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主體意識、國情意識、經驗本位與農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近日,細細讀畢賀雪峰教授的新著《什么農村,什么問題》,有幾個關鍵詞一再的浮現于我的眼前,不禁讓我靜思其中的深刻蘊義。這幾個關鍵詞就是主體意識、國情意識、經驗本位。為何賀教授一直強調這幾個關鍵詞呢?不妨我們先暢游于他的書海中。
賀教授一書《什么農村,什么問題》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由“什么農村,什么問題”開始發(fā)問的農村政策基礎研究的思考,試圖以對政策、法律和制度在農村實踐過程、機制和后果及其區(qū)域差異的研究,揭示農村內部結構的復雜層面,為農村政策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從而在農村政策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之間建立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第二部分是從內部視角探討農民的行動邏輯,試圖從村民和村莊的角度解釋鄉(xiāng)村治理中的各種現象。第三部分是對農村研究一些方法的思考,包括尤為強調的經驗研究的重要性、調研方法的感悟、調研文本的采用,由此進一步探討經驗研究與中國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密切關聯。第四部分是由自2001年來由作者執(zhí)筆表述的華中農村研究者的一些共識與策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本書呈現給大家不僅僅是鄉(xiāng)村研究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其更加可貴和讓人深思之處在于作者的“悟”,在于“反思”。自90年代來,中國農村研究可謂蓬勃發(fā)展,從研究人員、研究機構到研究成果在量上都可謂提升驚人,而在質上卻參差不齊,沒有與量相匹配的速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點無疑就在于研究者對自己的所在研究缺乏有意無意的反思。
賀教授指出,當前國內學界農村研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約略有三,一是缺乏主體意識和國情意識,二是缺乏對經驗研究的足夠強調。正因為前面兩點的缺乏,與第三點中國農村研究缺少對話和學術積累的表現有著密切的關聯。[①]那么,作者為什么要強調農村研究的主體意識和國情意識呢?為什么要強調經驗研究呢?
從強調農村研究的主體意識與國情意識開看,第一, 必須明確農村研究的“體”,即目標。賀雪峰教授在本書的導論《鄉(xiāng)村治理研究的現狀與前瞻》一文中指出,“鄉(xiāng)村治理研究的目標是要服務于對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理解,尤其服從于理解現代化進程中,外來政策、法律和制度在農村實踐的過程、機制和后果,并因此提出改進農村政策的建議和意見! “體”是 “用”的靈魂,鄉(xiāng)村治理研究的有了這個“體”也就為鄉(xiāng)村治理獲得了地氣。具體說來,因為“鄉(xiāng)村治理研究將現代化過程中,自上而下、自外而內的政策、法律、制度在農村實踐的過程、機制與后果,和這項研究對于中國9億農民的生活,與中國現代化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從而獲得了研究展開的意義。鄉(xiāng)村治理研究站在了中國的大地上,有了地氣,也就有了體。[②]”簡要回顧中國鄉(xiāng)土研究的歷史,無論自20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鄉(xiāng)村建設學派的代表人物梁漱溟、晏陽初等開展的鄉(xiāng)村建設運動,以圖在內外憂患的環(huán)境下,通過自己的思索,找到中國農村衰弱的原因,提出拯救農村乃至拯救整個中國的辦法,并通過實驗加以推廣;
還是三四十年代的吳文藻、費孝通等一代學者運用社會學、人類學知識開展的社區(qū)研究,一樣力圖真正理解中國、拯救中國,并期待開拓一條社會學中國化的路徑。我們可以發(fā)現,老一輩學者從開始就在樹立主位意識和國情意識上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只是遺憾在八十年代西方社會科學引進后,在強勢話語下,很多人卻丟棄了這個傳統(tǒng)。因此,從鄉(xiāng)村治理研究擴展至農村研究乃至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從宏觀目標上來說都具有理解和解釋中國,為中國現代化服務的品性。這 “源自中國社會科學的特殊緣起,就是為了回應西方入侵所造的亡國滅種危機,就是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③]”而不是如無頭蒼蠅亂撞沒有方向,或者把鄉(xiāng)村研究僅僅作為一種知識積累,或者是一種“智力游戲”、“文字游戲”,或者其意僅在對話的“在中國做‘海外漢學研究’”[④],而是有著自己的國情意識和主位意識。
