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學生調查報告范文合集

        發(fā)布時間:2020-08-23 來源: 心得體會 點擊:

         【必備】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合集 7 篇

         ? ?學生調查報告 篇 1 ?

         我們于××年年 5 月~6 月,對樹人大學大三學生的在校情感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樹人大學的大三學生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在校大三學生的情感動向,深化教學就業(yè)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都提供了客觀依據。

         ? ?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

         (一)具體目標 ?

         1.樹大大三學生的情感現狀 ?

         2.大三學生的情感特點 ?

         3.當前大三學生情感成因及對策 ?

         (二)調查方法 ?

         1.問卷調查 ?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比較全面(見附) ?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四個寢室的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對學生座談結果顯示,當代

         大學生的情感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當代大三大學情感現狀分析 ?

         1.交際困難 ?

         調查顯示,約有 23%的大三學生在人際關系上存在一定問題。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愿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為交往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2.壓力大 ?

         調查顯示。約有 30%的大三學生感覺壓力很大,。他們的壓力部分來自于所學專業(yè)并非所愛,這使得他們長期處于內在沖突與痛苦之中。另外,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各種大小不斷的考試、嚴峻的就業(yè)形勢等,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

         3.情感困惑 ?

         調查顯示,還有近 35%的大學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為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在大二時,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張的學生說,“我始終無法忘記那名女生,至今覺得無法解脫。” ?

         3.其他 ?

         調查顯示,還有 12%有這樣那樣的情感困惑。

         (二)當前樹人大三學生的情感特點 ?

         調查顯示,當前樹人大三學生的情感比其他有明顯不同。

         1.自我表現發(fā)展與能力培養(yǎng)的加強。

         2.人際交往太過狹窄。

         3.戀愛與情感問題比較突出。

         二、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

         (一)當前樹人大學大三學生情感狀況成因分析 ?

         當前樹人大學大三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影響 ?

         從宏觀角度看,大三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 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已經深入到每個角落,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改革運動使中國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在校大學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畢業(yè)就失業(yè)的苦境中,且迫切希望能融入當代經濟浪潮中。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負擔讀大學的高額費用過高 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zhèn)涞膶W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學校教育的影響 ?

         在大學教育變成大眾進程中,各地大學一味的追求高入學率,而忽視學生的培養(yǎng)。還有,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學生和社會的脫節(jié)。

         4.教師的影響 ?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也在擴大。

         5.社會的影響 ?

         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對社會意義重大,但伴隨著也有很多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也帶進了學校,這對學生也產生了消極不良的影響。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

         影響學生情感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情感的任務十分艱巨。針對本次調查中顯示出來的問題,心理測評師、哲學碩士張小平分析說,從個體身心發(fā)展的角度看,大學生處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轉變時期,這一階段中,會出現自豪感與自卑感的矛盾沖突,強烈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沖突等一系列問題。這些矛盾沖突如果存在過于強烈和持久,在遭遇某種刺激時,就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影響個體的健康發(fā)展。

         從現實生活來看,大學生們在中學時形成的優(yōu)勢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脅,也會使之產生失落感和恐懼感。此外,當代大學生中,獨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獨生子女常常帶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缺乏社會鍛煉,心理較為脆弱,也容易引發(fā)上述問題。

         ?學生調查報告 篇 2 ?

         一、“留守兒童”現狀 ?

         全縣在中小學就讀的“留守兒童”共 8839 人,占全縣中小學生數(人)的 14.9%。其中,在中學就讀的 2663 人,占全縣中小學學生數(人)得 12.96%;在小學就讀的 6176 人,占全縣小學學生數(人)的 15.95%【2】。留守兒童托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 90%;托付親朋好友照顧的占 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長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亟待引起全社會的密切關注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兒童占在讀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頗高。隨著經濟的快速收展,受國家大形勢影響,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線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壩三中讀書的同學中抽樣調查了 50 名同學中有 21 名是留守兒童,占42%。也就是說 100 名中將近 42 名,留守兒童占有相當高的比例。

         “隔代監(jiān)護”即由(外)祖父母監(jiān)護的有13人,占61.90%。

         2、留守兒童的總體學習成績偏低,學習環(huán)境偏差。

         根據 9 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 0~60 分的同學在留守兒童中占 28.95%,60~75 分占留守兒童中 21.19%,即

         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兒童占其總體的 54.14%。由于學校教育設施的簡陋,師資力量的不足,以及師生溝通平常,教師教育方式的不適應,使得我們在對留守兒童中收現 28.14%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或根本不理會。

         3、留守兒童心理 ?

