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散文

        發(fā)布時間:2017-01-1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西安散文篇一:我的家鄉(xiāng)西安

        西安市位于中國大陸腹地黃河流域中部的關(guān)中盆地,面積9983平方公里。秦嶺山脈橫亙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國地理上北方與南方的重要分界。人們常說:二十年中國看深圳,一百年中國看上海,一千年中國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國則看西安。西安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古都,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先后有13個朝代或政權(quán)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權(quán),歷時1100余年。1981年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西安古稱“長安”,意為長治久安,明代改為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當今西安為副省級城市,陜西省省會,中國七大區(qū)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制造基地,中國中西部地區(qū)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yè)和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基地。2009年國家頒布的《關(guān)中-天水經(jīng)濟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中西安被列為繼北京和上海之后,中國第三“國際化大都市”。

        作為中國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觀數(shù)量巨大,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價值珍貴馳譽中外。全市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8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30處,登記在冊的各類文物保護點多達2944處,是全人類歷史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jīng)考古發(fā)掘證實,西安是華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發(fā)源地之一。這里有數(shù)十萬年前的藍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西安所在的關(guān)中地區(qū)華民族搖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也是整個亞洲重要得人類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今天步入讓“國人震撼,世界驚奇”的大唐芙蓉園,古與今相得益彰,詩意與綠意交融,雕梁畫棟給人以非同凡響的歷史感動,濃郁唐風激蕩起強烈的文化震撼。不僅是在大唐芙蓉園,不僅是在曲江,整個西安無處不躍動浸染著豐富的文化因子。西安的文化特質(zhì),無須多言,從《詩經(jīng)》到《史記》,從兵馬俑、大雁塔到儒家學(xué)說、道教文化的廣泛傳揚,都讓歷史畫卷大為增色;掘地三尺,秦磚漢瓦,視線所及,漢簡唐詩。文化被我們捧在掌中,收在眼底,感受于心

        無言的歷史把文化的大印放在了西安,這個城市便成了世界文化魂魄永遠的棲息地。徜徉古城,不僅是“眼睛的旅行”,更是“文化的熏習(xí)”和“心靈的感悟”。西安的文化底蘊,任何其他城市都無法望其項背。。

        。文化,是西安最響亮的王牌,也是城市建設(shè)的一個有力抓手,惟有如此,城市才能更有凝聚力和競爭力。 文化,讓人對城市有那么多的依戀和熱愛,溫暖和感動。假如缺少了文化,萬丈高樓依然拔地而起,車水馬龍依然日夜穿流,但城市卻沒了根基,精神沒了依托,情感也沒了維系。在西安,文化,讓西安有價值,也讓西安人有自信。文化已成了居民生

        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全民性文化參與活動不僅陶冶了市民的情操,而且營造了城市獨特的氣質(zhì)和精神。

        文化是激活城市的引擎。用文化喚醒西安既往的城市記憶,發(fā)掘展現(xiàn)新的城市魅力,重組創(chuàng)造富有競爭力的城市品牌。未來的西安,將是一個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xiàn)代化大城市

        現(xiàn)在,文化產(chǎn)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和大型文化活動的接連舉辦,已成為展示西安魅力的平臺,使經(jīng)濟獲得最大的效益增值,也使文化得到永續(xù)傳承,是實施“文化立市”方略的強力支撐。 。公元前二世紀前后,漢武帝為了擴大了西漢地域,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創(chuàng)了由西安出發(fā)連接歐、亞、非三洲的絲綢之路。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與西方進行的最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活動。絲綢之路東起古長安,由河西走廊到敦煌分為南北兩路穿過新疆,一直到歐洲,總長7000多公里,成為此后一千多年間中國與西方交流的主要干線。如今,西安更是接著歷史的步伐邁向世界。

        2011,華夏源脈、千年帝都、起點、故鄉(xiāng)、——中國西安將聚焦世界的目光,這是繼1999年昆明、2006年沈陽之后,2010年臺北之后,世界園藝博覽會第四次來到中國,在西安浐灞生態(tài)區(qū)盛大開幕。 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生態(tài)文明為引領(lǐng),將以“天人長安·創(chuàng)意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營造以植物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構(gòu)建世界化的園林建筑背景,彰顯西安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韻味,展示人類與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創(chuàng)意,探索人、城市、園林、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發(fā)展模式。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是一屆跨越經(jīng)濟、文化、科技等領(lǐng)域的多元化、綜合性、世界級的博覽盛會。 如今,西安正欲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世園會是建設(shè)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突破口,

