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哲學的用途——致趙汀陽
發(fā)布時間:2020-06-1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從書店里一排排的書架上抽出一本書,《論正義》,《邏輯和語言》,《時間的本質(zhì)》,這一類題目,看看作者是中國人,不假思索就把書插回書架。這類書多半是把一兩本外文書編成一個拙劣的中國版,要么干脆自己瞎編濫造。系統(tǒng)思考不是咱中國人的強項,有本事的中國人都在寫隨感,不寫理論著作。先秦以后,中國人就忘了有概念辯證這一門,有科學精神這一道。咱們擅長偈子、隨感、拈花一笑,雖然后來一百多年,笑得少了,哭得多了。哲學是人家印歐語族的游戲,咱可以喜歡,看個熱鬧,但不大玩得起來,就像中國也有些人愛看橄欖球,只沒見人玩這種游戲。眼下在中國從事哲學的,能一五一十介紹一下西方思想,大家開開眼界,就算好的。也許十年二十年,哲學忽然看中了咱們這里,到斷了流的黃河來住上一陣,不過那是后話。
讀了《一個或所有問題》 ,才知道有人覺得時機已經(jīng)成熟,立刻要教給哲學說中國話。余不幸選上哲學這行當,成天讀外國人的文字,心里早有怨氣,今天讀到中國人自己寫的哲學,不說“符碼”“邏輯斯蒂”“此在”,直截了當說“語詞”“道理”“人”,讀著就暢快。不僅文字如此,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是原生的,你不在各種學說的夾縫里兜圈子,直赴問題本身,我相信這是真正從事哲學的不二法門。大概也因此,書寫得生氣勃勃。你的取向,頗能引起我的共鳴。這大概不是很重要,你我都認為哲學不是要表明一種趣向,或者說,單單表明趣向還用不著哲學。對我來說更為重要的,是一些因獨到而有啟發(fā)的概念轉換,例如用親疏性而不用歸屬性來思考價值(第61頁)。尤其是思想空間和思想實形的辨正(書中幾處提到,例如第80頁),特別值得進一步思考,我覺得在你那里,思想空間無論多廣袤,都像是給定的,而我愿意設想思想空間隨著思想實形的成形在不斷轉化生成。不過,這種題目大概非要談得深入一點才有意思,不宜在這里細說。倒是這本書的主題,形大易辨,適合在這里說說。
這本書處理的是個大題目,你說是給哲學定位,大致的結論,說哲學所重者不是知識,而是創(chuàng)造,不巧,西方哲學一向重的是知識,所以嚴格說來,那還算不上哲學,只算為哲學作了準備。哲學在西方長了兩千多年,如今咱剛剛把人家“哲學”這個詞兒翻譯過來,你就告訴說人家那東西不是哲學,是不是有點不講理?人家要是發(fā)明出一種和咱們的餃子長得差不多的食物,宣布說那才是真正的餃子,中國人吃了一千多年的,都是假餃子,那我就不愛聽。你說,你所設想的東西也可以不叫哲學,叫它個別的名字?晌也履愣喟雭G不開哲學這個名號。不論你叫它什么,玫瑰還是玫瑰,反過來,只要玫瑰還是玫瑰,人們就叫它玫瑰。
這就牽涉到你的另一個主張了,你說要緊的不在于哲學是什么,而在于哲學應該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哲學?赡阋遣恢朗裁词秋溩樱筒恢缿撛趺窗溩。你包的可能很不像樣,人家說,這叫什么餃子啊,整個一碗片兒湯。當然,你可能知道什么是餃子,而且包出來的餃子空前好吃,人家說,這才叫餃子哪。前所未有的東西,人家怎么知道它是餃子不叫面條呢?依愚見,即使不同凡響的餃子的餃子性也潛藏在普普通通的餃子里,要有無論何種非凡的哲學,都得先有某種東西已經(jīng)是哲學。