         普遍欠良好。當問到:“愿意和老師說心里話嗎? ?

         ”這類問題時,據統(tǒng)計回答兩個以上是“否”的留守兒童占 38.45%,還有很多小孩心理過遲成熟,很多同學在回答為什么會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時,被問及到為什么不想當科學家、老師諸類問題時,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現實,相當部分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擁艿得人稱道的地方,甚至少數同學在被調查問到“被人欺負時怎么辦?”時回答“忍氣吞聲”,還有 65.23%都以為生活現狀很苦惱。

         4、留守兒童自我約束力較弱。

         由于監(jiān)護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約束力不強,心理意識、行為作風得不到及時的、無效的糾正,以致在學習、紀律、意識形態(tài)上都存在著偏差,通過對其監(jiān)護人和鄰居的訪談中,很多留守兒童在家里不聽監(jiān)護人教導,在學校也經常紀律違規(guī),經常打架斗毆,甚至還入現了偷盜等一系列問題。

         二、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

         1、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普遍較差。父母外入,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盲目性不強,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

         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學習缺乏熱情,不求上進,學校教育往往處于一舉兩得的尷尬境地。留守兒童一旦在某個環(huán)節(jié)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厭倦學習、不求上進。這種情況已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調查顯示,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不到 20%,65%以上學習成績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

         但也有少數留守兒童有著許多同齡孩子較少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比如:獨立性、自理能力強,意志品質堅定,更懂事和體貼別人。能夠把對父母的思念轉化為學習動力,有較高的學習盲目性,成績優(yōu)異,各方面表現良好。這種情況固然在留守兒童中占比例小,卻也提示我們,對留守兒童來說,成長和生活環(huán)境是辯證的。

         2、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wèi)生、挑食挑穿、亂花錢;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不聽監(jiān)護人的(代表人)教導,頂碰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guī)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謊騙人,小偷小摸,抽煙、飲酒、打架、罵人………..成為了“問題兒童”。如逸夫小學二年級學生唐永康的父母外入打工多年,由爺爺監(jiān)管,但老人對教育孩子已經力不從心。由于長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環(huán)境里,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他在家里不聽代表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老師反映他不是做壞事,就是紀律散漫,常有遲到、曠課、逃學、扯謊、打架等現象收生;三年級學生謝小兵,由于家庭困難,父母到廣東打工,他跟母親生活

         在一起。但由于父親不在他身邊,他不但不聽母親話,花錢大手大腳,而且經常頂撞老師,違反學校校規(guī)校紀。

         3、教育產品留守兒童心理入現偏差,少數留守兒童入現心理妨礙。留守兒童由于年齡特征,正是感情、品德、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周歲后,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和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通過對部分留守兒童的問卷調查:留守兒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 90%。有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一次,有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一次,有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系。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沉,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是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噪。某校二年級學生羅光英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原本就內向的她在學校就更不愛說話了,上課常常發(fā)呆,不愿意回答老師的提問,集體活動也不愿意參加,經常獨自一人躲在角落;有已個叫李遠的男生,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生活,經常獨來獨往。不與同學、老師交流講話。

         ?學生調查報告 篇 3 ?

         一、引言 ?

         大學生的零花錢涉及的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群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在處理零花錢的能力是否合理發(fā)人深省。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

         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對他們的零花錢(生活費)有很大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處理狀況,把握大學生在使用零花錢的心理特征、行為和結構,相應的做出合理的分析與對策,這是本調查的目的。

         那么我們商貿學院的大學生零花錢支出情況、在今后的生活中又是怎樣更好的理財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在校內包括我的同學朋友的零花錢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以及自己親身經歷進行研究、分析。

         二、問卷情況 ?

