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奧斯卡獲獎電影《時時刻刻》的非語言符號傳播】時時刻刻小說

        發(fā)布時間:2020-02-1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要 非語言傳播是人類傳播方式的重要方面,在電影世界里,非語言傳播包含的意義十分豐富和深遠,電影《時時刻刻》是一部優(yōu)秀的奧斯卡獲獎電影,它的非語方符號諸如顏色,人物外貌、蒙太奇語言、實物符號和音樂符號的運用獨具特色,對于闡釋影片主題、刻劃人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非語言傳播 非語言符號 時時刻刻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一、非語言符號傳播的意義及對影視作品的影響
          
          所謂非語言符號傳播,指的是人類自然傳通手段中的各種非語言手段,諸如姿勢、表情、眼神、形體動作、身體接觸以及服裝的選擇、時間與空問的使用形式等,都具有符號意義,都可以通過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知渠道來表情達意。它們不但可以加強、擴大語言手段的作用,還可以弱化、抵消語言手段的效果。有的學者認為,人們在交往中,有聲語言只能起到45%的作用,而55%的作用是通過“身體語言”來實現的。由此可知,非語言傳播符號能夠傳達的信息量是極具豐富性,多維性和真切性的,同時也是不同文化相互之間交流的重要工具。
          電影中的非語言符號包括顏色、人物外貌、形體動作,蒙太奇語言、實物符號和音樂符號等,蘊含的內容與情感極為豐富。非語言符號的成功運用能突顯影片的魅力,使影片的內涵更為細膩真摯。非語言傳播元素還能多角度延伸拓展畫面的含義,提升影視中美的效果,加強觀眾對影片的理解。觀眾可以通過這些非語言傳播符號理解導演的意圖和作品所隱含的內在情感。因此,在影視作品當中,非語言符號具有語言符號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各種非語言手段的有效運用,是實現影視傳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展示影視媒體獨特個性和魅力的最佳方式。
          2002年公映的美國電影《時時刻刻》(The Hours),在公映伊始就取得了不俗成績。無論是從演員的演技,還是場景運用、后期配樂、剪輯技巧以及影片的深層含義上來說都稱得上是精品之作。更為可貴的是這部影片在充分運用非語言符號塑造人物、傳情達意、轉換場景、營造審美意境等方面也有獨特的成功之處。
          
          二、電影《時時刻刻》的主題與人物關系
          
          1. 《時時刻刻》的中心主題
          電影《時時刻刻》具有著鮮明的女性意識,描繪了二十世紀女權主義所走過的道路。影片通過弗吉尼亞的描述道出了主旨:女性的一天就是女性的一生,女性人生的每個瞬間都可能是女性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因此,三個女性的故事,就構成了女性的一個世紀,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到現今,經歷了將近百年的抗爭,女性終于擺脫了此前所遭遇并為之痛苦的不公,終于換來了在經濟、工作、行動和心靈的自由。但是,影片最終還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無論多有主見和多獨立的女性,只不過還是在重復著女性的悲劇,女性群體依然需要另一半的男性去庇護。如果女權主義泛濫,那么男性也是毫無疑問的受害者。這部電影所探索的,是一個人類生存的哲學命題,而不單純是女性主義。
          