第二,在明確了農村研究的“體”之后,那么就必須建立農村研究的國情意識,把國情意識作為農村研究的前置和探討的前提,即要意識到中國5000年文明、13億人口和960萬平方公里的社會主義大國的國情,意識到9億農民是中國未來50年現代化的基本國情,意識到自上而下的政策、法律、制度在必須適應中國9億農民的基本國情,讓多數人有活路,從而所有研究“三農“問題的中國學者絕不應該充當照搬西方社會科學不問國情的教條主義者,必須警惕大詞,警惕從西方引進的社會科學的意識形態(tài)化傾向,真正從中國9億農民的生存處境來反省當前被引進來的西方社會科學,來重建中國社會科學。[⑤]在研究中國現代化的戰(zhàn)略前提中,明白了人地關系、人與人之間關系、全國發(fā)展非均衡格局以及國與國之間關系后,接著作者提出了重建國情意識的三個步曲:1、系統(tǒng)反思當前農村政策、法律和制度及其建立于其中的學術話語和學術研究成果,檢討當前農村政策、法律和制度時間的意識形態(tài)前提;
2、如何進一步理解當前9億農民不同的生存處境及生活樣式,理解當前仍然不僅在經濟發(fā)展方面,而且在文化生活和環(huán)境方面十分不同的農村狀況。3、積極參與鄉(xiāng)村建設實驗,以鄉(xiāng)村建設實驗的成果來加深對前兩步研究成果的清理和理解。[⑥]
第三,鄉(xiāng)村研究有了明確的主體意識和國情意識,就可以廣泛吸收各種有用的知識和方法來豐富和發(fā)展自己。同時,建立在主體意識和國情意識的鄉(xiāng)村研究就不會在與西方社會科學的對話中迷失方向,就可以開放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知識和方法,就可以從田野調查中,從理論反思中獲取學術靈感,就可以一步一個腳印地建立其中國自己的社會科學的基礎。[⑦]而“如果沒有體就不會有用,其研究就會被其他研究所俘虜。有了體就可以有用,而不必做‘義和團’。[⑧]”正是如此,作者及其所在學術團體(華中鄉(xiāng)土學派)長期以來以政策實踐作為研究對象,“理解政策所面對的中國社會,理解政策實踐的后果及其邏輯,從而可以從理論上理解政策實踐,理解中國社會,以為中國未來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論支持”[⑨],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服務,這種研究正是在試圖探索為中國研究自己的社會科學提供一個可能的進路和方案。
第四,當前就中國農村研究缺乏主體意識與國情意識的原因,作者概括了三方面:“一是西方社會科學不是被當作啟示與方法,而是被當作教條和目標。中國學界誤以為有一個超地方的一般社會科學存在。二是在對中國整體的問題意識不清的情況下,在缺少質的把握的情況下,過快進入定量研究,結構化的問卷調查及搜集資料的方法,屏蔽了可能的問題意識。三是學術研究的職業(yè)化和技術化,以及其背后的專業(yè)化。專業(yè)化是現代學術得以進行的前提,但沒有寬廣的學術視野,沒有學術研究如何為中國現代化服務的問題意識,及沒有對中國當前國情的深刻理解,技術性的研究很快就會失去方向。[⑩]”此外,“當前中國農村研究及社會科學研究中主體意識缺乏,還與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目標不清、信心不足、水平不高有關,還與客觀上存在西方社會科學是以一般理論的形式被包裝,而中國社會科學被當作低一層次的特殊性知識來對待的學術體制有關系。[11]”這里無疑促發(fā)我們更多對社會科學的思考,我們在對待西方社會科學的時候是否看到了其特定的歷史地理背景,其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社會科學是否也只不過就是一種“地方性知識”?同時,也讓我們警醒學科專業(yè)化下的局限和對知識層次劃分的學術體制的局限?歸根結底,是沒有弄清社會科學自身發(fā)展的緣起、特征和目的。
由上,我們不得進一步不直面當前中國的學術環(huán)境和觸及中國社會科學的根本問題,當前多數的中國研究者用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去解釋中國經驗然后用中國的經驗來驗證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的研究路徑能否真正實現為理解、解釋中國以及為現代化服務?能否真正回應時代的焦慮?