        為了更好地發(fā)展,西安努力提升自己的城市影響力,而且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績。西安先后榮獲高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基地、“國家衛(wèi)生城市”、“全國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首批“國家創(chuàng)新型試點城市”等稱號,尤其是“中國最具軟實力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民生典范城市”、“最中國旅游城市”的榮譽更增強了城市的親和力和吸引力。城市有魅力源于魅力西安人。 以西安為中心的關(guān)中人,將其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風情概括為關(guān)中十大怪,它們分別是——

        面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

        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

        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

        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

        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

        在我眼中,西安這座城市與西安人的個性兼具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完美結(jié)合。

        著名作家賈平凹在西安生活多年,應(yīng)該也算是城里人了,但他仍然坦率地把一本散文集命名為《我是農(nóng)民》。西安的城墻、鐘鼓樓、大雁塔這些古建筑以及大量唐代風格的仿古建筑也讓這座城市散發(fā)出地道的農(nóng)業(yè)城市的傳統(tǒng)氣質(zhì)。因此,西安人身上的“生、冷、硬、倔”也象出土文物一樣讓人初識有些距離感但歷久愈加體味其品質(zhì)。陳忠實在小說《白鹿原》中,也以白嘉軒的形象表達了這種個性。 “生、冷、硬、倔”本是四個詞,雖略有差別,但本質(zhì)上卻是一致的,是同一種個性的四個方面的不同表現(xiàn)而已,已成為關(guān)中人尤其是西安人的專用詞語。其實,到西安城墻上走一圈,到大街上走一走,就能體味到這里的人們“生、冷、硬、倔”的源頭了。西安是個方方正正的城,線條都是橫平豎直、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不似許多更現(xiàn)代的城市曲里拐彎,城墻如此,道路如此,人也是如此。

        “生、冷、硬、倔”的西安人在與陌生人剛剛接觸時往往少言寡語,讓人覺得高傲,不夠熱情。“生、冷、硬、倔”的西安人不懂曲意逢迎,不會陰奉陽違,極強的原則性常被人恥笑為不懂變通。作為一個西安人,我有時也覺得困惑和自卑,但后來讀到《論語》里的一句話,忽然明白了這個道理,那就是“巧言令色者,鮮矣仁”?鬃佑终f,要交三種朋友:“友諒,友諍,友多聞”,所謂友諍,幾乎就說明白了 “生、冷、硬、倔”的朋友的好處。西安人是厚道的,他們寧愿自己受委屈,也要堅持存在于內(nèi)心的秩序,西安這座城市是有靈魂的。另外,“生、冷、硬、倔”的個性也使西安人能夠更加懂得隱忍堅持的中國哲學(xué)。正因為這樣,西安人雖然在仕途上往往不會有平步青云者,卻出了孫蔚如、關(guān)麟征、杜聿明、胡璉、張靈甫、趙壽山等一批戰(zhàn)功赫赫的抗日名將——打仗畢竟還是硬碰硬的。

        西安人是懂得敬畏之心的,在兵馬俑、碑林、大雁塔這些人類杰出的文明遺跡面前,人們怎能不會覺得自身的渺小呢?雖然在歷史上曾經(jīng)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有過無上的榮光,但畢竟是“廢都”,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與歷史輝煌時期相比,面對西安今日的衰落,乃至因為傳統(tǒng)、守舊而成為僵化、保守的代名詞,在大時代的蒼涼之中,西安人在感傷、壓抑中產(chǎn)生的唯美悲劇氣質(zhì)甚是鮮明。李白的詞中“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恰是這種蒼涼意境的寫照。以西安為背景,流傳至今的詩句中,盡管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這樣的快意,但更多的是“長恨歌”這樣的悲劇。因此,西安人也常常有一種失敗感、挫折感。 這也是西安人出了如此多作家、畫家等藝術(shù)家重要原因

        平心而論,傳統(tǒng)厚重的西安人相對還是保守的,但可愛的西安人淡化了這種保守的色彩,而以總結(jié)經(jīng)驗展望未來的孜孜不倦的不畏艱難困阻的態(tài)度迎頭趕上世界的步伐。

        繁華的街道、攢動的人頭、涌動的車流、紅火的商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眾多全球知名的國內(nèi)外企業(yè)??這里不是上海、廣州,這里是西安。

