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煒:學而不優(yōu)則仕:比學術腐敗更嚴重的腐敗
發(fā)布時間:2020-06-1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3月7日,五位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大學校長向記者表示,對學術腐敗絕不能寬容,一旦發(fā)現(xiàn),絕不能姑息,應該嚴懲。中山大學校長黃達人的發(fā)言尤其引人注目。他說,“維系一個大學生命的就是學術。作為科研也好,教學也好,一切都是以學術作為它的維系點。如果學術腐敗了,這個大學就腐敗了。”
大學校長們所謂“學術腐敗”,當然指的是學術造假、抄襲之類的事。但高校的腐敗難道僅止于止?
黃達人說得好,“維系一個大學的生命就是學術”。如果一個學校的教授、副教授不用心做學術,不用心搞教學和研究,而是一門心思想要當院長、副院長、校長、副校長,會給年輕講師、助教們樹立一個什么榜樣?當年愛因斯坦當過什么校長、院長嗎?霍金正在當什么校長、院長嗎?當年梁漱溟、熊十力、魯迅當過什么校長或院長嗎?如果大學里邊有點能力的人整天想的是做官,“大學的生命”怎么維系?這難道不是高校的一種腐。咳绻粋教授、副教授不好好上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甚至可能連一篇本科生和研究生論文也不指導,更不用說寫幾篇真正有價值的論著,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去勾兌學樣領導,尤其是擁有人事權的領導,這不是一種腐敗,是什么?如果一個大學任命校級和院級干部,所依據的不是其在教學和研究方面到底有何突出成績,而是其是否已在做什么“行政”工作(在大學做官也是只能上不能下),如果搞所謂“民主推薦”或“民主測評”時,也不讓當事人哪怕做一兩分鐘的陳述,投票以后趕緊把票箱收起來,根本不當場唱票(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也是對積極參與這種活動的教職工的極大不尊重),這能讓想要認真搞教學和研究的老師們心服口服嗎?最終說來,這有利于黨和國家的工作嗎?這不是一種腐敗,是什么?
事實上,這是一種比在網絡或媒體上被揭發(fā)的學術腐敗嚴重得多的高校腐敗,一種危害大得多的高校腐敗。何以見得?畢竟,高校教師中搞學術造假、抄襲的人是少數(shù),影響面也相對較小,而且一經爆料,會引來媒體和公眾的高度關注,當事人可能立馬身敗名裂,所以更容易得到懲戒。相比之下,如果大學不按大學的邏輯來辦,所造成的導向作用必然是學而不優(yōu)則仕,必然是大學的官僚化、行政化、衙門化,而無需證明的是,學而不優(yōu)則仕,大學的官僚化、行政化和衙門化所造成的危害之大,絕不亞于少數(shù)幾個人的造假和抄襲,卻又不像白紙黑字的造假和抄襲那樣,總有一天會東窗事發(fā),被逮個正著。
眾所周知,望官、跑官、媚官、爭官在中國大學里已蔚然成風,F(xiàn)如今,中國大學校園里有幾個教師仍然在做真正有價值的學問?尤其在已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做真正學問的人的比例究竟有多大?難道中國學術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像中國經濟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那樣正在迅速縮小?事實上,大學官僚化實際上已成為一種結構性腐敗,其所造成的危害遠大于通常的學術腐敗,因為它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行業(yè)性的普遍現(xiàn)象。更令人痛心的是,許多人不以為怪,反以為正常。如果有人仍在認真做學問,他反而會被視為異類,遭到排斥。不用說,這種局面對于學術共同體的維系、學術水平的提高只能起負面作用,而無任何積極意義,而大學的學術水平對于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乃至綜合實力又有著至為密切的關系。
中國仍然是一個窮國。中國辦教育仍然是窮國辦教育,也就是說,靠的是總體來說仍然貧窮的納稅人的血汗錢。因而中國的教育資源是稀少的,中國的大學教育資源尤其稀少。所以,一所合格的中國大學必須用優(yōu)異的教學與卓越的學術研究回饋社會,尤其要在科技創(chuàng)新和思想進步方面引領社會,從而不斷加強中國的綜合實力,而不是以封官許愿來嘉獎那些整天望官、跑官、爭官的人,不是用各種職位來犒勞那些不認真做學問或假裝做學問的人。如果中國大學人個個官欲太強,只知道整天望官、跑官、媚官、爭官,如果政府和大學當局非但不懲罰這些人,反而用封官加爵來鼓勵、討好這些人,這不是浪費寶貴的教育資源,是什么?這不是在踐踏廣大納稅人對大學的信任,是什么?
中國改革開放已過了而立之年,中國大學教育也該改掉學而不優(yōu)則仕的風氣,和望官、跑官、媚官、爭官的惡習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