黃宗智先生認為,在西方理論的視野下,中國是一個悖論社會,從悖論出發(fā),認識中國,應該走“走向從實踐出發(fā)的社會科學道路”,也就是要求從實踐出發(fā),進而提高到理論概念,再回到實踐中去檢驗。[12]也就是當前中國的社會科學大多數的研究是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研究徑路,詳細來說是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到中國的實踐再到理論的方法。從研究路徑而言,這確是一種方法,也無可厚非,尤其是如果原理論產生的背景與實踐的背景基本相似時,可以作為一種驗證性方法來達到修正原理論的目的!皢栴}是,這樣一種研究路線中。理論來自西方,又回歸于西方,實踐只是被西方理論的框架和問題意識所切割的片段,雖然看起來是中國的實踐,事實卻與中國實踐的邏輯無關。其后果可能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越發(fā)達,就越是無法觸及中國正在展開的龐大的社會主義實踐,既無法理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來自何處、將往何方,又無法理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當下的處境,中國社會科學嚴重脫離了中國的實踐。[13]”中國的農村研究也是如此,如果簡單運用西方的社會科學的概念體系來與中國的實踐結合再產生的理論只是畸形的產物,猶如馬和驢交配只能產生騾子,而不能產生馬也產生不了驢。中國經驗研究的本身真正涵義也就被抽空了。作者強調經驗,倡導經驗本位的鄉(xiāng)村研究正是基于以上及以下對理論與實踐關系的反思的。
首先,“西方理論或者說任何一種理論,不僅是一種真理,而且更是一種方法、一個框架、一副視野。用一種理論去看待經驗時,經驗本身就理論所屏蔽,實踐的邏輯就已被用真理形式組織起來的理論所分割。”[14]也就是說,理論具有分析的作用,同時也是一幅“有色眼鏡”,為實踐的內容掛上了色彩,重構了實踐內容。“這個時候,要還原實踐本身,就不僅需要有不同的理論視角及之間的對話,而且更需要有對實踐及經驗本身的尊重,需要有些時候將理論與經驗倒置,讓經驗站在比理論更重要的位置。[15]”否則,只可能讓經驗被理論嚴重的切割,從而屏蔽了實踐本身的邏輯。
其次,在中國做研究,“中國經驗本身也是問題,起碼在當前的中國,尤其是中國農村,中國經驗大都不是被現代(往往來自西方)規(guī)則所規(guī)訓好的經驗,且經驗在中國的不同部分差異很大。[16]”因此,必須更加凸顯中國經驗本身的內涵,通過積累足夠的經驗來建構適宜于中國的實踐的理論體系。當然,作為研究者,誰也無法做到完全擺脫自身積累的西方理論知識和所受的學科訓練對自己視野的屏蔽,但至少在進行對中國經驗研究的時候,能如曹錦清教授所言,“暫時把預設的理論‘懸置’起來,即調查者本人在進入經驗時則處于一種‘無知’與‘好奇’的狀態(tài),直觀社會生活本身!疅o知’是相對于‘熟悉’而言的,而‘熟悉’,或‘習以為!∏∈抢斫獾淖畲髷橙恕17]”
再次,鑒于中國經驗與西方理論之間的張力,作者及其所在的“華中鄉(xiāng)土學派”提倡并實踐以中國經驗為本位的研究,并以此作為展開討論的前提!白鳛楸倔w的中國經驗,其含義有三:一是中國農村經驗是先于理論而存在的,理論要解釋經驗,當理論不符合經驗,不能解釋經驗時,不能說經驗錯了,而應反思指導實踐的理論是否存在問題。二是經驗具有實踐的特性,是在具體時空中展開的,是有時間要求的,時間不會等待理論的慢慢琢磨。三是理論的好壞,一定要置于經驗與實踐之中,離開具體的經驗與實踐,就無所謂好的理論與壞的理論。[18]”倡導經驗本為的農村研究,也映證了德國著名詩人歌德的話,“一切理論都是灰色的,惟有生活之樹常青!
其實,農村研究“強調主位意識和國情意識,就必須強調經驗,要強調中國的大地。[19]” 兩者相輔相成,因為“一旦缺乏主體意識,則中國農村研究本身的成長就不構成目標,中國農村研究就成為豐富和發(fā)展西方社會科學的一個工具。而一旦缺少對經驗的強調,農村研究就會缺乏共同針對的對象,就會成為眾多自說自話的理論偏見的匯集。[20]”
寫到這,我的思緒仍在翻騰,如若先前是“主體意識”、“國情意識、“經驗本位”幾個關鍵詞的不時浮現,那么現在似乎就由鄉(xiāng)村研究談起,進而展現出一幅如何從鄉(xiāng)間小道通向中國社會科學本土化大道的圖景:基于中國的國情,我們的社會科學在回應時代的焦慮,我們有自己的主位意識和國情意識;
我們借用各種理論方法作為一種參照,但牢記以經驗本位進行農村研究,在實踐和經驗的浸淫中,理解所面對的中國農村社會各種現象背后產生的機制與邏輯,再從理論上理解農村社會,理解中國社會,以為中國未來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論支持和構建中國的社會科學自己的解釋體系,并最終真正具備服務于中國的現代化和服務于中國未來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品性。對于讀者而言,顯然,這已然不僅僅是一部農村研究的著作,也更是當前從事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者的一本反思錄與啟示錄。本文援引了很多書中的論述,卻不免有很多掛漏,遠不及讀者能自己認真細品一下原著的深意了。
注釋
--------------------------------------------------------------------------------
[①]賀雪峰 著.什么農村,什么問題.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第7頁. 以下引用該書,僅注頁數。
[②]第20頁.
[③]第20頁.
[④]呂德文.:在中國做“海外中國研究”. 社會,2007.年第2期
[⑤]第357-366頁.
[⑥]第367-370頁.
[⑦]第10頁.
[⑧]第22頁.
[⑨]第10頁.
[⑩]第7頁.
[11]2008.第8頁.
[12]黃宗智:認識中國——走向從實踐出發(fā)的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13]第279頁.
[14]第281頁.
[15]第281頁.
[16]第282頁.
[17]曹錦清 著.黃河邊的中國.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第3頁
[18]第284頁.
[19]第11頁.
[20]第11頁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