          2. 《時時刻刻》的人物關系
          影片《時時刻刻》共有三位女性主線人物和三位男性副線人物。三個不同時代的故事與三位女人一天中的生活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穿越影片《時時刻刻》的主軸。每位女人都與另兩位女人生命鏈條中的一環(huán)相連,冥冥之中的一部文學巨著不可抗拒地改變了她們的生活。
          首先出場的是20世紀20年代初倫敦郊區(qū)的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游走于瘋狂邊緣的弗吉尼亞著手寫著她的第一部超乎尋常的小說《達羅微夫人》(Mrs,Dalloway),同時她也與精神上的病魔所帶來的折磨相抗爭。她的丈夫萊納德為了可以經常照顧她,搬到鄉(xiāng)村居住,但弗吉尼亞還是感覺到沒有自由,生活非常孤獨和苦悶。最后因為忍受不了被監(jiān)視的生活與病魔的雙重折磨選擇了跳湖結束自己的生命。
          接著出場的是20世紀50年代家住洛杉磯、家境殷實、有一個體貼的丈夫、一個可愛的兒子并還有一子在腹中的勞拉,布朗(Laura Brown)。她閱讀了《達羅微夫人》這部小說,小說深深地影響著她,由此她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產生了質疑,開始萌生了自殺的想法。她最后選擇了在她第二個孩子出生之后就離開兩個孩子與丈夫,尋求一種她覺得幸福的,能夠為自己而活的生活方式。
          最后出場的是紐約城里的克拉麗莎?沃恩(ClarissaVaughan)。一位現代達羅微夫人的翻版,克拉麗莎愛上了朋友、杰出的詩人理查德?布朗(Richard Brown)。而理查德因艾滋病瀕臨死亡的邊緣。最終選擇了躍出窗外結束生命的做法,而克拉麗莎也從中懂得了生活的真諦,獲得了心靈的解放。三位女人的故事相互交叉,并最終以其驚奇和超越而得到了彼此間的呼應。
          要探究該影片中非語言傳播符號在其中的應用和對人物的詮釋,首先就必須了解清楚影片中各種人物之間的關系。所有主線人物都是受到《達羅微夫人》這部小說的影響,弗吉尼亞是開創(chuàng)者,勞拉是被其所影響感染者,而克托麗莎則是將近八十年后的一個翻版現實中的達羅微夫人。這三位女性也受到身邊各種人物的影響而作出不同的人生選擇。
          
          三、電影《時時刻刻》中的非語言傳播符號分析
          
          《時時刻刻》中存在的非語言符號相當豐富,很多情節(jié)的內在含義和情結的推動都是由非語言符號完成的。筆者將電影里豐富的非語言符號進行分類,以便全面地分析影片當中的非語言傳播藝術。根據影片的內容、中心思想和人物的關系情感,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顏色符號、人物外貌、蒙太奇語言、實物符號、音樂符號。
          
          1 顏色符號
          顏色,奇妙而復雜,不僅構成了五彩繽紛的客觀世界,而且反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顏色本身不能算是符號,但是人們用顏色來表達思想情感,反映世間百態(tài),賦予顏色以各種各樣的意義,這樣顏色就與另一事物發(fā)生一種關系,也就成了符號。在影片里,由于思維、理念和社會背景的差異,各種顏色色調所指的不盡相同,主要反映在交代人物生存的社會背景和人物的思想情感上面。
          影片中三位女性分別處于三個不同的年代,而這三個年代的色調處理是不同的。首先出場的弗吉尼亞,所處的色調是陰暗的灰色,這給觀眾的效果是:一開場就感受到弗吉尼亞的心境是壓抑的,周邊的環(huán)境并不是令人舒心,也使觀眾對影片最后弗吉尼亞的自殺有了心理準備。第二出場的勞拉,布朗的色調,則相對明亮艷麗。觀眾很容易就可以通過這一色調得知勞拉的生活環(huán)境是優(yōu)越的。從這一顏色符號可以引發(fā)出觀眾將勞拉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和憂郁的內心進行對比,引發(fā)矛盾,會產生不自覺的聯想:究竟生活優(yōu)越的勞拉為什么會產生如此陰暗的心理呢?通過這一色調與人物內心的反差,受眾更能理解勞拉這一角色的思想斗爭,就是:雖然生活中物質非常豐富但是精神世界卻是如此空虛,為影片中后段勞拉嘗試自殺埋下了伏筆。屬于克拉麗莎的色調則 偏于中性和多色。由此色調可以得出一個信息,就是豐富多彩的顏色正是克拉麗莎性格復雜的象征,體現了非語言傳播符號的相似性。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三個不同場景段落所采取的不同色調,都是為了利用顏色這一非語言傳播符號來反映三位女性所處的環(huán)境、精神狀態(tài),內心思想和性格,同時,也為王位女性一天內的故事發(fā)展趨向埋下了伏筆,使觀眾更能理解人物的內心思想,也讓其對影片有更廣闊的思考空間。
          