         本問卷共發(fā)放 50 份,收回有效問卷 50 份。隨機發(fā)放。

         三、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

         ?(1)總消費額 統(tǒng)計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的零花錢在1000-800 元之間,而且男生的比例較大,原因是因除了每天的伙食費平常上網的時間較多,女生在 1000-800 元之間的是因會買一些衣服、化妝品等花費較大。

         通訊支出 ?

         根據問卷得到的結果, 在擁有手機的同學當中,每月通訊及網絡費用為 65—150 元的同學約占總人數的一半。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于 100 元的占到 23%。對于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短信 0、1 元,話費每分鐘 0、3 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 250 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鐘電話或是發(fā)幾十條短信,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每月開流量5 元可以上網聊 QQ 或是使用飛信,省了短信錢,我是這樣做的,還可以上手機騰訊瀏覽一下新聞奇事。以我的感覺,

         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數據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 20——50 元和 20 元以下的分別達到 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因大多數都是小號,所以有的同學較省錢。最多也就是和家人聯系。再有就是有的同學對象在外地所以花費較多。

         (3)戀愛支出 ?

         經調查一部分戀愛的同學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買禮物送給對方。追求名牌、時尚。

         (4)零花錢來源 ?

         幾乎全部是依靠父母得來的,在大一的時候也有打工解決自己的生活費,現在封校又面臨著畢業(yè)期間所以沒有勤工儉學的了,也有同學想過創(chuàng)業(yè)比如說我,在淘寶網上開了個店,可自己親身體驗過以后才知道沒那么簡單,你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誠信,要有足夠的本錢,還要辦理相關的程序要開網銀,跟郵局那要有溝通反正干什么都不容易。不過這也可以鍛煉自己,避免自己以后少走彎路。

         (5)理財、儲蓄方面 ?

         數據表明,76.5%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么安排,隨意取用。占調查調查人數的大多數大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沖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在調查中,只有 24.39%的大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

         費,在理財方面我們的同學還是欠缺一點,存在問題。

         (1) 消費兩極分化:從上述總消費額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比較分明。

         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他們身上穿著阿迪達斯的 T 恤,腳蹬耐克運動鞋,胸前掛著新款手機或 Mp3,出手大方,一個月消費 1000-20xx 元是常事。但我們身邊也有貧困生,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 500 元,有的甚至去定位站實習是沒拿厚衣服錢布市帶的很多,在那落下了一有陰天就會腿疼,他們的零花錢僅僅停留在那 500 元上海要填飽肚子好好學習,中國就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大地國家。在調查中發(fā)現很大一部分的大學生生活消費主要來源于家庭供給、親友資助, 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學。由于生源來自不同地區(qū), 加之大學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盡相同, 大多數學生還是能勉強維持學業(yè)。

         2)儲蓄觀念淡薄 ?

         (1)先存起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做此時期的生活費 (2)進行該時期的預算,做出一個消費計劃 (3)馬上去買或馬上想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4)先還欠別人的錢 (5)沒什么安排,隨意。

         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梢,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yǎng)和加強。

         (3)追求時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

         在調查中,不少同學說,他們之間的攀比遠不止是學習,還表現在生活(吃穿住用)、娛樂、人際交往等方面。他們?yōu)榱藸幍盟^的面子與其他同學比高低,就會不顧實際需要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超前購物消費,這是當前大學生不合理使用零花錢中一種很普遍的不良現象。同時還指出有時為了擁有一款時尚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 MP4,不少的同學情愿節(jié)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4)用在學習上的零花錢較少 ?

         大多數同學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不在閱讀其他課外書籍,可有些家庭貧困的學生省吃儉用也要買書看,我個人認為,人的一生要抓住兩根救命稻草,在學習專業(yè)的同時應該拓展一下自己的知識面,因為你比耶以后不可能就會在從事你所學習的專業(yè)。

         (5)其他 ?

         由于校內實行的是封閉式的管理,所以平常在上課期間不允許出去,到了星期天解封后每個同學就有想去購物的欲望,總覺得一個星期沒出去有好多東西要買,花銷較大,還有去上網、聚會、娛樂等花費也較大。

         四、結論與建議 ?

