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全球化視野中的中華文化
發(fā)布時間:2020-06-02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引發(fā)了文化的不安感,主要體現(xiàn)為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人們感到弱勢文化被強勢文化吃掉了,本民族、本地區(qū)失去了個性與身份。比如英語的地位日益強勢,西洋節(jié)日對于民族節(jié)日的沖擊等。
全球化還帶來了人文情懷的淡化。如共產黨宣言所講:“……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tǒng)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把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圣發(fā)作,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
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yè)的神圣光環(huán)。它把醫(y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資產階級揭示了,在中世紀深受反動派稱許的那種人力的野蠻使用,是以極端怠惰作為相應補充的。它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么樣的成就……”
就是說,迄今為止,許多牧歌式的人文情懷,是與農業(yè)經濟、而且是與生產力與科技的不發(fā)達狀態(tài)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的。例如人們對于月亮的吟詠和幻想,其實已被登月的實地考察所“殺死”了。再如陶淵明的吟詠農事的名作,也與現(xiàn)代的高效率的農業(yè)生產不搭界。我們可以吟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卻不可以吟詠“敲鍵熒屏下,悠然新視窗”。陶淵明所說“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也不能改成“種豆溫室里,轉(基)因利潤高”。
全球化還促使消費型的大眾文化、通俗文化、多媒體文化蓬勃發(fā)展。文化的產業(yè)化與市場化,可能使精英文化與民族文化受到威脅。戲曲、民族器樂、民族舞蹈、詩歌以及西洋歌劇、交響樂等都顯得寂寥。與此同時,關于歌星、關于的士高與霹靂舞、街舞,關于晚報文體、關于文化炒作、關于小女人散文、關于戲說型電視劇與電視小品、關于超級女聲、關于營業(yè)性舞會與卡拉OK、關于動漫卡通,諸如此類的爭論卻不絕于耳。
面對這些變化,我們的對策應該是:坦然面對并歡迎通俗的市場化的文化活動,積極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我們得承認文化的包容性、多樣性與多層次性。主流(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大眾文化、消費性文化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匯合于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關鍵是要加強引導,努力提高通俗文化的品位;
加強管理,樹立規(guī)范,阻遏敵對與公害文化;
支持和保護主流文化、傳統(tǒng)文化與精英文化。在保護傳統(tǒng)的同時支持新技術的文化化、人性化,以及新生活方式的文化化、人性化,即增加新手段新硬件的文化含量。同時,創(chuàng)造新的詩性體驗與浪漫主義。比如發(fā)展科學幻想作品、電子樂器等。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生產力是最活躍的因素,阻擋生產力的發(fā)展是不可能的。全球化的實質是生產力與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客觀需要與規(guī)律,我們可以正確地積極地抓住新局面下的機遇。鴉片戰(zhàn)爭后,我們承受了列強侵略與掠奪的痛苦,同時可以說是首次面對著全球化的壓力,當時我們的應對是不成功的。不過我們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文化自恃與文化愛國主義幫助我們頂住了完全淪為列強殖民地的壓力。五四以后,我們第二次掀起了與全球對接的熱潮,民主、科學、愛國主義,都澎湃熱烈起來,尤其是我們從國外學到了馬克思主義。如毛澤東所說:“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偉大的勝利的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大革命,已經復興了并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边@說明,引進與弘揚并非截然對立,全球化與社會主義并非截然對立,面向世界與立足本國并非截然對立。取法先進外來并結合本國實際,有可能煥發(fā)一個古老文化的新生。