你會說,我們必須知道什么是哲學,但這還只算為做哲學做了準備工作,底下才是正經(jīng)的哲學工作,那完全是創(chuàng)造性的。餃子包得沒有什么新意,吃著照樣香。哲學要做得平平庸庸呢?就像說我寫詩,寫得不怎么好,但也不算很糟——嗨,那你還寫詩干啥?屠格涅夫說詩和牡蠣一樣要么是最好的要么不能吃,我看在這一點上,哲學有過之無不及。你反對平平庸庸的哲學,強調(diào)哲學的創(chuàng)造性,這我很同意。不過這里有個難題:哲學的創(chuàng)造性和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區(qū)別何在?你這本書里,到處談論哲學和科學的界限,有時也談到哲學和宗教的區(qū)別,但鮮言哲學和藝術的關系。雖說你談的是“或所有問題”,我們?nèi)圆辉撘笏咽郎弦磺胁顒e都列舉清楚,但我懷疑,通過知識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對立來闡述問題,既剝不清哲學和科學的關系,也剝不清哲學和“詩”的關系,反倒先陷入了科學-藝術兩分的圈套。海德格總講思詩比鄰,但從來沒把隔開兩家鄰居的籬笆墻畫清楚。我倒是盼著你從自己獨特的角度,能把這個問題想得更清楚一點。
你所提倡的新哲學和傳統(tǒng)哲學實質(zhì)上有哪些區(qū)別,我沒有讀得很清楚,所以你對傳統(tǒng)哲學的批評,有不少我也不覺得中肯。限于篇幅,只舉一個例子。“許多哲學觀念是給人想著玩的,一到要做事情或者要做決定,人們其實聽從的是平常得多的觀念”(第175頁)。這是你老兄最愛用的句式之一,而我聽著,怎么老覺得這樣的句式里有個小圈套似的?種蘿卜還是種白菜,他準不會先查查哲學全書,這是肯定的。但因此哲學觀念就成了給人想著玩的啦?他種白菜不查土壤學、植物學、昆蟲學、農(nóng)藥學,此等科學就都是給人想著玩的啦?你提倡哲學最后要落到做事情上,這我很贊成。但這話沒說出很多,因為主要的麻煩在于哲學在什么層次以什么方式做什么事情。我鄰居種白菜之前以及之后,我敢打賭,也從不查閱《論可能的生活》 或論現(xiàn)實生活,既不聽從無所事事的哲學觀念,也不聽從做事情的哲學觀念。
也必然如此。照你的說法,西方哲學兩千年來一直在錯誤里打轉兒,中國人的思路倒是恰當?shù)枚,可惜“僅僅是個開頭,根本沒有展開”(第189頁)。你老兄的創(chuàng)造性哲學呢,直到幾年前尚未出世。但我猜測你不會否認,無論西方人還是中國人,都做了些事情,甚至做了些重要的事情。由此可以推知,人們做事的時候,不僅不去聽從那些想著玩的哲學,同樣也用不著聽從你的智慧的哲學。
倘若人們用不著哲學就能做事情,甚至能做很重要的事情,乃至幾乎一切事情,那么,哲學還有什么用呢?我們究竟該把哲學定位在哪里?像莊老先生那樣,定位在無何有之鄉(xiāng),不患其無用,逍遙乎寢臥其下,我看就很好。
不消說,這是把“用”看得窄而又窄,只承認執(zhí)鼠(能抓耗子)才叫有用。我覺得你老兄也有點把“做事情”和“有用”看得偏窄了。在我心里,哲學是一門科學,一門關于講道理的科學,這門科學研究的是講道理的技術或藝術。講道理的科學有用沒用?當然,人們用不著學習講道理的藝術,就已經(jīng)會講道理,研究這門藝術的,實際上仍然可能不講道理,或在講道理的時候笨嘴拙舌,就像研究運動醫(yī)學的教授可能一下場踢球就傷了膝蓋。但我仍然覺得講道理的科學有用。第一,人們愛講道理,第二,人們愿意自己的道理講得通,甚至講得漂亮。第三,人們經(jīng)常不知道怎么把道理講得順暢,講得漂亮。四,人們可以通過研究和學習提高自己講道理的水平。