          2 人物外貌、動作
          
          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態(tài)等)往往是人與人之間認識理解的第一個視覺要素。正所謂“眾生百態(tài)”,每個人的外貌千姿百態(tài),每個人的性格也不盡相同 人與人開始接觸的時候,總會很不自覺地端詳對方的外貌,身材和衣著,因為大多數人的內在性格很多時候都反映在其外貌上。雖然人們常說不能總是以貌取人,但是外貌這一非語言傳播符號,在判斷和解讀人物內心的時候,有著比其他類型的非語言符號都要來得真實,并很好地體現了非語言傳播的真實性。在電影世界里,這種類型的外貌非語言符號對人物性格的塑造是非常常見的。電影《時時刻刻》對于非語言符號在人物外貌上面的運用獨特而傳神。
          首先對第一個LH場的弗吉尼亞?伍爾芙進行分析,弗吉尼亞在影片中的形象是:發(fā)髻蓬松凌亂,面色蒼門,眼睛深邃,眉頭深鎖,嘴唇緊閉,衣著隨意。這是她靜態(tài)的總體外貌,設計這樣的人物外貌形象,目的在于:弗吉尼亞是一位身體和精神都不樂觀且苦悶的女子。再來看看她的動作舉止,在整部影片中,凡是有弗吉尼亞的段落,都不難發(fā)現她有一個動作是經常出現的,那就是嘴部經常喃喃自語。這個細節(jié)或許部分觀眾會忽略,但是這個動作卻是一個在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動作非語言符號。喃哺自語的嘴唇,反映著弗吉尼亞時刻思考著她的小說《達羅微夫人》,構思著情節(jié)應當如何構建,人物的命運應當如何進展,從而讓人們有了一個思維延伸,就是弗吉尼亞的內心是孤獨和苫悶的,因為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與她探討生命和生活的話題,所以她才不斷地喃哺自語,用自己的嘴唇來與自己的大腦對話,以滿足自己的心靈需求。
          其次,來看看勞拉?布朗這位女性,觀眾們看到勞拉的第一眼:她躺在床上,準備起來,面容憔悴,眼神暗淡,一副疲憊倦怠的模樣,甚至到了老年,還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這個表情,起到了直觀反映勞拉內心不愉悅的作用 之后,鏡頭隨著勞拉起來移動,慢慢地,勞拉起來用手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肚子,這時候不用任何語言表達,觀眾通過自己的眼睛就可得知勞拉是一名孕婦。該組鏡頭運用了非語言傳播的通義性這一特點,無論是哪種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通過勞拉的大肚子得知她是孕婦。緊接著的鏡頭對準了勞拉的丈夫丹的手。只見這雙手在不停地打開一扇扇櫥柜的門最終找到了一點可憐的食物,這個動作細節(jié)很耐人尋味,再看丹的表情,他仍然用溫和的笑容對待這一切。無論如何,對丹的這一系列細節(jié)描寫,從正面反映了丹是一位耐心溫和而富有責任感的好丈夫,也從側面反映了勞拉對家庭豐婦的生活無從適應。在整個勞拉的段落里面,影片對人物的刻畫采取的大部分是從人物表情方面著手,從勞拉一早起床的疲憊到晚上在衛(wèi)生問無聲的哭泣,這一系列非語言符號都反映了勞拉的苦悶及為實現自我價值的苦苦掙扎,切合本片主題。
          再次,將視線轉向克拉麗莎。一出場的克拉麗莎給人的感覺是容顏憔悴,打扮草率,然后鏡頭隨著她走在街上買鮮花,通過干凈利落的舉止,向觀眾說明了克拉麗莎縣備了2l世紀職業(yè)女性的獨立特質。在克拉麗莎的段落當中,沒有過多的動作表達,更多的是從面部表情來顯示人物性格,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場景,就是她在廚房準備晚宴時不可抑制的嚎啕哭泣哭泣是帶著聲的,但是她臉上的表情和手部動作等非語言符號卻傳達了比聲音更多的信息,那就是表面精明能干的克拉麗莎內心還是存在被理查德遺棄的深刻傷痛 這里的哭泣足情感的釋放,將故事慢慢推向高潮,是克拉麗莎思想轉變的第一個轉折點。
          除了三位主要女性人物和男性角色丹以外,影片還對部分男性人物通過面部表情與運用傳達件:的信息給予了關注。首先是弗吉尼亞的丈夫萊納德。在萊納德追至車站哀求弗吉尼亞回家的片段里,聆聽著弗吉尼亞話語的過程中面部表情由強硬到苦惱,到眉頭緊鎖,最后用雙手緊緊掩蓋著哭泣的臉龐。一連串的非語言符號在告訴觀眾萊納德是深深地愛著妻子的。另一個比較重要的男性角色理查德。小時候的理查德從出場開始眼睛就一直緊跟著母親勞拉,勞拉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而后來勞拉將理查德寄放在鄰居家的時候,小男孩哭喊著追趕母親,神情表現得十分害怕和恐懼。導演對這些神情的安排和展現,目的是為了讓觀眾明白理查德從小就是一個生活在被遺棄和恐懼之中的小孩,也為他長大后結束自己生命做了鋪墊。
          由上述對三位主要女性和三位主要男性角色的外貌神情以及細節(jié)動作等非語言符號的分析可知。影片的導演在讓觀眾從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來理解人物的內心思想,從而升華影片的主題。
          