現(xiàn)在的形勢可以說是近現(xiàn)代中國第三次面對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我們的應對是更加成熟、務實與智慧了。我們完全可以清醒而深刻地揭示全球化的弊病與危險,選擇趨利避害的方略。在某種意義上,科學發(fā)展觀的內涵之一,就是對于全球化的正確因應。
兼容并蓄與弘揚發(fā)展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巨大涵蓋面的、獨特的、仍然生機勃勃的、活的文化,又是一個長期以來眾說紛紜、時而被冷落忽視、時而被強調高揚的文化,還是當今世界強勢文化的最重要的參照系統(tǒng),但也可能成為其對立面。這是一個大國長期以來的主體文化,擁有極其眾多的人口的認同與極其豐富的生活經驗的支撐,有著極其悠久的輝煌記錄與歷遭困厄與嚴峻考驗的艱難歷程。它久經滄桑,遍布極大的地域,經驗老到。它屢遭磨難,有著大難不死,死而復生,這邊不亮那邊亮的奇跡。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歷經曲折。北方游牧民族的征戰(zhàn),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使中原文化面臨過復雜的局勢與挑戰(zhàn),同時也提供了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相互激蕩并最終整合交融的寶貴機遇。晚清以降,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危機。雖然屢有沖擊,但并沒能使中華文化死亡,而是使它獲得了新的發(fā)展。這反映了它吸納與妥協(xié)的強大韌性以及兼容并蓄但仍然萬變不離其宗的能力。
悠久的歷史中,它從來不拒絕吸收外來的東西。比如北京話中的蒙語:薩其瑪。滿語:喔,咿,納勒金德。阿拉伯語:羅漢兒,主麻,尼胎。近現(xiàn)代的外來語:沙發(fā)、坦克、棒(法語BON)。近現(xiàn)代以來引進外來文化更是迅疾,包括大量外來詞語:民主,專政,自由,人權,體制,現(xiàn)代化,法制,法治……
中國文化覆蓋的面積廣大,人口眾多,使得其氣勢恢宏,包容了大量辯證的、走向不完全一致、和而不同的選擇,它奮勇向前,披荊斬棘,同時始終為自身留下了多種選擇的空間,它的適應性與自我調節(jié)能力比較強,發(fā)展變化的契機比較充分,從而生命力更加頑強。
從歷史上看,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兩次引進當屬佛教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佛理的中國化,淡化了佛教的信仰主義特征,增加了中國式的智慧、機鋒、含蓄與審美趣味。我們還可以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看中華文化,再從中華文化看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命運。這是一個有待于我們共同努力做好的大文章,大題目。
例如毛澤東講:實事求是,與人為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禍兮福所依。這些都可以從中華文化中尋找到參照資源。鄧小平講韜光養(yǎng)晦,講黑貓白貓,講不爭論(言者不辯),講什么是社會主義(正名)……也是有深刻的中華文化底蘊的。江澤民講執(zhí)政之道,執(zhí)政之德,講愛國主義,講和而不同;
胡錦濤講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八榮八恥……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具體實踐的結合,也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結合。
事實上,我們的政治體制,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xié)商制度,都是先進文化(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文化(兼容并包、和而不同與民本思想)與普世價值(和平、民主、人權、種族與民族平等等)相融合相激蕩的產物。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社會、政治、經濟的范疇,也是一個文化的范疇。我們理應加強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研究。
中華文化深入人心,尤其是影響著千家萬戶的生活方式。任何擅動的企圖都不可能成功。特別是漢字與飲食,已經深深植入了民族的“遺傳基因”。積極傳承與弘揚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有利于國家的凝聚和穩(wěn)定,有利于政通人和,構建和諧社會。
中華文化的自省與新生
中華文化一直是非常自信,非常矜持的。近現(xiàn)代,由于積貧積弱,有識之士曾以十分痛切的方式進行了文化自省自責:悲觀者如王國維等預感到中華文化的危機,選擇了自殺;
積極介紹歐美文化的嚴復,晚年卻吸上了鴉片。激進者當時是振聾發(fā)聵。如魯迅提出,不讀中國書,貶低中醫(yī)、舊戲等。陳獨秀、胡適高喊“打倒孔家店”。吳稚暉、錢玄同主張把線裝書丟到茅廁里。毛澤東在《賀新郎·讀史》中寫道:“五帝三皇神圣事,騙了無涯過客。”
