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家長資料
發(fā)布時間:2020-07-15 來源: 思想?yún)R報 點擊:
家長培訓資料 下堡小學
目錄:
一、家庭教育思想 二、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三、學生不喜歡家長采用的教育方法 四、怎樣讓孩子喜歡自己 五、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六、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
七、引導孩子學會恰當?shù)刈晕叶ㄎ?八、如何做到學校和家庭教育一致性,提高教育效果 九、二句改變一生的經(jīng)典語句
家庭教育的幾個問題 一、家庭教育思想
宋慶齡說:“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點.”教育觀點就是指“用什么思想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 1、要教育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宋慶齡說:“還有人往往喜歡問孩子的志愿:‘你長大了干什么?’有些孩子回答要當工程師、醫(yī)生、音樂家等。發(fā)問的人聽到這些回答后,不免稱贊孩子有志氣,鼓勵一番。” 2、培養(yǎng)孩子艱苦奮斗的精神。
宋慶齡說:“有人說,我們受了一輩子苦,現(xiàn)在應該讓孩子享享福了。”“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怎樣愛法?怎樣才是真正的愛?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對孩子的任何嬌慣、溺愛、不但害了孩子,也不利于國家和民族。
3、要自覺地擔當起教育子女的責任。
宋慶齡指出:“還有人說,孩子的好壞是天生的;蛘哒f,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會好的。”這是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師。
二、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必須走出單純說教的誤區(qū),尤其要重視身教和境教。
我們是不反對說教的。教育孩子,“說”是一種重要方式。但是要想讓孩子接受說
教,必須做到:
1、說得有理,要有針對性。道理正確,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符合孩子實際。
2、說得有力,要講究度。話語不能干巴巴、枯燥乏味,要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生動、形 象,有實際例證。批評孩子不要過火。有的家長一批評孩子來就越說越生氣。
3、說得精要,不啰嗦。重要的內(nèi)容可以重復,但不能啰嗦。
4、說得適時。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不同,接受批評的態(tài)度也不同。一般來說,孩子心情不佳時,不利于認識自己的問題,大人的批評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不能盲目地有機會就說,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孩子最煩家長天天說,不分場合見面就說。
5、說得有新意。最忌諱車轱轆話來回說,老一套誰也不愛聽。說,應該有新的內(nèi)容,新的信息,讓孩子有新鮮感。
這幾條要做到是不那么容易的,需要家長經(jīng)過一番努力才行。如果一時做不到,家長應該適可而止,少說些,能不說就不說。許多家長少說也做不到,他總是相信自己多說的力量。殊不知天天進行說教的家長,絕不是高明的家長,也不會是高水平的家長。
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重點是“滲透性”,孩子是家庭的一員,與家長接觸時間最多,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種“滲透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身教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響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家長在求知方面就應有積極的表現(xiàn),如果你光要求孩子,自己不讀書,不看報,不學習新的知識、技術,孩子的學習勁頭兒就不足。我認識一位家長,她的孩子學習習慣不好,自從這位母親參加了成人中專的學習以后,每天晚上家里的氣氛就變了。媽媽的燈下苦讀精神感染了孩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總得催孩子了。有時媽媽睡得晚,孩子主動陪媽媽學習。這就是身教的力量。那么,要求孩子有好的生活習慣,家長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按時起居,整理床鋪,打掃房間,講究衛(wèi)生。如果家長自己經(jīng)常睡懶覺,東西亂扔亂放,床鋪不疊,缺乏衛(wèi)生習慣,孩子就會照你的樣子去做。有一句俗語說得特別好:“孩子是家長的影子。”還有人說得更直接:“孩子是家長的‘再版’。”盡管這種話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也說對了一大半。有了身教的基礎,再加上有理、有力、有節(jié)的說教,孩子就會更服從家長的教育了。