人愛講道理的程度大大超乎想象。以為專家學者才愛講道理,那是十足的誤解。昨晚上看“實話實說”,題目是怎么對待鄉(xiāng)下親戚。嘉賓和現(xiàn)場觀眾都不像專家學者,更不像從哲學系畢業(yè)的,可是他們討論起問題來,引用的大道理實在不少:人不可能只為自己活著;
我們中國人做事就是講究個親情;
可你那樣幫他,實際是害了他;
人須自立,才能證明生存的價值。人都是自私的抑或人具有利他本能?什么是愛什么是害?生存的價值怎么衡量?當然,人們不一定出于觀念才接待了或拒絕了鄉(xiāng)下親戚。但他們說這些卻也不只是為了合理化,更不只是騙騙我們玩。人生一世,并非一邊是做事,一邊是玩玩。城里人讀書讀報,上了正式場合,難免好用大詞兒,但十足的鄉(xiāng)下人也并非只悶頭種地,你到懷柔鄉(xiāng)下的小酒館坐上一個鐘頭,聽聽旁邊的人,大道理只多不少,凡事都要講明自己占理。
人們愿意自己的道理講得通,講得漂亮,就像人們編籃子,愿把籃子編得更漂亮些,甚至編出一些新花樣,哪怕他不為什么。漂亮的籃子會有人喜歡,甚至山前山后的人都喜歡,編得旯里旯塌的籃子他們看不上眼,加以嘲笑、打擊、抵制。同樣,只要人們講道理——雅典人特別愛講道理,但別處的人也都多多少少講些道理——就會有人愿把道理講得更清楚些,更順當些,清楚的道理聽多了,再聽到講得七扭八歪的道理,就覺嘔啞嘲折難為聽。
你自顧自編漂亮籃子,人家偷偷模仿學著編漂亮籃子,這不是科學,是藝術。我一向以為先秦以后中國沒多少哲學,不是說中國人不講道理,或道理講得不漂亮,但我們的確不大鉆研講道理的技術。研究編籃子,講解編籃子,不一定是最佳編籃手。即使在講解的時候需要示范,示范者也不一定比學習者編得更漂亮,就像籃球教練常要作示范動作,他的動作不一定比學員更精彩。他示范時編籃子,目標不在編籃子上,而在教編籃子上。他最擅長的不是編籃子的藝術,而是其中包含的科學。當然,你的動作太走了樣,你也不配作個籃球教練。各門藝術的教育中,示范和講解的比例不同,人們經(jīng)?摧p了哲學工作中的示范部分。哲學是講道理的科學,同時它只能通過講道理來談論講道理,道理講得不漂亮的哲學損害了哲學的工作。道理不通的當然根本就不是哲學了。
最后有一點想要澄清:我說人好講道理,倒不是說人這種生物格外溫文儒雅,——讀一點歷史還有點記性又活到我這把歲數(shù)的人,當然知道人是一種相當蠻橫兇殘的動物,強者恃強凌弱的時候蠻不講理,弱者耍賴潑皮的時候也不講理!拔沂橇髅ノ遗抡l”,夠不講理的吧?可這話自有道理,他怎么就不說“我是小學老師我怕誰”呀?人講道理,哪怕是歪道理他也要講,哪怕是自欺欺人他也要講。講道理不是人的諸種活動之一,他實在是非得對別人對自己講出道理才活得下去。所以,研究講道理的這門哲學,從一個層面上說固然是對一種技術的研究,但哲學之為科學和烹飪學之為科學總有點不同,因為這門科學的內(nèi)容深深扎根在我們的本性之中,不是“有用”“沒用”說得清的。
搭得上搭不上的,說了一通,恭候駁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