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尋根”我“發(fā)展”:一對“海歸”父女的差異“歸來” 海歸回國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0-03-0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劉炳輝和劉紫媛是一對“海歸”父女。 父女兩代人,他們一樣選擇出國留學,先后相差近20年。他們出國的目的和境遇不同,歸國的原因和目標也不同。除了父女的血緣關系外,他們還具有同樣的“海歸血統(tǒng)”,如血緣關系一樣,代代傳承著。
父親:“我的根在中國”
20世紀80年代,劉炳輝被公派到英國留學。那個年代的留學生懷有建設祖國的崇高理想,心中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學有所成后,他們毅然選擇回國,帶著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理念,積極投身到祖國各個行業(yè)的建設發(fā)展中。
“我的爺爺是做酒業(yè)的商人,他常去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做生意。像爺爺那樣生活,是爸爸的理想。爸爸沒能實現(xiàn)這個夢想,而我卻做到了!眲⒈x說道。
1988年,時年34歲的英語教師劉炳輝,通過AFS(美國戰(zhàn)地服務團),被公派到英國北愛爾蘭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叵胱约旱牧魧W歲月,劉炳輝記憶猶新。“上世紀80年代,中國留外人員不多。我初到英國小鎮(zhèn)時,常被當?shù)厝苏J作日本人。得知我來自中國大陸后,身邊的英國人給予了我更多的幫助。”
在英國期間,劉炳輝常常給當?shù)厝松现形恼n,向他們介紹中國的民俗風貌和文化傳統(tǒng)。劉炳輝走進英國家庭,用心地觀察和思考。“那時,我眼中的英國很富裕,社會福利也好,但孩子們卻生活簡樸。”他說道。
談到回國,劉炳輝說:“我的根在中國,我的家在中國,我的妻子和女兒在中國,我必須回來!
從1989年回國繼續(xù)任教,轉眼間22年過去了,劉炳輝已從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成長為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學的校長;厥走^去,他認為短暫的留學經(jīng)歷對自己有深遠的影響。“留學英國,不僅提高了我的外語水平,還提高了我的生活能力。西方文化的滲透,影響了我的一生。這也是我送女兒出國留學的原因!
女兒:“中國更適合我發(fā)展”
21世紀初,劉紫媛自費到澳大利亞留學。作為新世紀留學生中的一員,劉紫媛體現(xiàn)了這個群體的特點。他們青春洋溢,追求個性,向往自由,更加注重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因此,在看到祖國發(fā)展所帶來的新機遇后,他們主動選擇回國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
2006年,大學畢業(yè)后工作一年的劉紫媛選擇了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留學的道路。“選擇去澳洲留學,首先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以便尋找新的擇業(yè)機會;其次在于父親的大力支持。”劉紫媛說到自己赴澳留學的原因。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和世界地位的不斷提高,初到澳洲的劉紫媛沒有遇到父親在英國時被認作是日本人的尷尬情形。她說:“同學們首先會問我‘你是中國人嗎?’我當然自豪地說‘是’!還有,我并不覺得國外的生活水平明顯優(yōu)于國內(nèi)。事實上,我國真的進步和發(fā)展了!
澳洲留學期間,劉紫媛切身體會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她慢慢地習慣了課堂上同學間激烈的討論,慢慢地適應了獨立的生活,慢慢地成長和成熟。“兩年的留學生活,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我可以更勇敢地面對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同時,我的心態(tài)更加積極,看事情也更加開闊了!眲⒆湘驴偨Y自己留學澳洲的收獲。
2008年,劉紫媛回國就業(yè)于某時尚雜志社。說到選擇回國發(fā)展的原因,她說:“目前,中國和國外的差距正在減小。中國各行各業(yè)同樣有許多精英,這里的發(fā)展空間很大。我認為回國更適合自己的發(fā)展!
談到是不是還讓自己的下一代繼續(xù)出國時,劉紫媛說:“如果條件允許,我會在他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送他出國學習,就像父親當年送我出國讀書一樣!
編后:父女兩代人同樣選擇“歸”,但歸因不同。父歸于責任,女歸于發(fā)展。隨著中國經(jīng)濟社會的騰飛,百姓收入的不斷提高,將有更多的學子選擇出國。如何鼓勵“海歸血統(tǒng)”的傳承和發(fā)揚,不僅需要文化認同感上的宣傳,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相關熱詞搜索:尋根 父女 海歸 你“尋根”我“發(fā)展”:一對“海歸”父女的差異“歸來” 大叔你別跑 大叔你別跑漫畫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