         綜合以上問題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零花錢的支出總體上處于不理性階段。他們在用這些零花錢買東西時對產品的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因素里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而對于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還有就是在他們使用這些零花錢時大多數不知道應該怎樣合理的去利用他們,只知道用完在向父母伸手要錢,根本不懂得怎樣去理財怎樣合理消費。

         那么對于大學生在零花錢的使用上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么建議呢? ?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yǎng)和加強理財能力 ?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guī)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guī)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緒 ?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

         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零花錢使用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yǎng)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并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huán)。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yǎng)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應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的活動專題,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fā)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 4 ?

         活動背景 ?

         如今校園訂外賣現象日益嚴重,各種外賣軟件也應運而生;美團,餓了么,飛飯,比比皆是。每到午飯時間,各公寓樓下人員混雜,外賣小車來往不息,場面甚是壯觀。更多的大學生喜歡宅在宿舍,訂購外賣;于此同時外賣飯菜的質量衛(wèi)生情況問題,校園送外賣車輛的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了更好的維護學生權益,服務校園和諧建設,為此我們將對校園外賣進行一次調研。

         調研目的 ?

         1、旨在研究后街外賣的營銷,衛(wèi)生情況,了解外賣現象對于大學生飲食習慣,飲食健康的影響。

         2、調研外賣現象的熱度,廣度,從中思考,發(fā)掘出外

         賣現象中反映出大學生生活,精神狀態(tài)。

         3、綜合調研思考外賣出現并風靡的原因,以及大學生如何看待外賣現象,選擇外賣,提出建設性意見。

         三、調研內容 ?

         (一)外賣市場環(huán)境調查 ?

         1、外賣市場的容量及發(fā)展?jié)摿? ?

         2、學院不同年級對外賣的消費狀況; ?

         3、學校教學、生活環(huán)境對該行業(yè)發(fā)展的影響。

         (二)消費者調查 ?

         1、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偏愛、經濟、便利等) ?

         2、對外賣產品的了解程度(品種、口味、價格等) ?

         四、 調研時間 ?

         20xx 年 3 月 27 號----20xx 年 4 月 2 號 ?

         五、 調研對象 ?

         陜西科技大學在校大學生,學校周邊外買商家,學校餐飲行業(yè)從事人員 ?

         六、調研具體安排 ?

         調研總的分為兩組,一組主要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對象為在校大學生;一組為走訪調查,對象為周邊的外賣商家,學校餐飲行業(yè)人員。具體分工如下:

         問卷調查組 ?

         3 月 25 號,準備好網絡調查問卷和紙質調查問卷 ?

         3 月 27 號--3 月 30 號,及時在網上發(fā)布調查問卷并積極回收。借助學生會宣傳平臺,在微信,qq,微博上發(fā)布調

         查問卷。

         3 月 27 號 3 月 30 號,調查組委員走進宿舍進行問卷走訪調查。進入宿舍時要說明來意,以確保被調查者積極參與、得到正確有效的調查結果。調查過程中,調查員應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調查員應及時收回問卷。

         3 月 31 號,整理匯總問卷調查信息,并及時上交。

         走訪調查組 ?

         3 月 27 號,準備相關的調查資料,問題。

         3 月 28 號 3 月 30 號。對周邊外賣商家進行走訪調查,在宿舍樓下對送外賣人員進行隨機詢問調查,對學校餐飲行業(yè)的人員進行采訪。

         3 月 31 號,對走訪的調查情況匯總,并成文上交。

         其他工作安排 ?

         4 月 1 號-4 月 2 號,對所有的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生成相關的調研報告。

         聯系宣傳部,走訪調查中進行拍照,留下影像資料。

         七、經費預算 ?

         紙質調查問卷 500 份,共計 50 元。

         附錄。

         具體人員安排 ?

         調查組:xx xx xxx xxx ?

         走訪組:xxx xx xx ?學生調查報告 篇 5 ?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趨明顯。

         近年來高校大規(guī)模的擴招,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高等教育的殿堂。到 XX 年初高校的在校人數達 1800 多人,再加上電大及網絡教育等其他形式教育的學生的人數,總共有 2100萬之多。從而形成了一個擁有人數眾多的高等教育市場。

         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父母用這樣一種觀念對教育進行投資,也讓大學生的消費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如何正確面對這一消費市場,如何了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呢? ?

         為此,我分別對駐煙的三所高校——煙臺大學,魯東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的部分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調查,從而對當今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有了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及我對此情況的分析:

         一、大學生消費的特點 ?