境教,就是以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給孩子積極的教育影響。什么樣的家庭環(huán)境有利于對孩子的教育呢?一是家庭的精神環(huán)境。家庭人際關系和諧,心理氣氛融洽。這包括夫妻之間的關系,長輩與晚輩之間的關系,親友之間的關系。夫妻關系是主導,影響其他關
系。協(xié)調(diào)家庭關系的基本因素是家庭美德建設。一家人之間的愛心、尊重、互助、互諒、同樂、同苦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主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該付出的,一定要付出,不能自我中心,私欲至上。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孩子身心舒暢,情緒穩(wěn)定,易于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學習也會踏實努力。如果家庭矛盾尖銳,夫妻反目,長幼無序,孩子就處在一個惡劣環(huán)境中,很難健康成長。二是家庭的物質(zhì)環(huán)境。這主要是指家庭物質(zhì)生活平實節(jié)儉,既保證基本的或較好的生活條件,但也不奢華浪費。居住、飲食、行路、穿著,最好全家人都保持一種平常心。即使家庭富裕,也不可超量消費,高檔攀比,更不能走進享樂主義的誤區(qū)。有一篇題為《再富也要苦孩子》的文章被數(shù)家報刊轉(zhuǎn)載。我認為,不光是苦孩子,大人也應保持吃苦耐勞的精神,從一定意義上說,境教也是身教。
家庭教育,必須走出單純說教的誤區(qū),尤其要重視身教和境教。三者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是教育孩子成功的基礎條件。
三、學生不喜歡家長采用的教育方法
主要是以下幾點:
1、對孩子采取命令式。我們這些當家長的,當年從父母那里接受的大都是命令式的、指令性的教育。這些命令、指令有時是對的,但有相當多的并不符合下一代的實際。我們當年面對這些不符合實際的指令時,心理不也不喜歡嗎?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長大,大了之后,他有一種自力意識,面對家長的命令,尤其不喜歡。
2、嘮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對癥下藥,總是翻來覆去的那么幾句話。
3、埋怨、指責。孩子犯了錯誤了,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了,一些家長聽到后,第一個反映就是氣不打一處來,把孩子叫過來埋怨一通,指責一通,訓斥一通。
4、打罵體罰。更有個別家長,用打罵來表達對子女的愛。一個女孩向我告狀,考試成績 不好,回家就要跪搓衣板。
5、愛得過分,愛得過細。有的家長,面對自己已經(jīng)十七、八歲的孩子,還像小孩那種愛法。盡管付出是實實在在的、真心實意的愛,還是不能使兒子滿意,甚至反倒使兒子更不喜歡自己。
一等家長用眼睛管教孩子;二等家長用嘴巴管教孩子;三等家長用拳頭管教孩子。你們應該爭取做一個一等、至少是二等的家長,千萬不要做三等家長。
四、怎樣讓孩子喜歡自己
對小學生喜歡的父母類型歸納如下:
1、理解尊重子女
中學生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進自己心里,了解自己的思想動態(tài)、興趣愛好、喜怒哀樂,從而理解、支持自己的選擇和追求?上Ш芏嘧龈改傅牟⒉欢眠@一點。他們只關心孩子的生活、成績,卻不去了解子女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很多學生抱怨說:“他們只知道分、分、分?己昧,他們興高采烈;考不好,就開始指責、訓斥,從不問你為什么考不好。” 2、不擺家長架子
家長既是子女的保護者,又是子女的知心朋友;他們既尊重孩子的主動性和獨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導。一位男生特自豪:“我特別愛我的父母,他們和我的關系不像家長,像是鐵哥們。從小到大,家里有什么事都擺在桌面上,一家三口商量著來。爸爸出差的時候,媽媽就說:‘男子漢,全靠你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感,而且堅強、果斷。” 3、家庭和睦
羅素在《婚姻革命》中說:“如果想讓孩子長成一個快樂、大度、無畏的人,那這孩子就需要從周圍的環(huán)境中得到溫暖,而這種溫暖只能來自父母的愛情。”弗洛伊德也說:“一個為母親所特別鐘愛的孩子,一生都有身為征服者的感覺;由于這種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導致真正的成功。”夫妻恩愛,子女就會生活在溫馨的家庭氛圍中,得到關心和愛護,獲得愛和尊重的體驗,從而心情愉快,身心皆;反之則影響子女的發(fā)展,甚至會毀掉子女一生的幸福。
4、賞識自己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贊美自己子女的優(yōu)點,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鏡去尋找孩子的弱點,更可怕的是處處拿別人子女的長處去比自己子女的短處。一位男生對我講:“我媽老說我不好,動不動就拿我跟她同事的孩子比:人家某某考一百分,你怎么就考八十分?人家初一就入團了,你都初三了還什么都不是!人家這次期末又是全班第一!后來我對她說,‘我這不好那不好,你給某某當媽去吧!’”子女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需要賞識。父母用別人作例子為自己孩子樹立榜樣,目的在于“激將”,而事實上卻導致孩子自信的喪失和崩潰,產(chǎn)生自卑心理。
5、真正關心子女
