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中國語文的時代演進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今天正在積極進行現(xiàn)代化。中國的現(xiàn)代化要趕上工業(yè)化和信息化兩個時代。為適應國家現(xiàn)代化的需要,語言和文字要有相應的發(fā)展。全國人民要能相互直接通話,免除方言的隔閡。文章要寫得明白如話,念出來大家聽得懂。漢字要整理和規(guī)范化,減少學習困難和使用不便。注音要用字母代替反切,統(tǒng)一漢字讀音。少數(shù)民族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改進或創(chuàng)制文字。在電腦上要利用拼音輸入漢字,使中文進入信息互聯(lián)網(wǎng)絡。這一切叫做中國語文的現(xiàn)代化。

          社會的演變和語文的演變是密切關聯(lián)的。秦并六國,統(tǒng)一天下,實行“書同文”政策,“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趨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許慎《說文》)。這是古代的社會演變引起了語文演變。鴉片戰(zhàn)爭(1840)后,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同時也打開了閉關自守的清帝國的大門,中華民族由震驚而覺醒,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同時,掀起了中國語文的新思潮。這是近代的社會演變引起了語文演變。

          辛亥革命(1911)以后,一個語文現(xiàn)代化運動從醞釀進入實踐。這個運動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重點和名稱:切音字運動、國語運動、白話文運動、注音字母運動、國語羅馬字運動、拉丁化新文字運動、手頭字運動、少數(shù)民族新語文運動等。語文現(xiàn)代化在前進過程中,有成功、有失敗,有高潮、有低潮,有新舊爭論,有左右搖擺,不斷在“嘗試與錯誤”中提高認識和開展局面。綜觀一系列運動的要求,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語言的共同化、文體的口語化、文字的簡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

          

          一、語言的共同化

          

          孔子教弟子讀書,不用家鄉(xiāng)的山東土話,而用當時的共同語“雅言”。后來歷代都有共同語,稱為“通語”、“官話”。古代的共同語不要求有嚴格的標準音,使用者只有少數(shù)人,主要是官吏和行商。現(xiàn)代的共同語源出于古代,但是不同于古代。它要求有嚴格的語音標準,并且把普及共同語作為實行全民義務教育的條件。這是建設現(xiàn)代化國家的基礎工程。

          民國初年,規(guī)定以多數(shù)省份共同的漢字讀音為國音標準(老國音)。當時的流行看法是,共同語只要能夠“通詞達意”就好了,不必要求標準劃一。不久,通過實踐提高了認識,知道標準必須統(tǒng)一,學習可以逐步漸進,標準音不能采用人為的語音,應當采用實際存在的語音,于是改為以中等程度北京人的語音為標準(新國音)。1955年全國文字改革會議規(guī)定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重新肯定這個標準,并進行更加細致的漢語規(guī)范化。

          共同語的名稱也經過演變。清末民初稱“國語”(國家共同語)。20世紀50年代稱“普通話”(漢民族共同語)。1982年的憲法規(guī)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全國共同語)。新加坡和海外華人稱“華語”(全世界華人的共同語)。名稱不同,實質相同。

          共同語的推廣工作,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蹣跚前進,時起時落,可是總的來看是一浪高似一浪。20世紀20年代是一個高潮,50年代又是一個高潮。高潮在各省又彼此不同。臺灣光復以后普及了國語,做到所有學校以國語為校園語言,所有的公共活動以國語為交際媒介。內地“推普”以學校為重點,利用廣播和電視,正在加快實施步伐。可是各地水平參差不一,有不少“推普”的薄弱地區(qū),今后還要長期進行艱巨的工作。

          古代能做到“書同文”是進步,今天如果滿足于“書同文”就是落后了,F(xiàn)代中國既需要“書同文”,又需要“語同音”。

          

          二、文體的口語化

          

          文明古國都有書面語(文言)和口語(白話)的矛盾。口語不斷前進,而書面語停滯不前,越來越離開活的口語,阻礙了語言的發(fā)展和教育的普及。唐宋時代,佛教用接近日語的“變文”和“語錄”傳播教義,因為口語能夠深入群眾。清末維新運動者提出“我手寫我口”、“崇白話而廢文言”、“白話為維新之本”。1919年掀起以白話文運動為先鋒的“五四”運動,被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白話由此取代文言成為文學的正宗和教科書的正式文體。小說和論說文章都寫成“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話文。白話文運動不僅是文體的解放,而且是思想的解放。

