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暉:敬畏自然與以人為本在中國并不矛盾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敬畏自然”還是“以人為本”?近來,“何汪之爭”已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有趣的是,這場“天人關系”之爭,盡管在意識形態(tài)或曰“主義”上似乎針鋒相對,但落實到具體案例或曰“問題”上,雙方似乎又沒有什么交鋒:汪永晨以譴責三門峽之類“人禍”工程來表明“敬畏自然”的立場,而何祚庥的“以人為本”似乎也不妨礙他同樣認為這些工程應該
否定。而何一方以“小行星撞地球”之類的假設來證明應“以人為本”,汪一方也并不因“敬畏自然”就主張放任災難坐待滅亡。
而實際上誰都清楚:如果說未來人類是否會因為過分“敬畏自然”而坐視小行星撞毀地球,還只是個假設中的問題,那么當年之所以發(fā)生三門峽之“人禍”,肯定不是因為那時過分“以人為本”。上世紀50年代世界上尚未出現(xiàn)“綠色潮流”,可是像三門峽那樣嚴重的“人禍”工程,在那時的世界上也算極罕見吧!拔母铩睍r期是個人性泯滅時代,人道主義(即所謂以人為本)不僅在實踐中被踐踏,在理論上更被粗暴批判,而比三門峽更甚的“人禍工程”(如昔陽縣的“西水東調”等)恰恰在那時泛濫成災。另一方面,當年勇于抵制“人禍”的先賢,如“水利良心”黃萬里先生等,也并非出于環(huán)保理念,更不是出于反對“科學之僭妄”的后現(xiàn)代立場,而恰恰是出于尊重科學、維護人民利益的赤誠不惜得罪權貴的。后來對三峽工程持異議的李銳等人也是如此。
李老反對上三峽工程,但并不一般地反對水電工程,相反,他還是“水主火輔”、水電優(yōu)先的提倡者。他反對上三峽工程的理由之一,就是該工程占用資金太大,會影響上游的水電開發(fā)。
當然,那時的人們抵制“人禍”主要并非出于環(huán)保動機,這并不是說今人就不能從環(huán)保生態(tài)角度進行這樣的抵制。但是不僅那時的“人禍”之損害“人本”絕不亞于損害“自然”,甚至直到今天,汪永晨們?yōu)橹葱募彩椎臒o數(shù)大壩和大工程得以遍地開花,無視“人本”仍然是主要原因。我國在征地、拆遷、移民等方面具有的體制“優(yōu)越性”,常常為一些“大工程主義者”津津樂道,在“以官為本”體制下為追求政績而損害“人本”或人民權益的事屢屢發(fā)生,土地說圈就圈,人要趕走就趕走。當年三門峽遺留的移民問題至今未了結,今天不少大工程又重蹈覆轍。如果此弊不除,只是意識形態(tài)從“以人為本”改成“敬畏自然”,在舊體制下用以前追求“產(chǎn)值政績”的做法來追求今天的“環(huán)保政績”,只怕是“自然”未必能保,而“人本”反受其害。
更進一步講,雖然如今有人喜歡說我們古代的“天人合一”學說就是環(huán)保思想的來源,其實誰都明白當今的“綠色潮流”源自人文精神的新發(fā)展。歷史上西方所謂人文精神針對的問題曾經(jīng)有個大轉變,早期即所謂文藝復興與啟蒙時代,人文主義主要是針對中世紀的“神文主義”而言,針對那時過濃的宗教文化、信仰至上、性靈玄談對人的束縛,那時的啟蒙者提倡世俗主義、理性至上、科學實證。但到了19世紀后,從工業(yè)文明中興起的理性與世俗化的過分擴張,導致尼采所說的“上帝死了”,科學異化、物質主義和智性的僭妄成為主要問題,這時所謂的人文精神就反過來帶有了濃厚的解構理性、呼喚信仰、重塑心靈、反思“科學”的色彩。