        西安散文篇二:文學(xué)類閱讀之散文

        文學(xué)類閱讀之散文

        2016年高考真題

        一、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題

        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兩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說老腔如何如何,我卻很難產(chǎn)生驚詫之類的反應(yīng)。因為盡管我在關(guān)中地區(qū)生活了幾十年,卻從來沒聽說過老腔這個劇種,可見其影響的寬窄了。開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趙季平也來了,打過招呼握過手,他在我旁邊落座。屁股剛挨著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離席趕到舞臺左側(cè)的臺下,和蹲在那兒的一位白頭發(fā)白眉毛的老漢握手拍肩,異常熱乎,又與白發(fā)白眉老漢周圍的一群人逐個握手問好,想必是打過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時也看見了白發(fā)白眉老漢和他跟前的十多個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都是地道的關(guān)中鄉(xiāng)村人,也就能想到他們是某個劇種的民間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趙季平重新歸位坐定,便很鄭重地對我介紹說,這是華陰縣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種唱法,尤其是那個白眉老漢??老腔能得到趙季平的賞識,我對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發(fā)白眉老漢,安靜地在臺角下坐著,我突然生出神秘感來。

        輪到老腔登臺了,大約八九個演員剛一從舞臺左邊走出來,臺下觀眾便響起一陣哄笑聲,我也忍不住笑了。笑聲是由他們上臺的舉動引發(fā)的。他們一只手抱著各自的樂器,另一只手提著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條形的,還有一位肩頭架著一條可以坐兩三個人的長條板凳。這些家什在關(guān)中鄉(xiāng)村每一家農(nóng)戶的院子里、鍋灶間都是常見的必備之物,卻被他們提著扛著登上了西安的大戲臺。他們沒有任何舞臺動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隨意走動的腳步,走到戲臺中心,各自選一個位臵,放下條凳或方凳坐下來,開始調(diào)試各自的琴弦。

        鑼鼓敲響,間以兩聲喇叭嘶鳴,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來,似無太多特點。而當另一位抱著月琴的中年漢子開口剛唱了兩句,臺下觀眾便爆出掌聲;白毛老漢也是剛剛接唱了兩聲,那掌聲又驟然爆響,有人接連用關(guān)中土語高聲喝彩,“美得很!”“太斬勁了!”我也是這種感受,也拍著手,只是沒喊出來,他們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兩段折子戲,幾乎掌聲連著掌聲,喝彩連著喝彩,無疑成為演出的一個高潮。然而,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xiàn)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著粗布對門襟的半大老漢扛著長條板凳走到臺前,左手拎起長凳一頭,另一頭支在舞臺上,用右手握著的一塊木磚,隨著樂器的節(jié)奏和演員的合唱連續(xù)敲擊長條板凳。任誰也意料不及的這種舉動,竟然把臺下的掌聲和叫好聲震啞了,出現(xiàn)了鴉雀無聲的靜場,短暫的靜默之后,掌聲和歡呼聲驟然爆響,經(jīng)久不息??

        我在這腔調(diào)里沉迷且陷入遐想,這是發(fā)自雄渾的關(guān)中大地深處的聲響,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濤聲,也像是驟雨拍擊無邊秋禾的嘯響,亦不無知時節(jié)的好雨潤澤秦川初春返青麥苗的細近于無的柔聲,甚至讓我想到柴煙彌漫的村巷里牛哞馬叫的聲音??

        我能想到的這些語言,似乎還是難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韻;聽來酣暢淋漓,久久難以平復(fù),我卻生出相見恨晚的不無懊喪自責的心緒。這樣富于藝術(shù)魅力的老腔,此前卻從未聽說過,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設(shè)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時響動,肯定會影響到我對關(guān)中鄉(xiāng)村生活的感受和體味,也會影響到筆下文字的色調(diào)和質(zhì)地。后來,有作家朋友看過老腔的演出,不無遺憾地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你的小說《白鹿原》是寫關(guān)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筆老腔的畫面就好了。我卻想到,不單是一筆或幾筆畫面,而是在整個敘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氣韻彌漫??

        直到后來小說《白鹿原》改編成話劇,導(dǎo)演林兆華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讓我有了一種釋然的感覺。從此老腔借助話劇《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的舞臺。

        后來還想再聽老腔,卻難得如愿。不過兩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樂堂再次過足了老腔的癮。那天,無論白毛老漢,還是其他演員,都是盡興盡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獨特魅力發(fā)揮到最好的程度,臺下觀眾一陣強過一陣的掌聲,當屬一種心靈的應(yīng)和,純正的關(guān)中東府地方的發(fā)音,觀眾能聽懂多少內(nèi)容可想而知,何以會有如此強烈的呼應(yīng)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種發(fā)自久遠時空的絕響,又飽含著關(guān)中大地深厚的神韻,把當代人潛存在心靈底層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種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沒的神經(jīng)撞響了,這幾乎是本能地呼應(yīng)著這種堪為大美的民間原生形態(tài)的心靈旋律。