          但是,二次大戰(zhàn)之前,白話文運動還遺留有許多空白區(qū)。例如公文程式仍舊用“等因奉此”,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實行“公文改革”。這時候,報紙的半文半白“新聞體”也改為明白曉暢的口語。此外,報紙、雜志和各種正式出版物,從直行改為橫行,以便配合科技術語和數(shù)學公式。20世紀90年代在“弘揚華夏文化”的熱潮中,出版了許多種大規(guī)模的“古書今譯叢書”,這是白話文運動的延伸。

          文體改革引起“好古家”的強烈反對!拔逅摹边\動之后不久,掀起一個“文言讀經”運動。他們攻擊白話為“引車賣漿者言”,“以鄙俗妄為之筆,竊高文美藝之名”,甚至濫用權力,強制教科書恢復文言。

          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言文一致”的文體改革增加了新的時代任務!岸嗝襟w”把傳遞書信的電信技術(電傳)、傳遞語言的傳聲技術(電話)、傳遞形象的視聽技術(電視)合而為一,給語言和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語言要求規(guī)范化,講出來大家聽得清(文體語);
        文字要求口語化,讀出來大家聽得懂(語體文)。語言和文字要能夠即時自動相互轉換。詞匯要求共同化。各個地區(qū)之間的詞匯差別,譯名和術語的分歧混亂,不再是“有趣的”現(xiàn)象,而是“有害的”現(xiàn)象了。為了使“言文一致”的白話文成為信息化時代的適用文體,還要做大量的語文規(guī)范化工作。

          

          三、文字的簡便化

          

          漢字筆畫繁、字數(shù)多、讀音亂、檢索難,合稱“四難”。針對漢字的“四難”,文字改革運動提出“四定”的對策:定形、定量、定音、定序。

          定形 異體字要統(tǒng)一,印刷體和手寫體要接近,要以清晰、易認、易寫的簡化字為規(guī)范,這是清末就提出的要求。初學文字的小學生、掃盲學員,以及文化較低的廣大群眾,普遍希望簡化筆畫。

          1935年,上海掀起“手頭字”運動,選定300多個手頭常寫的簡體字,在15種雜志上公開使用。同年,南京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包含324個“社會上比較通行的簡體字”,準備以后還要繼續(xù)公布。可是,遇到反對,第二年就收回成命了。

          1956年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簡化字初次得到正式推行。這個方案規(guī)定515個簡化字和54個簡化偏旁,后來類推成為《簡化字總表》(共2235字)。這些簡化字極大部分是“古已有之”,這時候只是把“俗體”提升為“正體”,如同“白話”取代了“文言”。簡化字已經在中國內地普遍應用于教科書、報紙和雜志。新加坡采用簡化字之后,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華人學校也先后采用。

          書法不受簡化的限制 其實古代書法家常寫簡體字,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有三分之一是簡化字,歐陽詢的《九成宮》中有六分之一是簡化字,可見古人不認為簡化和書法藝術有矛盾。有人擔心簡化會破壞傳統(tǒng)文化。從篆書到隸書的“隸變”大大簡化了漢字;
        久已通行的草書和行書大大簡化了漢字。這些簡化沒有破壞傳統(tǒng)文化,從它們繼承而來的簡化字,怎么會破壞傳統(tǒng)文化呢?

          定量 字數(shù)太多、字無定量,是漢字難學難用的主要原因。在難于減少字量的今天,可用“分層使用”的方法,減少學習和使用的不便。現(xiàn)在,漢字已分為“常用漢字”(3500字)和“通用漢字”(7000字),前者用于小學教育,后者用于一般出版物,此外為“罕用漢字”,用于古籍和專門性的出版物。還可再分出“初學用字”(1000字),作為學習漢字的起步,這就是“千字文”的傳統(tǒng)。經驗告訴我們,與其學多而不能用,不如學少而能用。漢字的使用頻度是不平衡的,少數(shù)字常用,多數(shù)字罕用,這是漢字的“效用遞減率”。把握這個規(guī)律,改進用字的方法,可以逐步減少用字數(shù)量。

