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院校低音提琴演奏教學改革設想-教學改革論文-教育論文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來源: 思想匯報 點擊:

         高師院校低音提琴演奏教學改革設想- 教學改革論文- 教育論文 ——文章均為 WORD 文檔,下載后可直接編輯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低音提琴演奏作為高等師范院校音樂表演專業(yè)中的專業(yè)主干課程,在本科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低音提琴較之其他弦樂器并不被人們廣泛應用,因此在教育與教學改革中進程稍顯緩慢,課程教學模式與內容不能及時更新,教學方式手段與社會職業(yè)崗位需求有所脫節(jié)。本文通過從低音提琴課程教學現狀以入手,闡述高等師范院校低音提琴演奏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及設想。

         關鍵詞:高師院校;低音提琴;教學改革

         低音提琴是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fā)音最低的弓弦類樂器,音色深沉有力,與管弦樂隊中其他樂器形成鮮明對比,是低音音響效果的支柱樂器,也是整個旋律基本節(jié)奏的基礎,同時,在爵士樂演奏中占據著

         標準地位。

         一、低音提琴課程教學現狀

         低音提琴演奏是本科音樂表演專業(yè)應用性較強的專業(yè)主干課程之一,以《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課程為前導,在完全具備識譜與模唱、聽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研究低音提琴演奏藝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與技術,并為管弦樂隊排練演奏和專業(yè)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高師院校的學情問題,實際教學中存在一系列問題:第一,教材與教學內容存在缺陷。教師對于教材的使用都是精挑細選的,理論體系比較完整,涵蓋內容廣泛,譜例詳盡,但是這些經典之作,是否一開始就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是否能做到表演性與實用性并存。第二,教學模式不適應市場需求。國家重視對藝術教育的普及與發(fā)展,高校擴招的現狀與傳統(tǒng)的藝術專業(yè)課程“一對一”教學模式有了嚴重的沖突,加之學生個性突出,自我意識強烈,教師必須親自面授并指導,學生人數逐年遞增,整體音樂素養(yǎng)水平確下降,并且受師資的限制,教師教學不得不小組教學方式,這對于程度不同的學生來講,多少會浪費一些時間。第三,教學實踐缺乏“師范性”。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影響,在教學過多的強調基礎訓練內容和傳統(tǒng)曲目,學生只會被動的“拉”,不會“教”,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偏離了高師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第四,教學評價體系單一。目前高師院校還在沿襲通過期末考試演奏一首或兩首作品作為考核評價標準,這種課程評價僅僅對學生進行了樂曲演奏能力的考核,而對于演奏相關的外沿知識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涉及適當的考核,學生對于課程的整體感知局限。第五,藝術實踐中忽視了低音提琴的地位額作用。看國內外,各類藝術比賽和舞臺演出比比皆是,大部分都是“熱門”樂器,對于在管弦樂隊中起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低音提琴, 的比賽或演出則很少,無疑讓學習的人產生一種“躲在角落”的感覺。

         二、低音提琴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通過對低音提琴演奏課程現狀的分析,我認為,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當有一個總體的思路(設計),即“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主要面向低音提琴演奏和低音提琴教學兩大培養(yǎng)方向,學生在二者方面可以有所側重,也可以考慮綜合發(fā)展。低音提琴演奏方向更加強調學生演奏能力的表現和舞臺實踐經驗的培養(yǎng),低音提琴教學方向則更加強 學

         理論知識和示范操作規(guī)范在教學中的實踐運用。首先,教材方面。將低音提琴演奏藝術方面的理論性教材與技能技巧為主的實訓類教材相結合,可以使用經典曲目或者書目的演奏版本,包括指法、弓法等音樂標注,同時,嘗試在演奏曲目的選編方面將時期、風格、類型、題材等內容面面俱到,加入樂隊片段內容,符合高師院校學情,以及本科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其次,教學模式方面。將個別課與小組課(集體課)相結合,既符合國家對于素質教育的規(guī)律,又節(jié)省了教師課上重復講解相同內容的時間,在小組課中講授過的內容在“一對一”時檢驗接受程度或者發(fā)現個性問題,不僅綜合提升了低音提琴教學的效率,優(yōu)化教學內容,而且,學生在討論中記憶新知識,查漏補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第三,嘗試“角色轉換”。這種方式充分利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成為學生課堂中的參與者,引導著,相互補充,互相交流,并且利用超星學習通、微課等教學軟件對學生課前學習效果進行監(jiān)督與檢驗。然后,教學評價方面。通過演奏基本功、樂曲完整的考察,樂隊片段的抽查考試和擴展知識的考試,也可以作為課程評價的一個方面。通過模擬課堂,學生之間互評與教師主評相結合,鍛煉其發(fā)現問題并合作溝通的能力。最后,開展科學的藝術實踐。低音提琴演奏專業(yè)學習過程中的藝術實踐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由于低音提琴在音樂藝術表現中多充當伴奏角色,較少用于獨奏,前面提到教師應在教材中加入樂隊片段的學習,不僅讓學生能夠盡快融入管弦樂隊排練的課程,而且增強了他們互相協(xié)作能力,以藝術活動為契機完善低音提琴演奏課程教育。同時,加大對于

         低音提琴演奏藝術的支持,包括舉辦音樂節(jié)、藝術比賽等形式。正如低音提琴演奏藝術家侯俊俠教授談到,在廣泛吸收國內外優(yōu)秀的演奏與教學經驗同時,結合我國國情,探索多層次、多角度、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目的,適合中國人聽覺和心理生理特點的教學方法。構建中國特色低音提琴教學體系——“分層動態(tài)式比較學習培養(yǎng)平臺”,旨在通過多層面、動態(tài)的比較學習,使學生能夠在演奏技巧、音樂輸出、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得到系統(tǒng)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婁逢敏.高等師范院校大提琴教學改革的設想[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8.

         [2]王世浩.提高低音提琴教學質量的融通路徑[J].藝術教育,2014,07.

          [3]梁曉寧.論高校鋼琴集體課與個別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J].黑河學院學報,2017,03.

        相關熱詞搜索:教學改革 低音提琴 論文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