        我在那一刻頗為感慨,他們——無論秦腔或老腔——原本就這么唱著,也許從宋代就唱著,無論元、明、清,以至民國到解放,直到現(xiàn)在,一直在鄉(xiāng)野在村舍在廟會就這么唱著,直到今晚,在中山音樂堂演唱。我想和臺上的鄉(xiāng)黨拉開更大的距離,便從前排座位離開,在劇場最后找到一個空位,遠距離欣賞這些鄉(xiāng)黨的演唱,企圖排除因鄉(xiāng)黨鄉(xiāng)情而生出的難以避免的偏愛。這似乎還有一定的效應(yīng),確鑿是那腔兒自身所產(chǎn)生的震撼人的心靈的藝術(shù)魅力??在我陷入那種拉開間距的純粹品賞的意境時,節(jié)目主持人濮存昕卻作出了一個令全場嘩然的非常舉動,他由臺角的主持人位臵快步走到臺前,從正在吼唱的演員手中奪下長條板凳,又從他高舉著的右手中奪取木磚,自己在長條板凳上猛砸起來,接著揚起木磚,高

        聲吼唱。觀眾席頓時沸騰起來。這位聲名顯赫的濮存昕已經(jīng)和老腔融合了,我頓然意識到自己拉開間距,尋求客觀欣賞的舉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陳忠實的同名散文)

        1.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太斬勁了:非常給力

        B.氣韻彌漫:韻味充滿(作品)

        C.鄉(xiāng)黨:志同道合的同鄉(xiāng)

        D.嘩然:因驚訝和贊賞而沸騰

        2.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作者產(chǎn)生神秘感的原因是看見演唱老腔的是白發(fā)白眉老漢等一群關(guān)中農(nóng)民

        B.演員以木磚連續(xù)敲擊長條板凳發(fā)出的響聲經(jīng)常掩蓋了觀眾的掌聲與叫好聲。

        C.朋友為小說《白鹿原》沒有寫老腔的筆墨而感到遺憾,作者對此深有同感。

        D.老腔從宋代唱到現(xiàn)在,從鄉(xiāng)野唱到音樂廳,說明這種表演形式一直很流行。

        3.作者對老腔的認識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請結(jié)合全文作簡要說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運用了側(cè)面描寫的手法來表現(xiàn)老腔的藝術(shù)魅力。請舉兩例并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小說《白鹿原》中并沒有寫到老腔,為什么本文題目卻是“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5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第四段運用了多種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老腔的感受。請結(jié)合具體語句加以賞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題。

        母 親

        何家槐

        看見一陣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邊走過,母親亮著眼睛問:

        “你們可是看火車去的?”

        “是的,阿南嬸!”

        “我也想去!

        “要去就去,又沒有誰阻止你! 可是母親搖搖頭,她不能去,雖則沒有誰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時候。這幾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妥當以后,她又忙著跑到天井里,掃干凈了地,然后取下掛在泥墻上,屋檐下,

        這幾天天氣很好,雖則已是十一月了,卻還是暖和和的,象春天。 母親只穿著一身單衣,戴一頂涼帽,一天到晚的捶著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點不費力,有許多直象燈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會裂開,象珍珠似的散滿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后,她還得理清枯葉泥沙,裝進大竹簍,而且親自挑上樓去。這些本來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夠她了。

        催,催,催,催;催,催,??

        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連頭也難得一抬?墒钱斔牭交疖嚧淀懫训臅r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神地抬起頭來,傾聽,閉著眼思索,有時還自言自語:

        “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車!”

        車站離我們家里并不很遠,火車經(jīng)過的時候,不但可以聽到汽笛的聲音,如果站在山坡上,還能夠看見打回旋的白煙。因為附近有鐵路還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趕去看火車的人很多。

        母親打豆的天井,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經(jīng)過她的身邊,如果要去火車站,一有人過去,她總要探問幾句,尤其當他們回來的時候:

        “看見了沒有?”

        “自然看見了,阿南嬸!”

        “象蛇一樣的長嗎?”

        “有點兒象!

        “只有一個噴火的龍頭,卻能帶著幾十節(jié)幾百節(jié)的車子跑,不很奇怪嗎?

        “真的很奇怪!

        因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斷地問長問短,有許多人簡直讓她盤問得不能忍受。

        “我們回答不了許多的,阿南嬸,最好你自己去看!”