很多父母只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能否考上重點大學、孩子身體狀況等,而對孩子的心理、思想、個性關心不夠。而孩子恰恰需要父母關心的是后者。不止一位學生憤憤不平地對我說:“我父母哪是關心我呀!他們最關心的就是分!一回家就知道問兩句話:作業(yè)寫了嗎?考了多少分?除此之外你說什么他們都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很
多父母對子女的了解僅限于表面的東西。
6、對子女的期望值要合乎實際
舉例:某重點中學高一年級的一名女生,中考分數(shù)離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還差的遠。他父親走關系、托門子,最后花錢總算在重點中學為女兒占了一席之地。但每次父親見她,問的總是學習。由于孩子基礎差,在重點中學里猶如小羊和千里馬賽跑,她不可能跑過人家!于是導致嚴重的自卑傾向。期中考完試后,她坐在咨詢室里哭了好久,她說父母對她期望值那么大,她不知該怎么面對父母…… 五、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首先是要了解孩子。了解是溝通的前提,平時要善于觀察了解孩子的所做所想,看看他近一段時期內(nèi)有什么變化(包括說話做事,有沒有比較心煩的表現(xiàn),情緒上有沒有波動)。家長要善于傾聽孩子的話,了解他們的感受和情緒、苦惱與要求。
其次是家長要與孩子交朋友,在人格上要平等,給孩子一個平等的發(fā)言權。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您不是父親,不是母親,您就是孩子的朋友。
再次,尊重和理解是溝通的關鍵。進入高中的孩子有著強烈的成人感、獨立性和自尊心,渴望別人理解自己,希望得到尊重。當家長理解并尊重他們時,就能打開他們的心扉。有的家長當著別人的面數(shù)落孩子,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再是善于捕捉交談契機 1、孩子取得成績時
每個人都有榮譽心,愛面子,孩子更是如此。家長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同時提出新的要求,巧妙指出其“美中不足”,孩子不但樂于接受,而且會以實際行動向新的目標邁進。比如孩子這次考試物理考 70 分,您告訴孩子你努力了,你進步了,下次朝著一個什么目標發(fā)展(75 分)。當然,每次考試可能有不同難度。
2、孩子遇到挫折時
孩子情緒低落、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棄時,家長應馬上給予必要安慰,使孩子懂得:失敗只是一次人生經(jīng)歷,失敗并不可怕,可怕是失敗以后的沉淪。要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千萬不要盲目責怪,“火上加油”。比如:孩子考試失利了,考試前自己預計能進前 50 名,結(jié)果考了 100 多名,有的孩子會心灰意冷,這時最需要家長的理解和幫助,您要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是題難了,是基礎知識不夠牢固還是自己粗心大意了。
3、孩子做了錯事時
如有的孩子在學校違紀受到學校處分,孩子自己很后悔、痛苦,這時最需要家
長的諒解,家長不要一味進行批評,機智地“誘導”、指出其錯誤,分析其原因,剖析其危害,點明其教訓。真誠的關懷和親切的教誨最容易觸動孩子稚嫩、無助的心靈。
4、孩子感情受到傷害時
如孩子與最好的朋友發(fā)生矛盾,孩子很委屈、痛苦、憤怒,這時家長給予必要的關懷愛護,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有沒有孩子自己錯誤的地方,不但能增進感情,而且讓孩子感到你可親、可敬、可信。
5、當家庭遇到困難時
有了家長遇到困難時只知道自己默默的承受,自己多少苦處孩子并不知道,比如家里沒錢了,孩子又想買衣服,有的家長又狠了狠心也給孩子買了,但孩子卻根本不知道家里的困難。
實踐證明,家長如能善于捕捉交談契機,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
1、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程度。
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家長應從時間是否有保證、學習效率的高低、孩子在校學習情況及與師生間的關系等方面去把握。在此,我要特別強調(diào),家長應該加強與班主任和學科教師的聯(lián)系,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過程,班主任和學科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情況,幫助家長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如果家長始終都能注意到孩子在學習中所付出的努力,則有助于激發(fā)孩子內(nèi)在的、持久的學習動力,促進孩子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即使面對困難,他也會毫不畏懼、設法克服。
2、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目標層次。
由于孩子在智力結(jié)構和發(fā)展水平上是有差異的,其成長環(huán)境和各自經(jīng)歷不同,他們在學習上所能達到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設立學習目標時一定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而定,不同階段應有細化的、可操作的、不同的學習目標,不可強求統(tǒng)一,不可盲目攀比,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幫助孩子確定理想,規(guī)劃好人生。只有這樣孩子在經(jīng)過努力后,才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體驗。
