧家的淡泊本色;
一是實行,弘揚佛法,濟人利世。這也就是大師一貫崇揚的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
太虛大師也十分注意僧眾的學識方面的培養(yǎng)。他特別強調(diào),作為一名現(xiàn)代僧伽,應當根據(jù)佛法的真理去適應時代的轉移,適應現(xiàn)代的思想潮流及將來的發(fā)展趨勢。因此,作為一名現(xiàn)代僧伽,不僅要掌握基本的佛教知識,而且應當積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識。一九二五年夏,太虛大師在一篇題為《敬告亞洲佛教徒》的文章中,比較了中國和日本兩國近代佛教的短長,認為各有四長四短,而中國佛教之四短,恰好日本佛教之四長,而中國佛教之四長,又恰好是日本佛教之四短。因此,兩國佛教正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其中關于中國近代佛教的第四點短處是:“缺乏科學知識,于代表現(xiàn)代之西洋思想,鮮能了解,呆板陳腐,說法不能應當世之機!倍毡痉鸾痰牡谒狞c長處則是:“對于代表現(xiàn)代之西洋文化思想,已能充分容受,且能用之研究佛學以適應現(xiàn)代思想!痹谶@一點上,他認為中國佛教應當向日本學習。他強調(diào)說:“夫處今之而言佛,但將佛海中世間出世間之善法盡量發(fā)揮之。用為融攝,則盡東西古近之一切宗教學術,靡不可融攝者;
用為揀除,則盡東西古近之一切價值學術,靡不可揀除者。不應附依一家一派之說而障蔽之也!保ā墩撍拇ㄖ琳\學社文件》)這也正是太虛大師本人為學的特點。他在《新與融貫》一文中自述道:“本人三十年弘揚佛法,旁及東西古今文化思想,是抱定以佛教為中心的觀念,去觀察現(xiàn)代的一切新的經(jīng)濟、政治、教育、文藝及科學、哲學諸文化,無一不可為佛法所批判的對象或發(fā)揚的工具。”
這一精神也體現(xiàn)在太虛大師設計的“佛學研究社”的“融通研究條目”中。他在這份“研究條目”中開列的題目有:“佛學與人倫道德之研究”、“佛學與世界將來之研究”、“佛學與國家政治之研究”、“佛學與國民禮俗之研究”、“佛學與中國古今各學派學術之研究”、“佛學與外國古今各學派學術之研究”、“佛學與近世各種科學之研究”、“佛學與古今各種宗教之研究”等等。應當說,太虛大師的眼光是遠大的。佛學要適應現(xiàn)代的社會并取得發(fā)展,就必須旁通其它文化學術思想,就必須融貫現(xiàn)代的各種文化學術思想,就必須吸收現(xiàn)代的研究方法。這些構想,對于今天我國僧教育的建設和出家僧眾的培養(yǎng),也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關于行瑜伽菩薩戒本
這里所謂的“瑜伽菩薩戒本”,是指從玄奘譯百卷本《瑜伽師地論》中錄出的《菩薩戒本》。關于“行在瑜伽菩薩戒本”,太虛大師有一個詳細的說明。他認為,佛法統(tǒng)攝于教、理、行、果,而“其要唯在于行”。行有無數(shù)量,攝之為十度(六波羅蜜:施、戒、忍、精進、禪、般若,加方便、愿、力、智等四波羅蜜),又攝之為三學(戒、定、慧),若“嚴核之則唯在乎戒學而己矣”。戒有種種,“又必以菩薩戒為歸”。因為此戒以“饒益有情,專以舍己利他為事”,這正是“菩薩之入俗,佛陀之應世”的根本宗旨。在大乘諸戒本中,《梵網(wǎng)》、《瓔珞》、《彌勒》等都有某方面的不足,唯有從玄奘譯百卷本《瑜伽師地論》中錄出的《菩薩戒本》,“乃真為菩薩緊興二利,廣修萬行之大標準,而一一事分別應作不應作!币虼,當以“瑜伽菩薩戒本”為皈依,而躬踐力行之。太虛大師最后強調(diào)說:“必能踐行此菩薩戒,乃足以整興佛教之僧會;
必整興佛教之僧會,此菩薩戒之精神乃實現(xiàn)!保ㄒ陨弦浴吨拘兄允觥罚
從上述說明中,我們可以看到兩點:一、佛法之要在于躬踐力行,二、必須按照“瑜伽菩薩戒本”去踐行,而宗旨則集中在一點上,即“舍己利他”,“饒益有情”。這是太虛大師對于佛教根本精神的認識,也是他一生律己誨人的準則和振興佛教的目標。而太虛大師大力提倡的“人生佛教”,則是實踐這一準則和達到這一目標的積極可行的途徑。
人生佛教是承繼大乘佛教世間出世間不二的精神提出來的,太虛大師在許多地方反復強調(diào)這一點,如說:“佛教佛學通出世世間真諦俗諦而言”(《昧庵讀書錄》);