五四以來主張廢除漢字的意見十分強大,我們還曾將拉丁化定為國策。如語言學家呂叔湘有言道:漢字加封建專制要變成拼音文字加民主。十年文革時期,鼓吹破四舊與批孔,把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自我批判發(fā)展到絕對荒謬的地步。八十年代又出現(xiàn)了全盤西化思潮,如改造人種論,被殖民救國論,引進總理論等。這些都是對傳統(tǒng)文化不同程度的反省和否定。
但現(xiàn)在,愈來愈多的人卻認識到了弘揚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一方面是由于國運興隆,增加了國人的文化自信與民族尊嚴,另一方面也是中國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的文化性格與文化選擇。同時,在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任務的當代,仁義道德溫良恭儉讓的某些合理性與積極意義也就顯現(xiàn)出來了。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正確運用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資源,有利于長治久安。
從打倒孔家店到在全世界建立孔子學院,歷史有了多么大的發(fā)展。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五四運動,也不能因此放棄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不足以及固有弱點的批評。物質生產的迅猛發(fā)展,更凸顯了國人文化素質有待提高,精神文明建設仍十分艱巨的事實,這個時候特別提出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問題,是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巨大促進,十分適時。
國人已經基本上度過了晚清以來的文化信心危機。例如時間已經證明,中文漢字完全可以適應信息時代,漢字的電腦輸入問題完全可以解決。而普世性的關于珍惜文化的多樣性的共識,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特色與歷史。當然我國也有相對偏激的讀經熱和反全球化、一味責備改革與市場經濟的思潮,對于這類現(xiàn)象與問題,同樣不能無視。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
中華文化是難以概括敘述的,說法也極多,諸如內河文明,黃河文化,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這里,我試圖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作一個不全面的概括,叫做“且立一說”。
首先,從漢字的構詞途徑及其綜合表聲、形、意的特點,可以看出中華式的從大到小、從根本到枝蔓的演繹式的思維方式。
其次,以對本質本源的追求代替對人格神的崇拜。中國式的本質主義,實際上是一個以漢語漢字為基本,以周易為典籍,以感悟本質為特色,以信息綜合為手段的終極追尋體系。譬如,“未知生,安知死”,“朝聞道夕死可矣”,從中既可領悟“道”的終極意義,亦可看出尚同的哲學根源。
第三,以感悟式思維去逼近真理,取代形式邏輯的推理,取代數學計算與實證主義。其短處是不能成為科學技術的有力基礎與保證,長處是具有包容性,彈性,詩性,空間感與趣味感。中國人向來重智慧而輕科學,重文氣而輕邏輯,重言語的美善而輕其可操作性。例如,提出了像“天人合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樣一些天才的、至美至善的命題,但卻缺乏論證、駁難與發(fā)掘、繁衍。又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边@一大段并不符合嚴格的形式邏輯,但很有影響。
第四,以道德約束及文化(禮)的約束與縱向的平衡取代權力及法律制衡。以德治國是中華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一個核心理想。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下惟有德者居之”,“立德立功立言,以德為首”等,提倡仁義禮智信。注重義務與秩序,具有世俗性與常識性。又如,講“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講“三年不改父之道”,(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都很合情合理并且適度,可稱之為中和性或和諧性。但它缺少法制觀念和對人性惡的抑制。外國有一種說法,從性惡論出發(fā)設計的體制可能出善良,從性善論出發(fā)設計的規(guī)范也可能出邪惡。這個說法可供參考。