         大學生作為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據調查,我們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學生消費存在著以下特點。

         1、 消費觀念復雜,感性消費占優(yōu)勢 ?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wěn)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

         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據調查目前在校

         大學生中有 30%擁有手機但對手機的消費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擁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范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 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fā)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xù)使用下去。

         3、 消費傾向多樣化 ?

         21 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當代的大學生們已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娛樂、運動、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 it 產品都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大部分學生會去旅游,去歌廳、酒吧消費,或是購買電腦,手機、mp3,反映出大學生具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學生消費的結構和層次分析 ?

         大學生的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 通過調查發(fā)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 有 75%的同學依靠父母,13%的同學依靠貸款,8%的同學獲得了獎學金,9%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

         開銷,另有 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由此可見, 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費不包括學雜費和住宿費等,要是這個“大頭”加上去,來自父母的比例將更高,可以這么說,大學生基本上還是以一個純消費者的身份出現在社會的舞臺上。

         對于大學生的消費去向問題,調查表明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機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這從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學生是手機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調查表明,煙臺大學有47.2%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年級越高,手機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剛入校僅有 6%的學生擁有手機,而大四學生中擁有手機者已經高達 82%,遠遠高于社會群體手機平均擁有率。

         約有 83%的大四學生明確表示,購買手機主要是為了方便找工作。雖然手機的主要功能是通話,但大學生們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選擇手機時,他們認為價格在 1000元至 1800 元之間的手機最受青睞。

         因此,大學生消費結構呈現出類似于正立錐形的結構。家庭比較富裕的同學位于錐形的上端,他們擁有電腦、名牌手機等貴重物品;家庭貧寒的同學則處于錐形的下端,他們往往要靠勤工助學或貸款來維持大學正常生活;其他同學則位于錐形的中間,他們衣食無憂,生活水平居中。同時,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從錐形的上端到錐形的下端依

         次降低,這也鮮明的體現了大學生消費的層次性。

         三、大學生消費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

         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平均每年約一萬元的費用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可謂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來說,滿足一個大學生一年的消費將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別對于農村的家庭而言,更甚。雖然由于經濟的發(fā)展,農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學生消費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緩慢且比重之大已經是某些家庭所難以承受的。

         一個大學生的消費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 45%左右,特別是農村,可占到 80%~90%。無疑,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特別一些貧困家庭,在調查中我發(fā)現,三高校各有 20%的同學需要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yè),他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保證,更不用說這近萬元的費用了。

         由于山東省經濟算中等發(fā)達,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學生家庭的收入水平還要低一些。所以實際比重可能比這個數目還要偏高一些,影響可謂深遠。

         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決定了大學生消費的影響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場上的很多消費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大學生消費已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

         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必要。它已經成為我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四、有關大學生消費的幾點建議 ?

         大學生消費不僅僅關系到自己、學校,而且還是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問題,F從個人、學校、社會三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提出幾點建議。

         (一)對于大學生而言,要樹立自己合理的消費觀念,要理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經濟來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費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qū)。

         如今有的學生消費上大手大腳,還有沉迷于盲目消費中,比如最近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這將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費負擔,更重要的是大學生也會在盲目的消費中迷失自己,以至影響到自己的學業(yè)。另外,大學生也要具有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進入大學,已經開始慢慢地融入社會,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二)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yǎng)。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

         育在思想品德修養(yǎng)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三)對于社會而言,要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guī)范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huán)境讓其消費。無論從哪方面講,大學生的消費市場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了,它已嚴重影響著高校周圍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

         (四)對大學生來說還應加強合理儲蓄的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時,當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

         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結束語 ?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特殊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不同一般的發(fā)展,大學生消費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著方方面面。對于成長中的大學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定型階段,極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

         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

         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樣大學生消費市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高校的大規(guī)模擴招而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市場是一個規(guī)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guī)范并合理的發(fā)展這樣一個市場也是擺在我們大家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才會一路走上........ ?學生調查報告 篇 6 ?