“其實禪宗與一切佛法通為世出世間底善法的,……蓋佛法本是透徹出世,而亦利益世間盡未來際的”(《論胡適之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等等。而他關于佛教五乘法之說,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如來乘(其中前二為世間法,后三為出世法),則更是把佛法統(tǒng)攝世出世法的精神具體化了(參見《佛教人乘正法論》)。他認為,佛教的發(fā)展和建設,“其中心雖著重在伽藍清凈僧伽,但整個的基礎應建筑在多數(shù)大眾的信仰心上!彼羁痰刂赋觯骸皼]有大眾信仰的佛教,縱使伽藍梵剎建筑得富麗,僧伽的生活如何富;蚯甯,這是違反佛陀的真義的,是死寂的佛教而非是活的佛教!彼哉f,今后佛教新的發(fā)展和建設,“應把佛教的精神普遍地打入大眾的心中,喚起大眾熱情的信仰和認識!睘榇,他提出了設立“兩重三皈”的“菩薩學處”。這里的“兩重三皈”是指“結緣皈依”和“正信皈依”,前者是佛教的廣泛信徒,后者則于佛法已有所認識,并種下了根本的信心。而“菩薩學處”則是指包括比丘學處(比丘應學習和遵守的律儀)在內(nèi)的,“統(tǒng)貫世出世間一切階位漸進為菩薩的學習”法門(以上均見《菩薩學處》)。以此,則可把在家信眾與出家僧眾納入一個共同的法門中去,漸次深入(由“結緣皈依”進入到“正信皈依”),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標。這“菩薩學處”是太虛大師多年來建設人生佛教理想的最后說法。
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佛教“舍己利他”“饒益有情”的精神去改進社會和人類,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為此,太虛大師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圓佛即成”的口號。他說:“末法期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間生活,而導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彼J為,這里所謂的“即人成佛”與禪宗所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一樣,而是指“直依人生增進成佛”,或“發(fā)達人生進化成佛”。這也就是說,成佛就在人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就在個人日常的道德行為之中。否則,人格尚虧,菩薩的地位便無處安置,更談不上佛陀果成了。因此,他的人生佛教的鮮明特點就是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中具體人格的培養(yǎng)和完成上。太虛大師有一首自述偈,充份地說明了人生佛教的這一特征。偈日:“墮世年復年,忽滿四十八,眾苦方沸騰,遍救懷明達。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xiàn)實!保ā都慈顺煞鸬恼娆F(xiàn)實論》)
如何才能達到一這目標呢?太虛大師指出,最根本的就是要發(fā)起菩提心。他說,發(fā)菩提心即是精神上的一種向上要求,是一種以凡夫心成功佛果的心。他認為,若能發(fā)菩提心,并輔之以菩薩的四弘誓愿(佛道無上誓愿成、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守之以不犯四他勝處法(失利人心、失大悲心、失大慈心、失智慧心),行之以六度,則必定能完成圓滿的人格,而臻于無上佛果之境地。(見《菩薩學處》)
民性之道德,必始乎佛法,終乎佛法,舍佛法莫為功也。”(《中國人用中國法之自救》)而“佛法無他繆巧,不過闡明正確的宇宙觀以立為從基本進向究竟的人生觀耳!保ā都慈顺煞鸬恼娆F(xiàn)實論》)因此,他把佛教的五戒、六度等與世間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融通起來宣講,以便把佛教人生觀、倫理觀普及到廣大信眾中去。