          3. 蒙太奇語言
          蒙太奇(法語:M0ntage)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即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即剪輯)起來,敘述情節(jié),刻畫人物。
          巧妙的蒙太奇手法是電影《時時刻刻》很顯著的藝術特色。三個女性的三個時空,可以清晰地看到連接它們的組接點。在影片的開端觀眾可以看到:三個伴侶的晨歸,三個女人的睡姿,三個腦中的響聲,三個女人的梳洗,三束瓶中的花,三種沉思后的動作:弗吉尼亞的寫書、勞拉的讀書和克拉麗莎的一句“我想我自己去買花!(恰好是弗吉尼亞刨作的《達羅微夫人》的第一句話)。三個家庭準備晚餐,三種自殺的情景等等,這些鏡頭的組接表達了三個女性在不同時期具有命運的相異和苦悶的相同。也傳達了一個信息給觀眾,就是《達羅微夫人》這部小說的影響力跨越了時空,二位女性分別是其創(chuàng)作者、設感染者和原型。影片當中的大部分蒙太奇語言是運用了與影片開端相類似的形式進行故事內容連接和傳播,這是因為傳播方式要適應影片的故事編排。導演通過這樣的鏡頭組接,將三位不同時期不同時空的女性一天的故事清晰地、有條理地呈現在觀眾眼前,使大眾能夠通過鏡頭的蒙太奇語言來了解影片的故事線,盡快投入到影片當中。另一個揭示人物聯系的剪輯,是勞拉段落當中的小男孩,在敏感地意識到母親要拋棄自己而拼命奔跑叫喊的片段,這個片段首先將鏡頭放在男孩的臉龐上,然后淡化進人另一個畫面――一雙病態(tài)的手拿著勞拉的照片,而那雙手是屬于理查德的。這樣的蒙太奇語言告訴觀眾一個比較驚訝的信息:在克拉麗莎段落中身患艾滋病的理查德,原來正是勞拉的兒子。影片通過如此巧妙的蒙太奇語言使影片中的人物關系明朗化,也為理查德的最后選擇說明了理由。
          