        “我自己?”

        她仿佛吃了一驚,看火車,在她看來象是永遠做不到的事。

        “是的,你要去就去,誰也不會阻止你!”

        可是母親搖搖頭,她不能去,雖則沒有誰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門,成年累月的給釘在家里,象釘子一樣。 在這呆滯古板,很少變化的生活中,她對火車發(fā)生了很大的興趣。那悠長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遼遠的、不可思議的幻想,飄飄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樣長的怪物飛往另一個世界。不論什么時候一聽到那種聲音,她就閉上眼睛,似乎她在聽著天外傳來的呼喚。完全失神一樣地,喂豬她會馬上放下麥粥桶,洗衣服她會馬上放下板刷,在煮飯的時候,她也會立刻拋開火鉗,有時忘了添柴,有時卻盡管把柴往灶門送,以致不是把飯煮得半生半熟,就是燒焦了半鍋。

        “你也是坐著火車回來的嗎?”

        她時常問從省城回來的人。

        “是的,阿南嬸!”

        “火車跑得很快嗎?”

        “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還在杭州,現(xiàn)在卻在這兒跟你講話了!

        “那末比航船還快?”

        “自然自然!

        “它是怎樣跑的呢?”

        “那可說不上來。”

        “哦,真奇怪——”她感嘆著說:“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腳走,腳脛也要走斷了。這究竟是怎樣的東西,跑得這樣快,又叫得這樣響!”

        “??” 跟她講話的人唯恐她嚕,急急想走開,可是母親又拉住問:

        “你想我能坐著火車去拜省城隍嗎?”

        “自然可以的,阿南嬸,誰也不會阻止你!”

        可是母親搖搖頭,她不能去,雖則沒有誰阻止。她舉起木槌,緊緊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轉(zhuǎn)念她卻深深地嘆息了。

        (原載《文學(xué)》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號)

        7.根據(jù)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用兩個詞概括母親勞作的特點。(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簡析“催,催,催,催;催,催,??”對表現(xiàn)人物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母親和行人的對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這樣安排有何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結(jié)合上下文,賞析文中畫橫線部分。(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聯(lián)系全文,評價母親這一人物。(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題

        在母語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時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歸來探親,多年未見,把盞竟夜長談,我們聊到故鄉(xiāng)種種情形,特別談到了家鄉(xiāng)方言,興之所至,后來兩人干脆用家鄉(xiāng)話談起來。

        本來以為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記,不料卻在此時鮮明地復(fù)活了,恍惚中,甚至憶起了

        聽到這些話時的具體情景,眼前浮現(xiàn)出了說話人的模樣。友人感慨:真過癮。

        在一種語言中浸潤得深入長久,才有資格進入它的內(nèi)部,感知它的種種微妙和玄奧,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樣的波動,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韻味。幾乎只有母語,我們從牙牙學(xué)語時就親吻的語言,才應(yīng)允我們做到這一點。

        關(guān)于母語,英文里的一個說法,最有情感溫度,也最能準確地貼近本質(zhì):mother tongue,直譯就是“媽媽的舌頭”。從媽媽舌頭上發(fā)出的聲音,是生命降臨時聽到的最初的聲音,浸潤著愛的聲音。多么深邃動人的詩意!在母語的呼喚,吟唱和誦讀中,我們張開眼睛,看到萬物,理解生活,認識生命。

        詩作為濃縮提煉過的語言,是語言的極致。它可以作為標尺,衡量一個人對一種語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把劭此鸶邩,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坍了”,說的是世事滄桑,人生無常!岸褡R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說的是心緒流轉(zhuǎn),昨日迢遙。沒有歷史文化為之打底,沒有人生經(jīng)歷作為鋪墊,就難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間的沉痛和哀傷,無奈和迷茫。它們宜于意會,難以言傳。

        每一種語言都連接著一種文化,通向一種共同的記憶。文化有著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為載體和符號的特有的語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著稀世的珍寶。

        “芝麻開門吧!”咒語念起,山洞石門訇然敞開,堆積的珠寶浮光躍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種語言的奧秘,不需要咒語,時間是最重要的條件。在一種語言中沉浸得足夠久了,自然就會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時光層層堆疊,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風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時候,語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顯影。音調(diào)的升降平仄中,筆畫的橫豎撇捺里,有花朵搖曳的姿態(tài),水波被風吹拂出的紋路,陽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隱忍的啜泣。