“科玄論戰(zhàn)”中的所謂玄學(“人生觀”之學),湯因比所謂的“回歸神性”和當今環(huán)保主義者所謂的“敬畏自然”,其實都是這新一代人文精神的體現(xiàn)。從這個角度講,“敬畏自然”就是“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與時俱進”后的新版本。盡管從表象上看,這好像是向“前現(xiàn)代”的復歸——國外有學者就直接稱之為“新的中世紀”。在薄伽丘和培根的時代,面對不食人間煙火的修道院氣氛和過分“神圣莊嚴”的生活,飲食男女與“知識就是力量”意味著人文精神。然而到了榮格與湯因比的時代,面對燈紅酒綠的曼哈頓氣氛和工具理性化的生活,“人文精神”卻越來越帶有宗教色彩了。正如榮格所說:近代人尋找智慧,現(xiàn)代人尋找靈魂。因此何祚庥、方舟子感到“敬畏自然”之說帶有“反科學”、“反啟蒙”的味道,并不是沒有來由的。
不過,辯證唯物論者何祚庥先生應該很熟悉“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這種表面上的“回歸”實質上是“上升的螺旋”,而不是真的要回到過去——至少在西方的背景下它絕不是回到過去。在這個意義上,“敬畏自然”的確是反思“科學”——也可以表述為反“科學主義”,但絕不是“反科學”,更不是回歸迷信。
它也不是反“人本”,雖然汪永晨女士對“敬畏自然”與“人本”的關系講述得并不好,但何祚庥要用“武松打虎還是虎吃武松”的詰問來駁倒“自然”的敬畏者,也是太簡單了。
然而,外來的“主義”面對我們的“問題”都需要重新核對切入點。在最基本的人類價值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科學與信仰都是無國界的。但是,不同的科學家與信仰者面對的問題往往非常不同。人文精神在西方前后所追求的那些價值,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就此而言,“以人為本”與“敬畏自然”都是有價值的。但是我向來主張“主義可拿來,問題須土產(chǎn)”,“倡言普世價值,慎言普世問題”。就人文精神的發(fā)展而言,在西方它面對的先是宗教與神文背景的壓抑,后是理性與“科學異化”的束縛。但是在中國,它過去與現(xiàn)在面對的都是另一些問題。
傳統(tǒng)中國過去雖也被稱為“封建社會”,但并無西方中世紀那樣強大的教會和濃郁的宗教傳統(tǒng),壓迫人性的主要是世俗的專制權力,而近代中國并未有過發(fā)達的工業(yè)文明,也談不上西方意義上的理性擴張與科學異化,壓迫人性的實際上還是世俗專制權力。因此,西方人文主義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的表述方式,都不能原文照搬地應用于中國的“問題”。如果說西方中世紀理性被“信仰”所壓抑,科學成為神學的奴婢;
而現(xiàn)在,情感又被“理性”所壓抑,心靈成為“科學”的奴婢,那么在中國,信仰與理性都沒有那么大的權威,而科學與神學同樣受制于一些東西。如果說在西方,人的解放過去意味著擺脫宗教教條的束縛,現(xiàn)在意味著克服科學和理性的異化,那么在中國,人的解放過去無須如此強烈的反宗教色彩,現(xiàn)在也無須追趕“反科學”的時髦。舍此,我們就既沒有愛智求真的真科學,也沒有愛善求美的真信仰,而在德性與智性都受壓抑的情況下,只怕是“自然”破壞易,“人本”弘揚難。
所以,在今天的中國,“敬畏自然”與“以人為本”其實并沒有那么大的矛盾。正如在經(jīng)濟上我們面臨的并不是“自由放任還是福利國家”的問題一樣,在“天人關系”上我們也無須在“自然”與“人本”間作出選擇。西方的問題姑且不論,至少在中國,經(jīng)濟上如果說自由不足,并非因為福利太高;
而福利保障缺乏也并非因為自由過分。同樣,今天我們面臨的環(huán)境破壞,并不是由于“人本主義”太多,人本未張也不是過分講究生態(tài)保護之故。我并不認為“天人關系”在一切情況下都能保持和諧。但在今日的中國,盡管技術意義上的人口與資源比例的確十分緊張,制度意義上的“天人關系”還是可以處理好的。(新京報)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