3、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需要家長的賞識。
孩子自身是富有潛能的個體,他們猶如一塊烏黑的煤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他們需要的是火花,家長就是火花;當孩子獲得成功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尤其要鼓勵那些取得同樣成功但付出更多努力的孩子,賞識的眼光不僅表達了對學生的尊重、信任,而且還表達了家長的期望,在這種賞識的眼光下就能夠發(fā)生羅森塔爾效應,使孩子在家
長的賞識和鼓勵中不斷地跨越困難,走向新的成功。
關注學習過程,不是不問耕耘結(jié)果,關注學習過程是學習良性循環(huán)的開始;關注學習過程,就是要優(yōu)化學習過程,學習過程得到優(yōu)化,自然就優(yōu)化了學習結(jié)果。
七、 引導孩子學會恰當?shù)刈晕叶ㄎ?/p>
只有讓孩子清楚自己是什么,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并且能做什么,才能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發(fā)展和前進的方向,不至于迷失自己。
1、讓孩子知道,他們在學校的角色是學生,在學習上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這并不代表他們笨或無能。
作為一名學生,因為不懂、無知才到學校學習知識和技能。從無知到有知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很正常的事。有些學生因為學習上遇到困難,或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而感到自卑,認為自己笨、比別人差,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敢向老師或同學請教,不敢積極大膽去表現(xiàn)和鍛煉自己。家長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正確地看待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學生正是在克服這些困難的過程中,慢慢地從無知變成有知,從知得少變成知得多的。
2、讓孩子知道,他們學習的目的不是打敗別人,而是提高自己。
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同學之間的競爭比較激烈,不少學生有意或無意地將周圍的同學當成自己的對手,非常在乎同學之間的比較?吹絼e的同學成績比自己高,看到同學某一方面表現(xiàn)得比自己好,心里就會感到失落和難過;有些同學在得知自己成績時傷心,并不是因自己考不好而傷心,而是因自己的成績排在別人后面而傷心。過于在乎同學之間的比較,過于強調(diào)競爭,會使學生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容易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而難以專心學習。
我們會不會常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呢?你的比較會不會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壓呢? 其他人優(yōu)秀,并不妨礙我們的孩子也優(yōu)秀。孩子不一定要通過超過別人、打敗別人,才能夠顯示自己的實力和價值。我們要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看待同學之間的競爭,精力放在怎么改進自己、提高自己上面,而不是放在怎么打敗別人上面。假如孩子過于強調(diào)競爭,會不愿意與別人合作,那不但會使他們的目光變得狹隘,而且會使他們在知識、資源共享上也會變得狹隘,這都不利于他們的發(fā)展。
3、讓孩子知道,我不是最棒的,但我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但是,我們有沒有可能是最棒的呢?不可能每位學生都是第一,大多數(shù)同學都排在中間位置,是不是他們的成績不拔尖了,就說明他們
不優(yōu)秀了呢?一個人不可能每一方面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棒的,總會有人比我們好。假如我們總是期望孩子是最棒的,要求孩子必須是最棒的,那孩子就會經(jīng)常碰壁,經(jīng)常遭受打擊,我們也會經(jīng)常否定他們。
怎樣讓孩子在強手如林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呢?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即使他們是人群很普通的一個,但他們也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他們有缺點,但是他們也有優(yōu)點,只要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努力加以克服和提高,并且明確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知道自己所擁有的能力與潛力所在,把它放在最有價值的地方發(fā)展。這樣,才能保持永遠的自信。
八、如何做到學校和家庭教育一致性,提高教育效果