          4. 實物符號
          (1)鮮花
          在影片中,三位女性家里都擺放著鮮花,既然故事是三 位女性的,她們家里共同出現的鮮花就理所當然地成為影片象征性的非語言符號。一般來說,鮮花是鮮艷燦爛和美好心情愿望的象征。而在影片中卻有另一種意味,影片中出現的第一束鮮花是勞拉的丈夫丹回家時手捧的鮮黃色的玫瑰,第二束是克拉麗莎拿起扔掉的枯萎的鮮花,第j束是弗吉尼亞家里的仆人插在花瓶插上的紫藍色鮮花,然后又回到克拉麗莎的段落,她在滿布鮮花的花店里購買鮮花,把理查德和她自己的家都插滿了五彩繽紛的鮮花。弗吉尼亞家里的鮮花由傭人準備,她所匱乏的是那個時代女性的行動自由和心靈自由,這也是她一直苦苦掙扎和痛苦的根源。因此那束紫藍色的鮮花飽含了弗吉尼亞的思考,意義豐富且深刻。勞拉也沒有自己備花,那束由丈夫購買的黃玫瑰是勞拉那個時代女性生活的象征――為了丈夫和孩子迷失了自己。而克拉麗莎卻自己買花,還不買店主推薦的百合,因為那是傳統(tǒng)純潔忠貞的象征。她最后捧著的是細碎鮮艷且顏色豐富的鮮花。這捧鮮花正是克拉麗莎時代的女性,在經歷了百年抗爭后終獲自由的象征?梢,片中的三束鮮花,體現了女性解放運動的歷程,分別是不同時代女性地位、思想和行動的象征。
          (2)湖水
          湖水在影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和第三次都是在弗吉尼亞的段落里,分別安排在影片的開頭和影片的結尾處,均為弗吉尼亞沉湖自殺的片段。第二次是出現在勞拉的段落里,為勞拉計劃自殺,下午獨自躺在旅館的床上想象被湖水淹沒的場景。這里的湖水雖為勞拉的想象,但是跟弗吉尼亞沉湖的湖水物理特征相同。顯然,勞拉段落里出現的湖水是弗吉尼亞段落湖水的延續(xù),具有實物符號傳播的相似性,觀眾會通過勞拉想象的湖水聯想到弗吉尼亞沉湖的湖水,其象征著勞拉在準備自殺時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很大程度上是與弗吉尼亞相似的,都是在為自己的生活缺失自由幸福而感到痛苦,也反映了勞拉深受《達羅微夫人》的思想,也就是弗吉尼亞的思想影響。但是勞拉最終并沒有結束自己,而是當她醒來的時候,湖水立即退去。這象征著時代的變遷使女性對自身爭取自由和安寧的出路不再停留在死亡的層面上了。因此,同樣是湖水這一實物符號,對于不同時代女性的象征意義既有聯系之處也有升華之處。
          
          5. 音樂符號
          電影音樂從來不是單獨的樂曲,它是與影像緊緊結合密不可分的,一部沒有音樂的電影是一部不完整的電影。按照《時時刻刻》的情節(jié)類型,通常的做法是對三個不同時空的女人設計三個主題曲,加以區(qū)別同時也凸現女人的個性。但是導演的想法顯然是不同于一般做法的。他認為決不許音樂再為人物煽情,從而需要超脫一點的離間式音樂,觀眾聆聽音樂的時候會感受和思考一些東西,他的想法最終實現了。我們現在所聽到屬于《時時刻刻》的音樂旋律和結構非常簡單且不斷重復著同一系列的音符,不大含感情色彩。整部影片的音樂以鋼琴為主軸,以管弦樂作為輔助,襯以豎琴和管鐘等樂器。流水般的琴音緩緩流下。簡單而重復的旋律帶有微微復雜的思緒和些許淡淡的傷感。雖然音符在不斷重復,但是簡單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在理查德跳樓的一幕,隨著他縱身跳下,本來零丁的幾聲鋼琴點綴立刻轉變?yōu)榱魉愕匿撉傩伞_@里的音樂符號對于影片人物的命運和情感的升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三個女人的故事不是被音樂切割,而是被音樂彌合,結為一體,充分體現了影片的主題――女性在不同的時代都為自身的權利而斗爭著,其過程卻有著淡淡的憂傷。
          《時時刻刻》是一部優(yōu)秀的女性題材電影,影片巧妙地將三個不同時空女性的一天近乎完美、深沉地展現在觀眾的眼前,是與其對非語言符號的巧妙運用分不開的,而其中包含的非語言符號更是異常豐富。正如評論家拉里,金所說,美麗的演出,極度關注生活的導演,《時時刻劃》從開始到結束都緊緊抓住你的心,讓你的眼睛須臾不離銀幕;

        相關熱詞搜索:奧斯卡 時時刻刻 獲獎 論奧斯卡獲獎電影《時時刻刻》的非語言符號傳播 時時刻刻 論奧斯卡獲獎電影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