         一、調查目的:

         雖然“減負”呼聲喊了很多年,但小學生的學習負擔依然沉重。根據教育部規(guī)定,小學 1-3 年級學生每天作業(yè)量應在 30 分鐘之內完成,4-6 年級在 60 分鐘內完成。調查發(fā)現,無論是平日還是周末,小學生在寫作業(yè)時間上嚴重超標。這可能是因為近幾年隨著就業(yè)壓力、升學壓力的不斷提高,農村少年兒童的學業(yè)壓力變得越來越重。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強烈愿望,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農村小學小學生的家庭作業(yè)有了哪些改進,還存在著哪些問題?學生對語文家庭作業(yè)又有哪些新的意見和建議呢?為了解上述情況,我對我市中興小學學生的家庭作業(yè)進行了調查。

         二、理論依據:

         1、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單一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包括語言智力、數理智力。

         2、元認知理論。以培養(yǎng)對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目的的家庭作業(yè)能夠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管理、調節(jié)和監(jiān)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啟示是:有些家庭作業(yè)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有些家庭作業(yè)則可以考慮家長的參與和同學的合作,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

         3、新課標關于作業(yè)的新理念。新課程的作業(yè)已不再完全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更是重建與提升課程意義及人生意義的重要內容。作業(yè)已成為學生成長的履歷,激發(fā)著學生成長的積極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每一次作業(yè)都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學生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也就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讓學生在作業(yè)過程中體驗幸福和快樂、苦惱和辛勞。

         三、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張家港市中興小學六年級 4 班的學生,共51 名。本次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和個別談話法相結合的方法,為了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我們采用無記名答卷的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設計了 6 道試題,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家庭作業(yè)情況,學生對家庭作業(yè)的評價等。

         四、調查過程:

         我們對張家港市中興小學六(4)班的 51 名學生做調查。一是從學生對作業(yè)的價值認識和是否能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二是從老師怎樣布置作業(yè),學生是否明白?是否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從作業(yè)的難度和數量上去調查。

         本次問卷調查由我直接向受調查學生發(fā)放及回收調查

         表,其他教師沒有參與調查的任何工作。本次共發(fā)放調查表51 張,回收 51 張,其中 50 張有效。我們對試卷中的各個問題逐項按人次作了統(tǒng)計,結果作為本調查報告的依據。

         五、結果分析:

         1、六年級學生對作業(yè)的興趣及價值的主觀性認識 ?

         表一:你對作業(yè)的看法 ?

         有 15 張問卷認為它不值得去做,22 張問卷認為它值得去做,13 張認為無所謂。38 張認為不能激發(fā)興趣,只有 12張認為能激發(fā)興趣。至于做作業(yè)的原因有只有 12 張認為不清楚,調查后單獨談話時大部分認為原因是教師就是要布置作業(yè),而學生就是 ?

         要做作業(yè)。

         表二:老師布置作業(yè)的清晰度及布置的方法 ?

         從調查表中分析,六年級同學認為作業(yè)很清晰。調查后單獨談話時的得知,較少的作業(yè)寫在黑板上,較多的作業(yè)可以用復寫的方法。并且在黑板上專門留出一個固定位置,將每天的作業(yè)寫在上面。

         90%的同學認為:作業(yè)是教師統(tǒng)一安排的,和同學的個人能力、興趣和個性特點基本沒有關系。另外 10%認為有時教師能夠給不同的同學布置不同的作業(yè)。

         表三:作業(yè)的數量和難度情況 ?

         85%的同學認為數量和難度比較恰當。但同時也反映出關于科任課作業(yè)的問題,有時科任課作業(yè)比我們的語文數學作業(yè)還要多,要是這些作業(yè)教師都能讓我們在課堂上完成就

         好了。

         表四:作業(yè)的期望時間和實際時間 ?