        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只有母語,才有這樣的魅力和魄力,承擔和覆蓋。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晝夜不舍的流水,遠古沉默的荒野;鷹隼呼嘯著射向天空,羊群蠕動成地上的云團;一顆從眼角滑落的淚珠有怎樣的哀怨,一聲自喉嚨迸發(fā)的吶喊有怎樣的憤懣。一切,都被母語捕捉和綰結(jié),表達和訴說。

        我驕傲于自己母語的強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長歷史,災(zāi)禍連綿,兵燹不絕,而一個個方塊漢字,就是一塊塊磚石,當它們排列銜接時,便仿佛壘砌了一個廣闊而堅固的壁壘,牢牢守衛(wèi)了一種古老的文化,庇護了一代代呼吸沐浴著它的氣息的億兆的靈魂。

        童年在農(nóng)村度過,記事不久的年齡,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覺,我獨自走出屋門到外面玩,追著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遠了,一直走進村外一片茂密的樹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沒有人聽到,只好在林子里亂走,過了好久,終于從樹干的縫隙間,望見了村頭一戶人家的屋檐。

        一顆懸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對于長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語熟悉的音調(diào),帶給他的正應(yīng)該是這樣的一種返歸家園之感,一個漢語的子民,寄居他鄉(xiāng),母語便是故鄉(xiāng)的方言土語;臵身異國,母語便是方塊的中文漢字。“官秩加身應(yīng)謬得,鄉(xiāng)音到耳是真歸”,故鄉(xiāng)的語言,母語的最為具體直觀的形式,甚至關(guān)聯(lián)到了存在的確鑿感。 因為時時相與,反而熟視無睹,就像對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魚兒,水的環(huán)抱和裹挾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識和詰問的,但一當因某種緣故離開了那個環(huán)境,就會感受到臵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語言中,一個人也仿佛涸轍之鮒,最渴望母語的濡沫,那親切的音節(jié)聲調(diào),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涼水流。

        每一種語言的子民們,在自己母語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詠,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化,并經(jīng)由翻譯傳播,成為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以詩歌為證,《魯拜集》中波斯大詩人伽亞謨及時行樂的詠嘆,和《古詩十九首》里漢代中國人生命短暫的感喟,貫穿了相通的哲學(xué)追問;中世紀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對心上人勞拉的十四行詩傾訴,和晚唐洛陽城里,李商隱寫給不知名戀人的無題七律,或者雋永清新,或者婉轉(zhuǎn)迷離,各有一種入骨的纏綿,讓不同的語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質(zhì)得到彰顯和分享。

        熱愛來自母親的舌尖上的聲音,應(yīng)該被視為是一個人的職責,他的倫理的基點,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闊,但母語是他的出發(fā)地,是他不斷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標軸線上,那一處不變的原點。

        (原載《光明日報》,有刪節(jié))

        12.作者回憶童年迷路的經(jīng)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賞析文中畫線的文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深情地詮釋了母語的多重意義,請結(jié)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文中引用英語mother tongue,是為了引出“媽媽的舌頭”這一形象說法,強調(diào)母語的溫馨可親。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樣的波動”“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韻味”來形容母語的微妙和玄奧,是說母語宜于意會,難以言傳。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說明封存在語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寶般珍貴。

        D.文中列舉“晝夜不舍的流水”“亙古沉默的荒野”“一顆從眼角滑落的淚珠”等意象,意在說明,只有用母語才能準確言說它們的內(nèi)在情韻。

        E.文章融記敘、議論、抒情為一體,引經(jīng)據(jù)典,華美而不失厚重,有較深的文化意蘊。

        兩年經(jīng)典高考真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

        云和梯田

        張抗抗

        傳說中“中國最美的云和梯田”,隱匿于浙西南括蒼山脈霧氣迷蒙的群峰深處,彎彎繞繞的盤山公路,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朝山下的開闊谷地望去,錯落有致的梯級田畔,覆蓋了周圍山坡,似一個碩大的環(huán)狀天池,嵌于青蔥滴翠的崇山峻嶺之間。

        陽光迎面撲來,俯視崇頭鎮(zhèn)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對著一座寬大露天體育館。若是早幾個時辰,此處可見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無論冬夏——太陽每天都攀著濕淋淋、銀閃閃、綠油油或是金燦燦的梯子,從山間的水田里升起來。

        此時,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遞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長或短,依山就勢形狀各異,順著山坡一塊塊不規(guī)則地蜿蜒開去。一層層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墻的小村落;一層層升高,則通往山頂?shù)脑贫巳チ恕?/p>

        遠眺層層梯田,猶如面對著一座盤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時節(jié),梯田已開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聲箜箜作響,猶如節(jié)律均勻的彈撥樂。山水自上而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邊緣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滿,便自動流向下一層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級級的“梯級電站”。田畔蓄滿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靈夜半在山上臵放了無數(shù)面鏡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個鏡子創(chuàng)意博覽會——弧形橢圓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無數(shù)面鏡子,順著山坡,妥妥帖帖地鋪展開去。田埂上剛發(fā)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為鏡子鑲上了翠綠的鏡框。鏡面朝天,映出藍天里朵朵浮蕩的白云??