學生校內(nèi)外表現(xiàn)不一,往往與學校、家庭的教育側(cè)重點有關。學校重教學,學生學習成績是第一位的,有的甚至是唯一的;有的家庭把孩子的學習全托給教師,只重視一些生活細節(jié)教育。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在校內(nèi)外的自我要求產(chǎn)生差異,表現(xiàn)出性格的兩面性。要避免這種情況,就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學校、家庭及社會的教育目標全面、協(xié)調(diào)、一致。
孩子校內(nèi)外的表現(xiàn)大相徑庭是和家長的言行有直接聯(lián)系的。因為許多家長不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讓他們“一心只讀考學書”,“只要專心學習就行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兩面人”。所以,避免這一問題需先從家長抓起。
家教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必須與學校素質(zhì)教育接軌。所以,家長在家教過程中可以制定切實可行的家庭教育公約,使孩子有章可循,克服家教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制定家庭教育公約可結(jié)合孩子的特點,提出具體的要求,并在家教中認真貫徹實施。只要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家長要求孩子與教師要求學生口徑統(tǒng)一,孩子的言行就不會出現(xiàn)校內(nèi)外表現(xiàn)不一。
家長亂向孩子許下諾言,向孩子灌輸“靈活做人”思想;電視上演言情、武打片,宣傳“假、大、空”思想;地攤上出售“厚黑學、真假人生”等不良書籍,都對涉世不深、辨別能力差的中學生產(chǎn)生消極影響。久而久之,他們的言行舉止和性格就表現(xiàn)出可怕的兩面性。因此,我們要負起責來,杜絕負面影響,讓孩子們健康地成長。
“各吹各的號,各拉各的調(diào)”是導致中小學生校內(nèi)外表現(xiàn)不一樣的重要原因。因此,家庭、學校、形成互動,共同抓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十分必要。家長要經(jīng)常到學校了解孩子的情況,要與學校經(jīng)常保持聯(lián)系,及時幫助孩子克服拖沓懶散等不良習慣,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
九、二句改變一生的經(jīng)典語句
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
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如果說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那么懶惰也是一種習慣。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yǎng)成的習慣。我們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所以我們從現(xiàn)在起就要把優(yōu)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yōu)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chuàng)造性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
注解:要會“裝”,要持續(xù)的、不間斷的“裝”,裝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習慣了,比如準時到會,每次都按時到會,你裝裝看,你裝 30 年看看,裝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習慣。
放棄是一種智慧,缺陷是一種恩惠。
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只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盡管表面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里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里得到一個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六個人的友誼。人一定要學會用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加重要和豐富的東西。所以說,放棄是一種智慧。
注解:每一次放棄都必須是一次升華,否則就不要放棄;每一次選擇都必須是一次升華,否則不要選擇。做人最大的樂趣在于通過奮斗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有缺點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完美,有匱乏之處意味著我們可以進一步努力。美國有一部電視片,講的是一位富翁給后代留下了用不盡的遺產(chǎn),結(jié)果他的后代全都變成了吸毒的、自殺的、進監(jiān)獄的,或者精神病患者。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這位富翁給自己后代留下的錢太多了,以致他們不需要勞動就可以繼承一大筆財產(chǎn)。繼承一大筆財富,就幾乎什么都能買到。所以,當一個人什么都不缺的時候,他的生存空間就被剝奪掉了。所以,缺陷是一種恩惠。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