          定音 民國初年開始漢字“讀音統(tǒng)一”工作,字典一律用字母注明標準音,代替反切。20世紀50年代開始“普通話審音”工作,統(tǒng)一“異讀詞”的讀音。定音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只有普及普通話才能徹底實現(xiàn)“讀音統(tǒng)一”。

          定序 在要求快速檢索的信息化時代,漢字的“定序”問題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安渴追ā焙汀肮P畫法”都難于適應自動快速檢索的時代要求。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之后,開始有了利用字母順序的“音序法”。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使用拼音字母的“音序法”排列正文之后,大型出版物如《中國大百科全書》等也采用“音序法”排列正文。這是“定序”方法的新發(fā)展。

          

          四、注音的字母化

          

          漢字積累到6萬的大數(shù),可是缺少一套字母。

          1918年公布以古漢字為基礎的“注音字母”,開始“注音的字母化”。從此,字母代替了“反切”。

          1928年又公布“國語羅馬字”,采用國際通用字母。1958年公布“漢語拼音方案”(簡稱“拼音”),繼承和更新“國語羅馬字”。臺灣對內用“注音字母”(稱“注音符號”),對外用“國語羅馬字”,2001年正在考慮改用“拼音”。內地對內對外統(tǒng)一用“拼音”。1982年“漢語拼音方案”成為國際標準”(ISO7098)。漢語的字母從“民族形式”到“國際形式”,從“國內使用”到“國際使用”,從“國家標準”到“國際標準”,一座使中國語文和中國文化通向國際舞臺的橋梁建成了。

          “字母”不是“文字”,這是內地和臺灣的共同政策。有人害怕拼音把中國分裂成為幾十個國家,這是杞人憂天。拼音拼寫普通話,推廣普通話只能加固團結,不會形成分裂。

          “拼音”成為國際標準之后,它的用途逐漸擴大。在信息化時代,它是接通國際信息網(wǎng)絡的必要手段,這一作用的重要性將逐漸顯示出來。在“中文處理機”上,輸入拼音,以“語詞、詞組、成語、語段”作為單位,能夠自動變換成為漢字,不用字形編碼,這是漢字輸入技術的新發(fā)展。

          中國的語文現(xiàn)代化包括少數(shù)民族的語文建設。中國有55個少數(shù)民族,用30多種文字,20世紀50年代以來對應用不便的文字按照具體情況進行了整理、修訂或改革。少數(shù)民族有拉丁字母文字17種,包括原有拉丁字母文字4種,新創(chuàng)拉丁字母文字13種。其中“新壯文”已經印上人民幣。

          在“漢字文化圈”中,日本首先努力于語文現(xiàn)代化的建設。明治維新(1868)之后,普及國語,進行假名規(guī)范化,實行全面的漢字注音,發(fā)起羅馬字運動。戰(zhàn)后進行公文改革,規(guī)定常用漢字1945個,法律和公文用字以此為限,公布法定的日語羅馬字(訓令式)。日本重視減少用字的數(shù)量,字數(shù)減少了,簡化筆畫就容易了。日文已經從漢字中間夾用少數(shù)假名,變成假名中間夾用少數(shù)漢字。朝鮮(北方)改用表音的諺文字母,廢除漢字。韓國(南方)沿用漢字和諺文字母的混合體,一般出版物用1800個漢字,小學不教漢字。越南獨立后采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廢除漢字。語文現(xiàn)代化是“漢字文化圈”各國都在長期進行的文化運動。二次大戰(zhàn)以后,新興國家有一百多個。它們有的需要建立國家共同語,有的需要制定文字,有的需要更新舊有文字,有的需要大量充實詞匯。即使是發(fā)達的國家,在組成新的共同體的時候,也發(fā)生語文問題。一門研究語文宏觀問題的新興學科產生了,叫做“語言計劃”。“文字改革”包括語言,“語言計劃”包括文字。這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化運動。中國應當參考世界各國的經驗,根據(jù)中國自己的具體情況,實行有利于國家現(xiàn)代化的語文政策。

          

          2001年4月修訂,時年96歲

        相關熱詞搜索:演進 中國 語文 時代 周有光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