         對于“你希望每天用多長時間完成作業(yè)”,希望每天在半小時以內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占 24%,一小時以內的占 58%,一個半小時以內的占 14%,兩小時以內的只占 4%;從被調查者期望的時間來看,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愿望已經超過了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但是,學生們實際的作業(yè)時間要遠遠超過期望時間。

         從調查情況看,小學生家庭作業(yè)在形式上問題較多。主要表現為家庭作業(yè)形式單調,內容機械,應試色彩濃。具體表現為:

         1.語文家庭作業(yè)現成內容多,實際編寫少。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重點段落,課后的練習作業(yè),以及教輔資料上的題目,構成了小學生語文家庭作業(yè)的主要內容。教師很少根據本班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編擬一些適合學生完成的家庭作業(yè)。在接受調查的班級中,只有三次作業(yè)屬于教師自編,占作業(yè)總次數的 3.3%。

         2.數學家庭作業(yè)知識鞏固多,應用實踐少。教師布置家庭作業(yè)時大多著眼于鞏固學過的知識,因此,要求學生做大量計算題,一例題同類型的習題要反復練習,甚至讓學生大量完成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而要求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應用于社會生活,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則相對較少。

         3.家庭作業(yè)書面作業(yè)多,口頭作業(yè)少。教師習慣于讓

         學生書面完成家庭作業(yè)。因為這種作業(yè)便于教師家長了解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也易于家長配合教師的教學,在人們的眼光中,口頭作業(yè)其實算不得作業(yè),因此,要求學生完成的也就少了。

         4.家庭作業(yè)統(tǒng)一任務多,自主選擇少。調查表明,學生在一個學期中只有兩次作業(yè)是教師分層布置的,學生有一定的選擇,其余的家庭作業(yè)布置都是一刀切。

         5.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與學生喜愛的作業(yè)不完全相同。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考慮較多的是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成績,因而總是根據試卷上的題型布置學生的家庭作業(yè),作業(yè)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少,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興趣不高。據統(tǒng)計,抄寫、作文(日記)、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預習新課、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名列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的前幾位。

         可見,小學生家庭作業(yè)形式單調,內容機械,應用實踐少。大部分的作業(yè)多為機械計算或抄寫題,學生真正的興趣可能會因為枯燥乏味的計算或抄寫而逐漸喪失。學生渴求嘗試形式新穎有新鮮感,探索性、開放性、與實踐密切聯系類的創(chuàng)新題題目;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作業(yè)完成的質量,對感興趣的’學科不僅認真做而且有時間自找題做,對討厭的學科不認真做甚至不做;當遇到難題心情緊張、害怕,表明學生的自尊心非常強,唯恐受到教師和家長的批評。

         長期以來,傳統(tǒng)作業(yè)是“教”的強化。在應試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教學論被異化為只有教而無學的“教論”,基于

         “教論”的作業(yè)逐漸轉向了教師“教的補充”、“教的強化”。在應試教育下,作業(yè)演變?yōu)?ldquo;教的補充”、“教的強化”,自然也就成了學生的沉重負擔,無助于學生的真正成長,失去了作業(yè)應有的教育意義。

         六、相應對策 ?

         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過重,從根本上說是落后的教育體制、陳舊的教育質量觀、狹隘的人才觀造成的。因此,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首先必須端正辦學思想,嚴格貫徹執(zhí)行教育計劃,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小學家庭作業(yè)突破應試教育的框架,走出“課內損失課外補”的圈子。布置家庭作業(yè)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作業(yè)必須清楚而且具體 ?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他就不會去做任何事!作業(yè)的功能就是使每個學生任務明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業(yè)必須清楚而具體。最好是以書面的形式發(fā)給學生。較少的作業(yè)可以寫在黑板上。在黑板上專門留出一個固定位置,將每天的作業(yè)寫在上面。較多的作業(yè)可以用復印的方法,書面形式的作業(yè)既可以減少學生對作業(yè)的遺忘,還可以減少學生對作業(yè)的誤解―― 這里既有教師的責任,又有學生的責任。

         (2)確信學生知道怎樣去完成作業(yè)。

         作為教師,無論你采用什么方法,都應該確信每個學生都準確地知道怎樣來做作業(yè)。就某個問題來說吧,你應該確信學生理解這個問題,確信這個問題是他們能處理的,確信

         他們知道怎樣解決它。比如,如果作業(yè)是閱讀課文,那么教師就應該對于看 ?學生調查報告 篇 7 ?

