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屬中藥材基原考證??
發(fā)布時間:2019-08-29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要]通過系統(tǒng)查閱古籍本草文獻,結合植物志對鼠尾草屬藥用植物形態(tài)與地理分布的描述,對本草中記載的作為中藥材使用的6種鼠尾草屬藥材的基原植物進行考證,指出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及其近緣種是丹參的基原植物,云南鼠尾草S yunnanensis是滇丹參的基原植物,荔枝草S plebeia是荔枝草的基原植物,石見穿的基原植物為菊科植物鬼針草Bidens pilosa或華鼠尾草Schinensis,鼠尾草S japanica是鼠尾草的基原植物,關公須S kiangsiensis為葉下紅的基原植物。這為進一步理清鼠尾草屬藥材基原植物親緣關系,挖掘開發(fā)鼠尾草屬藥用植物新的藥源提供了線索與依據(jù)。
[關鍵詞]鼠尾草屬; 藥用植物;本草考證
鼠尾草屬Salvia L是唇形科Lamiaceae最大屬之一,全世界大約有1 000余種,我國分布84種,主要生長在西南地區(qū)[1]。鼠尾草屬植物是中草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擁有悠久的藥用歷史,例如,丹參始載于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2],并被列為上品,以后歷代本草均有記載。荔枝草見于《本草綱目》草部有名未用類,之后《本草綱目拾遺》等本草書籍均有收錄[34]。根據(jù)課題組前期工作調查,鼠尾草屬40余個物種具有明確的藥效作用,并且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5]。依據(jù)藥效,中國鼠尾草屬藥用植物可以分為丹參類和非丹參類藥材:丹參類藥材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療胸痹心痛,脘腹脅痛,月經不調等癥;非丹參類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用于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等疾病[5]。
目前,關于鼠尾草屬藥材的本草考證資料非常有限,對其植物形態(tài)、地理分布、功效記載等方面也比較寬泛。因此,僅僅依據(jù)古籍記載并不能完全確定以丹參為代表的鼠尾草屬藥用植物的基原植物。課題組結合多年對鼠尾草屬藥用植物的實地調查與民間考證,結合《中國植物志》有關鼠尾草屬植物分類的描述,對古代本草中載有的6種鼠尾草屬藥用植物的形態(tài)、功效等內容進行本草考證,以期為鼠尾草屬藥用植物資源的擴大利用與開發(fā)提供本草學依據(jù)。
1丹參
11形態(tài)與異名丹參始載于東漢《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2]。之后歷代本草均記載描述了丹參的形態(tài)特征與生長時期:魏晉時期《吳普本草》記載:“莖華小,方如荏(即白蘇),有毛,根赤,四月華紫,三月五月采根,陰干”[6];宋《本草圖經》載:“二月生苗,高一尺許,莖桿方棱,青色。葉生相對,如薄荷而有毛,三月開花,紅紫色,似蘇花。根赤,大如指,長尺余,一苗數(shù)根”[7];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在形態(tài)描述的基礎上,結合了丹參的生長環(huán)境,曰:“處處山中有之,一枝五葉,葉如野蘇而尖,青色,皺皮。小花成穗如蛾形,中有細子,其根皮丹而肉紫”[3]!吨袊参镏尽分忻枋龅 miltiorrhiza Bunge形態(tài)特征:根肥厚,外面朱紅色,莖四稜形,花冠紫藍色[1]。清代《植物名實圖考》的相關記載及其附圖與現(xiàn)代植物志的丹參形態(tài)描述相符一致[8],見圖1。
在古代本草中,丹參同物異名的情況頗多,例如,《神農本草經》稱丹參為郄蟬草,郄蟬草也是卻禪草的俗稱[2]。《本草經考注》曰:“卻禪草名義未詳”[9],《方言》十三云:“蟬,毒也”,戴震曰:“蟬,即慘聲之轉耳”,《說文》云:“慘,毒也”,《廣雅》:“毒,惡也!惫蕝s蟬者,是除卻積聚癥瘕的意思。因此,丹參謂之郄蟬草!端穆暠静荨吩疲骸暗⒅物L軟腳,可逐奔馬,故名奔馬草”[10],“逐馬”亦是“奔馬”的同義詞,故《吳普本草》又稱其為逐馬[6]。李時珍謂其“葉如野蘇”,蘇頌謂其“花似俗花”,故亦稱野蘇子根、山蘇子根。近現(xiàn)代中草藥著作中,丹參的異名也較多:如紅根、活血根、燒酒壺根、野蘇子根、山蘇根子、大紅袍、蜜罐頭、血參根、朵朵花根、蜂糖罐等。
12功能主治《神農本草經》記載丹參功效:“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2],《吳普本草》曰:“治心腹痛”[6],南北朝陶弘景著《本草經集注》載丹參:“療風痹”[10],明《本草綱目》曰:“活血,通心保絡,治疝痛”[3]。根據(jù)上述古籍本草對丹參功能的記載表明,丹參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養(yǎng)血安神,清心除煩,調經等功效,F(xiàn)代研究表明,具有此類功效的鼠尾草屬植物不只1種,如鄂皖丹參S paramiltiorrhiza HWLi et XLHuang、擬丹參S sinica Migo、美麗鼠尾草S meiliensis SWSu等具有近似形態(tài)特征,同時又具有相似療效的鼠尾草屬丹參組的其他植物,均可作為丹參類藥材使用。由于本草古籍有關丹參基原植物的描述比較寬泛,古代地理分布考察記載缺乏或不明等原因,導致了丹參基原植物本草考證工作的困難。
綜合上述考察結果,認為古代本草中丹參基原植物應為鼠尾草屬荔枝草亞屬丹參組植物丹參S miltiorrhiza及其近緣種。
2滇丹參
21形態(tài)與異名《滇南本草》整理本載丹參“多年生草本,高14~30 cm。根狀莖短縮,塊根圓錐形或紡錘形,外皮鮮時丹紅色,干后呈紅褐色”,并附圖[11]。之后修訂編撰者在《滇南本草》中指出丹參為唇形科植物滇丹參S yunnanensis C H Wright [11]。滇丹參與丹參同屬鼠尾草屬荔枝草亞屬丹參組植物,具有相似的性狀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短縮,朱紅色。但不同的是滇丹參植株一般高約30 cm,丹參植株可長到40~80 cm,滇丹參植株較丹參矮10~50 cm,與明《滇南本草》記載滇丹參植株較正品丹參S miltiorrhiza小的形態(tài)特征相符[1]。并且,滇丹參主要分布在滇中與滇南地區(qū)?梢姡兜崮媳静荨分杏涊d丹參的基原植物應為滇丹參,即云南鼠尾草S yunnanensis,見圖2。滇丹參亦有小紅參、小紅草烏、小紅丹參、紫丹參和山檳郎等別稱。
22功能主治明《滇南本草》載:“丹參,補心,生血,養(yǎng)心,定志,安神寧心。健忘怔忡,驚悸不寐,生新血,去瘀血,安生胎,落死胎,一味可抵四物湯補血之功”[11],后人收錄到《云南中草藥》曰:“活血調經,祛瘀生新。主治月經不調,血崩,產后高熱,閉經,乳癰,癥瘕痞塊”[12],F(xiàn)代研究亦明確滇丹參即云南鼠尾草的藥效價值,具有涼血止血,養(yǎng)心安神,活血祛瘀之功效,可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胸痹,癥瘕,血虛肢麻,驚悸失眠,跌打瘀腫等[13]。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