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網(wǎng)球奪冠視頻【對李娜奪冠的盲人摸象】
發(fā)布時間:2020-03-2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法網(wǎng)公開賽,顯然是商業(yè)體育系統(tǒng)中的大事,不是奧運會也不是世界杯,不是從誕生起就浸透著城邦色彩與民族競賽的盛事。這一點李娜最清楚,她在賽前回答“你為什么參加這項比賽”的問題時,就已經(jīng)說得明明白白:為了獎金。
李娜奪冠是國家大事?是的,國家大事。從當晚CCTV新聞頻道全程直播,到次日《人民日報》頭版套紅報道,不是國家大事,何來恁高規(guī)格?
時光若倒流三十年,以上及以下的場景是多么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可以徹夜不眠上街游行,可以熱淚盈眶拜祭先烈,可以大會表彰樹立典型,歡迎李娜姐姐來我校巡回報告,“向李娜學習”的口號響遍神州。
而在辛亥革命一百年之際,迎接“李娜法網(wǎng)奪冠”的是一場話語狂潮。當然這場話語狂潮不是因這位29歲的武漢女將而起,它只是一直在地面上下運行,因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決賽而陡然升溫,驚起千堆雪。
應該說,但凡中國人,都在盼著李娜擊敗斯齊亞沃尼,但這種期盼之中,卻能分析出N種不同的成分:喜愛網(wǎng)球的中國球迷希望她贏,對中國體育恨鐵不成鋼的人希望她贏,對舉國體制深惡痛絕的也希望她贏,體育總局和網(wǎng)管中心當然也希望她……贏。
這就意味著,李娜一旦獲勝,她捧起與親吻的那個獎杯就成了一頭巨象。有數(shù)以億計的瞎子或閉眼的人,等著從那個獎杯上摸到墻,摸到蛇,摸到扇子。
話語狂潮就此鋪天蓋地。有人說李娜不是中國英雄,她的勝利是個人勝利,就有人問李娜是石頭里蹦出來的嗎?有人說李娜感謝名單里沒有國家,只有老公球迷與贊助商,就有人說她聽見奏國歌時嘴唇微動,表明她并未忘懷祖國;有人說李娜反證了舉國體制的失敗,就有人說連《紐約時報》都將之稱為“中國體育史的一部分”;還有人說西方媒體非要將李娜的勝利“去中國化”,是為了保持一貫的制度優(yōu)越感……
當然也有相對微弱的聲音在說:體育就是體育,不要泛政治化。
墻、蛇、扇子,各有各的形狀。競技體育、商業(yè)體育、舉國體制,各有各的邏輯。上面說了,倘是三十年前,舉國都處在舉國體制的邏輯圈中,體育更多的是政治手段與意識形態(tài)載體,一切為了國家,一切為了民族,李娜的勝利屬于誰不言而喻,舉國體制的合法性無須論證。
然而現(xiàn)在的李娜是已經(jīng)單飛的李娜,擁有自己的團隊,每日花費10000至15000元―用房奴們的話說,她每天兩眼一睜,就欠人一萬五!當然她也是超級網(wǎng)球偶像李娜,萬人愛戴,粉絲遍世界。那么李娜在羅蘭?加洛斯球場揮出的球拍,哪一拍是為了球迷,哪一拍是為了獎金,哪一拍又是為了祖國?能分清么?
和稀泥的話誰都會說,李娜的成功,離得開舉國體制的培養(yǎng)么?離得開贊助商與國外教練的支持么?離得開廣大球迷的鼓勵么?當然都離不開,那么,是不是上述各位都可以去李娜的獎杯里分一杯羹,都可以把那頭象隨便說成墻、蛇和扇子呢?
競技體育的目標是更高更快更強,強調(diào)天分、勤奮與運氣;商業(yè)體育的目標是將過程表演化,并將勝利的愉悅外化與復制,再以最高的價格銷售出去;舉國體制的目標是金牌政治,將勝利放大為民族政治符號,追求意識形態(tài)承載力與凝聚力。
別以為這三套邏輯體系之間就互不干涉和平共處,相互之間也在滲透。中國的網(wǎng)球迷,難道不會因為那一晚的決賽有一位來自本國的姑娘而腎上腺素激增?商業(yè)體育體系里難道就沒有權力關系與國別政治?“中國體育史的一部分”,畢竟還是中國的不是?李娜打贏了,海外華人揚眉吐氣,程度遠勝于中國乒乓球獨得七冠?為什么?前央視足球評論員黃健翔所謂“普世體育價值觀認可的項目”雖然語無倫次,但意思是明白的:這是西方觀眾關注的、有世界性商業(yè)價值的主流項目。商業(yè)體育怎么跑出“普世價值”來了?他其實說的是體育背后存在的文化優(yōu)越感,1920年代的津滬租界里,運動也分“文明的”和“不文明的”,網(wǎng)球是文明的,足球就是不文明的。這跟是不是西方人發(fā)明的無關,只在于你是否進入,并認同這套莫名其妙的邏輯。
還是各說各的吧。具體到法國網(wǎng)球公開賽,那顯然是商業(yè)體育系統(tǒng)中的大事,不是奧運會也不是世界杯,不是從誕生起就浸透著城邦色彩與民族競賽的盛事。這一點李娜最清楚,她在賽前回答“你為什么參加這項比賽”的問題時,就已經(jīng)說得明明白白:為了獎金。
李娜奪冠是頭象,不是單純的墻、蛇和扇子。但是,拿墻的邏輯說話,比較有效,因為把大象擱在一個缺口,確實可以當墻使,順便拿耳朵當扇子也行,不過得你爬到象一般高。至于蛇這事兒,隔得就未免太遠了些。
相關熱詞搜索:盲人摸象 奪冠 李娜 對李娜奪冠的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誰說的對為什么 二年級盲人摸象教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