        尚未到開犁節(jié),幾頭水牛悠然在田間啃著嫩草,田畔里盛滿明晃晃的清水。這個時節(jié),梯田是透明而寧靜的,給人遐想的空間。水孕萬物,水汽氤氳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現(xiàn):

        梯田在濕潤的微風中蘇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壯的水稻秧,齊刷刷地搖曳,綠茸茸油汪汪,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閃過熒熒的波光,銀水綠影——那是水靈靈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軸淡淡的水墨畫。

        梯田的夏季從綠色中來。由嫩綠而碧綠再墨綠??濃濃的綠、重重的綠,綠得綿密綠得厚重,猶如一針針一線線的刺繡,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層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織成綠色的絨毯。

        夏梯田,是一幀精美絕倫的繡品。

        秋季稻熟時,飽滿的稻穗灑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滿山金池塘。一層絡(luò)黃一層褐黃一層澄黃,稻浪的金色漣漪從山腳一波波升上山頂,又從山頂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濃郁的油畫。

        落雪了,梯田在飄飛的雪花中欣然更衣?lián)Q妝。白雪覆蓋了層層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寬大的銀色緞袍,瞬時有了一種雍容華貴的氣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動、最美的時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層層落滿了白雪,而每一級梯田的側(cè)面土墻,則是一道道背風少雪的立面。梯級落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顯濃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條條層次分明的黑色弧線。滿山的梯田在純凈的白雪映襯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線驟然凸顯。那阡陌縱橫婀娜多姿的線條,如此灑脫流暢、隨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傳揚的無

        西安散文

        聲旋律,淺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輪廓分明、莊嚴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變幻著炫示著迥然相異的色彩與風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觀,而是農(nóng)耕文明積淀千年的人文極品。

        西安散文篇三:影響人一生的文章-跟大師學(xué)文化_西安散記

        秦似人大概不大喜歡接觸陌生的人,但卻喜歡看看從未到過的地方。我去西安,便是充滿著這么一種欲望的。

        西安在大西北。來大西北,我還是頭一遭兒。我到西安,是去年十一月下旬,要在東北,該穿棉衣的了?墒,西安卻暖和得春日一般,我的棉衣一直壓在行李包里,沒有用過。別人給我說過,西安那黃土地帶的風沙是不好受的,可現(xiàn)實的西安卻把這個說法推翻了。我問西安的朋友:“是今年例外地暖和吧?”

        “哪里!西安總是這樣,比北京暖和,風沙也遠比北京小!

        從這里,我知道耳食之言是靠不住的。世界上旅游事業(yè)如此興旺,大概就因為人們總想要證實或否定各種各樣耳食之言的緣故。

        我還聽人家說,西安吃東西,無不帶有很濃的羊膻味。特別是那“羊肉泡饃”,很難下咽。我想,遠的不說,作為唐代的都城,總不應(yīng)該只吃羊膻味很重的東西吧?“那難說,李淵父子不正是隴西那邊的嗎?”這就言之鑿鑿了。由于西安到底太吸引人了,我冒著羊膻氣味于不顧,終于來了。住在新起的十二層賓館,天天吃的卻全是非常典型的中國菜,不帶半點羊膻味。這當然是改革了。所謂典型的中國菜,即似乎已把粵、川、蘇、浙等地的烹調(diào)技術(shù)熔為一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真是一門學(xué)問,我似乎是在西安第一次體會到。

        “那么,要吃一碗羊肉泡饃行么?”我問西安朋友。“哈哈,有的是,隔壁那一家小吃鋪就賣的這個!

        老伴特別好奇,非要去嘗一嘗不可。我們走進小吃鋪,各人要了二兩。說實話,我還是頭一回喝到如此美味的羊肉湯呢。這又使我感到耳食之言的不可靠了,即使是羊肉泡饃,又何懼哉!