如在《佛教人乘正法論》一文中,他是這樣采講解五戒的:“云何五戒?今當先列其名:一、不殘殺而仁愛,二、不偷盜而義利,三、不邪淫而禮節(jié),四、不欺妄而誠信,五、不服亂性情品而善調(diào)身心。此之五戒,上截即是倫理原則,下截則同儒家五常。上截在止所不當為,下截在作所必當為!顾划敒檎咴唤洌魉禺敒檎咴簧啤!庇终f:“此之五戒,即為人道正因。一戒不守,必墮三涂。人人一戒不守,則人道斷絕矣,守一戒至三戒,雖得為人,未能完全人格。人人守一戒至三戒,人道可由之而保存。受持四戒,人格乃全。人人受持四戒,人道可由之而蕃昌。受持具足五戒,則為良士。人人受持具足五戒,人道可由之而進善。受持增上五戒,則生生于人類為大圣賢。人人受持增上五戒,則雖地球變成忉利天界可也!边@里充分反映了太虛大師的道德理想主義。
又如在《菩薩學處》一文中,他把六度與世間各種善行做了融通的講述。他說:“佛法中說菩薩六度行,亦即是擴充世間古今圣賢的所有善行。如孟子之人饑即己饑,人溺即己溺;
宋钘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
墨子之務求與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皆本于以大眾之離苦得樂,寧犧牲個己之利益,是所謂圣之仁者,與布施度相通。如伯夷、叔齊之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宋钘之不累于俗,不飾于物;
孔子之四勿;
陳仲子之恥食其兄不義之祿,是所謂圣之清者,與持戒度相通。如宋钘之見侮不辱,不羞囹圄;
柳下惠之直道事人,三黜不去,是所圣之和者,與忍辱度相通。如夏禹之腓無朧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
墨子之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與精進度相通。如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外天地,遺萬物;
顏回之心齋坐忘;
慎到之不師知慮,不知前后,巍然而已矣,與禪定度相通。如老子之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
孔子之從心所欲不踰距,皆有通于一而萬事畢,無人而不自得的境界,與智慧度相通。”所以說,“能集中國圣賢之德行,即可成一六度行之菩薩!
這種廣泛地融通內(nèi)外學的詮解,不僅使佛教教理進一步世俗化,而且使出家與在家的界限也變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這也是太虛大師人生佛教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他早年寫過一篇文章,題為《論佛法普及當設平易近人情之方便》,其中強調(diào)即使是己入門的在家信眾“亦勿須辜仿僧事,惟以敲魚打磬、宣佛誦經(jīng)、棄家廢業(yè)、離群逃禪為學佛。但由信而漸求其解,由解而愈堅其信,信隆而三皈而五戒,而不離常俗婚娶、仕宦、農(nóng)商工作之事業(yè)!敝劣诔黾疑,太虛大師認為,應當嚴格要求,然如有不能堅守戒律者,也不可強留,“其后更當寬,令可自由請求反俗,則僧內(nèi)庶清凈也!标P于這一問題,在他晚年的最后說法《菩薩學處》中,有更清楚的論述。他說“上來所說從結緣皈依到正信皈依,從正信皈依分在家與出家修習菩薩道的兩條路向。但是初自發(fā)菩提心,終達修四攝行,其形而上之精神是一貫,其形而下之處境稍有不同耳。然非固定不變者,十年二十年以上之在家菩薩,如欲變服形,自可得入于出家菩薩眾中;
出家菩薩比丘,遇利行同事尤切之緣時,亦可舍比丘戒入于在家菩薩眾中。大乘菩薩之學,重在精神與實踐之行,原不限制于固定形式之中!边@也就是太虛大師最終所希望建立的“本菩提心,修菩薩行,將佛教的精義真理,廣泛地投入大眾的識田中”的“實用的人生佛教”。
太虛大師關于革除佛教中神道設教的迷信,離群遯隱的消極主義,主張充分發(fā)揮佛教在社會倫理教化方面的作用,以建立實用的人生佛教的理想,符合于世界上一般宗教由中世紀的神學化特點向現(xiàn)代社會人文化特點轉化的共同規(guī)律。他對于推進我國佛教的現(xiàn)代轉化,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科學發(fā)展、現(xiàn)代人的生活實際和心理狀態(tài),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他在我國整個近代佛教的發(fā)展中,以至在今天海峽兩岸的佛教建設中,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