第五,傳統(tǒng)的中國政治文化極其重視“和”的思想,對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有重大意義。中國的平衡常常體現(xiàn)在時間的縱軸上: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的古代經典提出了“和”的理想。《國語》中有八十九處提到“和”字。《禮記》中有八十處提到“和”字。講樂者天地之和也!抖Y記》還提出了政和、和氣、和天地、和四時的概念!抖Y記》并提出致中和!墩撜Z》中提出和為貴與和而不同的重要命題!睹献印诽岢鎏鞎r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莊等也有對于和的論述。“天人合一”觀念更是一種對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的向往。和是一種社會政治理想,叫做王道理想,即文明地執(zhí)政的理想,又是哲學與審美理想。傳統(tǒng)的中華政治文化還認為,中庸之道乃是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先哲也提倡中庸,主張中點最美。
第六,以陰陽五行為基本,以調理養(yǎng)生(樂生)為特色的富有此岸性(人間性)的生活體系。譬如中醫(yī)、武術、烹調等,都具有這一特色,強調養(yǎng)生、調和以及觀感的滿足。又如陵墓。與埃及陵墓是指向神明與彼岸的不同,中國陵墓是模仿人間的。
第七,以書法與戲曲為特殊品類,以文言文特別是古典詩詞為高峰的、虛擬審美與風化濟世相結合為特色的審美系統(tǒng)(當然白話文學也很重要)。其特點是強調美,強調虛擬,強調載道,強調言志的主體性和格調追求,強調感悟與人格,強調神韻、文氣、意境、風骨等。與西方文論相比較,中國文論更多是強調主觀感受的。
建設文化大國之我見
關于建設文化大國,我認為要強調以下幾點。
其一,文化是我們的長項、形象,我們的存在與主體性的依據,是維護我們的主權、特色、安全與穩(wěn)定的軟實力。是實現(xiàn)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的極富感召力的旗幟。強調文化有助于打消鄰國與本地區(qū)國家或地區(qū)對于中國迅猛發(fā)展的疑慮。
其二,語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礎,目前全民的語言文字程度值得憂慮。如將“不脛而走”說成“不翼而飛”,稱別人的父親為“你家父”,以“天津港”對“朝天門”等。
其三,一切有價值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例如馬克思、愛因斯坦、帕瓦羅蒂屬于各自的地域與民族,也屬于整個人類包括中國。發(fā)展了民族文化,即對人類做出了貢獻。中華文化需要繼承也需要發(fā)展更新,我們的文化體系是開放的也是傳統(tǒng)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參與世界,與世界一起前進,才能保證我們的文化的活力,使我們的文化生機勃勃,不是變成博物館的展品而是仍然活躍于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并對人類文化作出影響和貢獻。
現(xiàn)在有一種“零和”思想會影響我們的文化戰(zhàn)略:如學英語與提高母語素質問題。不能將英語外語視為對母語漢語的干擾,我們中國人有足夠的智慧與舌頭的靈活性,既學好母語,也要掌握一兩門外語,以辜鴻銘、林語堂、陳寅恪、錢鐘書、季羨林等為榜樣。也不能為了弘揚中國的文化就貶低外國的東西,引進外來文化與弘揚傳統(tǒng)文化并非相悖。
其四,中華文化的資源包括我們對歷史的繼承也包括對于世界先進文化的一切借鑒,更源自改革開放、走向全面小康的歷史實踐。馬克思主義是必須也已經中國化或正在中國化了的;
電影、話劇、芭蕾舞、交響樂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國化的。同樣的曲目,中國人有自己的理解與情感表達方式。作為一個大的文化傳統(tǒng)與文化復興,中華文化是中國的也是人類的瑰寶。
其五,珍視文化的歷史與歷史的文化。例如,戲曲中的男演女、女演男,就不要隨意否定。還有些原來含有大量糟粕迷信的文化模式,如送子娘娘,瘟神等,可以做到解毒與提純,在否定與批判的同時,仍要作為遺跡保護,作為文化的代價與彎路乃至其豐富多彩的證明。如民間祭祀、看風水之類的迷信活動是落后的,但是活動中的歌舞、音樂、儀式與文字仍然有藝術性與遺產性。有一類文化是指導性的規(guī)范性的,如世界觀價值觀榮辱觀等。還有一類只須承認它的存在,擴充視野,增加人文興趣與知識見聞,見證歷史,從中探求人類生活與文化的發(fā)展軌跡與規(guī)律。如搞民俗博物館的目的并非為了不變化舊的民俗。再如方言。必須堅持已有的成績與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的方針。同時,要保護方言的文化特色。許多文藝形式,如一些地方戲曲與曲藝,是離不開方言的。
其六,我們的目標是源遠流長、基礎深厚而又朝氣蓬勃、與時俱進的文化繼承、弘揚、引進與創(chuàng)新的結合,是文化的民族性、傳統(tǒng)性與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的結合,是科學精神、時代精神與民族精神的結合,是汲取歷史營養(yǎng)與世界先進文化成果的結合。一切有利于中華民族的振興與發(fā)達的精神資源,我們都樂于開掘受用,一切有利于中華文化的振興的創(chuàng)舉,我們都勇于學習實踐,這樣,我們的中華文化將立于不敗之地。
其七,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教育。文化是教育的內容,教育是文化的保證。希望全國政協(xié)更加重視對于文化事業(yè)、文化戰(zhàn)略、文化思想的關注與研討,增加在文化課題上的參政議政(參文議文)、政治協(xié)商與民主監(jiān)督。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