        作為主人的西安友人,為我安排了一個盡可能滿足我的要求的日程。除開兩天演講,其余五天便是游覽的時間了。

        首先要去看的,自然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順道還可以看到驪山和華清池。兵馬俑,據(jù)說是農(nóng)民在一九七四年挖井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先發(fā)現(xiàn)幾個,順著挖開去,越挖越多,到底有多少,現(xiàn)在還是個未知數(shù)。那些雄赳赳的甲士,都披了胄,手持戈戟,一個個栩栩如生。論雕塑,恐怕不在希臘或文藝復(fù)興時期的作品水平之下,只不過風格不同,而且都并沒有以此名“家”罷了。

        他們可真正的是一群集體創(chuàng)作者。這些作為半奴隸而存在的雕塑家們!

        讀《史記》,有一個印象,就是秦始皇初即位,便征集天下囚徒七十余萬人,在驪山筑他的陵墓。像這樣大規(guī)模經(jīng)營陵墓,秦始皇當是中國的第一人。那情景,同古埃及庫佛王族金字塔是差不多的。如果說金字塔還有什么不解之謎的話,秦陵卻明明白白就是竭盡了中國當時的人力物力,經(jīng)過幾十年的慘淡經(jīng)營完成了的,絲毫不帶什么傳奇色彩,更不牽涉到外星人或瑪雅人的幫忙。當我去看秦陵的時候,哪里有什么墓,竟是與驪山并峙的一座大山!而它的附屬品,卻還遠被于驪山周圍,兵馬俑出土之處,距陵的本身就有好幾公里。兵馬俑一個個

        排成行列,上千上萬,而距離地面不過一二米,卻直到二千年后的今天才被發(fā)現(xiàn)。由此而觀,我國地下的文物,真是一個無可估量的寶藏!兵馬俑出土,其意義不下于發(fā)現(xiàn)甲骨文。

        秦陵到底還埋下了些什么,當然還是一個很大的謎。太史公司馬遷說是“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又說“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看來不完全是捕風捉影,但至少還不確切。比方兵馬俑如此之多,他就不知道。還得讓地下文物來當我們的歷史教師。

        “那么,秦陵沒有發(fā)生過盜墓的事嗎?”我問。

        “哈哈,這么一座大山,打哪兒穿進去?再有本領(lǐng)也盜不了。”西安朋友說。

        陵墓越大,就越安全,這一點,秦始皇是想對了。漢武帝的茂陵,李世民的乾陵,武則天的乾陵,大概都是從這兒得到啟發(fā)的,凡有條件的皇帝,總是把陵筑得越大越好。武則天的女兒永泰公主的墓,就因為小一點,已被盜光了。但這一來,倒可以開放給人游覽了。那里面的壁畫和石槨,都是很值得一看的。

        茂陵只是遠看,沒有去。它旁邊的霍去病墓,卻是去了;羧ゲ∧惯不算太大,但似乎也未聞被盜過。還有衛(wèi)青墓,也葬在茂陵附近。

        衛(wèi)、霍的墓,和漢武帝的寵姬李夫人的墓并排在一起,這很使我想起,漢武帝這個人也是頗有“派性”的。李廣為什么得到歷來人們的同情,也可能正因為他受到了漢武帝派性的排斥的緣故。

        之險要,又曾使當年的日寇盡管占領(lǐng)了隔河的風陵渡,斷絕了隴海路的交通,仍然無法進入關(guān)中。這一些,關(guān)中人大概到現(xiàn)在還引為自豪的吧!

        那位給我們開小轎車的司機同志,很有興致地給我們介紹他知道的一切。才遠看到乾陵,他就半玩笑半正經(jīng)地說了:“你瞧,真像是武則天躺在那里。一座大山,兩個隆起的丘陵,便是乳房,還有頭和腿。

        要從飛機上看,就更像!”

        乾陵的確氣象雄偉,那位司機的描繪,可能是流行于民間的傳說。

        資料上介紹,正好那突起的兩峰名為“奶頭山”,因而這樣的傳說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磥恚藗儗ξ鋭t天,是既崇敬,又帶有一點雅謔的。

        汽車可以直上到乾陵頂上。墓道兩旁,石人石馬之多,不消說了,最為奇特的,墓前立有六十一尊“王賓”的石像。所謂“王賓”,就是那時參加葬禮的外賓,石像同真人的形體一般大小,背部還刻有國籍、姓名和官職。很可惜,除了兩尊還完整,其余五十九尊的頭都被敲掉了。否則,這是研究七世紀中外關(guān)系史和西亞、東亞各國服式的絕好的資料。

        “是誰在什么時候這么惡作劇,干出這般煞風景的事來?”我不禁發(fā)問。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西安 散文 西安古城墻散文 西安游記散文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