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的關系與整合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要:厘清課程與教學的關系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論題之一,課程與教學是兩個有爭議的概念。課程與教學的關系主要有三種:教學包含了課;課程包含了教學;二者相互關聯(lián)。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倡要整合課程與教學,也就是要把課程與教學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看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把教學作為課程的開發(fā)過程;其次,要把教學作為課程的體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課程與教學不再是并列的關系,而是整合為一體。
關鍵詞:課程;教學;關系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91-01
一、課程與教學的概念
。ㄒ唬┱n程的概念。
課程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是以1918年博比特《課程》一書的出版為標志的。隨著學者們對課程研究的深入,他們基于不同的學術理念賦予課程以不同的內(nèi)涵。有學者認為,課程是學校在實施教學活動中的一個總計劃。廖哲勛教授認為:“課程是由一定育人目標,基本文化成果及學習活動方式組成的用以指導學校育人規(guī)劃和引導學生認識世界,了解自己,提供自己的媒體!盵1]李秉德教授指出,“課程是課堂學習。課外學習以及自學活動的內(nèi)容綱要和目標體系,是教學和學生各種學習活動的總體規(guī)劃及其過程。”[2]
。ǘ┙虒W的概念。
一般我們認為教學就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并掌握學習及生活技能,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但也有學者認為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課程是作為中介因素參與其中的。同時,有學者將教學的概念從宏觀,中觀及微觀的角度加以分析。認為宏觀的教學是人們在生活中通過學習獲得一定的經(jīng)驗,引起行為變化的活動;中觀的教學是指以傳授和學習知識技能為主要內(nèi)容,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得到發(fā)展的師生雙邊活動;微觀的教學被理解為一種具體的操作過程,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操練,是與時間、地點和條件相互聯(lián)系的實實在在的一種授受活動。[3]
二、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一)教學包含了課程。
“大教學觀”認為教學包含課程,課程只是教學的內(nèi)容,這一觀念在過去很長時期內(nèi)占據(jù)著我國教育學界的主導地位。隨著大課程觀的引入,學者們開始將二者分開研究,甚至提出課程包含教學。盡管課程論的獨立已經(jīng)成為了普遍的趨勢,但仍舊有學者批判因為課程的膨脹而帶來的教學研究的邊緣化,[4]此外,容中逵在其文章中對大課程論的立論基礎進行了批判,認為我們應當重申構成教學活動的教師、學生、課程三個基本要素,“將課程鎖定在靜態(tài)層面、將教師鎖定在動態(tài)層面、將學生鎖定在動靜交構的雙向互動層面”。[5]
(二)課程包含了教學。
“大課程觀”認為課程包含教學,教學是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按笳n程觀”本源于西方,被引入我國的時間較晚,并且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矢θ谄洹洞笳n程論初探》一文中提倡大課程論,認為“課程本質上是一種教育進程,課程作為教育進程包含了教學過程”,“課程的屬性和類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顯在課程與隱蔽課程,也就包含了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模仿教學與陶冶教學”。[6]
。ㄈ┒呦嗷リP聯(lián)。
1.課程與教學二者相互連結,部分交叉!罢n程與教學兩個系統(tǒng)連結在一起,系統(tǒng)部分重疊,但彼此沒有上下關系,也無包含關系!盵7]此觀點強調二者的領域有部分重疊,課程實施涉及到教學,教學內(nèi)容涉及到課程等,但二者的關系只在于此。
2.課程是目的,教學是手段。施良方曾綜合其他學者的觀點,提出“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 課程是為有目的的學習而設計的內(nèi)容; 教學則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相應地,課程理論主要探討教育的內(nèi)容和目標; 而教學理論則主要關注達到這些目標的手段”[8]。這種觀點窄化了課程與教學的內(nèi)涵與外延。
3.二者相互循環(huán)。課程與教學兩種系統(tǒng)雖然是相對獨立的,但是二者存在互為反饋的延續(xù)關系。“課程會對教學產(chǎn)生影響,而在實施教學,評價教學成效之后,反過來又根據(jù)其成效修正課程。此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為反饋,周而復始,不斷推進。”[9]崔允漷借鑒麥克唐納的學校教育系統(tǒng)模式,提出了“課程、教學、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四者綜合交互的課程和教學之間相對獨立、又互動循環(huán)遞進的關系”。
三、課程與教學的整合
。ㄒ唬槭裁匆险n程與教學。
目前,大多數(shù)學校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都不容樂觀。課程整合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的一個概念,具體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過去經(jīng)驗和現(xiàn)在學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nèi)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二)怎樣整合課程與教學。
所謂整合課程與教學,就是把課程和教學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看待。這是針對過去課程與教學的分離來說的。
首先要把教學作為課程的體驗過程。要盡可能的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范圍,給學生補充一些相關知識,或啟發(fā)學生思考、講述教材外的相關知識。其次要把教學作為課程的開發(fā)過程。課程與教學便開始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發(fā),由專家走向師生,并且在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的過程中彼此有機地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高有華. 大學課程基本問題研究[M]. 鎮(zhèn)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0.11.
[2]蔡鐵權,姜旭英.我國課程與教學概念的演化及兩者關系的轉變[J].教育科學研究,2008.(5)
[3]新浪教育博客. 什么是教學.[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d63daf0100itr9.html,2010-5-21
[4]黃偉.膨脹與萎縮: 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悖論———呼喚面向實踐的教學論學科的重建[J].當代教育科學,2006( 17) .
[5]容中逵.課程論的“大”字情結與教學論的職責堅守[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2( 5) .
[6]黃甫全. 大課程論初探———兼論課程(論)與教學(論)的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 2000( 5).
[7]霍秉坤,葉慧虹,黃顯華. 課程與教學: 區(qū)隔與連系之間的探討[J].全球教育展望,2010( 6) .
[8]崔允漷. 課程·良方[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1.
[9]劉力. 課程與教學辯[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2(5) .
作者簡介:梁小姣(1990-),女,漢族,四川綿陽,碩士,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