         一、調查 ?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上網已在學生中形成了一股熱潮,特別是高年級學生。為了更好地了解互聯網對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的影響、迷戀網絡的原因,我們于***年**月,對學校四--六年級的學生上網情況作抽樣調查問卷。

         從抽樣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

         1、對于上網,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閱讀或查資料,高年級一部分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進入過黃色網站。

         3、在網絡中迷戀的、家庭氛圍過于壓抑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吧上網。

         4、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 2-3 小時,做到有節(jié)制與適度;但有15%的學生癡迷于網絡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至少 7 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

         5、對于上網的感覺,有 85%的學生覺得開心、舒暢、爽、刺激。

         6、上網的經濟來源,65%的是來自于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2.5%的是向同學借的,還有 32.5%選擇其它,不愿

         細說。

         7、父母懂得網絡知識的只有 38%;對于孩子上網,持支持、理解態(tài)度的不多,僅僅為 20.6%,大多家長是見網色變,禁止孩子上網。

         二、對策 ?

         (一)從學校方面出發(fā) ?

         “游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著旅游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了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游兩次,跟集體出游或是與三兩好友同游。另外,調查中占 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于戀愛的費用都是 200 元~350 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1、加強思想教育 ?

         網絡帶給了少年兒童巨大而無行的積極因素,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消極影響。小學生由于年齡少,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進一步增強。作為教育者,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進行意志力、控制力、責任心的培養(yǎng),加強自律與他律,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自律,就是讓學生從內部向自己施加準則與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賢教授指出:離開了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教育這個外因或外部矛盾是無法起作用的。蘇霍姆林斯

         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矯治學生癡迷網絡的行為時,讓他們自我教育,進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讓癡迷于網絡中的學生自拔卻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對學生加強自律,進行自我教育外,還必須讓他們進行他律,對他們的外部施加準則與控制。

         2、把電腦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工具 ?

         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以活動訓練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對人物采訪、辯論會、資料查詢等活動,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他們在活動中說說、看看、查查、寫寫,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動中學生是以主體活動者的角色出現,而不是旁觀者,他們始終參與活動進程。因此,學生有了獨特的親身感受,才會不知不覺中明白了網絡所帶給他們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網應有所選擇與控制,進而達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學校的網站向全體同學發(fā)出倡議書,倡議全體少先隊員:①不進網吧玩游戲;②進網吧上網必須征得家長同意;③上網要上健康網。

         3、以愛感染學生 ?

         學校是塑造學生人格的場所,無論孩子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學校里他們都是平等的,一視同仁的。特別是對于離異家庭的孩子,教師首先應了解他們的現狀,擬定教育方案,加強愛的教育,發(fā)揮班集體的作用,在生活、學習、同學交往上給他們多加關心和照顧。對于弱勢群體,我們組織活動小組,在他們的生日開展祝賀活動,贈送生日禮物;做

         好家訪工作,促進家庭和睦氣氛的形成。召開家長會,提高家長素質,科學教育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多一點兒精神上的愛。因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養(yǎng)和生活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4、轉換教師角色 ?

         據調查研究,部分學生因為上網影響了學業(yè),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網絡,而是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習中出了問題。網絡對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那些學習上不成功,受老師訓斥比較多或缺少朋友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而對生活、學習成功的學生則不會有太大影響。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關鍵。因此,我們開設了木小論壇,提供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平臺,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學習的引路人,正確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5、轉變學習方式 ?

         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一方面迷戀網絡世界使他們擠占了體育鍛煉時間,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成長。同時有些網吧環(huán)境較差,大量的吸煙導致煙霧繚繞,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有的學生上網時間太長,容易導致眼睛疲勞和神經衰落,造成視力下降,情緒不振等疾病,影響了身體發(fā)育。還有的學生為了上網常常節(jié)省午飯費,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引發(fā)一系列身體疾病。

         進入新世紀,信息化時代沖擊著教育,以前相對簡單的

         講和答的課堂教學模式日趨失去其主導地位。利用網絡,優(yōu)化了學生的學,課堂教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人灌或人機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尋找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并在此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學生通過網絡可以更深入地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網絡,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內涵,我們教育者積極倡導把網絡當作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課堂的延伸,成為學生課程學習的一種有效的技術支持,而不是將網絡作為玩游戲、聊天的代名詞,應讓學生的主體發(fā)展、能動發(fā)展和...

        相關熱詞搜索:合集 調查報告 必備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uancaijixie.com
        91啦在线播放,特级一级全黄毛片免费,国产中文一区,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